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家事儿,讲小故事,欢迎收听由北京出版社出品的大家小书系列丛书解读,我是开浩。
前两节我们从制度方面讲了一下唐朝的崛起与衰亡,从而我们也知道了想搞好一个国家,需要什么方法,但是友情提示,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不要用这套思路去当皇帝,恐怕这条路走不通,但是用这套思路管理管理团队,创创业还是很靠谱的。
今天这节,我们开始进入宋朝的北宋部分,下节我们再说北宋之后的南宋,好,闲话不多说,我们进入正题。
弱宋到底弱不弱?
说到北宋,开浩第一个联想到的是历史上对宋的评价:很多人喜欢管宋朝叫做“弱宋”,仿佛宋朝就是个弱不禁风好捏的柿子,游牧民族谁想捏就捏一把。
但近些年我们对北宋的感觉,潜移默化有一些改变:因为大家喜欢看电视剧嘛,譬如上半年的《清平乐》,钟鸣鼎食的富贵奢华的生活可见一斑;之前我们讲文学的时候也说过,宋朝娱乐业发展的非常好,如果不是盛世,谁还有功夫唱歌跳舞呢对吧?弱宋的说法,我们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更何况,我们在讲蔡京的时候也说过,北宋当时可是比现在美国还要强的存在,毕竟不是哪个王朝都能混到世界一半经济都是我的。
那么就不由得让我们怀疑这个弱宋到底准确不准确,或者说到底哪里是弱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为大家分析的内容,强大的北宋,到底哪里弱小?
从陈桥兵变开始
要说北宋,就不得不从陈桥兵变开始说起:听到名词你别怕,开浩几句话给你讲清楚啥是个陈桥兵变。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从故事里讲讲陈桥兵变。
最初北宋皇帝赵匡胤还是个皇家打工人,是北宋前朝的一个高级武将,因为会打仗,会管人,因此经常被皇帝派出去打仗,有一次开战之前,老赵就召集手下将领在他军帐里提前开了一个party,画画大饼,领导发言,反正你们都知道誓师大会都什么德性,但是这个誓师大会可不是去做项目,而是去打仗,这会和你吹着牛皮喝着大酒的伙伴,也许下次喝酒就来不了了,你懂我意思哈,所以气氛明显有点悲壮。
在酒会上,赵匡胤作为小领导,喝酒也应该身先士卒,于是喝个烂醉趴在桌子上睡了过去,要我说这一醉是有水分的,身为一个领导,时刻保持清醒是很重要的,老赵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
果不其然,赵匡胤假装喝醉有了效果,他手下们可能看领导在睡觉,于是肆无忌惮的谈论国事,喝醉了的人能说什么正经话?于是从讨论上升为辱骂,辱骂的对象无非就是让他们来打仗的小皇帝,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啥都不懂,以及这个并不是很理想的朝廷,越说越气,越气越说,好好一场誓师酒会,差点成了骂娘现场。
就在这时候不知道是从哪个角落传来了一句:既然皇帝不靠谱,那我们让老大(赵匡胤)做皇帝怎么样?这一话虽然声音很小,但就像是教室里有人小声说“老师来了”一样,立刻鸦雀无声,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醉了的老赵,转念一想,这也许是个办法。
第二天早上,老赵刚醒来出军帐就懵了,咋了?出啥事儿了,咋所有人都跑我家门口跪着呢?老赵看到这情形有点慌,下意识扯了扯衣服,想裹住胖胖的自己,结果了这一扯衣服,了不得了,犯大事儿了,我怎么穿着天子的黄袍呢?再回头看看面前跪了一地的众人,老赵啥都明白了,他顺手就要把龙袍脱下,“哎呀,这可使不得呀!赶紧去去去,这怎么好意思呢!”老赵一边拒绝,一边想我是不是真能当皇帝呢?然后,他立马掉头回到京城,兵不血刃控制了京城,小皇帝被迫退位。赵匡胤穿上黄袍正式登基,改国号为宋朝,从此奠定了赵家皇朝300年的基业,那么这次兵变就叫做陈桥兵变,也是历史上非常成功的一次兵变,几乎是兵不血刃,而且还显得很无奈:“哎呀是你们让我当皇上的,是你们强行把黄袍加在我身上的,哎呀是你们逼迫的……”
讲了这么久的历史的我们应该知道,赵匡胤醉没醉,那个小声嘟囔让赵匡胤当皇帝的人是不是他的亲信,黄袍是怎么到赵匡胤身上的,都要打上大大的问号,但是,北宋的建立就这样确确实实发生了。
以文治国路线
当了皇帝的赵匡胤隐隐有个担忧,开始寻思另外一件事:当年我喝醉了被黄袍加身,万一明天张三李四喝醉酒了,你们都要扶他,那国家会乱成什么鬼样子?
