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马戛尔尼使团:沉暮大国错失窗口

03 马戛尔尼使团:沉暮大国错失窗口

00:00
20:31

亲爱的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你好。

前面几节课我们了解到,在鸦片战争的前夜,中国和西方,几乎处在两个不同的状态或者处在两个世界。一个是在传统的帝国秩序里边踽踽独行,以几乎静止的状态,来延续着他几千年文明的体系。而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已经在17世纪18世纪以后,尤其是经过工业革命的催生,已经展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状态。


那么这两个生活在地球上的不同世界,难道就没有交集吗?有一个事件,就有机的把两个文明或者两个世界给联系在一起。这个事件就是1793年的,英国的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个事件,就发生在乾隆皇帝的时候,是我们洞悉中西方当时存在的差距,以及我们为什么落后挨打的一个根源。


英国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工商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荷兰,一夜成为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大的国家。资本就他的本性而言,是要寻求利润。那么当英国经过工业革命之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如何寻求市场,扩大自己的世界贸易,追求更高的利润,就成为整个英国社会上下一个共同的追求。在17世纪18世纪,欧洲很多人对中国充满着美好的想象。而那个时候欧洲人心中的中国,并不是真实的乾隆皇帝时期的中国,而是他们读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书之后,想象的中国。在那个时候,欧洲有很多中国迷,也有很多欧洲人崇拜中国,就连欧洲最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比如说伏尔泰,莱布尼兹,等等这些人,他们都对中国充满了好感。伏尔泰曾经说过“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做中国人的徒弟”,为什么?因为当时欧洲普遍都匍匐在宗教的脚下,某种程度上还处在一个蒙昧状态,而孔子的话“敬鬼神而远之”“仁者爱人”等等,这种闪耀着主体性光辉的词句,在中国已经存在了2000多年。据说,莱布尼兹曾经据说专门写信给康熙皇帝,要求加入中国国籍,他以自己也能拥有中国的国籍,当作无上的荣耀。当时欧洲的文化氛围里,中国是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最有教养的民族,统治者充满了仁慈,充满了怜悯,充满了慈爱。而且中国人也是一个很富裕的国家,尤其是13世纪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写了一本书,叫《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把中国也描绘得的令很多西方人向往。17、18世纪,一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最发达国家的英国,有强烈的愿望和中国打交道,去打开中国的国门,和中国去经商,撬开中国的市场,来实现中国和英国之间的一个交流。


当时马戛尔尼使团,1792年从英国的本土出发,其中他们乘坐的是狮子号的一个炮舰,在当时这个军舰属于三等军舰,并不是说最发达的。他们带的礼单是经过精心挑选,包括有蒸汽机、纺织机、织布机,而且还送了一个,配有110门大口径火炮的“君主号”战舰模型。还带来了榴弹炮、迫击炮、卡宾枪、步枪、连发手枪,包括天体运行仪,还有望远镜等等。朋友们,这些礼物都是(中国当时的科技水平)远远达不到的。如果一个有智慧、有远见、很敏锐的人,一下子就可以从这些礼单中间感受到中国和西方的巨大差距,进而会产生极大的危机感。


这个使团从1792年出发,到1793年的时候,到了中国。到了中国以后,当时要求去觐见中国的皇帝,乾隆皇帝。当然他们的理由,就是来庆祝乾隆皇帝的八十寿辰。后来乾隆皇帝就正式的去接见了马戛尔尼的使团。在接见马戛尔尼使团的过程中,当时具体负责接待的就是和珅,和珅这个人,尽管从影视剧里面大家觉得他是一个所谓的贪官,但实际上和珅是个非常有才的人,而且他还精通很多的语言,他办理外交事宜也比较得体。马戛尔尼在见乾隆皇帝的时候,其中一个很大的争执是,什么样的礼节来拜见乾隆皇帝。按照中国当时的礼节,马戛尔尼必须是三拜九叩,要行大礼的。但是当时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人权、平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如果用中国的礼节来拜见皇帝,这是西方人所不能接受的,也是非常不理解的。究竟礼节是怎么接见的?这个有很多争议,我们不在这里讨论。


在承德避暑山庄拜见乾隆皇帝后,马戛尔尼代表英国政府向清政府提出了六项请求。包括允许英商到宁波、珠山(即今舟山)、天津进行贸易;准许英国的商人像以前俄国的商人一样,能够在北京设立商馆;将舟山附近的某一个海岛,让英国商人去居住和收存货物;在广州附近划出一块地方,让英国人可以自由往来,不要加太多的限制;让英国的货商自澳门到广州可以享受免税或者减税;确定船只的关税条例,确定税率之后不要额外加征税款。朋友们,这些条件,我们总体上来看,英国最核心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通商,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目的是趋利。当时马戛尔尼访华,实际上是出于对中国的仰慕,希望打开中国的大门之后,能够通过和中国正常商品贸易往来,获得英国发展优先权。可惜当时乾隆皇帝看到这个要求以后,全部予驳回,其中一个理由,说天朝大国,物产丰饶,无所不包。言外之意就没必要跟英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贸易。但是也特准许在广州某个小地方开一点,叫十三行,在这个地方可以进行一定数量的中英商品贸易。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是全面的。而中国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外贸需求特别少,英国所有的商品运到中国以后,几乎没有销路。而中国自己省吃俭用的商品运到欧洲以后,却是欧洲上层社会的奢侈品,包括瓷器、茶叶、丝绸等等,这些东西在英国社会非常畅销。马戛尔尼这次访华应该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一个自给自足了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根本不具备条件打开国门和冉冉升起的资本主义社会打交道。


