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329【前2年】董姓妻族开始取代傅姓、丁姓家族官员

资治通鉴329【前2年】董姓妻族开始取代傅姓、丁姓家族官员

00:00
10:55

柏杨版资治通鉴 

“现在,皇亲国戚父子兄弟,不管贤能或坏胚,都进入宫廷,位居要津。有的掌握中央军权,有的率兵在外驻防。把宠爱荣耀,集中在一个家族。膨胀的迅速,历史上很少看到,也很少听到。甚至更恢复大司马、将军的官职,比起古代:皇甫虽然强大(胡三省注:皇甫是周王朝初叶有权势的贵族),三桓虽然势大,建立三军(鲁国十五任国君【桓公】姬允,庶子三人:姬庆父【孟孙】、姬牙【叔孙】、姬友【季孙】,世称“三桓”【桓公之子】他们的子孙把鲁国国防军分割,各建一军,掌握鲁国政权),都没有今天这么严重。


“这批皇亲国戚接受任命的那天,突然日食。不前不后,恰恰在关键时期发生,是在显明陛下太过谦逊,不能独行专断。上面说什么听什么,上面希望得到什么,就让她得到什么(古文往往没有主词,但可看出指的是刘欣处在傅大后压力之下)。犯罪的人不处罚,没有功勋的人却受封升官。上天种种变异,原因在此。盼望英明的政府,早早觉悟。诗人的讽刺,《春秋》的讥笑,都是针对这种现象,而不在其他。后人看前人,悲愤前人的错误。可是,自己去做时,却瞧不见自己的行为,自以为所做正确,却正好是一种过失。但愿陛下自我勉励,回顾当初即位之时,每件事都遵守古代规定,用以满足安抚民心。则人民欢悦,上天神灵将收回怒气。然后,祥瑞吉兆,怎么会不回报陛下?”

3刘欣征召孔光到未央宫公车门,询问关于日食的事。任命孔光当特级国务官(光禄大夫),支部长级最高阶俸禄(中二千石),兼御前监督官(给事中),地位仅低于宰相。


4最初,王莽被遣回他的封国(新都国·河南省新野县东南。参考前五年),闭门不见宾客。次子王获杀死家奴,王莽严厉追究,命王获自杀赎罪。在封国三年,官吏人民数百人向中央政府上疏,为王莽呼冤。而“贤良”周护、宋崇等,在应试的考卷上,更歌颂王莽的功德。刘欣遂征召王莽跟平阿侯王仁(时在平阿国【安徽省淮南市西北】),回到首都长安,侍奉太皇太后王政君。


5 董贤对傅晏、息夫躬反击。指控:所以日食,完全是二人阴谋挑起战争之故。


正月十一日,刘欣收回傅晏大司马及首都卫戍司令印信、绶带,以侯爵身份遣返家宅。


6正月十七日,皇太太后傅女士逝世,跟丈夫十一任帝(元帝)刘奭合葬渭陵(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七千米。刘奭正妻王政君仍在,而小老婆合葬,将来王政君葬在哪里?此仇已不可解),称孝元傅皇后。


7宰相(丞相)王嘉、最高监察长(御史大夫)王崇,弹劾息夫躬、孙宠等犯法有罪。刘欣下令息夫躬、孙宠免职,遣返封国(息夫躬封国【宜陵国】在杜衍县【河南省南阳市西南】境;孙宠封国【方阳国】在龙亢县【安徽省怀远县西北龙亢镇】境)。又罢黜宫廷随从(侍中)、宫廷秘书署各单位主管(诸曹)、禁宫顾问官(黄门郎),凡数十人之多(都是傅姓家族、丁姓家族官员。祖母、娘亲既死,刘欣已无顾忌。董姓妻族,代之而兴)。


议论官(谏大夫)鲍宣上疏说:


“陛下把上天当做父亲一样侍奉,把大地当做母亲一样敬重,把人民当做儿女一样抚养。自从即位以来,上天日食,大地震动,儿女一样的人民,则奔走惊恐。元旦当天,发生日食,而元旦属于‘三始’(三始:一年之始、一月之始、一日之始),使我们恐惧。小民在元旦都小心翼翼,唯恐碰坏一件器具,何况日食?陛下深刻的责备自己,不坐正殿,征求坦白的建议,垂听臣属直率的指摘过失,罢黜皇亲国戚跟身旁帮闲分子。征召孔光当特级国务官,发觉孙宠、息夫躬的丑陋,立刻免职,遣返封国。人民欢悦,普天同庆。人心就是天心,人心欢悦,则天心的愤怒,自然化解。


“可是二月十六日,白虹干犯太阳(胡三省注:“‘虹’是太阳旁边的一种气。‘白虹’象征战争。”古天文学家认为,这表示臣属将冒犯君王),天气又连阴不雨,显示重大的忧虑仍然存在,人民的怨恨还没有平息。宫廷随从、御马总监(驸马都尉)董贤,跟陛下连一点最疏远的关系都没有,只靠他的巧言花语,跟他的谄颜媚态,博取陛下欢心,以致陛下赏赐没有限度,国库浪费一空。把赏赐给他的三座家宅,合并成一座,还认为太小。为了扩充,索性连宫廷事务署纺织厂(暴室)都被拆掉。董贤跟他的老爹,高高上坐,对皇上的使节,随意呼来喝去。工程总监(将作大匠)为他大兴土木,连夜间巡逻的士兵,都得到奖赏。每次到坟前祭典,全由御厨房(太官)供应。


“全国人民完粮纳税,为的是要奉养君王一人,如今反而到了董贤家宅,岂是天意,又岂是民意?不可久负上天之恩。陛下待董贤太厚,这不是爱他,而是害他。假如陛下怜惜董贤,就应该向天地请罪,解除全国官民对他的仇视。免除官职,以侯爵身份,回到封国。所用的各种御器,归还宫廷,保全他们父子性命。不然的话,在全国仇视之下,不可能有长久的平安。孙宠、息夫躬,没有资格拥有封国,应该免除侯爵,向天下表示大公无私。再请召回何武、师丹、彭宣、傅喜,使人民一目了然,呼应天心。则治理之政建立,太平之世开始。”

刘欣感到惊奇,接受鲍宣的建议。征召何武、彭宣(不到一月,都再擢升到三公官位)。任命鲍宣当京畿总卫戍司令(司隶)。


8刘欣假托傅太后的遗诏,请太皇太后王政君下令给宰相、最高监察长,增加董贤采邑二千户人家(董贤原封一千户人家)。再赏赐给孔乡侯傅晏、汝昌侯傅商、阳新侯郑业三人采邑。


宰相王嘉把诏书封起来退回,呈递“亲启密奏”说:“我听说,爵位、俸禄、土地,是上天所有。《尚书》:‘上天教有品德的人当君王,有五种显示尊卑的衣服(皇帝【天子】、封爵【诸侯】、高级官员【卿】、中级官员【大夫】、知识分子【士】,衣服色彩不一样),色彩、质料、图案,都不相同。’(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君王代表上帝,对人民封爵任官,应该特别慎重。割裂土地,划作采邑,如果不能恰当,人心就会不服。刺激阴阳,伤害就会太重。而今,陛下的身体很久不能复原,使我恐惧。


资治通鉴原文 

今诸外家昆弟,无贤不肖,并侍帷幄,布在列位,或典兵卫,或将军屯,宠意并于一家,积贵之势,世所希见、所希闻也。至乃并置大司马、将军之官,皇甫虽盛,三桓虽隆,鲁为作三军,无以甚此!当拜之日,晻然日食。不在前后,临事而发者,明陛下谦逊无专,承指非一,所言辄听,所欲辄随,有罪恶者不坐辜罚,无功能者毕受官爵,流渐积畏,过在于是,欲令昭昭以觉圣朝。昔诗人所刺,《春秋》所讥,指象如此,殆不在它。由后视前,忿邑非之。逮身所行,不自镜见,则以为可,计之过者。愿陛下加致精诚,思承始初,事稽诸古,以厌下心,则黎庶群生无不说喜,上帝百神收还威怒,祯祥福禄,何嫌不报!”

