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豆神大语文老师张国庆。
我猜你应该听过这两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相信我这么念,大多数人对它都有印象,但是你知道这两句话是出自哪里,又是为了表达什么情绪吗?
这两句诗正来自于《易水歌》,是先秦时期的刺客荆轲在前去刺杀秦王时所唱的一首歌。这个惊险又悲壮的刺杀事件,被太史公司马迁记录在了我们今天要讲的《史记·刺客列传》里,而《刺客列传》也是中国最早的刺客传记体史料。
刺客,作为一种古老的职业,历史已经非常悠久了,在春秋战国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职业。无论是武侠小说、通俗演义还是官方史书,里面都有刺客的身影。可是在历史上,为刺客立传的竟然只有司马迁一个人,这就有些特别了。
我们来仔细想想,司马迁在《史记》的列传中都写过什么人呢?你可以翻看《史记》的目录浏览一下,有秦朝大将军蒙恬、孟子、荀子,还有我们上一回说的淮阴侯韩信。你看,这些人哪个不是在历史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大人物?
而在《刺客列传》中,除荆轲外还记载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这四个先秦时期刺客的事迹。比照前面那些文豪将相,司马迁却为他们单独做传,将他们与众多时代大能放在一起,可见这些刺客在司马迁心目中的地位。
那么,这些刺客身上到底有什么特质,吸引了司马迁为他们著书立传呢?接下来,我就带着你一起寻找答案。
首先,咱们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开篇提到的刺客荆轲。在司马迁去世不久,西汉又出了一位文学家刘向,他在编著的《战国策·燕策》里特意为荆轲著述一篇“荆轲刺秦王”。当然,很多人认为刘向是复述了司马迁的《史记》内容,但他单独为荆轲立篇,足见这个人在战国时期的重要性。
荆轲原本住在卫国,平时就喜欢读书击剑,像所有的有志之士一样,荆轲也希望获得明主的赏识。于是他就去游说卫元君,但是卫元君没有任用他。后来,他就在诸侯各国漫游,来到燕国后,有一个隐士叫做田光先生,了解荆轲的为人,认为他一定不是池中之物啊,就把他推荐给了燕太子丹。由于是燕太子丹对荆轲进行了重用,所以“荆轲刺秦王”才被《战国策》归类为“燕策”,意思是燕国能臣谋士的一件大事。
这个燕太子丹是什么人呢?他曾经在秦国作人质,但是秦王嬴政对待燕太子丹百般刁难,据说有一次太子丹请求回燕国,秦王政给他的答复是:等到乌鸦白头,马长出角就放你回去。这明显就不想放质子归燕。
后来太子丹从秦国逃回燕国,心中一直隐恨秦王的不仁不义。不久,秦国出兵攻打其他国家,一步一步侵吞各国,眼看马上就要打到燕国,太子丹十分焦虑。想到燕国偏僻兵弱,跟秦国正面交战无疑是鸡蛋碰石头,这可怎么办才好?
