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23-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论语》先进23-1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00:00
04:04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季子然就是季氏季康子的儿子,仲由就是子路。说子路和冉求这两个人,能不能称得上是大臣呢?这个时候,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我以为你要问的是其它事情,竟然是问子路和冉求的事情。然后接下来他讲了说:“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说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大臣,这个人一定是以道事君的,如果不行,他就不做这件事情。

给大家讲个故事,大家就明白了。这里所谓的大臣,是一种什么概念。大家听过伊尹这个人吗?商朝的开国元勋,活到一百岁,辅佐商朝五代君王。《尚书》有一篇叫《太甲》,有太甲三篇,整个出自于《尚书》。太甲是商汤开国天子的孙子,他继承天子位。然后他继承天子位的时候,伊尹发现他不理朝政,不做天子该做的事情。这个时候伊尹作为辅政大臣,他辅佐了五代君王,长达五十多年,这个时候他是怎么做的?把太甲直接就放逐了,放逐到桐宫,就是商汤陵墓的附近。意思说你不理朝政,我直接把你放逐,自己代理朝政。后来太甲在那里反思三年,悔过三年,后来他发现他悔过了,又把他接回来坐天子位,然后开始做了《太甲》三篇。就是这样一个人,辅佐商朝五代君王。因为他在做什么?以道事君,君主必须是合道的,不合道不行。所以在孔子的心中,这样的人才能称为大臣,所以叫辅政大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不能称之为大臣,所以叫以道事君。比如说我们再去讲,你看很多修道家的人,特别有意思。比如说我们熟知的姜子牙,诸葛亮,张良这些人。首先,他们所做的事情,他们都懂得道是什么。所以你看他出山辅佐谁,一定是这个人的德行品行他是合道的,他才会出山辅佐,否则是请不动的。所以大家发现没有,这些圣人很难做大官的,比如说孔子和老子。因为他们是圣贤,他们很清楚道在讲什么,道的规律是什么。所以他们都曾想过,或者毕生的追求是以道事君。可是他发现行不通的时候怎么办?不可则止,我就不做这件事情了,所以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之为大臣。所以你看这些圣贤是不是这样的,不合道的事情,我是不干的,因为当时社会背景、条件不允许,所以孔子经常讲一句话,叫“帮有道,则仕;帮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国家有道,我就出来为政,国家无道,我就隐起来,做什么?做文化做传承,不让这些东西断代,以期待后世有圣贤之人出现来治理天下。是因为这些人做了这些事情,到今天我们还能去学《四书五经》啊,还能去学这些圣贤的传统文化,否则去哪里学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4134688

    非常ok,而且语速把握的超合适,这样就听的清晰了

  • Alefuyena

    老师讲的太好了

  • 繁华一世0099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大臣呢?商朝,以道侍君,圣人很难做大官的

  • 圣殿春秋

    真好听

  • 虚空妙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