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4)

【十九】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4)

00:00
05:09
【十九】
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中、后二主词皆在《花间》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
4
冯延巳词"堂庑特大",于是"开北宋一代风气",研究者们对《人间词话》的这个观点存有不同的理解。施蛰存的意见是很有代表性的一种,认为冯延巳词继承楚辞的寄托手法,在词的内容上有所拓展,所以为北宋词人开了先河。
但是,所谓比兴寄托,毕竟是一种若有若无、似实还虚的东西,不可以做学术论据上的指实;至于词的内容,显然看不出有多少拓展的痕迹。唯一可以指实的,是冯延巳特有的写作手法,即独特的镜头感与阔大的视野。
冯延巳对北宋词坛风气的影响是有明显脉络可寻的。叶嘉莹发挥冯煦的观点,说冯延巳一度在被罢相之后,离京外任,做了三年的昭武军抚州节度使;抚州地处江西,当地应该没少流传他的唱词,而被冯煦誉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的晏殊就是在这个地方出生的,他从小就喜欢冯延巳的词;晏殊任主考官的时候,选拔了后来成为一代文豪的欧阳修,而欧阳修的祖籍也是江西;所以,不但诗史上有所谓江西诗派的黄山谷、陈后山这一派的江西诗人,词的历史之中也有江西一派的词人,这就是在冯延巳影响之下的晏殊、欧阳修等人。正是在这几个人的手里,言情小词的境界豁然开朗。(《唐宋词十七讲》)
这样的观点确实可以妥帖地解释晏殊的词风,但是,对欧阳修词风的解释稍嫌不足。欧阳修的词风的确酷肖冯延巳,甚至于有些佳作如《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在两人的词集里皆有收录,很难从风格上判定真正的作者到底是谁。但是,欧阳修的祖籍纵然可以追溯到江西,但他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即迁至随州(今湖北随州),直到十七岁应举仍在随州,二十岁那年才从随州赴京应礼部试。所以,要说欧阳修受到江西词风的深刻熏陶,这倒确实,但地理上的证据总显得牵强了些。
冯延巳词对晏殊和欧阳修的影响,试举一则最直接的例证。冯延巳《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词的内容依然只是传统的闺怨,摹写一名痴情女子对冶游不归的情人的爱恨纠缠。陈秋帆《阳春集笺》指出:欧阳修"双燕归来细雨中""梦断知何处""江天雪意云撩乱",晏殊"凭阑总是销魂处""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等句,皆由冯延巳这首《鹊踏枝》脱化而出;北宋词人得冯延巳神髓者,如此之类,不胜枚举。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