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在上一讲最后,我们讲到了笃恭,也就是纯厚恭敬,而纯厚对应的一个字,就是孔子学术思想道德仁义中最为核心的仁。也就是曾国藩遗书第三章“求仁”,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一章。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这一章需要解释的是求仁,也就是追求仁厚。仁字按字面意思讲就是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换句话就是人际关系。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圣人倡导“忠恕”的道德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与人”;指任何事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周总理更明确提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就是对自己要严格要求,而对于他人,则要宽以待人。
二是天地之理以成性的性字。这句话牵涉到一个重要成语,性命双修。性命双修是道教的重要思想与教义,也是内丹学术语。性指人内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体、生命、能量、命运、物质等。性命双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炼。
三是“欲立立人、欲达达人”。立是成家立业的意思,达是达则兼济天下的达,也就是成就的意思。基本意思都是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
这一章一起理解就是:仁厚才能使人心悦诚服。世间的所有人,都是天地赋予的心性,都是天地造化成形体,我和其他人相比,性命的来源都是一样。如果只知道自私自利,而不知道爱护百姓和世间万物,那么就是违背天地造化的意义。只要是地位尊崇俸禄丰厚,位于百姓之上,就有拯救百姓疾苦的责任。阅读古人经典学习古人思想,大概知道其中的大义,就有言传身教,推行古人思想的责任。孔门儒家教育子弟,最大的要求就是讲究仁厚爱人,而做到仁厚爱人,首先就是要想成就自己首先就要成就他人。帮助别人成就的人,人们当然会心悦诚服地信任他。
说到这里,就要提到曾国藩对于现代社会主义中国的重大意义。我们常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用来形容我们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国历史。毫无疑问,中国社会主义星星之火的核心思想来源于马恩列斯,来源于资本论中的共产主义。但是像毛泽东主席这些点燃星星之火的人,而且筚路蓝缕,坚定不移地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从一无所有开始,仅仅28年之后,就组建了与旧社会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跌破世间无数眼镜,成就世界历史之上,亘古未有之奇迹。他们的思维为什么能够跳出身份地位的局限性?跳出历史的局限性?跳出文化的局限性?要想从文化、思想、意志等诸多根源,全方位解答、剖析这个问题,曾国藩的湘军,特别是曾国藩本人就一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说曾国藩对于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之前,我们先说一说近现代及当代,籍贯湖南的,中国极其出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首先就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出身湖南湘潭的毛泽东主席,其次有籍贯湖南宁乡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样出身湖南湘潭“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的彭德怀;还有辛亥革命杰出将领,讨袁护国的蔡锷将军;和国父孙中山并称,并且号称左辅右弼的一代革命先驱黄兴、宋教仁,都出身于湖南长沙;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重要成员的任弼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上将之首粟裕;另外还有谭震林、陶铸、李立三、宋任穷、胡耀邦、左权、王震、陈庚、朱镕基、贺国强。除了这些振聋发聩的潮头人物之外,湖南还有数量极其众多的近代名人。要论中国近代史上,哪个省的名人最多,一定非湖南莫属。据统计,中国近代史名人里,湖南一省之人就占了一大半。
自古以来,中华版图之上北方出将、南方出相,而北方指的是山东、河北一带,南方则指的是江苏、浙江。在中国历史上,在曾国藩之前,湖南从来没有出现过治国安邦的定鼎人物。而且湖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北部低平,形成向北开口的马蹄形盆地。境内山地约占总面积的一半,平原、盆地、丘陵、水面约占一半。可以种植的平原面积不到八分之一。我们可以想像,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之下,人类生存、道路交通、思想开放、文化交流,湖南虽然不能说极其恶劣,但是在全国各省份来说,应该是倒数的级数。
那么疑问来了,为什么近现代以来,湖南籍贯的名人占的比例如此之大?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讲到这里,就一定要提到曾国藩的湘军和太平天国,讲到曾国藩一生巨大的军事成就。
咸丰元年(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事。咸丰二年曾国藩转任吏部右侍郎,奉旨担任江西乡试正考官,途中因母丧归家。这时太平天国运动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军、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早已不堪一战。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建立团练的命令,试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太平军势力的发展。11月,清政府命令曾国藩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团练。
咸丰三年(1853年),借着清政府急于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曾国藩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八月,曾国藩获准在衡州练兵,并派人赴广东购买西洋火炮,筹建水师。
咸丰四年(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曾国藩发表了《讨粤匪檄》。在这篇檄文里,他声称太平天国运动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接着号召“凡读书识字者,又岂可袖手安坐,不思一为之所也。”由于曾国藩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故动员了当时广大的知识分子,参与到对太平军的斗争当中,为日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就出现了,关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否正义的,重大历史界定,太平天国起义到底是好是坏?
我们在过去了解受到的教育中,都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是百姓无法忍受清朝廷的腐败和欺压,是正义的。包括我这个年龄的所有听众朋友,从少年时就灌输陈玉成、杨秀清、李秀成、石达开这些人的英雄事迹,在这种思想的灌输下,太平天国运动是正义的,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可惜的。
但是这个界定,近代很多著名学者都对此提出了异议。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太平天国推翻孔庙,还焚烧儒家典籍。另外还有执行“男女分营、毁掉家庭、恢复严刑酷法、成立删书衙。奉行耶稣,礼拜上帝”等等,在很多读书人看来,这根本就是在灭绝中国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要彻底推翻孔孟之道。
我们来简单设想一下,如果太平天国胜利了,那么《论语》、《孟子》、《道德经》这些自古以来的,儒释道传统经典也许将都会被太平天国的删书衙删除;而我们就会成为比现在的西方社会更为夸张的宗教国家,不再祭拜祖先,不再以孝悌传家,更为夸张的是,除了最顶层的天王、东王等等,后宫姬妾如云,而我们普通人,将连结婚生子,敦叙人伦,这些最基本的权利都会被剥夺,男女各自成营。我们的宗族、家庭都将再不存在。
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换句话我们的文明是历史上最悠久,也是最具生命力的文明。而我国更是世界文明之中,唯一一个以单一国家为独立文明的最独特存在。而其他例如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都是多个国家组成一个文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