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为学有次第,不可逾越而行

141.为学有次第,不可逾越而行

00:00
20:28

这封信是阳明先生的绝笔,本篇厘清了聂文蔚对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和困而知之三种人为学功夫的误解。以行路之人打比方,生知者能尽心知天,好比年轻力壮者,可奔走数千百里;学知者要存心养性以事天,就像幼稚小孩在庭院学走的阶段;困知者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就像襁褓中的小孩,还在刚刚扶墙学步的阶段。故尽心知天者不必说存心养性,事天者不必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因为前面的阶段对他而言只是起步功夫,毫无困难。三者虽最终指向同一目标,但层次不同,不可逾越而行。若于此有疑,必是不了解三者的本末关系,良知中尚有一些蒙蔽在。

1  良知发见之人,有何表现?

2  为学的次第是怎样的?


《答聂文蔚》

(三)    

舜察迩言而询刍荛,非是以迩言当察,刍荛当询而后如此,乃良知之发见流行,光明圆莹,更无罣碍遮隔处,此所以谓之大知;才有执着意必,其知便小矣。讲学中自有去取分辨,然就心地上着实用工夫,却须如此方是。

“尽心”三节,区区曾有“生知、学知、困知”之说,颇已明白,无可疑者。盖尽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说存心、养性、事天,不必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而存心、养性与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存心、养性、事天者,虽未到得尽心、知天的地位,然已是在那里做个求到尽心、知天的工夫,更不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而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譬之行路,尽心、知天者,如年力壮健之人,既能奔走往来于数千百里之间者也;存心、事天者,如童稚之年,使之学习步趋于庭除之间者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者,如襁抱之孩,方使之扶墙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者也。既已能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者,则不必更使之于庭除之间而学步趋,而步趋于庭除之间,自无弗能矣;既已能步趋于庭除之间,则不必更使之扶墙傍壁而学起立移步,而起立移步自无弗能矣。然学起立移步,便是学步趋庭除之始,学步趋庭除,便是学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基,固非有二事,但其工夫之难易则相去悬绝矣。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故及其知之成功则一。然而三者人品力量自有阶级,不可躐等而能也。细观文蔚之论,其意以恐尽心、知天者,废却存心、修身之功,而反为尽心、知天之病;是盖为圣人忧工夫之或间断,而不知为自己忧工夫之未真切也。吾侪用工,却须专心致志,在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上做,只此便是做尽心、知天工夫之始;正如学起立移步,便是学奔走千里之始;吾方自虑其不能起立移步,而岂遽虑其不能奔走千里,又况为奔走千里者而虑其或遗忘于起立移步之习哉? 文蔚识见本自超绝迈往,而所论云然者,亦是未能脱去旧时解说文义之习,是为此三段书分疏比合,以求融会贯通,而自添许多意见缠绕,反使用工不专一也。近时悬空去做勿忘、勿助者,其意见正有此病,最能担误人,不可不涤除耳。

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节至当归一,更无可疑。此便是文蔚曾着实用工,然后能为此言。此本不是险僻难见的道理,人或意见不同者,还是良知尚有纤翳潜伏,若除去此纤翳,即自无不洞然矣。

已作书后,移卧檐间,偶遇无事,遂复答此。文蔚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但承相爱之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自不能已于言也。然直戆烦缕已甚,恃在信爱,当不为罪。惟浚处及谦之崇一处,各得转录一通寄视之,尤承一体之好也。


各位好!欢迎继续来欣赏《传习录》,我们继续往下看。

舜察迩言而询刍荛。“刍”是割草的人,“荛”是砍柴的人,反正就是割草砍柴的人,柴夫、挑夫等等。“舜察迩言”,舜他是一个好问而好“察迩言”的人,他喜欢发问,但是所发问的都是很切近的事情,喜欢“察”、喜欢思考,都是思考非常贴身切近的这些事情、浅近的话。意思是说他不是尚玄好奇,不是专门去找那些很玄奇的题材的,没有。因为一个人的良知就是用在很切身的事情上面的。“而询刍荛”,他常常去问那些割草、砍柴的人,去向那些樵夫请教,意思是说不是只有挑樵夫,就是再怎么卑微的人,他都会乐意去跟他交谈。

非是以迩言当察,刍荛当询而后如此。”尧舜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切近的话才需要察。当然,高远的话也是需要察,只是要从切近的开始而已,也不是说“刍荛者”才当询问,别人都不当询问。做学问一定要会看这些字里行间,用一个很浅近的话来形容很多很多的东西,而不是把它限定在这个范围里面。