人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身为武将出身的赵匡胤大叔,最怕的也是彪悍的自己,更怕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因此赵匡胤默默的定下了北宋的基础制度:以文立国。搞一堆文人来管理国家,总不至于再出现一个强大的老赵来搞掉自己。
非常擅长开party的赵匡胤,又想到了当年起兵造反的那场陈桥party, 过去好用的法子,再用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再去陈桥呢是不合适了,于是下班后,赵匡胤邀请了自己的重臣们,就在皇宫搓一顿得了。
还是那坛子酒,还是那帮子人,恍恍惚惚间,大家觉得又回到了当年陈桥起兵的岁月,忘了赵匡胤是皇帝,也忘了自己是臣子,大家喝的好不痛快。
正在痛快的时候,就是老赵表现的时候,突然戏精上身的他,呜呜的哭了起来,嘴里也碎碎叨叨的说:当年你们逼我当皇帝,我才做到这个位子上来,改天你们要逼别人上位,我可怎么办啊?
大家才如梦初醒,娘的,我们跟皇帝喝酒呢!可不能这么没大没小的,于是呼啦呼啦跪倒一地:老大,我们不会反的,您放心吧!
老赵出道这么多年,岂是一句话就能忽悠过去的?这时又有人小声说了一句:老大,我们要不退休养老吧!众人一听,对对对,退休养老吧!这样您放心了吧!
老赵抹了抹眼角的泪,也是不好意思的说:这倒不用,你们可以做文职嘛,坐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不也挺好的嘛,毕竟我们关系这么好,你们走了朕怪寂寞的。
老赵通过一场party,顺利当上了皇帝,又通过一场party,初步实现了以文治国的思路,文人地位再一步提高,和历届第一任皇帝杀功臣的做法不太一样,老赵的这种“宽宏大量”的行为也被文人们反复传唱,而这次party也被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杯酒释兵权
解决了创始人团队的隐患,缺的武官位置还是要人来管的,于是老赵开科取士,扩大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力度,简单来说就是朝廷公务员开始扩招了,让一堆笔杆子好的人,去管理军队,这叫以文制武,通过以文制武进一步强化了以文治国的思路。
我们都知道,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习大大前几年阅兵的时候引用过《左传》里的话:国家大事,在祀与戎。(祭祀礼教和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的大事)。可见军队的事情可不是小事儿,虽说老赵搞个佛系养兵的思路,就自然没有了对外征伐,没有了征战就没有过分的徭役,因此农民的生产力得到了解放,有时间搞社会协作,经济自然发展的很快,国家也前所未有的太平。这就是北宋经济强大的根本原因。
但是国家建设,偏科是不行的,你看朝鲜那么穷,为啥还要搞什么核武器试验?穷国尚不放弃武力,说明国家的拳头是有作用的。那么,在这样歌舞升平景象下,又隐含着怎样的问题呢?我们接着来讲。
北宋的内忧外患
北宋经济在一系列皇帝的文治之下,经济逐渐走上世界巅峰,但是不得不说,文治虽好,问题还是很大的,想了解北宋的问题,我们要用学历史常用的分析方法来看:从国家里看有哪些问题,这叫内忧;从国际上看有哪些矛盾,这叫外患。
内忧:文官弄权的时代
内忧好说,以文治国的大基调,加上科举制度选拔所有官员的方式,以及老赵家对文人的青睐,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那就是文人集团的空前膨胀,膨胀会怎样?一个事儿给你整明白。
