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02|考试选官 古人想当官只有读书一条道吗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02|考试选官 古人想当官只有读书一条道吗

00:00
15:26



中央和地方各个层级的官吏是制度运行的当事人,他们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呢?官和吏有区别吗?

 

在秦以前的封建时代,天子和诸侯的儿子依然为天子和诸侯, 大夫、公、卿也是代代世袭, 自然不会有谁来当官的问题。

 

到秦汉时期,封建世袭制度被推翻后,这个问题才出现:谁有资格做官,谁不该从政呢?

 

汉代初期,官职虽然不是世袭,但基本上被随刘邦打天下的这帮功臣的子弟们所形成的官僚集团垄断。到汉武帝以后,选官制度才慢慢定型。当时有了太学,里面的学生,根据毕业考试成绩高下分为两等:甲科出身的为郎,可以进皇宫当侍卫,在皇帝面前服务几年,等到政府用人,就有机会被选拔;乙科出身的为吏,可以回到家乡的地方政府服务。

 

汉代还有乡举里选制度。各地长官有责任查访推荐人才到中央,这些人被称为贤良。这种选举是不定期的。

 

后来有了一种定期的选举,选举孝廉,就是选孝子和廉吏推荐到中央。这些人到了朝廷,大多还是在皇宫里从郎官做起。这样一来,一个太学生,当他分配到地方政府充当小吏之后,仍还有希望被察举到皇宫里做一个郎官。官与吏只是起点不同,不是截然不同的两类人。中央与地方的人才也是流动的。

 

于是二三十年间,皇宫里的郎官,多半都是太学生出身了。于是汉武帝以后,汉代的做官人渐渐都变成读书出身了。

 

总结一下,汉代一个小镇青年要想当官要走哪些途径呢?首先,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 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经过中央一番考试,最终入仕。

 

汉代政府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显然不能叫做贵族政府,也不是军人政府,钱穆先生称之为士人政府

 

汉代之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九品中正制,本意是想在乱世军人独大的局面之后,定出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结果因为评标的人都是高门,所以人才被世家门阀所垄断。

 

唐代接受这个教训,什么地方长官举荐、九品中正评定,统统不要了。谁想当官,自由竞争。入仕做官的大门敞开着,只要你不是商人或工匠,每个人都可以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礼部举办的考试,考试及格,也就是进士及第,就有做官资格了。

 

实际做官还要经过吏部再考,这相当于复试面试,重点看你个人仪表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公文写作能力等。因为吏部试分为进士、明经诸科,这一制度被称为科举制。后来西方在议会选举政治领袖之外,也参考采用中国的这一考试制度来选拔任用他们的文官。

 

相较于前代,唐代的科举制度当然是一大进步。但是,却不能说它没有毛病。比如,当时社会不鼓励工商业,全国的知识分子的人生上升通道只有考试做官这一条道。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录取名额也不得不放宽,政府的官职不够用了,怎么办呢?只得扩大政府的组织范围,增加越来越多的候补职位,最终导致整个行政机构的臃肿和低效。

 

宋代基本沿袭了唐代的考试制度,但唐宋两代又有不同之处。

 

唐代推行科举之时,门阀势力正盛,应考的许多都是世家子弟。世家子弟有什么好处呢?他们从小受家风熏陶,耳濡目染,很早就懂得政治上的人情掌故。从政以后,遇上各种复杂情况,比较有办法。直到晚唐,应考的主流才变成寒窗苦读的穷孩子。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政治传统茫然无知,在政治实践中当然少不了僵硬生疏。

 

到了宋代,门第传统消失,只会考试、不懂做官的情况当然更多了。

 

唐朝的考生,在考试前,会将自己平日写的得意诗文,通过各种途径呈给当时有名望的达官显贵,请他们品评一番,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让大佬们点个赞。考卷是公开名字的,考试结束后,录取与否,除考试表现外也会考量社会舆论和大佬们的口碑。这在当时不但不算作弊,反而会传为佳话。

 

但在道德操守下滑的时代,有人想借机钻空子,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考试制度因而愈发严密化,为了防止舞弊,宋代开始把考生的名字糊上,叫做糊卷。于是只能根据试卷决定人才。这一点跟今天一样,看中的都是程序上的公平,防止有势力的人作弊。

 

还有一处不同:刚才说了,唐朝是礼部组织考试,任用前吏部又有复试。也就是说,在获得正式官职前,考生有机会在多个衙门做做小吏或者幕僚,相当于一个短期实习,可以近距离观察行政部门如何运作。这当然对以后任职大有好处。而宋代重视科举,及第后不经过实习期,马上就能当官。

 

这些都可算作宋代考试制度的缺憾。

 

到了明代,考试制度的变动就大了。可能因为报考的人太多了,科举考试不再是一次,而是分为乡试、省试、会试等好几次:乡试在府县考,考中者俗称秀才;然后去省会考,考中的人称为举人;举人再送到中央参加会试,考中者称为进士。

 

考取进士的,要留在中央国子监读三年书,三年期满,再考一次,成绩一般的,派出去做县官或者各部做中下级官员;成绩好的,就可以入翰林院。他们以后肯定会做大官,当下只需要悠闲的读书和观察学习政治运作。科举考试只能物色选拔人才,通过这样的进士翰林制度,明清两代可以培养一些人才,也的确培养出一批比如曾国藩这样的中兴之臣。

 

从两汉到唐宋,任何人都得从小官先做起,但人人都有当大官的希望。但明代以后,科举分成两层,下层是秀才、举人,没法当大官。上层是进士与翰林,也没有做小官的。

 

进士与翰林是清流,浮在上面,一路向前;秀才和举人,则变为浊流,沉淀在下面,永远不能晋升。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阶层固化了。

 

但这还不算是明清考试里最坏的事情,最坏的是八股文。

 

但凡考试,就有一个录取标准的问题,这个标准怎么定?单凭主考官一人好恶,历史已经证明了不行。

 

唐代考试,一定考律诗,原因就是律诗限定字数,平仄一点不能错,标准具体而客观。宋代不考诗赋考儒家的经义,发挥余地就有限了,也是这个道理。

 

演变到明代,经义也要有一定的格式,用钱穆先生的话说,八股文犹如是变相的律诗,是一种律体的经义。相当于为了防止作弊和随意,制定了人才鉴别的ISO9001体系。

 

 

今天大家都骂创制八股文的人存心不良,认为是专制皇帝的愚民政策。其实这个制度的初心是为了公平客观录取人才,也不是某一时某一人所创始的。可是哩,存心公正善良的人所创立的制度,时间久了,也可能出问题,走上歪路。这也是钱穆先生不断强调的,制度依人事而变。

 

关于这一点,下一节我们讲到中国的经济制度,你可能会更有体会。今天就讲到这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世袭衍圣公

    举人可当低级官,但举人可以参加会试,殿试成为进士,当高级官

  • 1562345oqji

    专业;动听!

  • 13761319bqo

    谢谢啦。

  • 李李源

  • 优部落_小虎

    世卿世禄

  • 辛巴Simba_g4

    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