乃良知之发见流行,光明圆莹,更无罣碍遮隔处。一个人的良知发现,对谁都希望他好,对谁都公平看待,所以很浅近的话里面有实用处。不要讲很浅近的话里面有很高深道理,在圣人的眼中也没有什么高深的了,就是它很实用,很浅近很实用。这句话虽然是没有读书的人所讲的,就这么实用,赶快拿来就用了。就这么样的一个庸俗这样卑贱的人,我们也是一心一意关心他,自自然然就会关切,自自然然就会去跟他聊,而不是专门挑那个衣冠楚楚的人,很有钱很有地位,我们才找他聊。这是势利眼,这种人俗不可耐。至于尧舜他们是良知发现,良知非常的圆融的人,自自然然为谁都想对他好,看到个乞丐也会陪他聊天,为什么? 因为他心里不忍。我们看到乞丐,我们会怎么样? 躲得远远的。

“此所以谓之大知;才有执着意必,其知便小矣。像尧舜这样才叫做大智,什么叫大智? 因为有良知。良知光亮、明亮,所以叫作大智。良知一有“意必”,执著在“意必”上,“意必”就是“意必固我”,这是在《论语》里面所说的。说着在自己的“意”,而不是公天下的“意”,着在一定要这样,我一定要行道,不行道就不行。孔子无可无不可,固执自己的得得失失,不这样, 才有“意必固我”,“其知便小矣”,他的智慧就小了,他的良知就限缩了。

讲学中自有去取分辨,然就心地上着实用工夫,却须如此方是。当然讲学一句话没有办法把学问讲尽,所以讲学就会分条分列,然后因他什么病,开什么药方,都会是这样。但是在自己心体上用功的时候,观照的时候,就是内心气机的起伏,气机的实相,功夫却仅仅只是这样,用出来的时候,就是人类的七情、情感。如何“喜怒哀乐发而中节谓之和”,就这点功夫而已。但是讲学的时候,我们就讲一个条例让大家可以做。因为学生常常会问,老师,你讲得这么样的宽广 ,我不知道要怎么样做。所以我们要限缩它的范围。但是修炼的时候, 往里面看的时候,却不是这样小小的局面、小小的范围, 却不是这样的

“‘尽心三节,区区曾有生知、学知、困知之说,颇已明白,无可疑者聂文蔚在来信中又提到,又问到有关于《尽心》这一章里面有这样一段内容。《尽心篇》里面是这样,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这是第一段。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矣。这是第二段。“夭寿不贰,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这是第三段。在《尽心章》里面的前一节讲的是这三种人,一种是生而知之的,一种是学而知之的,一种是困而知之的。所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者,则知天矣。”那个“天”就是我内心的自然,不是那个高远苍苍的天,不是航海家到宇宙边缘去看的这个天。“天”的意思是上天所赋予我的,在我的身中叫做“性”,知其性则知天,“性”就是“天”,这是第一种人“生而知之”,“生而知之”就是“不学而知”。“不学而知”不是知道宇宙间很多知识,不是,是说生下来良知就很充盈了,良知浑然天成没有污染。再来是“学而知之”的,是“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俟天矣”。要先存住那个善心,善心常常丢了,要先把它存住,这个叫“学而知之”的,慢慢地学。这个情况孝应该怎么孝?悌应该怎么悌?还有“困而知之”的,立志,要勉强自己。很多人都说不勉强自己,不勉强自己,你连“困而知之”都不是。勉强自己然后让自己就范,设一些栅栏守一些戒律,这就是“困而知之”的人。这三章在前面王阳明用了好大的篇幅已经说过了,颇已明白 无可疑者。”

盖尽心、知性、知天者,不必说存心、养性、事天不必说寿不贰、身以俟。”为什么? 因为他是浑然天成的,他的良知是晶莹剔透的。有这种程度的就不必再说,他还要存心,他还要养性事天, 不必再说这些了,更不必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就是说,不论境遇好还是不好,反正我立定志向,我在生命结束之前,我要好好地修道。说“无愿不言修”,是对这等层次的人来说的。那么他既然是尽心知性知天的人,他不必如此。而存心、养性与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根本就不需要这些功了,因为你“修身以俟”,“困而知之”、“困知勉行” 这种人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恢复良知,所以他的功夫对于已经恢复良知的人无可用,没得用。

