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甚去奢去泰
【出处】第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语义】一般是指去掉那些极端的、过度的和过分的,也指做人做事要懂得做减法。王弼注:“除其所以迷,去其所以惑,故心不乱而物性自得也。”
【寓意】老子的劝告是在告诉人们,只要追求主观上的极端、生活的奢侈和过度的个人利益,就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灾祸。通常,人们喜欢好上更好、一切顺利或者自己占有的越多越好,但这种个人欲望恰恰是导致灾难的心理动力。因为只要追求的过分、过度,就会走向反面。由此可见,违背规律的这种愿望恰恰是祸端的开始。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违背规律的人忙碌的像螳螂捕蝉一样,最终的结局往往由那个像黄雀一样的大道来决定。
【素描】现实的人生,一个“过分”,一个“不及”,一个“恰如其分”,刻画出了人生的三种景象:一个极端是过分较真儿、过分计较、过分热情,这都属于个人主观性过强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搞得对方不舒服,关系也往往会很尴尬。做事不够认真、对人不够热情又属于另外一极,表现的是一个人的精神低落或者状态不佳的样子,做人做事欠些力道和温度,好像事也做了,但又没有做到位。第三种是属于最佳状态,做人做事应当应份,事情做得恰如其分,在效果上恰到好处。老子教导人们把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也就是去掉极端,去掉过分,从而回到恰如其分的状态。孔子倡导中庸,讲究不偏不倚,讲究至中和,警惕过犹不及这两种极端状态。圣人们所说的这些思想,概括起来就是告诉我们,去掉主观上过强过弱的两个极端,使自己主观的状态能够跟客观事物的规律相吻合,也就是达到“中道”这样的完全合道的状态。
忙碌的人生如犹如这样一幅图画:因为过分的投入一件事,而忽视了其他的事。因为过分的追求一个目标,而让其他与人生相关联的目标处在无法顾及的状态。处于颓废状态的人生,对任何人和事,既缺乏热情,也缺乏力道。很显然,这两种极端的状态都会让整个生活、事业与人生的格局出现失衡,从而让整个格局出现混乱。
真正的人生智慧是,专心投入做事时也要兼顾格局中其他的要素,换句话说就是,专注的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格局,否则任何一个点上的价值都会因为格局失衡而出现贬值,甚至因为失衡出现整个格局的灾难。若是说一个点还是一个格局到底哪个更大更重要,相信每个人都会得出正确的答案。过分追求某一个点上的利益,往往会失去整体和全局的利益。你说一个点不是那么重要,但一个点上过分的追求,又往往会导致整个格局的灾难。
由此可见,小心两个极端,小心某个点上的过分追求,专注整个格局,保持格局中各要素的和谐发展,才能创造最优、最大的合理价值,这也是中华文化智慧的一个重要特点。
【真言】凡是固守自己而忽视外部存在的,都是一种痴迷。凡是一味追求外在而忽视内在的,都是一种庸俗和愚蠢。凡是在某个方面追求过分的,就一定在相反的方面留下巨大的缺失。凡是只关注点而忽视格局的,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得不偿失,甚至还可能出现格局的灾难。
【自省】平时啊,总在给自己做加法。搞得越来越多,搞不动了,或者搞出毛病了,才想起给自己做减法。原来,越加越差,越多越坏,越减越好啊!即使是好事儿,也逃不掉物极必反的规律啊,凡是过分了的都会走向反面!唯有进入到对整个人生格局的关注,唯有追求格局的利益最优,才最符合人生的利益。有的时候自己做起喜欢做的事,就像一个小孩子很专注的玩游戏一样,就会忘记其他的。孩子这样做还有情可原,但成年人做事如果使用的也是孩子般的模式,那就只能说是自己的心还没有长大。
成语是文化的基因,道家是醒世的智慧。
心中装进智慧成语,灵魂就会觉醒放光。让我们一起记住道德经成语“去甚去奢去泰”,让我们将关注的视野由点转移到整个格局上,让我们建立格局的思维,让我们维持格局的平衡,让我们的心与我们一同长大。
太喜欢您的讲解了,打算一直追随听下去。也希望您可以一直传道授业解惑。
音乐配乐太难听去滤掉。紧张
深悟笃行
学道,悟道。畅享国学的大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