在中国历届封建王朝中,宋朝对大臣是最宽容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老赵自己定的规矩,在北宋,不允许杀士大夫,也就是朝堂上的文官,你想啊,一个人先不用怕死了,那他做事儿就放肆多了。比如说苏轼苏大诗人,当年苏大诗人给皇帝写报告,写着写着文青病就犯了,一堆藐视皇权的词就给用上了,皇帝看到是大为生气,我们先暂且不说苏大诗人有没有真想鄙视皇帝,但是这种事情放到其他朝代,那直接砍了不为过吧。
当然不为过,但是在北宋你要杀一个文人就很过分,因此皇帝虽然生气,可是也拿他没办法,毕竟士大夫是北宋统治的基础,所以能做的事儿无非三样,罚工资,降职位,赶的远远的,所以苏大诗人的生活只能从开封菜吃成了东坡肉,借着调职的功夫满中国游荡,写下了那么多宏伟的篇章,比如前后《赤壁赋》啊、《水调歌头》啊。反正他一抒情,我们语文课的压力就越大。
于是,北宋的士大夫们几乎给后世立下了做文官的模板,什么跟皇帝对着刚,什么拉伙结派,什么互相攻击,什么办事流程缓慢,什么人员开销过大等等,在这个朝代像连续剧一样上演。
很讽刺的一点,赵匡胤擅长开party,但是party一词,还有党派的意思,这也和宋朝文人喜欢拉帮结派互相迎合,正所谓什么人什么命啊。
外患
说完内忧,还有外患,相信听官已经猜出来了,文人集团统治必然会容易受欺负,北宋就像是班里学习最好的瘦子,体育不行,架不住老师天天表扬啊,那不欺负你欺负谁呢?因此,在北宋崛起的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外交压力就来了,威胁老赵家的主要分三股势力:老赖西夏、钉子户辽国,以及老炮金国。
首先先说北宋旁边老赖:西夏。
做过基层工作的伙伴估计了解,老赖都有个特点,骂他骂不过,打又打不得,蛤蟆不咬人,它膈应人啊。所以,西夏对于北宋来说,就是个老赖。
在和北宋博弈的过程中,西夏可谓是发挥了老赖的优势,打一枪换个地方,而且只打北宋边境,深入的不要,而北宋边境呢?由于赵匡胤之前以文治国的思路,边军自然就比较弱了,因为怕造反不好控制嘛,那么强大的军队在哪呢?都搁皇城根儿低下吃皇粮呢,所以边境只剩下了一堆老弱病残,根本无力阻拦西夏士兵的掠夺。
派兵打吧,老赵家不放心,万一你拿到兵反了怎么办,更何况打仗需要请示,文官集团又特庞大,一个文件流转审批就是半年,不打吧,每年损失的物资还不少,最后宋朝只能每年主动给西夏一笔保护费,防止西夏在边境掠夺。老赖嘛,哄着就好了。
而除了西夏这个老赖以外,北宋还有另外一个宿敌,叫做辽国。
这辽国和北宋的矛盾更加致命,为啥呢?因为一块土地——燕云十六州。搁我们现代,大概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一代,地方总体来说不算太大,但地理位置却十分重要,为啥呢?因为这儿有长城。
长城在古代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御敌于国门之外,自秦始皇建成以后不管那个王朝,都在忙着修长城,修好了干嘛?防盗啊,有这么个防盗门,北方的游牧民族就只能望长城兴叹,游牧民族的铁骑虽然厉害,但你没见过骑兵骑着马爬墙的吧?长城就这么个作用。
但现在防盗门是人家辽国境内的,北宋还没建立时,辽国就住这块地方了。所以北宋就一直盘算着把燕云十六州要回来。要地盘好说,打或谈,打——北宋是没优势的,不是没钱没兵,而是体制有严重的问题,打个比方来说。
打仗很多时候打的是灵活性,打的是随机应变,有句话说的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不是说将军管不得,而是说前线战斗本来就是瞬息万变的,将领要随时应变,有些决定就必须马上下达。但是北宋的将领不行,皇帝让你怎么打,你就得怎么打,如果你敢随机应变,第二天上司就要给你开思想品德教育课,第三天皇帝就问了:你是不是在学我们祖宗老赵同志呢?