存心、养性、事天者,虽未到得尽心、知天的地位,然已是在那里做求到尽心、知天的工夫。”我现在是存心养性,第二等人, 我虽然未做到第一等人的地步,但我现在正在求,正在精进啊。更不必说寿不贰、身以俟。”他已经到这里,第二等层次,他就更不必做下一等层次的工夫了。寿不贰、身以俟之功已在其中矣而“困知勉行”的那些工夫,在他来说那是早就已经悠游自在了,早就已经都能够行了。

譬之行路,尽心、知天者,如年力壮健之人,既能奔走往来于数千百里之间者也我们就把它比喻为行路来说,能够尽心知天的人,就像那些壮年的年轻力壮的那些人,他随随便便能够奔走数千百里,没有问题的。存心、事天者,如童之年,使之学习步趋于庭除之间者也。”第二等人, 存心、事天的人, 就像小孩子。“童稚之年”, 那个“稚”, 跟幼稚的“稚”是一样的。就像“童稚”的小孩,要让他来“学习趋于庭除之间”。这个“除”, 就是门庭之间谓之“除”。那也就是说一个三合院、四合院,门跟门之间, 中间有个广场就叫做“庭除”,一个童稚的小孩,先不要讲能够去爬山,能够去跑步,不会走哪来的跑? 他现在正在学走,在哪里学走? 在庭除之间,学走的这个阶段。“夭寿不贰、身以俟者这是第三等人,“困知勉行”的人。襁抱之孩。”好像还抱在怀中,方使之扶墙傍壁而渐学起立移步者也。这样的人对于良知而言,根本就是门外汉。他就像襁褓中的小孩,要让他慢慢扶着墙壁,慢慢走动,慢慢地移步,这就是赤子刚在学步,差不多分为这三种。

既已能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间者,则不必更使之于庭除之间而学步趋。”这是很自然的道理,都能够一天跑千百里的人,哪里还需要说,“来,你回来,来练基本功,在庭除之间好好学一学怎么走路。”有必要吗? 对他来讲就是浪费时间。而步趋于庭除之间,自无弗能矣。本来他回到庭除之间,要走就来走,他是没有什么不会走的,这是没有问题的。不会因为能够千百里就不能够走于庭除,这是不可能的。既已能步趋于庭除之间,则不必更使之扶墙傍壁而学起立移步。”能够在庭除之间走来走去,能够走得很自由,何必叫他扶着墙再移步呢?而起立移步自无弗能矣。但这种人对于扶在墙上起立移步有什么困难吗? 也是毫无困难的。然学起立移步,便是学步趋庭除之始。”你不能说起立移步不重要,你没有这样最后你怎么能步趋庭除呢。学步趋庭除,便是学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基。”你在庭除里面走来走去,这个学习就是未来能够奔走于千百万里的基础。固非有二事。所以说这不是两个事,实际上是一个事,但是程度不同。但其工夫之难易则相去悬绝矣。但是工夫还是有分难易的,比较简单的就是“修身以俟”,我立个志,我要好好修行。再来就是练存心,我们就讲说存着为人好的心,不就是存心嘛不然是什么? 再来是不必存这个心,自自然然流露就是这个良知,尽心、知天、知性。

心也,性也,天也,一也。“心”、“性”、“天”是一个东西。天理天理,就是心的理。心理是什么? 心理就是良知。“性”是什么? “性”就是“良知”,勉强把它分为仁、义、礼、智、信,其实都是一样的东西。故及其知之成功则一。不论你哪一种程度的人,“生而知之”也好,“学而知之也好”,“困而知之”也好,“及其成功一也”,“及其成功”,成什么功? 成良知,良知恢复都是一样的。

然而三者人品力量自有阶级,不可躐等而能也。但是这三种人,还是有层次上的差异。方法虽不同,目标都是一样的,那也是要必须先开始学步,然后“步趋于庭除之间”,而后才可以一日走千百里,这是不能够逾越的。“躐等而进”,“躐”,就是逾越的、无法逾越的。

细观文蔚之论,其意以恐尽心、知天者,废却存心、身之功,而反为尽心、知天之病。文蔚写给王阳明的信里面,王阳明仔细看几遍,在揣测您的意思是说什么呢? 是说尽心知天的人,还要每天都在做存心修身的功夫,不然的话以后反而尽心、知天会不见。这就好像劝那些一日能够走千里的人,还要每天回来在庭除之间步趋,没这个事情。这也可见得他对于真正的良知体会还有所隐蔽的地方。

