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 12

价值 12

00:00
09:32

12重仓中国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价值,昨天我们说到了普洛斯的私有化,这是一家在美国起家,最后成为亚洲最大的物流地产商,在中国物流地产行业遥遥领先。2010年他在新加坡上市,但业务主要在中国,2017年拥有2870万平方米的物业总建筑面积,119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占据中国物流地产市场60%的份额,超过了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牢牢占据了一线城市的核心枢纽,亚马逊,京东,菜鸟这些电商,全都得跟他租标准库房。2016年底,普洛斯第一大股东新加坡政府产业投资公司,公开寻求私有化买家,准备退出。而此时高瓴资本,其实已经成了普洛斯的第二大股东,所以对于公司的业务有着很好的理解,也十分看好他的发展前景。普洛斯不仅仅是一家物流地产公司,他还是一家具有很大价值的平台公司,物流是销售,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之一,把物流的节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在这个网络空间里,实现更多的东西。这个价值不可限量,比如,普洛斯现在正在进行对仓库自动化设备的投入,等这套东西建成后,可以让人随时获取实时信息,仓库里面的货是什么,谁在运,发给谁都可以一目了然。这个东西也会给其他的商业形态赋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并购投资的出发点,并不是追求投资规模,或者单纯地收益,更关键的是在原有的商业模式创新,进入阶段性瓶颈的情况下,判断科技赋能能否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新价值所在,能够通过科技创新对现有商业模式进行精细化打磨,通过引入新的资源,改变公司的长远状况。老齐给作者总结,就是要用创新来加工传统企业,通过加工,打开传统企业的天花板。


 


高瓴资本一直喊口号重仓中国,帮助中国制造业更好更快的转型升级,2019年他们参与了格力电器的股权转让交易,这场交易对于格力电器以及国资混改来说都有重大意义。最终他们吃下了15%的格力股权,价值400亿人民币,不得不说他们买入格力的价格并不便宜,比老齐当年重仓格力的时候,贵了3倍。那么高瓴到底是看上格力什么了呢?他说从长远看,中国制造业不应该是简单的生产制造,未来必须掌握高知识密度,高附加值,高影响力的价值环节。要掌握核心的技术,设计和品牌资源,跃升到产业链顶端。而高瓴资本,觉得在格力身上,他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格力已经是世界空调老大,质量,品牌还有技术都很不错,目前董明珠最欠缺的恰恰是互联网技术的改造,他做手机,做电动车,诸事不顺,互联网思维方面确实是硬伤。而高瓴资本在这方面拥有不少优势资源,也许会帮他解决数字化转型的升级问题。


 


高瓴资本还投资了公牛集团和福耀玻璃,这些都是无差别消费品牌,也就是没啥不一样的,都是在强烈市场竞争,同质化产品也很多,但是这些企业都做出了非常强的溢价品牌,在渠道上,占据很强的话语权,无论是质量还是口碑,都在市场上有垄断地位。这些企业现在只需要一些互联网技术的对接,进一步优化生产,就可以释放出更大的价值。所以我们也可以总结高瓴资本的思路,一手拿最前沿的科技公司,互联网技术企业,另一手抓最优质的制造业企业,把这两方面混搭到一起,让互联网企业拥有更大的应用场景,也让传统制造业企业得到数字化改造。向双方赋能后,再创造新的价值。也在资本市场上,方便讲故事。


 


高瓴的投资并不仅限于国内,他还按照中国商业模式作为模板,去积极的完成海外布局,比如照着微信的模样,找了一个东南亚社交应用平台sea,照着去哪儿找了一家印尼的企业,照着滴滴,美团,分别找了东南亚和韩国的企业。然后让这些海外公司,来国内取经,大家一起探讨经验。互通有无。


 


反过来,他们也把外国优秀的商业模式,引入中国,比如他们与全美排名第一的梅奥诊所引入国内,搭建国内外医疗生态交流平台,2017年,他们把星巴克的祖师爷皮耶咖啡引入中国,开在了上海东湖路,并且他们也在和皮耶咖啡沟通,看看如何深度烘焙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咖啡。


