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摄影早自习群】
加叶梓私人微信:nihaoyelaoshi(暗号:喜马拉雅)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1466天。今天我们谈个简单的话题,因为是周一,大家都挺辛苦的。
今天想给大家看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其实前两天我有po在我的微博上,如果你还没有关注过我的微博,那么现在赶紧补课,我的微博就叫我的名字:叶梓,加v的那个就是。很多同学就想问这张照片到底怎么搞出来的?看上去很像是P出来的结果,因为这画面的东西都是错位的,怎么看都没明白,这个眼睛、嘴巴都是个啥?怎么会出现这么一种形态?而且它还有点扭曲。
实际上这个拍法非常简单,首先这个画面的形态、这个组成的方式我们可以管它叫做“解构”。“解构”是什么意思?解构其实就是把一个事物或者是说一个事物的集群,把它内部的一些符号给拆解掉,拆掉以后重新再构建在一起。这个时候因为重新构建了嘛,所以它其实那些事物在不在原位置都是不一定的,很有可能是一个颠倒的感觉。解构其实在找这几个符号之间的一个内在的逻辑,外表它到底如何结合就变得不是很重要了。
这个好像是听上去比较高大上的一个解释,但是你可以把想象成就是说给了你一堆照片、一堆报纸,然后让你把这上面的这些图形、照片、文字都给撕成碎片,然后又发给你一张A4纸,让你把这些碎片的其中的一部分拼在这张a4纸上,拼成一个新的东西,它还要代表一定的意义,这个就是一种解构的练习,是我们在大学时期学的一门课,“平面构成”里的一课,这课对我的影响很大,印象非常深。
那么这个手法叫做“解构”,但是这个拍法用的是“折射”。具体怎么做的,也很简单,先跟大家解释一下。现场其实就是在三里屯的星巴克的咖啡厅,二楼是个小圆桌,我坐在那个圆桌前在办公呢,我面前有一杯水,一个玻璃杯的水,就是现在画面正中央那个东西其实是个玻璃杯,然后它的左边你可以看到其实还有个东西,最左侧画面边缘,那个是一瓶“依云”的玻璃瓶的矿泉水,所以这里面有两个可以折射光线的事物。这个嘴巴,也就是画面最右边的事物是哪来的?是我电脑里:Lightroom里面的一张照片,是我以前拍北京的迷笛音乐节的时候的一张照片。这个画面构图里面是看不到右边那个人物的眼睛的,对吧?所以我要用另一双眼睛来补上它。所以在玻璃杯的后边,我是放着一台手机,这个手机是倒着(横着)放的,其实你在玻璃杯的左边缘外侧还能看到一点点手机屏幕的边缘的影子,你能看得到,在玻璃杯和玻璃屏之间缝里你可以看到手机。她其实是我之前在上海拍的一个自由职业的造型师,是她的照片,是她加班的时候的黑圆圈非常重的形象。所以我是把她的眼睛放在玻璃杯后面,然后经过一个折射以后把这个人脸扭曲了,扭曲以后造成了一个现象:光有眼睛,没有嘴巴了。嘴巴在哪呢?嘴巴刚好就在右边的长了小胡子的E男士的脸上。
对,这两个画面是一个包括眼睛和大部分鼻子,另一个就包括嘴巴、下巴、身体。这两个东西拼起来是一个完整的人物。这个是解构的一种拍摄方法。这个拍法其实非常的有趣,因为观众看到这样一张支离破碎的照片的时候,其实他脑中还是会补足一张完整的人脸,而且他会觉得这里面有一定的错位的关系,毕竟是一男一女嘛,而且形态也是被拉伸了的、被折射了的。所以看上去是既荒诞又真实的,是很好玩的。
这个场景是我摆出来的,这个没错,但是实际上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有很多的机会能看到这样的东西,比如说这里有个柱子,柱上有一个招贴画,招贴画上有一张人脸,后边刚好路过一个人,你是不是可以把招贴画的下半张人脸和后边路人的上半截人脸练结合在一起来拍?其实也是可以的。所以在空间上形成一种错位,然后把整个画面的各个符号打散、重新构成,这个叫解构。大家有机会的话可以练一练,相信能给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你多一种摄影的表达方式。
好,今天讲的其实是一个蛮“高级”的摄影技巧,但是很容易实现,只要你有心去观察就行。那么更多的摄影好课——还是那句话,请点底部“阅读原文”。我再次提醒,网校里边有非常多的免费的摄影讲座,包括摄影直播大讲堂,还有旅行摄影评片会,这里面很多课也不久以后就要转成收费的版本,所以现在能蹭赶紧去蹭课。
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的第1464天,不对……是1466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不见不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