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柘皋之战

【413】柘皋之战

00:00
09:59

说宋朝第四百一十三集


柘皋之战


【提要】    


岳飞班师回朝后,一切仿佛都步入了正轨。但是,这样平和的背后,其实一只魔爪已经慢慢地伸向了岳飞。那么,他们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开始暗算岳飞的?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么?文化学者李亚平,今日为您解答。《说宋朝》,正在播出。  


【片头】


这是地理版图最小的中国,也是文化发展最大的中国。这是军事力量最弱的中国,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中国。这是一千年前的中国,了解它,知道我们的现在。《说宋朝》可以看,可以听的历史。


【李亚平】


前边我们讲到,在非常有利的战略态势之下,岳飞被迫,没有办法退军。那么,现在马上我们就进入到一个最沉重,也可以说最沉痛的阶段了。岳飞他们撤军回去了之后,大家各回各地,去各自干自己的事情。但是,这个时候撤退回去的金国统帅和宋朝的决策层,就是皇帝和宰相之间,其实已经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紧锣密鼓的谈判。但是,这种谈判还没开始多久,到了第二年的一月份,就是我说金国人每次出兵的规律,它是在秋天,秋高马肥了之后。牧草长的好,战马吃的膘肥体壮的时候,他们习惯于在这样的季节出兵。那么这一次金国人又一次在半年多以后,又一次出兵南侵,又逼到了长江边上。这一次金国骑兵应该说他先是一脚踢到了铁板上,又碰到了刘锜。他们这一次碰到刘锜,双方也是发生了很激烈的,在战场上的拉锯战,翻来覆去。我用一个什么方法想置你于死地,你又用什么方法来反置于我。这次战役是发生在安徽巢湖,当时这个地方的地名是叫柘皋,这也是在历史上挺有名的一次,叫做柘皋之战,也有史书上讲叫做柘皋大捷。


这个柘皋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古城、古镇,据说是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次柘皋之战又是发生在这,又是由刘锜作为宋军方面的主将和金国骑兵对抗。那么对抗的结果,当时刘锜不只,当然这次大战不是刘锜一个人在前线上边,还有另外一个比较有名的将军,叫杨沂中。那么,不管是刘锜也好,是当时的杨沂中也好,他们在宋朝当时的军队里边只是属于那种,用今天的语言描述叫什么,叫二线的将军。大家知道我以前曾经介绍过,宋朝军队里边著名的中兴四将,或者中兴五将是刘光世、韩世忠、张浚、岳飞,然后再加上川陕大军的统帅吴玠,这是所谓中兴四将,或者中兴五将。在宋朝军队里边,他们是冲杀在第一线的最著名的,同时实力最强,战功最显著的,是这样的一些将领。


杨沂中和刘锜都是后起之秀,是属于宋朝军队当中的二线将军,或者说的难听一点,是二流子将军。结果,金国的大军两次在宋朝的二线将军面前,一脚踢到了铁板上。把自己弄得很难受,都没有讨到便宜,甚至有的时候伤亡还挺惨重。这种情况其实就明确地给了金国人一个强烈信号,是什么,就是想灭掉宋朝政权看来是很困难了。如果说不是不可能的话,至少是非常困难的。柘皋之战结束了之后其实是以宋军的大捷结束的。但是,宋军当时这两支杨沂中他们的部队,和刘锜他们部队都归谁指挥呢,归张浚指挥。张浚就带着这支部队就准备乘胜再来一次大捷,就在淮西地区,就准备再打一次大仗。因为张浚这个人后来在迫害岳飞这件事情上边,张浚起了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挺关键的作用。所以,他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变的很坏。但是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不会打仗,或者不能打仗的将军。这个人在南宋建立之初的时候,他的战功是挺显赫的一个人。所以,后来张浚的名声坏了之后,人们就不愿意去看他,把他以前的那些东西也都轻描淡写,或者一笔带过或者只字不提。其实当时在,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南宋初年赫赫有名的中兴士将,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但是在这一次,在淮西的这场战役当中,宋朝军队是先大胜后大败,在柘皋之战当中大胜,然后在淮西之战当中大败。


【下节提示】


由于淮西战事吃紧,皇上便派岳飞前去增援张浚,但岳飞却拒绝增援。凭借深邃的战略眼光,岳飞认为应该进攻别的地方。那么,皇上会听岳飞的计策吗?岳飞想进攻的地方是哪里呢?《说宋朝》正在播出。


【李亚平】


他说不要去支援淮西战场,因为在淮西战场上边,他们可以相持去打。因为那里边已经有不少的宋军,在那个地方作战了。他说,你可以让韩世忠他们去支持淮西战场,因为他离的比较近。岳飞干嘛呢,岳飞说,我带领我的部队直捣开封。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想法,历史上特别有名的所谓围魏救赵就是这种打法。我不直接和你打,但是我把你的后路抄了。你带着大军在这儿打的时候,你的后方一定是空虚的,一定是没有很坚强的战力的,在这种情况下,我带着大军直捣开封。我把开封给一举拿下,你的军队整个就没有退路了,我到那个时候,用中国人经常喜欢讲的一句话,到那个时候可就要看我的了,我就要关门打狗了。其实是完全有可能形成这样一种战略态势的,但是皇帝言词命令地不允许,你就去给支援淮西战场,不允许他这么做。


岳飞也没有办法,只能打起精神来,带着他的部队往淮西这个地方赶。后来发生的事情就非常扑朔迷离了。在这个问题上边,史料高度扑朔迷离,至少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有一种看法,对岳飞很有利。这种看法怎么说,就是说张浚因为他是柘皋之战的指挥者,刘锜和杨沂中他们的直接统帅,所以张浚为了独享这次战功,所以他就给岳飞写了一封信。就告诉他战斗已经结束了,你不用再来了,你可以撤回去了。岳飞拿到了张浚的这封信之后,岳飞就撤离了淮西战场,就没再往前走,撤离了淮西战场。这是对岳飞比较有利的一个说法。但是,这个说法后来没有被宋朝的皇帝和他的宰相所采纳,所接受。他们采纳和接受的是对于岳飞最不利的一个说法。


这个说法有非常大的杀伤力,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其实岳飞被捕的时候的一个最重要的罪名就是出自这个说法。那么这个说法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我们下次再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蘧公孙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 听友11135957

    习惯吃饭时听讲历史,但是这段历史实在太憋屈了,不利于消化啊……

  • 阿郎的样子

    淮西之援,岳飞确有过,赵九“帝凡十七札,趣飞进兵”我们岳大人却天天要去行在(临安)汇报工作,并大谈围魏救赵。然后姗姗来迟,张俊才有讥语:前途无粮! 老师放着几乎真史家公论的说法不顾,却只依岳珂淮西辩说史,实属不该! 战争只是政治的组成部分,谁指挥枪是根本问题,育南东北自主,三十年后还是硬伤。李老师走钢丝,的确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