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康德:一个是现象界 一个是自在之物

100 康德:一个是现象界 一个是自在之物

00:00
10:00

100天打卡:听完本期节目,请在下方留下心得或打卡,坚持100天后就有变化!

进阶第2季 ·人诗意地栖居(点击收听)

本期要点 

1、为知识划界:现象界和自在之物。

2、现象界:事物对我们的一种『显现』。

3、自在之物:现象界背后的那个不可知的领域,为道德和信仰留下的地盘。

4、结合着柏拉图的理念论来理解“自在之物”。

5、为什么康德要去划界?

6、两个世界。

7、但又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


 一个是现象界,一个是自在之物 


通过“哥白尼式的革命”衍生出的康德为知识的划界——现象界和自在之物。


现象界


现象,就是我们看到的感性表象。通俗理解,我们看到的这个实实在在的大千世界,我们看到的花草树木,看到的星空,看到的大地,看到的人等等,所有能看到的东西组成的这个世界就是现象世界。比如,我们看到一朵具体的花,这朵花就是现象界里的。而这个现象界,是我们可以认识的领域。


这里强调一点,康德所说的现象是通过人的感性形式获得的一种感性杂多,这是表象层面的。在这个表象背后是不是有一个本质的东西呢?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样子?康德认为,这个领域是不可知的,这就是“自在之物”或者说叫“物自体”。


自在之物


花的背后,是不是有一个花的模型存在,所有的花都是照着这个样子来的?康德认为,一定是有这么一个领域存在,但这个领域具体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花的背后,也可能就是我们看到一个花的样子的东西,也可能不是,或者一个其他的什么东西。这些我们都不得而知,这个领域不能被认识。


但这个“自在之物”起到一个作用,刺激了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在感性层面形成了各种表象。我们看到的花,其实是花的背后有一个不可知的东西在刺激着我们的眼睛,而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表象,这朵花是一个显现。我们能看到的,能认识的只是花的现象,而花的背后的那个“自在之物”是什么,不可知。


前面讲到,受到人的认识形式限制的这部分领域是现象界,人的这个认识形式就好比是一面认识之网,被这面网捕捉到的,受到限制的才是现象界,而没有被人的认识形式限制到的,不在这面网上的才是“自在之物”,是无法认识的领域,你看不到也不知道长什么样。康德就是在逻辑上可以假设这么一个东西“自在之物”存在,但不知道长什么样。


我们结合着与柏拉图理念论的不同点来理解,有助于大家对“自在之物”的把握。


柏拉图也把世界区分了两个世界:一个是现象界,一个是理念的世界。你看到的万事万物是现象界,这背后有一个理念的型相,这是一个精神的实体世界。比如各种各样的苹果背后,一定有一个苹果的原型,你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苹果是对这个原型的模仿。所以理念论里的理念是什么,是万千事物背后的那个终极存在,这是一个理念的实体。


在柏拉图这里,现象界是千变万化的、是不确定的,唯有理念世界中那个理念的实体是唯一不变的,是具有可确定性的,是终极的存在,这个理念的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因为你知道他长什么样。所以柏拉图这里的理念世界,是一个可知而不可感的世界。


但在康德这里,“自在之物”是一个可感但不可知的世界。你能确定的是这个“自在之物”是存在的,但你不知道它究竟长什么样,这是你无法认识到的,或者说这个领域已经超出了你认识的范围了。你唯一能认识的,就是现象界看到的千万个长成各式各样的花朵,这花朵的背后有一个不知道是个什么的东西在刺激着你的感官,让你产生了一种关于花朵的表象而已。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康德为什么要这样去划界?是不是多此一举?我们只要认识到现象就够了,为什么还要划出一块名为“自在之物”领地,而且还不可知?