是盖为圣人忧工夫之或间断,而不知为自己忧工夫之未真切也。您为什么会这样呢? 你在忧圣人成为圣人了,已经尽心知天了,还会坠下来, 到存心事天的阶段吗? 你不必担心这个,他已经一日走千里了。你只要担心你,你现在正在庭除之间步趋,你怎么样往上升就好了,你忧这个就好了,你不必再去忧别人的。因为他现正在庭除之间学步趋,他就觉得这个很重要。他就建议王阳明,“王阳明, 那些一日走千里的人,是不是每天要来学我这个。这个最重要,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它很重要,那是因为你没有看过尽心知天的人是什么样子。

吾侪用工,却须专心致志,在寿不贰、修身以俟上做。”我们这些所有的同辈,“侪”就是同类的人叫吾侪,同侪,说吾侪呀,我们这些同志用功,要专心致志在哪里? 在“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上做。“夭寿不贰”,不管生命多长,逆境顺境我看作一样。我就要来立个志,我不论性命多长,我要立个志,我要好好地修身。藏在自己身上,言行举动方面思想啊,总是为人好的我们就先做起,每一个人都要从这里开始做起,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开始修行,我们不可“躐等而进”,我们都要从这里开始修起,从“困知勉行”开始。”

“只此便是做尽心、知天工夫之始。就这个事情,说“无愿不言修”。然后有的人很张狂傲慢就说,老师,这个我已经参加过禅学也很多年了,我修行有三十年了,我不必这样子吧,照王阳明这个说法说“无愿不言修”,我是已经是尽心知天的人,我还要这样吗? 我不必这样吧?就凭他这个傲慢他就得从这里开始,很多同学很傲慢,修越久越傲慢,心理课程上越多越傲慢。来上个禅修班,坐也无坐相,站也无站相,看着老师侧着眼,用白眼瞪人,对着同学非常冷酷。这种人你看得多吗? 我教禅学这一二十年,真是看太多了,越觉得自己有程度,越傲慢,越傲慢离良知越远程度越低下。一切都得要重来,说“只此便是做尽心、知天工夫之始。正如学起立移步,便是学奔走千里之始。我们学起立移步,你不要看不起它,它正是“学奔走千里之始”。

吾方自虑其不能起立移步,而岂遽虑其不能奔走千里。”此刻我应该忧虑的是我能不能站立移步,哪里忧虑我能不能奔走千里。奔走千里不是你现在忧虑的东西,不是你程度的范围。又况为奔走千里者而虑其或遗忘起立移步之习哉?你自己要担心的是你能不能移步,开始移动,你连忧虑别人能不能奔走千里都不需要,何况你还要替那些奔走千里的人担心,他会不会忘了怎么移步,这就是完全不了解本末的关系呀。

文蔚识见本自超绝迈往。“迈往”就是朝某个方向前进叫做“迈往”,说文蔚啊你的见识超然卓绝、出类拔萃。而所论云然者,亦是未能脱去旧时解说文义之习。为什么你会这么说? 因为过去都是依文解字,那个习性还没改。是为此三段书分疏比合。所以你就把这个“尽心、存心、夭寿不贰”,这个三段看成是三个独立的部分,好像不相干,然后加以分析、比对、综合,以求融会贯通。你希望把这三段融会贯通起来。而自添许多意见缠绕。自己把它画蛇添足多了很多的牵强附会。“反使用工不专一也。就失去了良知的这个唯一的目标,就堕在这个字里行间,怎么样去区分这三个? 你不知道这三个都是为了一个。

近时悬空去做勿忘、勿助者,其意见正有此病。最近那些学者,失去了良知不从集义上说,失去了良知却去做“勿助、勿忘”,不知道“勿助、勿忘”就是为了补正良知。“正有此病”,跟这个你现在的毛病是一致的。最能担误人,不可不涤除耳。唯一的目标,就是“致良知”这个根本千万不能丢,不要迷失在字里行间,字里行间不外乎就为了“致良知”,这个根本千万不要丢。