这时,田光先生给太子丹谋划了一出刺杀秦王的大计,还把荆轲推荐给了太子丹。田光是谁啊?那可是燕国一代豪侠,学识渊博,智勇双全。他推荐的人还有错吗?那肯定是靠谱的。所以太子丹深信不疑,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么接待荆轲的。
《刺客列传》中记载,“荆轲坐定,太子避席顿首”,也就是等荆轲坐定,太子丹离开座位磕头行礼,然后才开始说话。这个“顿首”可是先秦郑重的跪拜大礼,堂堂太子居然向当时还默默无闻的荆轲磕头行礼,可见太子丹很重视人才,也十分尊敬被推荐来的荆轲。当然,我个人以为,太子丹这时候心知荆轲就是去要执行刺杀大计的,约等于就是送死,如果不是这样厚重的礼节,给人家不够多的尊重和礼遇,恐怕荆轲也不会答应去搞刺杀,这可是玩儿命呀。
言归正传,回到《史记》,太子丹先是给荆轲分析了一番诸侯局势,然后就进入正题了,太子丹说:“诸侯服秦,奠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
“诸侯各国都很怕秦国,没人敢提倡联合起来攻打秦王,所以,我自己有个不太成熟的计策,什么计策呢?就是派一个勇士去秦国,用重利诱惑秦王,然后趁机劫持他。秦王这个人很贪婪,十有八九会中计的。等我们劫持秦王后,就让他全部归还侵占各国的土地;如果不行,就干脆杀了他。他们秦国的大将都忙着在外面打仗,一旦国内出了乱子,肯定会君臣互相猜疑,趁此机会,我们东方各国联合起来,就一定能够打败秦国。这是我最大的愿望,但是却不知道把这使命委托给谁,我希望荆卿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注意了,最后一句话,原文是“此丹之上愿,而不知所委命,唯荆卿留意焉。”语言非常委婉,但是态度已经很明确了,“我最大愿望就是刺杀秦王,你考虑考虑吧。”这就是打算派荆轲去刺杀呀。荆轲推脱了一小下之后就答应下来。你看,刺杀秦王可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荆轲稍稍推诿一下就愿意去干这么凶险的大事,可见他的勇武和无所畏惧。
再看燕太子丹接下来是如何对待荆轲的呢?《史记》里面有这样一句描述:“于是尊荆卿为上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什么意思呢?太子尊奉荆卿为上卿,就是最高级的大臣,让他住进最上等的宾馆。不仅如此,太子还天天到荆轲的住所拜望,给他准备美食,时不时地还献上奇珍异宝,车马美女任荆轲随便挑。从这个举动中我们能读出什么?燕太子丹诚意十足,把荆轲奉为上宾。
不过,你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因为太子丹想让荆轲去刺杀秦王,就用利益诱惑他和满足他,那就大错特错,从这块儿我们很能体会出一些司马迁给刺客做传的原因。
中国早期的刺客啊,行刺动机都比较单纯,一般是因为感激委托人的恩德或者是大义去行刺,因此带有“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而到了秦朝以后的刺客,行刺动机就多了,钱财名利、政治斗争,都可能成为刺杀原因,所以刺客和豪侠,自秦汉之后他就不被归为一类。
听到这里,你应该明白司马迁为什么给先秦的刺客写传,而到了后世就没有人真正给刺客写史传了,实在是因为先秦的刺客精神可嘉,行为动机不是因为名利诱惑,而是为的一份尊重和恩义。
因此当太子丹给荆轲足够的尊重(行大礼)时,他马上就答应了。在这之后太子丹才给荆轲丰厚的物质待遇,这种行为完全是为壮士饯行。
就这样,一番准备后,荆轲带着一件特殊的贡品出发了——秦国樊将军樊於[wū]期的首级。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领,伐赵的时候兵败于赵国的李牧,就叛逃到了燕国,嬴政正到处悬赏他的脑袋。
荆轲认为,要打动秦王,少不得得有个噱头,拿樊於期的脑袋去假装向秦王示好,秦王应该不会怀疑,能亲自接待他,这样刺杀的大计就好实现了。樊於期听说这件事,知道自己大限已到,就自刎了,你看,这樊将军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此外,燕太子丹命人找来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在刀刃上淬[cuì]上毒,见血封喉,还给荆轲配了一个叫做秦舞阳的助手。