英国使团离开承德的时候,需要雇佣一些中国的劳力。于是马戛尔尼就希望清政府能够帮助找一些劳力去推动这个船。但是,英国使团看到的是中国地方政府,直接派士兵到街上去抓老百姓,打老百姓,而且一片哀嚎,可以说是非常的残忍。就这一点,就让马戛尔尼使团的人感觉到老百姓是贫穷的、落后的、愚昧的。而政府是残忍的,没有人道主义的,是不懂得怜悯老百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马戛尔尼使团的访华,成了欧洲人对中国人看法的一个转折点。


马戛尔尼在1793年访华以后说,他说清政府好比是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他之所以在过去150年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的支撑。而他胜过邻船的地方,只是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么他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朋友们,在马戛尔尼看来,当时所谓的康乾盛世,已经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随马戛尔尼一同访华的一个随行人员叫安德逊,他描写说:我们像要饭的一样进了北京,像囚犯一样被监禁在那里,而离开时就像是盗贼。他的描述实际上是某种程度折射了当时僵化的帝国体制,在和一个开放的生机勃勃的资本主义国家打交道的时候,所表现出的种种不适应。黑格尔在读斯当东的《英使谒见乾隆纪实》这本书以后,对中国形成一个简明的看法。黑格尔说中华帝国是一个神权专制统治的帝国,个人从道德来说,没有自己的个性,中国历史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非历史的,他翻来覆去的只是一个雄伟的废墟而已,任何进步在那里,都无法实现。黑格尔的这个话,当然有片面的地方,但是某种程度上是对当时所谓康乾盛世的描述和概括。黑格尔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集大成者,几乎黑格尔之后的所有西方大哲学家,都无法绕过黑格尔,那么黑格尔对中国的这样一个评价,某种程度上影响整个西方的文化界、学术界,尤其是哲学界。乃至于在中国学习哲学的学者,尤其是学习西哲的人,在看到黑格尔的书之后,如果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黑格尔的这个判断会产生极其坏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在中国学哲学的人都会从内心里隐隐约约看不起自己的国家和文化,这都和黑格尔有关。但是黑格尔的这个话某种程度是源自于马戛尔尼访华及其对中国的描述,因为黑客并没有真正来到中国,黑格尔也没有真正读懂中国的书,但是马戛尔尼访华之后,这种见闻和描述对黑格尔产生很大的影响。


朋友们,当时中国的社会表面上是康乾盛世,所以我给他起一个名叫落日的余晖。实际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以来一直辉煌,有一些家底儿,或者有些老底儿还没有被挥霍干净,看起来满天的晚霞,其实黑夜就要来临。而同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实现了人的解放。束缚在西方人身上的各种枷锁,包括王权的,包括神权的,都已经被打破。几千年被压迫的人的力量被激发出来之后,整个西方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结构、军事等全方位突飞猛进。东方沉默的大国已经远远被时代所抛弃。马戛尔尼的访华,某种程度上是给中国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如果当时的乾隆皇帝能够不虚骄、不自大、不傲慢,内心里不要充满着对西方的偏见,能够客观冷静的认识到别人的优点。那么马戛尔尼访华所带那些礼物,应该是会对乾隆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火器。当时中国军事从整体的还是冷兵器的时代,那么面对马戛尔尼的访华,没有看到中西方的巨大差距,以及这个巨大差距背后带给我们国运的毁灭性打击甚至生死存亡的影响。世界给我们的一个窗口,我们错过了。


那么这次错过结果就是,英国找到了一个改变西方贸易逆差的武器,就是鸦片。鸦片在中国是一种药材,使用得当,在止疼等等方面有它的疗效。同时它是毒品,会让人成瘾,而且会产生幻觉。当英国人找到鸦片这样的一个工具之后,打入中国的市场,就不仅迅速改变了中国和西方贸易的逆差,而且借鸦片也进一步撬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后面的鸦片战争,我们以后再谈。


马戛尔尼访华,在中国历史上,值得我们认真去反思。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发现历史似乎在重演,中国在应对新冠疫情的时候,我们所表现出来的风雨同舟、上下同心、众志成城,集中全国的力量,去应对新冠疫情的种种的努力和表现在西方人眼中,恰恰像我们当年的乾隆皇帝,充满了傲慢和偏见。傲慢和偏见最大的害处是什么?就是使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丧失了认识真理的能力,丧失了认识先进、学习先进,以及自我纠错的能力,而这(对)一个国家发展是致命性的。


