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在社会中成长

1.2 在社会中成长

00:00
11:40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2 在社会中成长


【导入新课】


材料呈现: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家丹尼士曾经做了一项惨无人道的实验。他从孤儿院挑选了一批新生婴儿把他们放在暗室中生活,只给他们吃住,让他们与世隔绝。这些婴儿起初在生理上和正常婴儿完全一样,慢慢地机能逐渐退化,最后变得越来越痴呆。这些婴儿长到一定年龄后,再把他们释放出来,让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虽然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教育,但是绝大多数的孩子始终都没能恢复人的基本特征,变得终生痴呆,只有个别人学会了吃饭、穿衣等简单的生活能力。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说明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在社会中成长》,具体来探讨这些内容。


【新课学习】


一、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1. 正确理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材料呈现:毛岸英是毛主席的儿子,他在苏联上过莫斯科大学,1946年才从苏联回来。毛主席对他说:“你上过苏联的大学,还没上过边区劳动大学,劳动大学的校长就是吴满有,劳动大学就在吴家枣园,那里的学生都是爱劳动的人民,你去学习对你有很大的帮助。”毛岸英愿意去。毛主席说:去很好,还要带些学费去。毛主席给了一斗米,叫毛岸英背上走,走到吴家枣园,累得他满头大汗。毛岸英刚到吴家枣园,吴满有说:你是个洋学生,咱一个字也不识,学什么呀?毛岸英说:我是个小学生,啥事也不懂得,你不要客气,我爸爸让我来向你学习。吴满有就开始教了。第一课开荒,毛岸英跟上变工队,上山开荒。他看见变工队的人都把衣服脱下来开荒,他也同样去做。心想,连校长都开荒,学生更应当开荒。中午太阳正红的时候,他拼命地学开荒,白白的皮肤,被太阳晒得红红的,由红变黑,把皮也晒死了。过了两三天,他就学会开荒了。毛岸英学了两个星期,就学会了开荒、上粪、除草、下种子、拢地。吴满有说:“毛岸英和我们的变工队一样的会种庄稼了。”


毛主席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上劳动大学?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因为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通过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等,我们的知识技能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 个人离不开社会


材料呈现: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工业、建筑业、纺织业等各行各业所提供的物品和服务。


我们的学习用品、衣服、手机或住房分别满足了我们什么需求?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如果没有社会上他人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帮助,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由此得以什么结论?


(1)  这些东西有些是物质方面的,也就是我们看得见的东西,如文具,它们给予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的是物质支持;有些属于精神方面的,如教育。请的家教,我们享受了,但看不到这些东西,但这些属于精神方面的东西却成为我们的滋养,也就是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使我们快乐、幸福、愉悦。


(2)  这些物质上支持和精神上滋养我们的东西都是一种商品,都是依靠社会中的各类人生产出来的或是提供给我们的一种服务,都消耗了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这些东西对我们个人的生存、成长、发展,对我们社会的存在和向前发展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如果没有社会上他人和各种社会组织,我们将无法生存。由此可见,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上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例题: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这句话说明了(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③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④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题干强调社会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个人离不开社会,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总是离不开社会所提供的种种条件,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强调个人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解答本知识点试题,必须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 养成亲社会行为


1.亲社会行为的含义


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如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和意义


材料呈现:一个小善举,坚持300年:浙江宁波宁海县前童镇的一童姓家族,从清朝时期开始,就在前童镇黄洋市路廊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到童松达这一带已有300多年,80多岁的童松达行动不便,大儿媳胡娅莉毅然承担起了烧茶的重任,“童家人十代烧茶到我们这里,不能断了,乐善好施是我们童家人的传统,这也是我们祖祖辈辈的承诺。”


如何看待童姓家族的善举?童姓家族的善举产生了哪些影响?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心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原因)


2)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意义)


3.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和要求


材料呈现:以下两则日记是小华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感悟


日记一:在这次西安研学活动过程中,同学们能按时起床进行训练,就餐时主动排队,没有大声喧哗,秩序良好,得到了教官的表扬。


日记二:在进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小玲的脚受伤了,走的比较缓慢,为了不让小玲掉队,有的同学帮小玲拿东西,有的同学轮流搀扶小林,在同学们的鼓励和帮助下,小玲终于到达了终点……


结合小华的日记,我们可以发现,养成亲社会行为需要: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课堂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在社会中成长”。我们每个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来确定的,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热爱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养成亲社会行为一是要靠亲身的社会实践,二是要积极参与、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主动关心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