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节目】求学与悟道是两条不同的路

【特别节目】求学与悟道是两条不同的路

00:00
11:47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这一集的主题是:求学与悟道是两条不同的路。我们要从《庄子》书里面孔子请教老聃的一段对话,来做进一步的引申与讨论。


在老子《道德经》里面,谈到求学与问道的不同,最有代表性的是在第四十八章所说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整章的意思是这样的,老子认为:探求知识,每天要增加一些;探求“道”,每天要减少一些。减少之后还要减少,一直到无所作为的地步。无所作为却什么都可以做成。治理天下总是无所事事,等到有事要做,就不配治理天下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的意思很清楚,所谓的追求“道”,跟一般人追求学问是不一样的两条路,甚至方向相反。追求“道”的话,由于道是一个整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人就要减少可多可少的相对知识、积非成是的世俗观念,以及个人特有的各种欲望,最后设法抵达无知无欲、无心而为的地步。所以这里所说的“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没有刻意要做什么事,结果一切按照它应该有的自然状态,全部都做好了。由此更可看出,求学与悟道确实是两回事。在《庄子·天运篇》里面有一段资料,也谈到这个题材,我把内容先介绍一下。


孔子51岁的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道,于是他去南方的沛地拜访老聃。老聃说:“你来了啊!我听说你是北方的贤人,你也领悟了道吗”?孔子说:“尚未领悟。”老聃说:“你是怎么寻求道的?”孔子说:“我从典章制度开始寻找,花了五年还没有领悟。”老子说:“接着,你又是怎么寻求的?”孔子说:“我从阴阳变化中寻求,花了十二年还没有领悟。”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也。”)


从这段话就可以看出,这是孔子自述他的心得。但事实上,在《论语·为政篇》里面已经说了,孔子在五十岁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天命,然后五十一岁出来从政做官。儒家的“天”与道家的“道”,同样可以扮演万物的来源与归宿这个角色,只是儒家重视历史与传统,眼光放在人类世界的安顿。它肯定天是至高的力量,于是上有天,下有天子,天子要做百姓的父母,由此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结构,让它能够合理地发展下去。但是,由于这里面牵涉到天子,又牵涉到现实的政治,就变得非常复杂了,使世间很难维持长期的安定。


而道家呢?道家的思想超越人的世界之上,它认为最高的层次是“道”,而这个道涵盖了人类与自然界这两方面。因此,孔子所努力认识的典章制度与阴阳变化,正好分别对应于人间与自然界。即使如此,孔子也承认自己花了五年与十二年,还是搞不清楚。为什么呢?如果你不了解根源的话,就只能在现象中打转,所以孔子最后跑来向老子问道了。


现在我们再回到这一段庄子虚拟的对话,做比较完整的分析。老聃先问孔子:“你是怎么寻求道的呢?”这里当然是把道家的“道”当作至高的目标。而孔子的寻找方法有一定的路线。


他首先寻找“度数”,就是维系人间秩序的规范,也就是“典章制度”。孔子希望在人间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譬如,你如果建立妥善的典章制度,让社会可以实现公平正义,人人可以安居乐业,那也不错啊。但事实上,这个目标是很难达成的。因为典章制度永远没有完善的时候,何况世界还一直在变化之中,所以孔子学了五年而没有获得“道”。“道”在这里代表这一切背后的最高的理想,就是把人间的典章制度与那作为根源的道结合在一起。结果孔子无法达到这个目标。 


接着孔子说他又求之于“阴阳”,也就是阴阳变化,代表自然界。他转而研究自然界,寻找自然界的运作发展的规律与模式。庄子说过“易以道阴阳”,就好像我们说过《易经》是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之道,由此安排人类生活的法则。


孔子前面学习典章制度花了五年,后面学习阴阳变化花了十二年,十七年下来还是没有办法悟道。这代表什么?代表孔子透过对人间规范的学习,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了解,想要由此掌握到这一切的来源与归宿。简单来说,就是人活在世界上,希望能够明白: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意义又如何?这就是孔子用心的地方。但是老子认为,这样的学习与探讨是没有办法悟道的,因为悟道与求学的路线截然不同。


接着老子说了一段有关“道”的描述,内容也非常有趣,他要强调的是:“道”必须靠自己去修练、去觉悟,完全靠自己而不能靠别人。老子说:“对的。如果道可以奉献,那么人们无不拿来奉献给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么人们无不拿来敬呈给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那么人们无不拿来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给别人,那么人们无不拿来送给子孙。然而这一切都不可能,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一个人心中若无主宰,则道不会停留;外在若无印证,则道不会运行。”

