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传奇】《春秋》三传之《谷梁传》

【史传传奇】《春秋》三传之《谷梁传》

00:00
05:09

大家好欢迎收听水滴语文,我是高老师。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春秋三传之一《谷梁传》。


谷梁传的作者是谷梁赤,相传他也是子夏的学生但是后世的很多学者怀疑公羊和谷梁赤他都不是子夏的学生,只不过是他们借子夏以自重罢了,也就是说借助子夏的名声来抬高自己。但是我们说先秦的很多典籍,它的基本特征就是作者难以确定,成熟的时代难以确定,所以对这个问题大家也不用纠结具体说,《谷梁传》的作者是不是谷梁赤,这是学者的问题,我们这样记就可以了。

谷梁传也经历了从口耳相传到文字形成的一个过程,最后的成熟是在西汉时期,而且有很多人考证,它的成熟比公羊传还要晚一些。和公羊传相同的是,谷梁传也是对春秋大义的一个阐释,但是它公羊传在具体观点上是有很大不同的。我们说真相只有一个,但是观点可以有很多,两者的这种释义不同,对具体人物的褒贬也有所差别下面我们将结合郑伯克段于鄢,我们看一下谷梁传是怎么说的。


首先大家明确,《谷梁传在写作过程当中,也是采取了一种自问自答的方式,这一点跟公羊传是相同的。首先是什么意思的回答是就是能够的意思。大家注意,公羊传当中对的解释是杀,而我们今天所理解这个,它的本意就是能够克勤克俭,就是能够勤能够俭。然后说为什么是能够呢?解释说能够就是杀人,然后说为什么不说呢?因为要表示追随共叔段的人是很多的。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怎么知道郑伯弟弟呢?然后谷梁传解释了,因为假如国君杀了嫡亲的长子,或者是杀了同母所生的弟弟的话,便用国君的爵号来称呼他而现在文中没有用爵号,而是称呼郑伯那么就知道了共叔段是郑伯的弟弟了这种解释明显是强词说理的,说国君杀人只用爵号和不用号,那么国君杀普通人呢这是一个什么关系呢?所以说我们看义理的解释也只是一家之言罢了。然后,《谷梁传当中接着说,说共叔段既然是国君的弟弟却不称他为弟弟,共叔段应当是公子但是却不称他为公子,这就是对共叔段的一个贬斥。因为共叔段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公子和弟弟所应有的一种道德义务。这是从命名上从称谓上春秋的一个评价然后接着说,所以春秋鄙视共叔段超过了对郑伯的一个批评。然后说有什么地方超过了对郑伯的批评呢?回答因为对经因为春秋的经文并未对郑想尽一切办法想要杀掉共叔段提出批评。但是经文说在这个地方打败段的,说明共叔段已经跑到了远离郑国都城的地方了。这就好比说是从母亲的怀中夺过婴儿杀掉,这又是对郑伯做过分地方的一个批评既然这样,对郑来说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呢?给了一个回答,就是不要急着去追杀已经逃远了的乱臣,而应该遵循兄弟之间的这种相亲相近的道理。


大家听了这段解释之后肯定是一头雾水,说怎么有这种观点为什么是这样大家知道这其实就是谷梁传写作的一个基本特征。《公羊传也好,谷梁传也好,其实们都是从各自的角度体现了春秋当中的这种大义,而这种角度又体现出了那个时代学者对儒家的一种接受,体现了学者对儒家观点的一个理解。至于对不对,有没有价值,这一定是后世学者的问题了。


对于我们来讲,大家一定要知道,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左传是记事的,而公羊传谷梁传》它是阐释义理的。1388字 

 

 

 

课程录音:高政锐(微信15164529901)

音频处理:苏丹   邢春宇

文字转换:陈妍竹妈妈

文字一校:乔一航

文字二校:杜玉芹

工作协调:朱明英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