荆轲出发时,燕太子和门下的宾客都穿着白衣白帽,来到易水边给荆轲送行,因为此去肯定是凶多吉少。也就是在这里,荆轲唱出了著名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从这两句歌词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荆轲此行的壮烈和决绝。
荆轲抵达秦国后,以燕国使者的身份面见了秦王嬴政。他表示自己是替燕太子丹来求和的,并奉上樊将军首级和燕国地图以示诚意。当时面见秦王肯定也是需要经过严格的安检,不许携带武器的,那么把匕首藏在哪里呢?就藏在卷起来的燕国地图里。
秦王嬴政看到地图时很高兴,荆轲趁机表示希望能在地图上给秦王指出割让的城池。秦王当然欣然应允,于是荆轲就当着秦王的面缓缓拉开地图。
《史记》是这么描述历史上这段惊险的画面:“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椹[zhēn]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
你只听听这连续的短句,极其生动精彩。太史公从描写荆轲持匕首刺击开始,就用了一连串“未至身”、“秦王惊”等短句,形成一种十分短促迫切的节奏,紧迫感扑面而来。仿佛我们就身处秦国宫殿之上,看着荆轲一点一点展开地图。当地图展开到尽头时,匕首就露出来了。荆轲趁机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拿匕首就刺。结果没有刺中,秦王也吓了一跳,立马跳起来,衣袖也被扯断了,想要拔剑反击,但是剑太长,匆忙之间拔不出来,只能绕着大殿里的柱子跑,躲避荆轲的追杀。
刺杀成功了么?很遗憾,没有。荆轲又刺了几次,但都没有中,最后秦王在大臣们的提醒下,把长剑背到了后背上拔了出来,砍断了荆轲的左腿,重伤了他。
眼看刺秦之事功败垂成,“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知道这次行动没戏了,倚在柱子上大笑,双腿叉开坐在地上说:“这次之所以没成功,是因为我想活捉你。这样,就能迫使你签订契约,归还诸侯的土地,来回报燕太子。”
到这里我们会发现,荆轲的整场刺杀行动,从开始到最后失败,从头到尾考虑的都是燕太子丹。他愿意去刺杀秦王根本不是因为他跟秦王有什么深仇大恨,或者是要阻止秦国侵吞其他六国,这些事他都不在乎,他认准的就是:太子丹看重我,能赏识我的才华,我就愿意全心全意报答他,维护他的利益,哪怕需要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刺客列传》中,不只是荆轲是这种心态,其他刺客也都秉持着这种知恩图报、讲义气的原则,比如晋国的刺客豫让。
豫让侍奉的是一个叫做智伯(晋国)的人,《史记》中写,“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他以前曾经侍奉范氏和中行氏的两家大臣,结果一直没什么名声。后来他就离开去了智伯那里,智伯特别尊重厚待他。可是后来,智伯被赵襄子打败杀死了,赵襄子甚至还用他的头骨做了个酒杯。
豫让逃进了山里,这时他说了一句后来非常著名的话,前面我也引用到,他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好男儿可以为了解自己的人去死,好女子应该为爱慕自己的人梳妆打扮。智伯是我的知己,我一定用生命替他报仇,报答智伯,这样我算就是死了,我的魂魄也不会觉得惭愧了。
“士为知己者死”由此而出,历代的文人都喜欢在文章中引用这句话。
那么,豫让打算怎么为智伯报仇呢?他先是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了赵襄子宫中,负责修厕所,他身上藏着匕首,想要等一个机会刺杀赵襄子。但是这一次豫让没有成功,被赵襄子发现了,但赵襄子没有杀他。赵襄子知道他是来为智伯报仇后,认为豫让也是个义士,就把他放走了。
于是,豫让又开始了第二次尝试,这一次他对自己更狠。他把一种漆涂在身上,使皮肤溃烂,就像得了癞疮,还吞下了炭使声音变得嘶哑,沿街讨饭。这下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他的朋友见他这样自残很不忍心,就劝他:凭着你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襄子一定会很宠信你,你再趁机杀了他,不是很容易吗?何苦像现在这样摧残身体来向赵襄子报仇呢?
