151.真正的学问,就在日常生活中

151.真正的学问,就在日常生活中

00:00
17:02


学生为官,公务繁冗,如何为学?阳明先生只道日常生活,与人应对之间皆是格物致知学问练习处。时常反省此时有何存心,是否大公无私便是为学之道。阳明先生喜于学生悟透良知为本之真机,赞叹学生判事情好恶,全凭良知为正道。良知学问,踏实于日常生活运用之间,非游离于玄奇高空之中。而对于脱离良知求到的学问,犹如腹中不能消化的食物,反而有害,吾等当戒慎。透过张讲师的讲解,我们来看看阳明先生是如何指导将学问运用到日常与人应对进退中的。


1 如何在生活工作中练习我们的学问?

2 读了很多经典,我们如何才能消化?


《传习录卷下》

(一八)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薄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薄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杜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薄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

(一九)

虔州将归,有诗别先生云:“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先生曰:“若未来讲此学,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甚么?”

敷英在座曰:“诚然。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说何事。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

(二0

于中、国裳辈同侍食,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如何长得肌肤?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

各位好,欢迎继续来欣赏《传习录》,我们接着看下文。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有一个阳明先生下属的官员,叫做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他注意王阳明的学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听王阳明所讲的学问已经很久了。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这个属官就说,这个学问真的是很好,但是呢,我现在的簿书讼狱,这么样的繁难,“簿书讼狱”,这个“簿书”就是案件,这个人是审理案件的,“讼狱”就是官司,说我审理案件断狱,断这个官司,公务这么繁忙,不得为学,以至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好好地去学习,去落实这个学问。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王阳明先生听到属官这个说法,他说,我什么时候叫你离开了这个簿书讼狱,凭空地去讲这个良知的学问,去学这个良知的学问呢?

“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说你现在既然是职守就是帮人家断狱,主持官司的公道,那么有这个官司之便,就从这个官司的事上,去做人做事,去学格物致知的学问,才是真格物。这个“物”,心上的东西就叫做物,“格物”的物,不是事物的物,当然这个事物,也是物,不过事物的物,正不正?要看我们的心,终究来说,还是这个心物。所以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就我们现在的职业上的方便,不论你在忙什么,就依那个忙什么,在这个上面,就可以开始来练习格物致知,而不是离开事情,另外去找时间,找一个清静的时候,然后再来学格物致知。这个也是现在很多人学这个禅修,常常讲的一些理由,就是现在很忙,等我不忙了,我要来好好学习这个学问,这个都是倒行逆施了。

“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假设要审理一个案件,问一个词讼,不可以因为他应对无理,“无状”就是无理,然后我们就起一个嗔厌恼怒的心;

“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我们也不会因为,他言语上逢迎婉转,然后内心就窃喜;

“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以因为词讼的人,有另外的请求,然后我们就心生厌恶,加重对他的一些刻意的惩罚;

“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也不能因为对方有所哀求,然后我们就屈理去宽容他;

“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也不可以因为自己事务很繁忙,我们就草草把它结个案吧;

“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那也“不可因为旁人谮毁罗织”,“谮”就是诬陷、毁谤,恶意的中伤毁谤,然后无中生有编造了一些罪名,把他给下狱了。“随人意思处之”,随旁边的人,人家说什么,我们就怎么去处理。

现在的法院,台湾的法院常常有这个现象,断一个案,然后百姓说这个,说那个,说三道四,你就会发现那个法官,就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专业来断案。抗议的人多,就要判一个让大家能够满意的,现在的状况是这样,这个就是心中必有一物了。那王阳明说,你既然是一个判官,那就很好,很多的事情,刚刚好来可以检验你的心物,到底是正还是不正,这不是刚好嘛,而不是另外找时间的。

“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说内心里面有没有私念,有没有阴私,只有你自己知道。

“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这个需要在事理之间呢,每天好好的省察克治,好好的观察自己,好好的克去这个私欲,惟恐此心有一毫的偏私。

“杜人是非。”“杜人是非”,“杜”就是编杜,编杜了一些事实,而屈枉了是非,叫“杜人是非”。

“这便是格物致知。”不可以这样,这个才叫做格物致知。

“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著空。”说在这个日理万机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实学,日理万机里面,观察观察自己的良知,每一件事是不是问心无愧、俯仰无愧啊?这个才是真实学。如果要等到所有的事情都离开了,然后才可以为学,这个叫著空、顽空。凭空要来格你的心,格你的物,要怎么格啊?正是在我们的心,身心有日理万机,很多事情来烦你的时候,而这个心,还能够持得正,这个才叫做格物致知。所以我们现在,求了学问之后,每一个人,就依你的职务的方便,来练习这个学问,在家庭人伦之间,练习这个学问,而不是躲到深山里。一个人,一个人就没有什么事情,要格什么物呢?

好,我们看下一段。

“虔州将归。”九川从江西的赣县将要离开了。

“有诗别先生云。”那么他作了一首诗跟王阳明告别,这首诗怎么写呢?

