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心学课】如果生命是一棵树,你的种子呢?

1.5【心学课】如果生命是一棵树,你的种子呢?

00:00
12:50

1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们好,我是费勇,今天是王阳明心学课第一单元的第五堂心学课,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如果生命是一棵树,你的种子呢?”这个单元我们讨论的王阳明心学的种子法则。我们生下来,活在这个世界上,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种子,我们的一生才会像一棵树一样,不断扎根,不断生长。只要根在,就会在四季的轮回里,不断生长出新的绿叶。只要根在,枯枝上还会长出嫩芽。

那么,怎么样找到自己的种子。最最关键的是立志。这是种子法则的第一个要点,也是我们成长的第一个要点,你一定要立志。王阳明反复强调立志的重要性。在《示弟立志说》里,开篇即说: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壅灌溉,劳苦无成矣”,大意是学习做人,必先立志,若不立志,就像没有种种子,而徒做表面的培植灌溉,那么再辛苦也不会有任何收成。接着又说“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意思是世上的人之所以跟随大众,得过且过,随顺恶俗旧习,最后变成格调低下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立志。那么,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立志呢?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个高于世俗的目标。就像王阳明,他那个时代的人普遍读书为了做官,但王阳阳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一个志向,就说读书是为了成圣贤。一下子就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距离。这是种子法则的第二个要点,就说一定要有高于世俗的目标。

世俗的目标和高于世俗目标的基本区别是,一般世俗目标带来是成败的较量、痛苦快乐的交替,人生就是一场竞赛,而高于世俗的目标带来的是成长的经验,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和体验。比如,你把当官作为一个目标,那么,你就会和很多人去竞争一个厅长的职位,获得了就是成功,得不到就是失败,成功了就快乐,得不到就痛苦。但假如你把成为圣贤作为目标,那么,你是在和自己竞争,每一步都是在成长,每一步都是体验成长过程里的经历。

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不是一个口号,要落实到具体的生活里。这个时候,需要遵循核桃原理,每天做事要有排序,要有减法,更重要的是要有正向的思维方式,重新看待一切事情,不管做什么事的时候,都能像海绵一样吸取能量。也就是说,在我们生命里的每一个行为,每一件事情,都不会是浪费,都是积累,都是在生长。这是种子法则的第三个,核桃原理。
核桃原理中的正向思维,需要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去贯穿,而这些基本的价值观,就是一以贯之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必须要遵循的做人的原则。王阳明遵循的是儒家的忠恕原则,忠恕原则,包含了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完善自己,另一方面是利他。 

如果我们观察人类社会中各个种族各个宗教,所弘扬的正向的做人原则,其实都会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内涵。为什么包含了这两方面的内涵,就能让我们更好的做人。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略略解释,在探讨人类如何解决焦虑这个普遍问题时,阿德勒认为“只有心怀仁道的合群者,才能无焦虑地度过一生。”他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怀着无私的利他心去面对焦虑,焦虑才不会成为一种困扰的情绪。而荣格认为焦虑是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力量和意象入侵到意识的心灵时,个体所作出的反应。按照他的思路,当无意识出现时,用理性去面对,产生的恰恰是焦虑。所以,荣格企图从原始人的仪式和禁忌、以及东方的神秘主义文化中去寻求面对焦虑的精神资源。

荣格的意思是,人只有面对自我的真相,在面对真相的过程里完善自己的心理结构,才有可能真正克服焦虑。阿德勒的方法也罢,荣格的方法也罢,都意味着人可以依靠自己的觉悟从根本上解决焦虑的问题,把焦虑转化成正面的能量,推动生命积极前行。而这两种方法,一为利他,一为自我完善。我们只有在不断地自我完善,不断地利他的过程里,才会真正成就自己。


归纳起来,种子法则的四个原则,归根结底,就是立志。立志包含了后面三个原则。我们每一个人通过立志可以找到自己的种子,找到自己生生不息的原动力。王阳明讲的立志,并不是我们一般人讲的人生理想,更不是具体的做什么职业的理想。立志,并不是确定这一辈子要做什么职业?要赚多少钱?或者要读什么大学?王阳明讲的立志,不是这个意思,而是“种子”的意思。在王阳明看来,在我们决定要做什么职业之前,在决定要赚多少钱之前,在决定要读什么大学之前,首先要立志,就是确定我应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要活着?我最终安身立命的地方在哪里?我的信念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

不是:“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而是:“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首先要明白“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然后能清楚“我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举个例子,前面王阳明对学生讲要在“忠恕”上下功夫,就是一贯了。这个“忠恕”,是儒家对于人的一种要求,大概的意思是,一个人应该尽心为人、推己及人。如果确定了“我应该成为一个忠恕的人,”那么,就是找到了一颗种子,一个源头,可以贯穿在我们所有的事情里。你做任何事情,都在行忠恕之道,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按照王阳明的思路,应该先确定了“我应该成为一个实行忠恕之道的人”这样的志向,才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赚多少钱之类现实的问题。

这样,一切的问题都会变得容易。因为你在行忠恕之道的过程里,会产生一种吸引力,能够把吸收正向的能量,为推动你做的各种事情。一旦确定了:“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志向,就会像一颗种子,让你的生命不断成长一旦有了这一颗种子,就接通了你的生命和宇宙的本源,让你的生命获得了能量源。

一旦有了这一颗种子,做什么事,都在做同一件事,做任何事,都会为你带来源源不断能量。这才是王阳明所讲的立志的意思。立志就是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在王阳明心学里,开始的时候叫“天理”,后来叫“良知”。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种子,就是我们生命的能量源。任何时候,我们只要回到了良知,我们的生命就会源源不断成长。

做事的背后是做人。
做人的背后是天道。

天道,通俗的说法是自然法则,是宇宙能量。

立志,就是把人和天道链接了起来。所以,我们应该经常想一想,如果生命是一棵树,我的种子在哪里呢? 

那么,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节课我会和大家分享“关于种子,儒家怎么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一棵树那样,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生机勃勃,活力无限,才是真正的生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阳明书童

    种子法则: 立志是本源。 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是对立志的选择。 核桃原则践行立志的方法。 在践行志向的过程中要坚持一以贯之的原则。

  • 爱读书的余文乐

    你一定要有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

  • 清风细语mlse

    老师的节目很受启发,感觉老师就象我成长中的一盏灯,这里的励志可不可以理解成佛家的发愿,谢谢老师!感恩遇见!感恩喜玛拉雅的推介!

  • 红与黄_hr

    我觉得,我这辈子是当不了圣人了……

  • 原野牧心

    我感觉自己的种子首先就不好,这种高于世俗的三观好像高不可攀

  • 勤奋者健强

    人生首先要确立的是自己的三观,就是自己的思维体系,而这个三观就在我们心中,所以要在自己的心中去找。立志,就是要把天理与人欲链接起来。费老师讲的很吸引人!

  • 听友491172365

    立志是本源,没有种子哪来生命,要成为什么样的树就得是什么样的种子

  • Na若水

    这节讲的太好了~♥

  • 听友310397308

    立志立德树人

  • 闻香识品

    个人也是特别喜欢记录摘抄 这个习惯听了老师的课更加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