 


下面作者讲了讲人生哲学,说教育是对人生,最重要,最明智的投资,教育跟价值投资一样,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发现价值,第二阶段创造价值,这里的创造价值就是一个不断地动态打造自己的过程,在这方面高瓴也有自己的哲学。而这个哲学,跟投资一模一样。我们正好也复习一下


 


第一就是守正出奇,坚持正道,鼓励创新,第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要用人的长板,第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好好做事,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对于人才,他们也希望有护城河的理念,强大的学习能力,对事物的敏锐洞察力,是一个人能力的护城河,所以一个人要学会坚守自己的理想,珍惜自己短期内没有被外界看破的窗口机会,把护城河架构好。形成学习和持续创新的能力。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包括科学家, 医生,企业家,投资人,都要把创造价值放在首位,而不是只顾积累个人财富,你把创造价值作为目标,那么财富其实也不会差。


 


市场上通常把投资人分为三类,资源型,社交型和研究型,高瓴更重视的是研究型人才,这也是他们选拔投资经理的一个基本要求。好的研究型人才,3分靠天赋,7分靠训练,天赋是基本盘,意味着你得足够聪明,有足够的企图心,好奇心,只要你想学,进入高瓴资本,都会有很大的提升。他们会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员工的培养上。但是如果你不想学,那老师再努力也白搭。这点也适用于我们读书圈里的小伙伴,来到这里学习,首先你必须得想改变自己,只有你想改变了,老齐的努力才有意义,你如果自己不想改变,东西喂到嘴边了,你连嘴都不张,那基本上也就没啥用了。在高瓴,他们把员工也看成了一项资产,对于有潜质,价值观一致的员工,他们也奉行长期主义,不着急,慢慢来,给予足够的成长时间。


 


有一句话叫做风物长宜放眼量,说的就是要往远处看,往大了看,看未来看全局,不骄不躁,持之以恒,他们为员工提供足够大的舞台,让他们尽情展现天赋。这点看起来像喊口号,但其实说明了一个价值观,好的企业是在培养人的,而差的企业则是从人的身上,吸收资源的。所以我们判断一个企业好不好,不能光看钱给的多不多,更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能不能学到东西,增加你的资源,你以后从这个企业再跳槽出去,到底是自己升值了,还是贬值了。这些东西一定要想清楚。


 


在这个时代,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投资人,仅有金融投资和管理知识的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储备。他们的研究基本都是跨行业,跨周期的,甚至完全不相关的两个行业,你必须都要了解清楚,还得知道年轻人的喜好,这样你想明白很多商业逻辑。所以现代投资人,需要的不再是专才而是通才。其实,这点老齐也深有体会,你看穷查理宝典就知道,查理芒格这种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很多学科他都很了解,只有博学,很多东西你才能触类旁通。发现市场中那些非共识的机会。很多人看不懂市场,就是因为太教条了。比如只懂得价值投资,天天在计算现金流贴现,最后你发现,没什么东西是可以投资的。你不懂科技未来,也不懂互联网,最后你就很难找到成长公司。


 


在高瓴资本,他们还会创造很多员工间相互交流,相互取经的机会,比如就像8分钟约会一样,你可以选定自己三个心仪已久的同事,跟他们面对面的请教问题。有时候也会聘请外部企业家学者,来跟大家分享经验和看法。总之做投资就是要借力,当年我们做技术投资的时候,也找了很多中科院的专家,自己看不懂,就必须借助别人的智慧,每一次投资,都是从头学起的过程,所以痛并快乐着,痛苦的地方在于,短期内你要了解大量的东西,快乐是因为自己飞速的在提高。做几年投资经理下来,你至少是几个行业的专家了。明天我们继续来了解高瓴资本的一些人才培养方式,以及他这么多年来,投资中的感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