“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说我们这个良知,“何事系多闻”,“系多闻”,“多闻”就是大智大慧。说这个良知怎么会如此的大智大慧。怎么个大智大慧法呢?你只是观察这个良知,你就发现,它暗合着千经万典里面所有的智慧。千经万典的智慧,不外乎就是描述这个良知,描述内心的实相。说这个良知,是怎么办到的呢?怎么会这么的大智大慧?说“良知何事系多闻,妙合当时已种根”,说我们这个父精母血妙合的时候,阴阳五行已经俱足,未生之前呢,这个良知,当时就已经俱足了,所以“妙合当时已种根”。

“好恶从之为圣学,将迎无处是乾元。”“好恶从之”,这个“从”,就是遵从,遵从什么呢?遵从良知,怎么样叫做“好恶从之”呢?不是说要没有好恶吗?这里怎么讲说,要顺从这个好恶呢?各位不是顺从好恶,而是“好”,也顺从良知;“恶”,也顺从良知,叫做“好恶从之”,这个就是圣学。

在《论语》里面有一段,子曰:“唯仁人,能好人,能恶人。”说只有这个仁者,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只有这个仁者,能够好人,也能够恶人。为什么?他好人,凭良知,他喜欢一个人,凭着良知,不是为了一己之私。他讨厌一个人,也是为了良知,一个坏蛋,把他抓起来,这个也是因为良知。为什么?因为这个人不抓,太多的人不能安稳地过日子啊!所以好恶呢,都是凭着良知,这个就是圣学。

那好了,各位讲说,为什么要无好无恶,无善无恶,没有分别?那个是在讲,心还未用之前的那个“体”。要把“体”认识清楚,看气机的实相,观察我们内心,平时无事的内心的气机实相,就要远离对待分别。远离对待分别,就是我们把我们对它的压抑控制,把它给释放掉,任其自在的意思。

但是什么时候好恶呢?入于人伦应用的时候,那就必须要好恶。好恶一切秉从良知,这个就是整个圣学的根本。

“将迎无处是乾元”,这个“将”就是送,我们说“不将不迎”,其实就是“勿忘勿助”。“不将不迎”是《庄子》里面的说法,孟子的说法就是“勿忘勿助”,气来了,我们不是要把它送走,还没来,我们不是要去营求,就是“勿忘勿助”。说“将迎无处是乾元”,平常是说不将不迎,这边却说要将要迎,要将要迎,而且无处是乾元,在在处处,任何地方都是乾元。

“乾元”是什么呢?在乾卦里面是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说太伟大了,这个乾元,“万物资始”是在万物的前面,万物皆由它而生,“乃统天”,甚至连天都是它所统治、统领的。元,“乾元”,元是乾之始,所以叫做“乾元”,万物滋生的来源。其实呢,“乾元”就是佛家所说的本性,本性。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嘛,一个明心见性的人,抡刀上阵亦得见之,说抡刀上阵都还见性。那“将迎”,我们跟人应对进退,叫做将迎。将迎之间,到处也都是本性显现的所在啊,好恶之间到处都是圣学的所在啊。

如果你把致良知这个学问学好了,它就不会沦为一种空泛的学问,不会变成一种顽空断灭的学问,而是一个实实在在可用的学问。在好恶之间,在喜怒哀乐发而中节的之间,在与人应对进退之间,到处都是圣学,到处都是性命之学的所在。这个话写得非常的好,就是把这个学问给写活了。首先前两句是讲说,哎呀,我们的本性怎么如此的俱足啊,佛性已经俱足,不假外求,“妙合当时已种根”,已经俱足了不假外求。再来说,这个学问不是躲到山里的,它是在天理人伦之间,在应用无碍之间,就是圣学,就是见性成佛这个学问的所在啊。写得非常好。

“先生曰:‘若未来讲此学,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甚么?’”王阳明这个时候看到他写这个来,一看,内心莞尔一笑,说这个还是好徒弟,有程度。说如果你没有到这里来,学这个致良知的学问,“不知说‘好恶从之’从个甚么?”那么你就无法说出“好恶从之”这四个字到底是“从个甚么”。各位,“好恶从之”,好恶都依循着某个东西,那个东西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如果你不凭着良知,那么你好什么?恶什么?对不对?用什么为依据呀?就是凭这个良知。你说:“良知每个人不同啊。”不是每个人不同,观念每个人不同,良知每个人都相同,上天赋性给我们的时候,就是同一股能量,同一个真觉,这都是一样的。

“敷英在座曰。”阳明的弟子有一个叫敷英的,那么刚好也陪在旁边,他说。

“诚然。尝读先生《大学》古本序,不知所说何事。”他说确实是这样。过去我曾经读过先生您写的《大学》古本序。这个《大学》重新排版过之后,朱熹为他自己的《大学》也写了个序。但是这个古学就乏人问津,王阳明怎么读,怎么读,朱熹的版本不对,古本才对,那么他为了要弘扬这个古本,就替古本写了序。这个序不长,各位网络上找都找得到,我们在这里就不另外来说明。他说我读了您的《大学》的古序,不知所说何事,不知道您在这个序里面,讲格物致知,这到底是什么事啊。