这跟康德整体的逻辑体系有关。


康德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解决理性的危机和自由的失落问题,为了解决传统形而上学面临的困境,为未来的形而上学找到出路。


在当时,休谟的怀疑论已经开始动摇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基础了,休谟只认经验领域的内容,经验背后的那个东西是什么,他不承认,而形而上学探究的是什么,就是经验外的那部分,超验的领域。


所以康德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形而上学的危机,但这个论证的步骤却需要脚踏实地的过程。


“哥白尼式的革命”仅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假说,要如何一步一步论证呢?先对理性的认识范围进行考察,哪些东西是可以认识的,哪些是不能认识的。康德发现了,如果“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象要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这个是成立的,那么就要去研究主体的认识形式是什么,客体是怎样符合主体的认识形式的,如果这条路走通了,就证明“哥白尼式的革命”这个思维方式是行得通的。于是,就要先划清界限,在哪些领域,我们是可以通过人的认识形式认识知识的,哪些领域是不能的。划清界限后,在各自的领域再进行探讨。


那么在现象界的边缘,康德立了一块碑,知识到此为止了,人的认识范围到此为止,超过这个界限,就是“自在之物”的不可知的领域。


可以说,两个世界的划分是个二元论的问题,也是康德哲学的一个前提。这并不是康德误入或不得已而陷入的一个二元论境地,康德本身采取的就是这么一个二元世界的设置,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他各自领域的论证。


当划分了这两个世界后,康德哲学脉络也就清晰可见了。


在现象界,“纯粹理性批判”主要探讨认识论的问题,拯救的是康德面临的理性的危机问题,解决的是经验论和唯理论各执一词走向死胡同的问题,哲学威胁到科学知识根基的问题。


而在不可知的自在之物领域,康德探讨的是不被科学理性规定的那部分内容——自由、道德和宗教信仰。这是一个本体界的领域,是一个有着无限性的领域,拯救的是康德面临的自由可能性的危机问题,最后达到康德的理想——建立一个道德的形而上学的世界。


始终结合这张图来理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essie_jg7

    书杰,在第100期我有一句话想对你说, 谢谢你把我领进哲学的大门!

    书杰 回复 @Jessie_jg7: 女康德你好!

  • grw5811

    本辑提到: 康德将世界划分成了“现象界”和“自在之物”。我觉得,这个划分很有水平! 论光,有好多光波是我们人类无法看到的; 论声,有好多声波是我们人类无法听到的; 论味,有好多味道是我们人类无法尝到和闻到的。 所有这些人类无法感知到的存在,随着科技的发展都先后被人类发现了。想必随着科技的继续发展,这种发现一定会越来越多。也就是说,康德的这个划分是科学的,且是超前的。 不知我的这个认识是否正确?还请书杰老师指教。

    s_Dream 回复 @grw5811: 我觉得康德的意思还不仅仅是这样,当然这样想有助于理解。其实康德是想表明,自在之物永远都不可认识。因为作为人你永远都不可能跳出你的意识之外来认识这个世界或者来认识你自己,你想一下怎么可能。虽然你可以确定你面前的这个东西它存在,但是当你去认识它的时候你认识到的只是你的意识,意识只是我的表象而非真相。

  • 6_7yz0xp

    订了一口气听了十讲。刚听完。笔记整理了12页。下面面临毕达哥拉斯形而上学的辉煌。感恩老师。看到这样清晰的哲学历程让人不住眼眶湿润!我会更努力的学习的。

    书杰 回复 @6_7yz0xp: 加油加油

  • 杨捷1

    一个个的苹果,我们认为有实体,这个已经是归纳的观念了。抽象的苹果(所谓共相),是进一步抽象的观念而已。现实中的那个,并没有什么苹果的本质,它只是在当下的因缘中,呈现为那个form而已,随着因缘的改变,会转化乃至消逝。

  • 水镜居士

    康德所处去18世纪,🌸的表象的背后的自在之物不可知,现在已经变得可知了,那时花瓣吸收了太阳光谱中不同波长的光……

  • 18805506ihn

    感谢主播,引导我们进入哲学大门,节目质量非常非常高!由衷感谢!

  • 落寞薇安

    讲得很棒!我的理解是,事物背后的那个“模型”有点像“上帝”写好的代码,我们作为在程序中的人物,只能肉眼看到和我们一样,依据代码而出现的事物,而永远无法看到,也无法理解到事物背后的那个“代码”, 有点像“色”和“空”的关系

  • 羽雪智世

    看花非花,看雾非雾。中西有共通啊。

  • 一生修行ing

    bei结尾的音乐太大气磅礴了

  • May_abb

    第三遍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