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027 应无所住行于六度(第4段)

《金刚经》027 应无所住行于六度(第4段)

00:00
20:05



关键词: 

1、须菩提三问a.如何安住b.如何修行c.如何降伏其心

佛陀回答须菩提
首先回答了如何降伏其心——发菩提心以降服其心

2、菩萨行
度众生,度了众生还得当没度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般若是纲领、眼目、光明

3、“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法:vastu事物

无所住: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我布施他的过程三轮体空

“世俗谛”菩提心:菩萨行必须得布施
“胜义谛”菩萨要无所住行于布施
十八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4、“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相:我相、人相、众生相

“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可思量:无穷大

有所住的布施——人天善法——福德可思量——世间‘法无所住的布施——对治心中的我执同,引领人走向涅槃——福德不可思量——出世间’法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

虚空:ākāsā


须菩提回答:“不也,世尊。“(鸠摩罗什译本)(सभु िू तराह‐नो हीदं भगवन।् )佛陀继续提问:“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不?”

须菩提继续回答:
“不也,世尊” “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5、小结
a.从“二谛”理解菩萨行:“世俗谛”与“胜义谛”
b.六度,以布施为例讲菩萨如何修行
c.波罗蜜净住处——不住于相的波罗蜜


《金刚经》导读正文: 


到上一讲为止,我们已经把《金刚经》的第三段学习圆满了。须菩提问了老师三个问题:如何安住、如何修行、如何降伏其心。

大家注意,须菩提问问题的顺序是“安住”、“修行”、“降伏其心”,但是释迦牟尼老师在回答须菩提的问题的时候的顺序,没有按照须菩提提问的顺序来回答,也就是《金刚经》这第三段,释迦牟尼老师回答须菩提的问题的时候,首先回答的是须菩提提的三个问题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一个发趣“菩萨乘”的心的人,首先应该怎么样降伏其心。

那通过前面这几讲的我们的学习,我们知道释迦牟老师给的答案是,说“那些大菩萨们是怎么摄服自己的心的呢?是以“发菩提心”这样的方式来降服其心的。这就是我对《金刚经》这第三段做一个纲领性的总结。

下边我们就要开始学习《金刚经》的第四段。其实大家就可以理解了,那老师回答了“怎样降服其心?”,那现在老师要回答哪个问题呢?下面释迦牟尼就是要回答须菩提的第二个问题、排在第二位的那个问题 ‐‐‐ “如何修行?”。

发了“菩提心”的众生,我们就称为是“菩萨”。那么一个菩萨,他一定要修“菩萨行”,也就是,你发了心了,你要去做。那什么是“菩萨行”?其实一言以蔽之,就是“度众生”,而且度了众生还得当没度!这就是“菩萨行”。菩萨就是以“度众生”这样的“觉他”的方式而实现“自觉”的。也就是除了“度众生”之外,没有其它的“菩萨行”。

那么大家就会问,那菩萨的修行有没有具体的方式呢?释迦牟尼老师有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菩萨修的修行的形式呢?有没有?有的。概括起来,就是“六度”,就是六个“波罗蜜”,就是大乘佛法的“菩萨行”是修行六个大的法门。哪六个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我们在前面的讨论中,已经讲过这个事情,就是这六个“波罗蜜”,这个“六度”,大乘佛法修行的六个根本的法门,那么这六个法门当中排在第六位的“般若”,是纲领、是统帅。佛经里讲:般若是眼目、是光明。没有“般若”,前五个“波罗蜜”为盲。盲,瞎子。实际上,通俗地讲,就是这大乘的“六度”,就是要在“般若”的统摄下去修布施、去修持戒、修忍辱、修精进、修禅定。所以“般若”是纲领。

那么,“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个顺序也是不能颠倒的,这是修行的次第。那么大乘佛法修什么?就是修这六“波罗蜜”。

那么,《金刚经》的第四段,就是释迦牟尼老师要回答这个“修行”的问题。我们看经文,“复次”,“复次”就是“没说完呢,还有啊”,说“须菩提啊,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哦,大家看到了,在这一句当中,老师就提出了大乘“六度”排在第一位的那个“布施”。说“菩萨于法”,“法”这个字对应的梵文是 Vastu,这个词其实就是“事物”的意思。就是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对于“事物”应“无所住”的“行于布施”。

无所住,什么是“无所住”?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人去行“布施”的时候,他“心有所住”,你想他会住于哪里?那就是“能布施的我”、“被布施的他”跟“我布施他的这个过程、这个行为”,也就这三个地方。那么菩萨的布施是“无所住”的布施,其实我们前面的讨论就很容易让我们理解这句话,那“无所住”的布施,就是菩萨在布施那一当口,要观“能布施”的、“被布施”的跟“布施的过程”,这三者都是“空”,在“空”上行布施,就是“无所住”的布施。