讲到这里以后,我有必要说一下日本在同时期的表现。相对于中国,马戛尔尼访华,世界给中国打开了一扇窗,但是没有唤醒中国,结果是中国错失了一次打开国门向世界先进潮流追赶的机会,而日本的一些做法却值得我们学习和反思。1891年,当时筹建了北洋海军访问日本,当时的北洋海军的那个领导人叫丁汝昌,率舰访问日本,到达马关。当时日本的明治天皇,就召见了丁汝昌。当时北洋海军,从英国和德国购买了巡洋舰、铁甲舰等,从排水量等数字来看,当时北洋海军的实力或者排水量亚洲第一,全世界排第八。当北洋军舰访问日本到达马关的时候,可谓一下子震惊了日本朝野,据说有些日本人看了以后痛哭流涕。他们觉得在日本的周边,清朝已经如此发达,有如此强大的海军,那日本的国土如何安全?那么在北洋军舰访问日本之后,伊藤博文立即做出决定,集全国之力要建造10万吨的军舰。当时日本天皇又做出决定,从1893年开始后的6年,从自己私房钱里抽出来每年30万日元。然后还要求日本所有的文武官员从薪金里扣十分之一集全国之力来建造船舰,建造最强大的海军。朋友们从1891年北洋军舰访问日本马关,到1894年中日的甲午海战,只需3年的时间,日本的整个海军不仅迎头赶上,而且让满清北洋舰军舰全军覆没。日本在这一方面有极强的警觉能力、反思能力、危机意识,从最高领导人,到全体的执政官员,集全国之力,三年的时间迎头赶上。从1895年马关条约之后,日本不仅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而且也是全世界不可忽视的强国。后来日本穷兵黩武,走上对外扩张之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到1945年日本侵华战败,某种程度是日本的咎由自取,是他错误的国策导致。但是我们客观的说,日本人面对本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应该说是有非常强的洞悉能力、观察能力、反思能力,以及迎头赶上的自觉。


马戛尔尼访华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中国和日本的不同的表现反思什么?中华民族永远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永远要有认识真实的世界,永远要有忧患意识,永远要敏锐捕捉世界的潮流。客观冷静的观察世界,任何其他国家比我们先进的地方,我们不仅要看到,我们要承认,我们更要通过反省和努力迎头赶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63705597

    老师,我已购买课程。为什么在听课时要求强行微信转发

    弘正学堂 回复 @听友263705597: 不需要呀,转发是自愿的哦

  • 顶锋见

    在微信上已经交费了,现在怎么不让听了呢?

    弘正学堂 回复 @顶锋见: 您好,需要用您购买的微信登录喜马拉雅哦

  • 湛蓝的天空6

    我购买了课程,怎么不能听?

    弘正学堂 回复 @湛蓝的天空6: 如果您是用微信购买的,请用微信登录喜马拉雅即可,如若不行,请联系喜马拉雅客服,点击喜马拉雅右下角账号→ 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转人工说明情况即可解决哦

  • j白云

    我是22号订购近代史50讲,为什么听不了呢?求助!

    弘正学堂 回复 @j白云: 请联系助教:hzxt06

  • 13907284btp

    我已购买,听不了呢

    弘正学堂 回复 @13907284btp: 您好,可能您是通过微信购买的,需要您用微信账号登录才可收听,或用您先有的喜马拉雅账号绑定您微信就可以收听啦

  • 1890436ehmf

    我买了课程,为什么只有11讲?

    弘正学堂 回复 @1890436ehmf: 课程持续更新哦,直至课程更新结束,每周三更

  • 少水鱼捌戒

    欧洲曾经对中国的向往,其实侧面证明了我们文化内核的仁义礼智忠孝节义是非常优越的。我们在发展现代化的同时,不应该把文化自信丢掉。思想的启蒙到百花齐放,我们春秋战国就发生过了,并且诞生了思想光耀千秋,至今也具有极大指导意义的孔孟老庄。所以这几百年的落后,是“术”的落后,人心的“道”,我们才更先进,更正确。其实马列毛很多方面,和我国的古代智慧不谋而合。推荐郭教授的《中华文化十三讲》,看了一半了,先贤真的太有智慧了,郭教授也是。其实以前我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不太相信经典里说的话,觉得看起来很空洞。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是我的心量太小,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罢了。首先要相信,然后受益颇多。

  • zhoubin2

    郭老师讲的清晰,非常有逻辑,希望老师出更多精品课程!

  • 道心看世界

    历史需要回顾,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的总结与反思。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无论从政治文化,还是经济可以说一直遥遥领先。只是近代以来背弃了祖宗海纳百川的广博胸怀,错过与西方经济强国的交流学习,融入东西方物质大交流大融后。导致被面方列强和日本帝国强取豪夺悲惨历史。牢记历史。警钟长鸣!!!

    弘正学堂 回复 @道心看世界:

  • 清莲逸尘

    听了这节课,我们国民真的要反思,从上到下都要强化自己,无论从文化,精神,居安思危,并且努力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