“及来听讲许时,乃稍知大意。”等到我来这儿,听这么久,已经相当的一段时间,现在终于大概知道,您在《大学》古本所写的序里面,所说的是一些什么东西,里面反反复复地对格物,对致知,明明德,止至善,把它给串联起来,加了一些比较完整的说明。

这一段是王阳明弟子写了一首诗。我觉得这个诗写得非常好,把这个性理心法给写活了,可以应用,可以好恶。这是一个好消息,各位,我们学佛的人,常常在讲说,无善无恶,不好不恶。各位,无善无恶怎么应用在人事间呐?那没办法应用。在人事间应用就是有善恶,有好恶,有取有舍,甚至有贪有嗔,有喜有怒。只不过这个贪嗔好恶之间,我们是依循什么呢?依循良知,那么这个学问就活起来了,就可以用了。如果你只是坚持无善无恶,那个是一个人静静坐着的时候,观察我们的气机的实相,是可以啊。如果你要把它应用在日用伦常、人伦之间的话,那么这个就显然是不足的,就已经没有办法应用了。

我们看下一篇。

“于中、国裳辈同侍食。”“于中”前面有讲过,叫夏良胜,字子中,应该是写错了。说“于中”跟“国裳”,这个“国裳”叫舒芬,字国裳,是正德的进士,那么与一些同学跟先生共食,所以“辈同侍食”,一起共食。

“先生曰︰‘凡饮食只是要养我身,食了要消化。’”饮食就是要养我的身心,那么吃了,就要消化。

“若徒蓄积在肚里,便成痞了。”痞就是痛,腹内气结绞痛,如果我吃了不消化,只是积在肚子里,一直积,一直积,肯定要肚子痛啊。

“如何长得肌肤?”那怎么能够促进我们身体的生长跟发育?

“后世学者博闻多识,留滞胸中,皆伤食之病也。”后世这么多求学问的人,博学多闻,学很多很多,结果呢,把知识不消化。他现在是在比喻不消化,把它滞留积在胸中。各位,胸中是活的,胸中是要消化的啊。这个胸中是要去理解的啊,不是徒然背诵很多文词,把四书都倒背如流又怎么样?没有消化,“皆伤食之病也”。这些都是跟吃了食物不消化一样,患了不消化的痞病。

这段在说什么呢?就是说千经万典都在讲一个心的本心本性,那么我们要怎么样消化这些文字呢?就是依照以心印心,依照我们的本心本性的观察,来理解这些写在经典上的文字,这个对我们才会有帮助,切忌只是不断地读,不断地读,不去懂意思。

各位,不要讲说,不断地读自然会懂,没那个事。王阳明要不是龙场一悟,任他是个什么样的学者,他也没办法。王阳明手下多少进士,多少人寒窗苦读数十载,有没有一个读、读,读通了?没有,一个都没有。朱熹何许人也,有没有自己一直读,一直读,读通了呢?也没有。程颐,程颢弄通了没?也没有。所以,各位这个要千万记得啊,书是拿来印心的,观察你的心,去理解那个文义,相对跟圣人交心,不是只是拿来背诵的。但初学背诵,对你确实有益,读到有一点熟悉度之后,这些词汇都有了之后。因为你没有词汇,你没办法应用,有了这些词汇之后,我们就开始往内观照,把它内化吸收在你的心性上,这个学问对你才有益。我们今天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桃之夭夭_5tu

    良知:本心的感知能力、自然而然、随物赋理。心若有了私欲攀附,虽亦可感知,但私欲弊理,心不安、理不得。

    错己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良知不是本心自然而然的感知吧,应该出自天理的心的感知就是良知,极快又准。

  • 听友68890145

    好恶一切都秉持良知,才是圣学的根本所在

  • 听友68890145

    俯仰无愧,才是修心的根本!顺从良知才是圣学

  • 阳明心学强大自己

    与人进退之间,不玩空断灭。本性具足,不致良知都不知道好恶是什么,好的什么,恶的什么。,观念可以不同,但是良知相同。

  • 阳明心学强大自己

    好恶都遵循良知,就是圣学。心没有用之前,观察自己的体用,远离控制分别。用于人伦应用时。要有好恶时都依着良知。在在处处都是乾元,是万物滋始,是佛家所说的本性。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20

  • 水心投资

    本心无善无恶,无好无恶,也就是体;而用于事用时是有善恶好恶,但依循的标准是良知。再反过来就是善恶好恶不能动其本心,就是不能有人为私欲好恶,就事论事,因为一旦有私欲,良知本心就会有尘埃,从而本心难明、良知难明、是非难明。就像一个循环。

  • 静坐的小丸子

    谢谢讲师的讲解~原来读书要以心印心,不能死读书,也不能读了不去体悟,读得多就会积食,就好像现在学习传习录,一天一两集,慢慢地消化,通过实践慢慢印到心里去

  • 1372533bmcx

    彩!

  • 草地里的荷兰猪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