上又征孔光诣公车,问以日食事,拜为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给事中,位次丞相。初,王莽既就国,杜门自守。其中子获杀奴,莽切责获,令自杀。在国三岁,吏民上书冤讼莽者百数。至是,贤良周护、宋崇等对策,复深讼莽功德。上于是征莽及平阿侯仁还京师,侍太后。

董贤因日食之变以沮傅晏、息夫躬之策,辛卯,上收晏印绶,罢就第。

丁巳,皇太太后傅氏崩,合葬渭陵,称孝元傅皇后。

丞相、御史奏息夫躬、孙宠等罪过,上乃免躬、宠官,遣就国;又罢侍中、诸曹、黄门郎数十人。

鲍宣上书曰:“陛下父事天,母事地,子养黎民。即位已来,父亏明,母震动,子讹言相惊恐。今日食于三始,诚可畏惧。小民正朔日尚恐毁败器物,何况于日亏乎!陛下深内自责,避正殿,举直言,求过失,罢退外亲及旁仄素餐之人,征拜孔光为光禄大夫,发觉孙宠、息夫躬过恶,免官遣就国,众庶歙然,莫不说喜。天人同心,人心说则天意解矣。乃二月丙戌,白虹干日,连阴不雨,此天下忧结未解,民有怨望未塞者也。侍中、驸马都尉董贤,本无葭莩之亲,但以令色、谀言自进,赏赐无度,竭尽府臧,并合三第,尚以为小,复坏暴室。贤父、子坐使天子使者,将作治第,行夜吏卒皆得赏赐,上冢有会,辄太官为供。海内贡献,当养一君,今反尽之贤家,岂天意与民意邪!天不可久负,厚之如此,反所以害之也!诚欲哀贤,宜为谢过天地,解雠海内,免遣就国,收乘舆器物还之县官,如此,可以父子终其性命;不者,海内之所仇,未有得久安者也。孙宠、息夫躬不宜居国,可皆免,以视天下。复征何武、师丹、彭宣、傅喜,旷然使民易视,以应天心,建立大政,兴太平之端。”上感大异,纳宣言,征何武、彭宣;拜鲍宣为司隶。

上托傅太后遗诏,令太皇太后下丞相、御史,益封董贤二千户,赐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国。王嘉封还诏书,因奏封事谏曰:“臣闻爵禄、土地,天之有也。《书》云:‘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王者代天爵人,尤宜慎之。裂地而封,不得其宜,则众庶不服,感动阴阳,其害疾自深。今圣体久不平,此臣嘉所内惧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6bta

    人心就是天意,然而,获得了绝对的权力,又怎么可能顾忌人心

  • 王晓声律师

    主播声音太适合读历史啦

  • 眼睛疼疼

    如果说刘骜对于王姓舅舅们的感情非常的真挚的话,刘欣对于丁姓或者傅姓的亲戚就完全没有任何好感了!傅太后一死,就把皇宫里面姓丁和姓傅的亲戚都下的七七八八了! 非常让人感到疑惑的是,他并没有提拔有能力而与朝堂没有势力牵扯的官员,而是开始提拔自己的真爱董贤的亲戚! 可以看出这个刘欣就没有什么政治智慧,就算是要提拔董贤的亲戚,也要顾忌朝堂的平衡,并不能是任性为之!或许他知道朝堂各方都不满意董贤的权力膨胀太快,但是他心里不在意! 这样的皇帝,各方势力(除了董贤)都对他不满,这个江山很难坐稳!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