还有大家不要忘了“二谛”。“菩萨行”一定得布施,这是“世俗谛”的要求,这是“‘世俗谛’菩提心”。“‘胜义谛’菩提心”是观“空”,那么在“胜义谛”上,菩萨布施了还得当没布施,这就是“无所住”的布施。

所以,一个真正发了“菩提心”的众生,也就是他的“‘世俗谛’菩提心”跟“‘胜义谛’菩提心”都生起了,那么他行的“布施”一定是“无所住”的布施。


那么“无所住”,那当然就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这“色、声、香、味、触、法”,在佛教里被称为叫“六尘”。尘,是“尘土”的“尘”。这个佛法当中啊,对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有几种分类方式。我们上一次课讨论的一种分类方式,是把所有的凡夫境界的存在分成了五类,叫“五蕴”,这是一种分类方式。


还有一种分类方式,就是把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分成了十八项,佛教叫“十八界”。这“十八界”分成了三组:第一,叫“六尘”,就是凡夫所对应的这个外在的、物质的存在的世界,它分为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六尘”。那么,众生还有内在的心识,这叫“六识”,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那么这“六识”要根据我们众生的六个器官,它才能产生作用,这个六个器官,佛教被称为“六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所以这三组六个合起来,叫做“十八界”。这是佛教对于我们凡夫境界上的一切的存在的一种划分方式。


那么在这里,佛陀说,既然是“菩萨”,既然是修“菩萨行”、行“菩萨道”,那么他这布施是“无所住”的。也就是布施那一当口,这一切的外境 ‐‐‐ 色、声、香、味、触、法,菩萨是观“空”的,所以他“无所住行于布施”。


看下一句,说“须菩提啊”,“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这句老师进一步解释,什么叫“无所住”的布施啊?就是“不住于相”的布施。如果想要解释一下,那你就可以理解,这个“不住于相”就是前一段结尾时候的“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菩萨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


看下一句。“何以故?”,老师说“我为什么那么说呢?”,说“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啊。如果菩萨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那他所获得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


这个“不可思量”,如果用一个数学符号表达,哪是什么?无穷大!也就是,菩萨的布施如果是“不住于相”的,是“无所住”的布施,那他所获得的福德就是“无穷大”的。什么意思?如果一个众生的布施是“有所住”的,那么这种布施它不能对治我们凡夫心中的“我”。


所以大家理解,从凡夫走向智者,整个成佛的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对治我们心中的“我执”。那么如果一个人的布施是“有所住”的,那么这种布施是不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我执”,因此不是大乘佛法的修行,它至多是“人天善法”。也就是“有所住”的布施,它导致的结果就是让我们在未来的“死了再来、死了再来”的生生死死当中得个善报而已。


譬如说,你今天布施了别人十块钱,那可能在未来的生生死死当中,你会得到十块钱、百块钱、千块钱、万块钱、十万块钱、甚至百万块钱的回报,但即便如此,依然是“可思量”的。


那佛陀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如果一个菩萨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是“无所住”的布施,这种布施首先就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我”,从一个“有我”的凡夫就会一步步地引领着我们趣向“无我”的智者,因此 ,这种布施是引领着众生趣向“涅槃”的布施。


那么各位,“涅槃”值多少钱?不可思量!所以在佛经当中出现“不可思量”的时候,它其中重要的法义之一,就是表示“出世间‘法”不可思量,“涅槃”不可思量。


好的,那老师还怕我们对这个“不可思量”理解得不够透彻,下边老师举了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一个特别形象的例子,帮助我们理解什么叫“不可思量”。


老师说,“须菩提,于意云何?”,“于意云何”就是“你对前边这个事儿怎么看?”,什么事儿呢?“东方虚空可思量不?”,就是老师说,你往东边看一看,这个虚空,akasa ‐‐‐ 其实就是“空间”的意思,你往东边看一看,这天大的,这个空间,你可思量吗?就是“你可以测量出它有多大吗?”。


须菩提回答,“噢,不也,世尊”,“哎呀,老师,这东边的这个空间太大了,无法测量,太大、太大”。那老师又问,“须菩提啊”,“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那东边的空间大得是不可思量,那南边、西边、北边、上边、下边,这四维的所有的空间,你可以测度吗?有多大?可思量吗?”。须菩提回答,“噢,不也,世尊”,“噢,老师,太大了。噢,不可思量”。那老师说,“须菩提呀”,“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啊。说一个菩萨的布施,如果是“无所住”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布施,那他所获得的这种“出世间”的福德,就像你现在看到的东边、西边、南边、北边、上边、下边这虚空大的一样的不可思量啊!这是释迦牟尼老师做的一个特别形象的比喻。


