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0期:人到50岁有“三怕”,我最怕第二种,你呢?

2020-1000期:人到50岁有“三怕”,我最怕第二种,你呢?

00:00
06:36




五十岁,是上半生的结束,也是下半生的开始。

 

人生就像一趟列车,从起始站出发,一路走走停停,阅遍人间繁华,尝尽世间百态,直到岁月尽头。


50岁,人生已过大半,但未达终点站,风花雪月过,年少轻狂过大风大浪过,兜兜转转,因果循环,终会尘埃落定。


那么,在这个“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纪,还有什么是会令人害怕的呢?



怕亲情离去

亲情,是一种最平常的东西,又是一种最与众不同的东西。


中国人骨子里对亲情的重视和依赖,对儿女的奉献精神,可谓淋漓尽致,世界之最。


与其说怕亲情离去,不如说害怕孤独,害怕没有陪伴。


年过五旬,部分人已经送走了年事已高的父母,一心一意寄托于子女身上。子女喜,比他更喜,子女愁,比他更愁。


子女回,则能从早忙到晚,操办一桌满汉全席还生怕他吃不好吃不饱;子女去,就着一顿粗茶淡饭凑合果腹。


一辈子为子女操心,常常忘了“儿孙自有儿孙福”。


亲情保质期,也就短短数十载,当代生活变数太大,女儿一嫁就是“十万八千里”,还要担心儿子“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晚年若得不到子女的陪伴与照顾,多数普通人将深陷孤苦无依,怎叫人不害怕?





怕健康到头


爱默生曾直指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


这句话被无数中老年朋友作为朋友圈文案收获共鸣,总能赢得最多的赞与回复。


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躯体,机能日益下降,轻则腰酸背痛糖尿病,重则痛风冠心患“三高”,无论在何处听到“身体不行了”,总会对号入座,内心一颤,虎躯一震。


健康的身体乃是灵魂的客厅,有病的身体则是灵魂的禁闭室。


年纪越大,越明白金银财宝终究只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强健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是面对人生意外的定心丸。


也清晰的知道人固有生老病死,但是心底深处还是惧怕疾病找上自己。




怕朋友不在


人到中年,家庭、生活两头忙,好不容易交了几个至交好友,想抽空吃个饭结果一个月都敲不定时间;


慢慢的也不再花时间花精力花金钱去维护友情,渐行渐远渐无书,联络稀少。


虽然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者无二三”,但是谁甘愿自己没朋友呢?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没有稳定的社交圈,心里必然充斥着空虚与寂寞。


为了不让人担心,不让人同情,不让人笑话,再苦再累都由自己默默承受着,但也是真的害怕孤身一人,走完一生。


当然,倒也不是完全不愿意呼朋唤友排解孤单,而是当自己打开数百上千人的通讯录时,却不知道应该找谁。


这才发现有的人不能找,有的人不该找,还有的人找不到,才明白,陪你最多的人还是你自己。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曾这样写到:


“人生,其实就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

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

 

五十岁,是一个懂得了天命的年龄。看过了人世繁华,历经了坎坷沧桑,感受了世态炎凉,也懂得了人生冷暖。


人活这一生,我们都害怕面对失去。


转眼到了五十岁,一个知天命的年纪。看过了人世繁华,历经了坎坷沧桑,感受了世态炎凉,也懂得了人生冷暖。


我们都在经历中变得越来越强大,学会了珍惜拥有的一切。


所以,莫害怕,莫折腾。既来之,则安之。


知足常乐,便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35741245

    聆听美美的声音👍

  • 1392137bpjn

    好文奌赞!!!

  • 听友21989298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