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君说
他是小学课本里机智的“砸缸小童星”。
他是《清平乐》中敢犯颜直谏的诤臣。
他是通史巨著《资治通鉴》的编纂者。
他就是北宋顶级名臣——司马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司马光的故事。
敏而好学,勤奋苦读
司马光,字君实,陕西夏县涑水(今:山西夏县)人。
他出生时,父亲司马池正在河南光山县当县令,因此给他取名为“光”。
不同于一般的孩子,司马光从小就沉稳老成,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他“记忆力惊人”,七岁时,听别人讲《左氏春秋》,十分喜欢,回家后讲给家人听,竟然能说得八九不离十。
自此,他十分好学,经常手不释卷、废寝忘食。
但他还总是担心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和众兄弟一起学习时,其他人会背诵了就去玩乐。
只有司马光,非要背到滚瓜烂熟才肯停歇。
他十分受父亲同辈人的喜爱,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是“砸缸救人”事件。
话说,一天,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玩耍。
有个小孩一时顽皮,爬到大缸上,失足掉进水缸里。
别的小孩见状,都忙不迭地跑开了。
只有司马光在想办法救人。
他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击破水缸,成功救出了小伙伴。
后来,汴京、洛阳的人将这件事用图画记载下来,传为美谈。
不过,这只是司马光一次偶然“出手”,大多数时候,他都是在勤学苦读。
“男儿努力平生志,肯使功名落草莱。”
聪慧且勤奋的司马光,在20岁那年,高中进士。
从此,正式步入仕途。
正当司马光如初生朝阳,意气风发,可一展鸿图时,命运的暴击接连降临。
考中进士的第二年,母亲病逝。
2年后,父亲也在晋州逝世。
双亲相继去世,司马光内心悲痛万分。
服丧期间,他把对父母的哀思化作发奋读书作文的动力,来排遣内心的悲痛。
他伤心但不颓废,阅读了大量书籍,写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
司马光
心怀百姓,公私分明
司马光年幼时,父亲辗转各地为官,一直把他带在身边教育。
丰富阅历,增广见闻,也让他对社会民情有了更多的了解。
或许,正是这段经历,让他从小就深知底层百姓的不易。
服丧结束后,他在地方任职,政声赫然,百姓交口称赞。
既是能臣也是忠臣,官场上他一步步升迁,慢慢成为皇帝倚重的大臣。
他经常发出关心人民疾苦,减轻人民负担的呼声。
他上书《论宴饮状》,反对宫中宴饮之风。
他上《言遗赐劄子》,反对厚赏之风。
他在《论财利疏》中指出:
“当今天下最苦的是农民。”
当时,北宋“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王安石主张通过变法来富国。
而司马光持反对意见,认为这就等同于变相地“与民争利”了。
王安石力主“开源”,司马光偏向“节流”,朝堂之上双方争论激烈。
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拉开了“熙宁变法”的大幕。
宋神宗希望司马光出任枢密副使支持变法,司马光以“不通财务”为由坚决推辞。
他连上5道劄子,自请离京,上疏请求外任:
“臣徒以禄位自荣,而不能救生民之患,是盗窃名器以私其身也。” “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
此后,他退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
虽然远离朝堂,但始终心系社稷。
无力改变现状的他,一心扑在编纂《通志》。
这部史著“上起战国,下迄五代”,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之事。
他希望通过编纂史著,从历史的成败兴亡中,提取治国的借鉴。
涵盖16朝,囊括上下1362年,共294卷,300余万字。
司马光笔耕不辍十余年,才将这部通史巨著完成。
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资于治道”,特地赐名为《资治通鉴》。
曾国藩称这本书为“先哲惊世之书”。
作为泱泱中华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对后世的价值不言而喻。
回到司马光与王安石相争的那个时代,两人虽然政见大为不同,但都是竭诚为公之人。
司马光三次给王安石写信,劝谕王安石不可“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借此“以尽益友之忠”。
有人劝司马光弹劾王安石,司马光回绝道:
“王安石没有私心。”
1086年5月,王安石去世。
噩耗传来,司马光深为遗憾,直言“不可毁之太过”。
秉性刚直,清廉简朴
一直以来,司马光都不甚合群。
做人,颇有些不合时宜。
他自幼便崇尚简朴,不喜华靡。
小时候,长辈给他穿华美的衣服,他总是不好意思,要把它脱下。
刚考上进士的时候,要参加闻喜宴(为考中进士和各科及第者设宴庆贺),别人都高兴地主动戴花,只有他不愿意。
被告知是皇上赏赐时,他才勉强戴上。
为官,他又堪称一股清流。
对同僚,他一是一、二是二,不讲究一团和气,更不结党营私。
苏轼的弟弟苏辙参加科考,文章言辞激烈,有批评皇上之言语。
考官胡宿认为不应录取,司马光则认为:
“辙有爱君忧国之心,不宜黜。”
对上,他是刚直不阿的谏臣。
宋仁宗膝下无子,太子之位一直空悬,他三次上疏,后又当面恳请宋仁宗“果断力行”,以定人心。
宋仁宗被说服了。
但司马光左等右等都没有下文,于是又去“催”宋仁宗:
“当初您都准备立嗣了,现在却没了动静,一定是有小人说您现在正值春秋鼎盛,何必忧虑这不祥之事。” “‘定策国老’、’门生天子’之祸,说得完吗?”
宋仁宗听了大为感动,当即就令送中书省集议。
司马光直谏而不惧上,用权而不揽权。
当兖国公主因与手下内监梁怀吉逾礼一事,在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时,司马光“固执”的一面再次显现出来。
当时,宋仁宗不忍责备女儿,于是将梁怀吉贬逐外州。
但公主心生怨怼,欲自缢,欲赴井,欲纵火烧府。
在她这一系列的疯狂举动下,爱女心切的皇上最终召回了梁怀吉。
公主“胜了”,礼法却“输了”。
司马光犯颜直谏,呈上《论公主宅内臣状》。
他责怪皇上朝令夕改,指出“父之爱子,教以义方,弗纳于邪”。
父亲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该引导她亲近善人,远离邪侫。
宋仁宗没有回应,他不放弃地又上了《正家劄子》,义正辞严地指责皇帝。
虽然最终结果让司马光大失所望,但他敢于直谏、不畏皇权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
尽管身居高位,但司马光一生“不近非色,不取非财”。
他淡泊清苦,两袖清风,是清官也是穷官。
妻子死的时候,只能“典地葬妻”,卖掉一块薄田才安葬了妻子。
名相韩琦盛赞司马光“大忠大义,充塞天地,横绝古今”。
暮年重返朝堂后,司马光身体羸弱,但仍不分昼夜地劳心国事。
人们就用诸葛亮食少事多,无益于身体,来劝诫他。
他却不以为意:“死生,命也。”
生命有命,何足挂怀!
弥留之际,他仍心系国家:
“病革,不复自觉,谆谆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
1086年9月,司马光去世,享年六十八岁。
太皇太后得知,十分悲痛,和皇帝亲临悼念。
朝廷赠封司马光为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京城的百姓如丧至亲,罢市相送,哀恸不已。
苏轼在《祭司马君实文》中,称其“百世一人,千载一时,惟时与人,鲜偶常奇”。
《宋史》评价他:
“光(司马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
司马光曾说:
“吾无过人者,但平生行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
历经四朝,官至宰相,司马光人格仍如大道直行,坦荡纯粹。
正如王阳明所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人这一生,光明坦荡,为所当为,便无愧无悔。
再看
在看
再看
在看
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