从这个比喻,大家也能体会出,释迦佛说法是非常、非常通俗的,释迦牟尼老师绝不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他一定是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越通俗越好!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对佛陀的教法呀,不要做过多的、神秘化的理解。有人总是说,哇,这佛经里有密义;哇,这句话里面有好高深的密义。


其实往往是你的过度诠释,佛陀说法,唯恐我们众生听不懂,他为什么要搁那么多密义呢?所以从这一段,你可以理解,佛陀讲课,他举的例子都是极其通俗的。


说菩萨的“无住相”布施,它能够对治我们心中的“我”,能够引领着我们趣向涅槃,所以他所获得的福德,是“出世间”的福德,噢,我们也叫作“功德”,那不是我们世间的十倍、百倍、千倍、万倍这些可思量的福德。它的回报不是百倍、千倍、万倍,而是不可思量。


看下一句。老师说,“须菩提啊”,“菩萨但应如所教住”。就是说,“须菩提啊,那个发愿修行大乘法的人,行‘菩萨道’的人,就应该按照我上面的所说的,不应住相去布施啊”。


好的,这就是《金刚经》的第四段经文。那么我们总结一下,对这段经文的理解首先我们不要忘了“二谛”,整个一部《般若经》,佛陀是以“二谛”的模式说法。


那么在“世俗谛”上,菩萨发愿度一切众生,譬如说“行布施”,但是在“胜义谛”上一定布施的当口要观“空”, 能布施的菩萨是空、被菩萨布施的众生是空、菩萨度众生这个事儿,这个布施的这个事儿本身依然是空,在“空”上行布施。这就是“无所住”的布施、是“不住于相”的布施,也就是布施了还当没布施。所以从“二谛”就很好理解大乘菩萨的修行。这是第一点总结。


第二点总结,佛教说“六度”。其实这一段经文,佛陀是以“六度”的“布施度”为例来讲菩萨应该怎样修行。而这一段经文完全适合于后边的“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的修行。


譬如说,经文说,“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换成,说“须菩提啊,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持戒”,说“须菩提啊,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忍辱”,说“须菩提啊,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精进”,都是可以的。所以这一段是讲大乘菩萨的修行,只是以“布施”为例。这是我总结的第二点。


第三点,印度古德管《金刚经》的这一段经文,他们总结为,叫做“波罗蜜净住处”。净,是“干净”的“净”,两点水的那个“净”。也就是菩萨行波罗蜜,他是清净地行波罗蜜。


那么佛教“清净”这个词对应的就是“染污”,也叫“杂染”。什么叫“清净”的波罗蜜呢?就是无有一种着相的波罗蜜,菩萨布施是“无所住”的,“不住于相”的。“持戒”也是“无所住”的、“不住相”的。所以这叫作“波罗蜜净住处”,这是印度古德对于这一段《金刚经》经文的总结。




查阅佛学文章、收听更多课程、免费结缘梵汉对照版经书讲义。欢迎关注【净名精舍】公众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21543361

    以前喜欢去寺庙,后来因为寺庙里各种收钱,就不爱去了,怎么办?

    于晓非_ 回复 @听友221543361: 用多点儿时间听闻佛陀正法。

  • 杨晓斌_bg

    于老师 蚊子出现咋办 我也没杀生 觉得不该杀 这种情况咋解决

    于晓非_ 回复 @杨晓斌_bg: 可以驱蚊。

  • 焕辰SSS

    以前买过的专辑 现在又不能继续听了,如何联系解决?

    于晓非_ 回复 @焕辰SSS: 用购买时的账号登陆一下喜马拉雅。

  • 于晓非_

    京 东

  • A_非想非非想_A

    老师,请问一下,既然无我,那么轮回的也不是我,现在的也不是我,涅槃的也不是我,这一切的意义在哪?

    于晓非_ 回复 @A_非想非非想_A: 以为有我才轮回,领悟无我才能趋向涅槃。意义在于从轮回大梦中醒来。

  • 1565159epai

    买完就能下载,199就只是金刚经吗

    于晓非_ 回复 @1565159epai: 您好,除《金刚经》导读之外,还包含了《心经》导读、《维摩诘经》导读,共三部经典的逐字逐句解读

  • 黍山

    法布施的法是指事物还是佛法

    于晓非_ 回复 @黍山: 佛法

  • 于晓非_

    音频下面文字资料中有“《金刚经》导读学习交流辅导群”的入群二维码,截图扫码入群,大家共同学习、相互促进。群中还有辅导员解惑答疑。

  • 听友397664723

    去年已花费99元购买金刚经导读,现在不能听了,什么原因

    于晓非_ 回复 @听友397664723: 用付款时的账号登录一下喜马拉雅。

  • 1588978gobg

    于老师的《楞伽经》什么时候上线

    于晓非_ 回复 @1588978gobg: 已经上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