那如果将领到前线后,想要对原来的作战计划进行改变,可以吗?也可以,不过你得先写报告,比如说本来决定要打一个弱小的部落,但是去了前线一看,妈呀,这个部落哪里弱了,高射炮就好几百发,李云龙来了也不行啊。但是此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部落却比较弱,直接拿下问题都不大,但是将领可以直接拿吗?No、No、No,你得打报告等批示。可是你等批示的功夫,人家增援都来了,你面对两个强大的部落,是打是撤,又要打报告。
这么一番下来,时间也就过去好几天了,时机也就过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北宋军队对上辽国,就像是笨重的大胖子打一个灵活的小瘦子,你拳头硬管啥用,打不着也干着急。
北宋当然也认清了自己,打是不划算的,老老实实的和辽国进行了和谈,这操作我熟,毕竟西夏就这么谈下来的,既然门拿不回来,那就花点小钱打点好邻居,权当请个保安吧,算下来总比打仗经费来得省吧
谁让老赵家有钱呢,北宋用钱去摆平了这两个威胁,表面上维持了这个国家的稳定,但是如果再来一波威胁,这个勉强维持的平衡必然坍塌,这不,另一股势力来了,那就是金国。
金国在最开始,属于辽国内部的一个部落联盟,他们呢是为了反抗辽国的暴政,没过几年就成了气候,自称金国,并且在后续的战役中一举吞并了辽国,开始入侵北宋。
北宋当时的皇帝看到这种情况,也没打算派兵反抗,之前你也听了,宋朝打个仗老费劲了,于是继续用老办法,不就是交钱保平安嘛,这个我熟,但别忘了我们的标签,老炮金国,他差钱吗?他差事儿!拿钱可以,照打不误,谈判也行,叫你们皇帝亲自过来和我谈,没想到,这一句玩笑话,让当时的皇帝当真了,直接下令百姓不要反抗金大爷,看朕去谈判,给你们带来和平。
这就是典型的秀才遇到兵,谈个鬼啊,皇帝这一去羊入虎口,再加上走之前皇帝下令放弃抵抗,金兵如入无人之境,直接两代皇帝俘虏,北宋也至此灭亡。
结尾
北宋这个朝代,从一系列的数据来看,非常强大,比如说经济占比,比如说士兵数量,甚至文官数量,都可以说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但是这种看似强大的数据的背后,却掩藏了一个偏科的政权。文人的理想终归不是治国良方,我们现在都知道,国力是个综合数值,单靠一项,是撑不起一个国家的。
那么,北宋过后的南宋,又会有怎样的改变呢?我们下节唠唠南宋。
还是喜欢许老师的有条有理有趣的侃侃而谈
唉玛,讲的太好了
讲的很有意思,果断关注
今天声音好大
听友193117150 回复 @化为虚无: I'm a
赵匡胤做的可以,但是到他弟就废了,宋朝毁在宋太宗手上!
不能忘却的靖康之耻!
弱宋就是弱宋,再多的理由都无法掩饰盖一次次战争的失败。
追浪1 回复 @追浪1: 你说的我知道,但是我说的是一个综合实力,结果证明这个统治集团存在着致命的问题。
为什么百度百科搜不到你?
参考迦太基吧,无国防必亡国
主播讲的清楚分析道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