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自强新政与洋务运动的破灭

21 自强新政与洋务运动的破灭

00:00
18:38




正文

在实践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在统治者内部,可以称之为地主阶级,他们中间的一些先行者,或者说是觉悟者,为近代中国如何走出困境,做出了哪些努力。这堂课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洋务运动。


首先我们看洋务运动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在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的过程中,清朝的一部分官僚,就明显的看到了西方船坚炮利的威力。而且在两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当时的中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局。什么是和局呢?就是列强在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中俄的《北京条约》,中英中法的《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签订以后,列强当时的胃口得到了暂时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也有了一个相对的叫做苟延残喘,或者说相对喘息之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和局。在这个时候,那些头脑相对比较清醒的当权者,他们并没有因为短暂和局出现,而减少对清政府统治的严重的危机感。他们正是在和列强勾结起来,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时候,看到了西方列强先进的武器,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巨大的威力。而且他感觉到这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也是一个潜在的长远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中央的代表人物奕訢文祥。地方的推动洋务进程的就表现为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等,对这些人,都称之为洋务派。


洋务派,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给大家做一点介绍。其中一个人叫冯桂芬,他有一篇文章叫《校邠庐抗议》,他提出一个话,叫“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当时还有一个人叫薛福成,薛福成他有一句话,他说“今诚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那么这些话翻译过来,就是在洋务运动期间,他们的这种指导思想,或者说占主导的认识,就是中国的这些伦常名教,或者说当时的,那种社会体制,和意识形态保持不变。学什么呢?薛福成的话叫“取西人器数之学”;用冯桂芬的话叫“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前面所讲到的,叫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然这里的体,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维系当时封建统治制度的,一套意识形态和制度体系。那么这里的用,主要是指西方的科学技术。当然如果放置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链条里面来看,洋务运动期间,无论是冯桂芬的话还是薛福成的话,包括后面张之洞的话,实际上都是魏源、林则徐他们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一种历史的延续。


下面我们要看一下洋务运动主要做了什么。洋务运动开始的时候主要是以自强为旗号,叫自强新政,重点是要解决军事的被动问题,无论是和列强做抗争,还是内部剿灭太平天国,军事的强大,是洋务运动最直接的诉求。所以他开始提出的口号叫是自强新政。他提出要采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就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批的军事工业。包括什么呢?比如说李鸿章等人,主持有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这一批,大型的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包括造船,大炮等等,枪支。有这些地方大员,包括中央政府的奕䜣和文祥等人的支持,短短的几年,中国就又具备了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而且在这个时候,他们还办了一些学堂,什么学堂?就是在生产军事设备的时候,还得有使用这些军事设备的人才。比如说有北洋的水师学堂,广州的鱼雷学堂、威海的水师学堂、南洋的水师学堂、旅顺的鱼雷学堂等等。这些军事学校,也为当时的整个中国军事工业,和国防事业,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在推进军事工业的同时,洋务派就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经济。花大力气生产枪炮的时候,你得有后续大量资金的注入。在这个时候洋务派就认识到,靠当时的满清政府,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知道在甲午海战之前,在如此紧迫的情况下,慈禧太后还要花重金去修建颐和园,为自己过生日,还不愿意把国家的一点钱,用在整个北洋舰队购买先进的设备上。由此来看,洋务运动在举办军事工业的时候,就认识到,要想把军事工业给办好,一定要在经济上下手,就是为整个军事工业提供经济支撑。在这个时候,他们就提出另外一个口号,叫求富。当然这个求富不仅要支撑军事工业,实际上还要和洋人进行商战和争利。因为当时西方列强打开中国国门以后,尤其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的商品,攻占中国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就洋务运动也认识到,发展先进的工商业,不仅可以支撑军事工业,同时也是和商人进行商战争利的一个必然的要求。在求富的口号下,洋务运动举办了一系列民用的工业,比如说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实际上是洋务派举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历史记载这个招商局开办近三年的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1300多万两银子。之后中国近代的包括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运输、轻工业等等,都得到比较大力的发展。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的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奠基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基础。


同时洋务运动,必须要展开的就是办报,办新式的学堂,包括派留学生等等。比如说办报纸,办报纸就可以比较迅速的,把国内外的各种信息给搜集起来,发布出来。洋务运动期间主要办的报,比如说《申报》、《万国公报》。这些报纸,在当时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推动,对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入,包括对中国社会风气的激发等等,都起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办了新式的学堂,比如说1862年办了京师同文馆,后来也包括上海广方言馆,这些培养外语人才,这些人才对翻译图书,进行中外的文化交流,包括介绍外国先进的技术,都起了一定的作用。还有军事学堂,军事学堂那就培养军事人才的,比如说北洋水师学堂、福州船政学堂,这些都是直接为培养军事人才服务的。还有技术学堂,比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为整个工业化,和近代民营企业去提供技术支撑。


这些学堂与传统的满清政府的官学相比,一方面他培养了一些新式的人才,比如说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等。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光是老庄孔孟,大量内容包含了比如说西文,西方的技艺,先进的科学技术,比如化学、计算、几何、数学等等,而且还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且分年级,分班级来授课。应该说这个它适应了整个人类近代化的进程,对培养实用性的人才比较有效。