你猜豫让怎么说?“这么做这是怀着异心侍奉君主啊。我知道现在的做法非常困难,但我也不能心怀不轨去侍奉别人。”你或许会觉得豫让有些愚忠,这不是傻吗?不用阴谋去报仇,而是用自残的方式直来直去地报复对方,真是太蠢了。然而,这恰恰是豫让令司马迁感到钦佩的地方,他的道德标准非常高,不会为了报仇而不择手段。
我们继续回归文章,不久后,终于又让豫让找到了个机会。有一天,赵襄子要外出,豫让就潜藏在他一定经过的桥下。等到襄子来到桥上,马突然受了惊,襄子立马反应过来说:“这一定是豫让搞得鬼。”于是就派人去查问,发现果然是豫让,将他生擒过来。
赵襄子问他:“你不是曾经也侍奉过犯氏、中行氏吗?后来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你不仅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成为了智伯的家臣。现在智伯死了,你为什么就单单替他报仇呢?”
豫让的回话很经典:“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跟着范氏、中行氏的时候,他们都把我当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就像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智伯,他把我当作国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国士那样报答他。
豫让又说,今天的事我本当受死罪,但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刺它几下,也算是达到我报仇的心愿了,这样我也就死而无憾了。
赵襄子听了这话十分感慨呀,就答应了他的请求,把自己的衣服给了豫让,豫让一边拿剑刺,一边说,“吾可以下报智伯矣!”他终于可以报答九泉之下的智伯了。说完就拔剑自杀了。
这一番对话,可以说是对“士为知己者死”的再一次阐释,“谁懂我的才华,是我的知音、伯乐,我就能把我的生命都交给你。”
豫让的作为你可能觉得难以理解。但《刺客列传》最后,太史公发表了他的看法,你或许能够理解为什么《史记》会看重这些刺客。
太史公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但他们的志向意图都很清楚明朗,也都没有违背自己的良心。所以他们的名声才一直流传到后代,为世人称颂,岂能是没有道理的吗!
当你仔细品读《刺客列传》时,虽然这五个人的具体事迹各自不同,他们行刺的具体原因也各有不同,但是他们都有一种知恩图报、坚守自己的责任、为了完成任务而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侠义精神,也正是这种“恩”与“义”,深深震撼了后世的人,使他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依旧能被人们铭记。
“义”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非常核心的思想,影响了国人几千年。这个字在商代甲骨文中就有,《说文解字》说它从我,从羊,所以有学者认为这个字的意思是,像羊一样与人为善,一切好事、善事应从“我”做起。那么,司马迁为义士立传,也恰恰是推崇“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足以让这些人和其他能臣将相相媲美了。
秦汉时代是深受“大复仇”思想影响的时代。像儒家的公羊学派就极力宣扬“大复仇”主义。什么是“大复仇”主义呢?就是孔子提倡的“仁”不是教人盲目的仁,更不是教人愚善,其实它是“有仇不报非君子”的思想。
先秦的刺客们在某种程度上作为复仇的化身,在太史公笔下彰显出一种十分纯粹的中国秦汉式的暴力美学;一种充满了壮阔、道义、恩怨、生死的责无旁贷的国士之风、大丈夫之风。
太史公一方面心里流淌着滚烫的汉人热血,受到专制酷刑的压迫让他带有悲愤的复仇冲动。但另一方面,作为身上承载着修撰历史重任的一介读书人,他又不可能真的去匹夫一怒,血溅五步。而《刺客列传》恰恰就成为了一条新的出路,也就是“一种既履行复仇大义、又不见诸流血行为,同时又能使自己在心理上超出专制暴君,从而使人生境界得以提升的复仇形式”。这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复仇。
关于刺客们的故事,我们今天就先讲到这里。下一讲,我们就来说说《史记》中另一群很不平常的人,他们机智聪敏,能言善辩,嬉笑怒骂,独树一帜。他们究竟是谁?我们下期揭晓。
我是张国庆,我在喜马拉雅等你。
老师,你在诸葛学堂上的乐就读书说刷过5000就跟我们讲四大刺客的故事,结果没滩上,这次终于又讲了。
感觉像小时候的评书
真是好,让我的语文知识增加了
本是荆轲刺秦,后来却变成了秦王刺荆轲
高贵的品格感天动地,可歌可泣。
荆轲挺可惜的,想活捉秦王
讲得好!!!
棒
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