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节。而您在信中又提到另外一问题 ,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个是在《中庸》里面“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广大而尽精微等等这段话。那么什么叫“尊德性而道问学”?一般的人会把“道问学”,尤其是朱熹就比喻成外面学很多很多的学问,王阳明一直都不认为,他说你看“尊德性”, 德性是内不是外,“道问学是为了“尊德性”,可见”道问学”是为内不是为外,都是在内的东西。后面讲到“致广大而尽精微”,一讲到“致广大”大家又想到外面去学很多学问。王阳明说不是啊,你要知道它是“尽精微”,就是为了“致良知”,至当归一。所以全部这些话,都要归结在里面的“致良知”这个根本上;更无可疑。我想这绝对不会有疑问的。

此便是文蔚曾着实用工,然后能为此言。这就是文蔚您说“尊德性而道问学”,应该也是里面的。很高兴您能够说这个话,这就是您有笃实在用这个功夫了,所以才说得出这样的话。此本不是险僻难见的道理。这本来就不是很艰深的道理了。人或意见不同者,还是良知尚有纤翳潜伏。为什么人在这个“尊德性而道问学”或内或外大家很多意见?原因是因为他们对于良知还有一些些蒙蔽在。“纤翳”,那个“翳”, 就是我们的瞳孔上蒙着一层白白的膜,眼睛看出去花花的,那就是“翳”。“纤翳” 就是一点点的阻拦的东西,还隐藏着细微的尘埃。“若除去此纤翳,即自无不洞然矣。”把这一点点忽内忽外,这些意见把它拿掉,专注在唯一良知上面,这些蒙蔽你的东西就自然拿掉,你自然就看得非常清楚明白呀。

已作书后,移卧间。我写完这封信之后,我就卧榻着,把卧榻的地方移到屋檐下,比较通风,因为他畏热、怕热。“偶遇无事,遂答此。现在病情又稍微安歇了一点,我就又添了几笔,又答了你这几笔。文蔚之学既已得其大者,此等处久当释然自解,本不必屑屑如此分疏。 说文蔚啊,您的学问已达到“致良知”这个主轴上,没有问题了。至于这些“尊德性而道问学”里里外外这些问题,“勿忘、勿助”等等这些问题,你只要“致良知”做久了、做顺了,自自然然就能够完全明白。实际上我不必要这么样逐条逐条的、这样细琐地来跟你讲解的。但承相爱之厚,千里差人远及,谆谆下问,而竟虚来意,又自不能已于言也。”但是因为承蒙您的厚爱、关心,千里派人来探问我,来“谆谆下问”,虚心地恳切地不耻下问,“而竟虚来意”,那我不能辜负您一番的心意。“又自不能已于言也”,所以我没有办法不多说一些,我只有多说一些啦。

然直戆烦缕已甚。“直戆”, 那个“戆”就是刚直,“直戆”就是我直言直接回答。我也不给你留颜面了,而且我说得非常的琐碎、率直琐碎。恃在信爱,当不为罪。可是我想仗着您对我的厚爱,我想您不至于见罪于我了。处及谦之崇一处。“谦之”就是邹守一,还有“崇一”是欧阳崇一, 他们各得转录一通寄视之。希望你把我对你的回信各转录一份寄给他们,寄给惟浚、寄给谦之、寄给崇一。尤承一体之好也。更加深你们彼此,视彼此如一体的这么深的情谊。这一篇答聂文蔚的书就已经结束了,这一章结束的时候已经是那一年的十月底,十一月的时候,阳明先生就已经过世了,所以这封信可以视为是阳明先生一生的绝笔。阳明先生过世的时候五十七岁,正是有为之年,但是老天厚爱,看他操劳一辈子要让他休息了,就早早把他召回天庭去了。  

这个是《传习录》的中篇,到这里结束了,我们今天讲到这。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水心投资

    先生的书信文意清晰生动明了,谦谦有礼,但又铿锵有力。

  • 1351999apvc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生是死之始,死是生之始。生生死死无充尽。

  • 追梦人_6dw

    阳明先生去世,一生圆满,倍感戚戚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18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3181818

  • 一粒小虾米

    ❤阳明先生去世,老师讲解是老天厚爱。可见学佛之人,已经逃离生死,把死看作是到另外一个世界享乐。就如同老师解读,作为生者,不管生命还有多长,也要记得立志向上,一心向善,才能学到圣贤学问。

  • bef055

    基本功扎实才有后来的后来!立志,要好好地修身

  • 上海春夏秋冬2013

    察纳迩言……学而不知,虚度人生

  • 草地里的荷兰猪

    经典

  • 黄金颜玉

    我是困而求知之

  • 1372533bmcx

    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