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13从格物致知看中国的科学精神

《大学》13从格物致知看中国的科学精神

00:00
17:46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又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于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四书章句》


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易经》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中庸》


“学者用功,六分内面,四分外面便好,一半已难,若六分外面,则尤不可。”



气蒸而为雨,如饭甑(zeng)盖之,其气蒸郁,而汗下淋漓。气蒸而为雾,如饭甑不盖,其气散而不收。



如曰:‘一物格而万理通,虽颜子亦未至此。



若今日学者所谓格物,却无一个端绪,只似寻物去格



學者不可用己意遷就聖賢之言。



若是要看一件晓未得,又去看一样,看那个未了,又看一样,到后一齐都晓不得。如人读书,初未理会得,却不去究心理会,问他《易》如何,便说中间说话与《书》甚处相类。问他《书》如何,便云与《诗》甚处相类。一齐都没理会。



尝闻人言:昔有道人云:笋生可以观夜气,尝插竿以记之,自早至暮,长不分寸,晓而视之,已数寸矣。后在玉山僧舍验之,则日夜俱长,良不如道人之说。



(《朱子语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雪莲花女士

    老师讲的听着非常舒服,也很明白!听第二次了!

  • 千秋成殇

    醍醐灌顶

    薛逸然 回复 @千秋成殇: 这个评价太高了

  • 涵墨妈咪

    听老师讲《大学》很舒服

  • 刘会超

    薛先生伟大

    薛逸然 回复 @刘会超: 每个人都可以伟大

  • 犹如莲花不濯水

    看完了一遍基本没有概念,再好好听老师讲课

  • 老马_zP

    朱熹曲学阿世,师心自用,盗佛入儒,自以为是。带偏中国三百年。人们很迷恋他的格物致知,其实,他只是用曾子的格物一词来表述自己的格物,后世总想把格物理解为科学,流毒太深。原本大学最后一部分就是作格物的意义解说,格除物欲,佛家的布施。

  • 洛则安

    老师的声音很有穿透力,听着很舒服,获益匪浅。已听第二次了

  • 风彩依然a

    老师讲得好,点赞

    薛逸然 回复 @风彩依然a: 听的认真,点赞

  • 愚公自强

    天天学习

  • 于是心向往之

    谢谢老师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