(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yù)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


按照老子所说的,道要靠自己来觉悟,那么怎么样才能觉悟呢?就这两句话:“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这两句话是关键。


心中若无主宰,则道不会停留。这是什么意思呢?悟道必须由内而发,先保持单纯的心思。就要像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所说的,他谈到修练,“致虚极,守静笃”:追求“虚”,要达到极点;守住“静”,要完全确实。然后道一出现的时候,就可以跟它契合,让道可以留在心中。也就是让觉悟的力量在心中发生作用。 


其次,外在若无印证,则道不会运行。道在外需要有验证的机会。譬如老子《道德经·第八十一章》提到:“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是:我给别人的越多,我自己变得更多。如果在外面没有办法印证的话,这个道不是一句空话吗?怎么印证呢?譬如我把有形的资源与资产给别人,我自己反而变得更多了,代表什么?代表我的精神能量增加了、提升了,这就是关键。 


老子继续说:“由心中发出的,如果外在没有顺应作用,圣人就不会展示;由外在进入的,如果心中没有主导力量,圣人就不会留存。”(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这两句话有一点抽象,它的意思是:由内心里面发出的言行,外面没有顺应的作用,圣人就不会显示它,因为在道这个整体里面,我跟外面的人物、各种状况应该都可以顺应,而不至于违逆。要能够顺应已经存在的事实、具体的状况,也就是“安时而处顺”。所以,老子经常提到“不得已”,庄子也特别发挥了“不得已”的意思,也就是当各种条件成熟的时候,我就顺其自然。 


然后,由外在进入的,如果心中没有主导的力量,圣人就不会留存。我心中没有主导力量,代表什么?我已经失去了自我,内在的我被消解、消化、消失了。庄子在这里所要肯定的是“外化而内不化”。这句话我们经常强调它,我外面可以跟别人随顺,但内心里面因为悟道了,就不会受什么干扰。也就是外面再怎么样的变化,都不会影响我的内心,这就是悟道者的特色。 


到了最后,老子的结论就是:“名声与头衔,是天下人共有的,不可以多取。多取的话,是本末倒置。仁义,是先王安排的旅舍,只可以借住一晚,不可以久留。”(名,公器也,不可多取。仁义,先王之蘧(qú)庐也,止可以一宿(xiǔ)而不可久处。)换句话说,老子对于名声与头衔以及对于仁义,基本上并不反对,但是你要恰当就好,该来就来,该走就走。他反对的是人们刻意去倡导仁义。而这一点正好牵涉到孔子的价值观,下一集我们会就这一点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最后的结论就是:“形迹为人所见,就会多犯过错。”(覯(gòu)而多责。)意思是:你刻意做任何事,希望别人看到,你就会多犯过错。那怎么办呢?老子不是教我们不要做事,而是提醒你说:做归做,但不要把它当一回事。尤其是要化解那种舍我其谁、非我不可,或只有我最好的一种心态。总之,这一番话对于孔子或儒家学者确实有很深的警惕作用。总而言之,老子的重点是要强调:求学与悟道是两条不同的路。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我是傅佩荣,谢谢你的收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noratao

    傅教授,我觉得您讲的老子思想,目前是我听过的您课程里面讲的最好的。

  • 静水流深lj1

    特别节目更见老师的功力

  • 然浠善缘

    老子关于“道”的解释简直太触动了,道必须经活内心自己修得,内心一定要有主宰,外面一定要有印证。

  • 晓玲g

    傅教授,我觉得您讲的老子思想,目前是我听过的您课程里面讲的最好的。

  • 1876375izun

    真的太好了,老师讲的太好了。35岁的年龄遇到傅老师讲道德经,真的对自己帮助很大。

  • 文art

    为道日损,是该做减法了

  • 158011783

    老子的思想 很少能有人达到了

  • 穿云雁1

    首先改变自己,让自己顺应道的法则,其次是当自己有能力时,用感悟的道去影响别人乃至社会。 许多时候,我们更愿意去影响甚至改变别人乃至社会,却没有真正在意自己是否已经改变的更多,而不至于成为别人或者社会的拖累。 由此,悟道是一件多么具体而且个体的事啊!

  • heart1965

    为道日损。六祖不识字!

  • 浅浅笑xh

    傅老师 通俗易懂 讲的太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