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莎士比亚的正确方式
莎士比亚,这个名字常常跟“巨匠、经典、大文豪”挂钩,有说他是“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吓得很多人轻易不敢碰,更怕读不懂。那么,到底该如何了解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
北京大学资深戏剧老师李实说“人们对莎士比亚的描述有点脱离群众,其实他没有这么高冷。”四百年前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当政的黄金时代,剧场对全民开放,是多数英国人主要的文化娱乐来源。当时的戏剧表演不像现在可以用各种华丽的舞美特效,舞台上最主要的艺术手段就是言辞。因此,要吸引住观众不去别家剧院,保证票房,就得台词精彩。作为剧作家的莎翁,创作剧本时考虑的第一要素并不是作品是不是有深度,会不会出版,而是经演员说出口之后,能不能博得满堂喝彩。
有据可考,莎士比亚从不会在演出前发表自己的作品,他写得更像是演出本。有的剧团觉得莎士比亚的戏场场爆满,总是笑声一片,他们也想演,就去请专人在舞台底下看完戏后把台词一一记下来,或者请演员协助回忆,莎士比亚的不少剧本就是这样“拼凑”出来的。
生活中,不少英剧、美剧观众排斥中文配音版,稍微有点英语基础的人宁可一边听着外文原版,一边看中文字幕,大家觉得这样才不会破坏戏剧原有的氛围。李实认为观看莎士比亚戏剧也应如此。“戏剧界普遍认为,莎士比亚有一项非常高的成就,就是他对于英语语音的运用,以此来准确地表达情绪。莎士比亚的戏,如果演出来,即便听不懂意思,也能感受得到情绪。”就如《哈姆雷特》里的经典对白:To be, or not to be, thatis the question。“哈姆雷特说这句台词时是在想要不要自杀,光看文字好像是说我活着没意思,很纠结,但实际上,他表达的情绪是积极向上,有追求的,是要去做一番事情的状态,在剧情上预示了他之后的行动。”李实解释道。
此外,莎士比亚戏剧写到的不少典故涉及到欧洲近代史、南美洲地理,以及当时欧洲生活状况等常识性的东西。李实拿去年在北大排演的喜剧《一仆二主》为例,剧中女主角的哥哥不许她跟爱人交往,所以就决斗把那个人杀死了。在17世纪的欧洲,决斗是合法的。如果不了解当时欧洲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会觉得很奇怪。后来女主角为了找她的爱人,女扮男装从都林到威尼斯,为什么会有这种剧情?是因为当时社会存在性别歧视,女性没有独立人格,不扮男装是没办法在外面自由走动的。
除此之外,不少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莎剧的影子,热播的美剧《纸牌屋》中常出现男主角 Frank 和观众对话的场景,这种手法在戏剧中被称为“打破第四面墙”,即打破观众席与舞台口之间的隔阂。莎士比亚作品中常安排这种戏剧手法用在反派角色身上,表现他们深埋谷底的内心世界,让角色更容易被观众接受。
李实建议大学生有机会多看看原版莎剧的演出,放下负担去用心感受:“戏剧或任何现场演出都是当时的感受,不必非要进行理论分析、写观后感,看的时候觉得很美好,结束后即使台词一句也想不起,演员长什么样也不记得,有这个感受就够了。”
我们是上氧——下课之时,上氧之始,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微信公众号:上氧(shangyang166)。
文稿: 闻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