在这个过程中,洋务运动还向西方国家,直接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时期留学生的教育,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幼童留美,还有一次就是福建船政学堂,学生留欧。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当时去的是耶鲁大学。这120名的幼童留美之后,由于这些孩子应该说是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到了美国去以后,能够在学习美国在内的,西方的这些文化、技术、科技等等,障碍比较少。而且,这其中确实出现了包括詹天佑在内的一些杰出的人才。1877年到1897年,就先后又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赴欧留学这里边就有严复等在内的一批杰出的人才。


在培养留学生之外,还翻译了比较多的外国的图书。比如说惠顿的《万国公法》,这是把国际法介绍到中国来。比如说他翻译了,近代中国第一部外交学的中医本,就是马登的《星柖指掌》。还翻译了第一本经济学,比如说福赛特的《富国策》等等。客观的说大量的西学著作的翻译出版,以及近代中国的这些报刊,和出版机构的出现,对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来推动中国社会的风气的这种变革,又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1894年到1895年,在中日甲午海战的时候,洋务运动成果的集中代表叫北洋海军,结果是全军覆没。这个全军覆没就标志着,整个洋务运动30多年的成果毁为一旦,洋务运动宣告破产。我们今天来看,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链条中间,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开明官僚,在探索当时的满清政府怎么样摆脱困境,走出自强之路的一次探索。当然了历史的结局是,这次的探索也构成了,近代史上无数次失败中的又一次失败。但是我们放在整个中国近代史的链条里面看,虽然洋务运动最后失败了,他的历史意义仍然存在。


从洋务运动的失败,我们先进的中国人在探索中国出路的时候就意识到,光靠统治者内部个别的开明的官僚,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后面戊戌变法,它就要拉一个皇帝,甚至要在整个政治体制变革上去下手,这就是戊戌变法。再往后,中国人又进一步认识到,就是没有思想文化和心灵层面的深刻变革,中国社会,实现生命力的再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说在整个近代史的链条中间,洋务运动的发生,以及它做的这些事情,最后走向失败,都有它特定的意义。


我们如果要看,他为什么失败的原因。洋务运动它并不是集体的自觉,而是极个别的封建的一些官僚,由于他们自己的认识而推动的一次社会的变革。也正因为如此,洋务运动也仅仅限于,那几个当权者的官僚所掌权的范围内发生一些变化。一个庞大的中国,无论从上层建筑,和社会群众的那些心理和生活方式,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走向失败。


美国有一个汉学家叫芮玛丽芮玛丽曾经这样评价这个洋务运动,他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与芮玛丽的这个说法相对的,李鸿章本人,也有一个自嘲。李鸿章说他是谁,他就是一个糊婊酱,就是这个房子整体上已经风雨飘摇,在大风之下摇摇欲坠,但这个时候,李鸿章说他就是个糊婊酱,拿起一块报纸或者一块布,在哪里漏风了,就哪里糊一下。糊完之后,你暂时来看这个房子仿佛也是新的,但是当真的狂风暴雨到来的时候,糊婊酱一层一层糊的那个报纸和破布,是救不了这个房子的,什么意思呢?当时中国社会的整个变革,应该是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集体的撼动和全部的进行的反思、检讨和变革,而绝对不是某些地方的修修补补。而洋务运动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挽救当时一个破败走向死亡的清王朝,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糊婊酱。那么这种糊婊酱由于并不能根本上变革当时满清的整个社会制度,和整个社会结构,因此,最终的结果是,真正狂风暴雨到来的时候,大厦将倾,谁也挽救不了。但是如果说从积极意义上讲,洋务运动某种程度推动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在举办民营企业的时候,也一定程度刺激了中国新兴的叫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洋务运动在一定程度上也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输入,而且在近代教育上,洋务运动做的贡献,尤其是比较大。无论办新式的学堂,还是派留学生到欧美去留学,或者说是办一些翻译西方的书籍,办一些报纸,而这些东西,某种程度构成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此外洋务运动在办军事工业的时候,某种程度也促进了国防的近代化。应该说洋务运动,尽管有以上的贡献,但是由于他自身的缺陷,并没有使中国真正走上一个富强的道路。


和洋务运动同时代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也开启了,但是结局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比较迅速得摆脱了一个落后挨打的局面,而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走在前面的一个强国。日本明治维新,它是整个从天皇到老百姓,是一体的坚决的基本国策。而洋务运动,它只是清政府内部的,一部分有远见的官僚,所展开的自强新政的一些自救的行为。一个是举国上下形成共识以后,带着那种危机感去推动整个社会的变革。和只是一部分官僚认识到要进行变革,在这两种情况下,日本走向成功,取得实效,也是显而易见的。


洋务运动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环,虽然也属于昙花一现,但是洋务运动本身,它对推动中国的教育,以及在它的基础上,让中国人怎么样实现中国历史的变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救国救民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历史环节。




购课用户请添加助教微信:hzxt06,和学友互动交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lx77780217

    让历史给与反思,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一生做出努力,为自己人生付出真正的责任!从讨厌历史到爱上历史,郭老师功莫大焉!感恩老师!

  • 清荷_3d4

    老师辛苦了!

  • 阿子Az

    洋务运动是当时先行者,最后走向失败,可惜了.感恩清晰透彻的分析🙏🏻🙏🏻🙏🏻🌹

  • 1338778mokl

    大学

  • 雪晖雪

    🐾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一体 众志成城才能干成大事 每一次失败都有宝贵的经验

  • 港妞

    请问,为什么到这集之后就没有了?是还没有更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