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幽冀风云(下)

009-幽冀风云(下)

00:00
19:57


中央之国的形成 [第9回]


作者:温骏轩

编辑:尘埃



第9回 幽冀风云

公孙瓒扩张方向,与战国后期乐毅伐齐时燕军的路线类似。那次战役也是燕国在先秦争霸舞台上唯一的高光时刻。区别在于公孙瓒在拿下平原之后就转而与袁绍缠斗,并没有进一步深入齐国故地属性的青州。志得意满的公孙瓒甚至还自行任命了管理冀州、兖州、青州的将领。

只是在界桥之战后,公孙瓒在幽州之外真正能够控制的只有冀州的渤海郡以及幽州的平原郡,以至于受其命管理兖州的将领单经只能退到平原县去驻守。升任平原相的刘备则转驻他曾经当过县令的高唐县。

每一个州部都是经过长期地缘博弈形成的。地跨三州却又不能完整得到一州的现状,不仅让公孙瓒的战线拉得太长,更难以进行内部整合。不要忘了,当年乐毅伐齐可是“五国伐齐”,秦、韩、赵、魏四国的参与,尤其是赵国的参与可以确保燕军的侧后方不被侵扰。而当下公孙瓒在渤海郡和平原郡这两个突出部,势必会全面遭受袁绍的攻击。另一个挑战在于,幽州也不全是公孙瓒的天下。

为公孙瓒实力壮大感到忧心的不仅仅是袁绍,还有他的顶头上司。公元193年,刘虞整军十万向驻军右北平的公孙瓒发起进攻,将之包围在城池之中。刘虞这个人并没有野心,这点从他坚决拒绝称帝便可以看出。以之声望来说,如果不主动进攻的而是安抚的话,注意力为袁绍所牵制的公孙瓒,暂时也不想与刘虞撕破脸。不过没有割据野心的刘虞还是选择武力解决公孙瓒的方案。让这位君子最为不满的是公孙瓒在作战过程中,完全不顾及对地方和百姓的伤害。

从牌面上看刘虞优势还是很大的,首先他的绝对兵力要更多;其次由于向冀青两州扩张地盘,公孙瓒此刻有相当兵力分别驻扎于各地。然而刘虞还是败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三个字——不职业。

比起一直处在征战状态的公孙瓒部,刘虞拼凑出来的大军多而不精。更要命的是,向来以德服人的刘虞在出战之前即要求部下不要过多杀伤公孙瓒的部下,只针对公孙瓒一人,而且在作战时不要毁坏城池房屋。反观对手就完全没有这种顾忌了,为了胜利而不计代价一直是公孙瓒的行事风格。最终在刘虞自缚手脚的情况下,公孙瓒反倒用火攻突袭的战术赢得了胜利。

失败的刘虞在逃至上谷郡居庸县时(今天北京市延庆区),被公孙瓒的追兵所围困,三日后城破被俘。不过大获全胜的公孙瓒并没有立即杀掉这位前上司。这倒不是顾忌到下克上的名声问题,而是因为这个时候正好朝廷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圣旨到了,必须让这位前上司多活几天。

这道圣旨的意思是让刘虞总督北方六州事务。考虑到已经被李傕、郭汜所控制的汉献帝本人无力作出这样的任命,而刘虞的所在的位置和实力也绝没有可能做到管理六州,这一人事安排实则是为了加深关东诸侯们矛盾。

不管朝廷是出于什么目的做出这样的安排,都让公孙瓒看到了称霸北方的机会。尽管此前已经任命了管理冀、青等州的将领,但说起来是名不正言不顺(这时可以正式授予刺史之职)。借这次机会,公孙瓒先是给自己安排了假节督幽、并、冀、青四州的权力,然后再胁迫使者以刘虞与袁绍勾结试图称帝为由将之斩于市。这看起来实在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即让自己堂而皇之的受命成为四州之主,更给最大的对手袁绍扣上了叛军的帽子。

这里面还有一个细节,刚才提到朝廷给刘虞的是总督北方六州之权。以地缘位置来说,除了幽、并、冀、青四州外,还应包含黄河之南的兖州和豫州。在界桥之战时,公孙瓒就已任命过管理青、冀、兖三州的将领。不过通过与袁绍这两年多的博弈,他已经知道暂时没有可能把手伸到中原地区。此外豫、兖两州当下正是袁术的目标,在公孙瓒与刘虞火并之时,袁术正领军与曹操争夺兖州。在这种情况下,与其把两个自己力所不逮的州部划到自己名下,倒不如“留”给袁术。

不幸的是这次人生巅峰却成为了公孙瓒的转折点。表面看刘虞的死让公孙瓒成为了北方雄主,实际上却让公孙瓒陷入了腹背受敌的境地。那些忠于刘虞的旧部以及一直被公孙瓒强势打压的乌桓部、鲜卑部并不愿意接受公孙瓒的统治,反而将袁绍视为刘虞的接班人。相比边军起家的公孙瓒,与刘虞一样出身世家显贵的袁绍,在用怀柔政策收服人心的问题上丝毫不逊色。

这些站在公孙瓒对立面的幽州力量在刘虞死后共推广阳人阎柔,以“乌丸司马”为号(乌丸即为乌桓)起兵反对公孙瓒。这支规模数万、胡汉混杂的部队,作战时可不会象刘虞那样自缚手脚。他们取得的第一场大胜,是在渔阳郡潞河之战中斩杀公孙瓒任命的渔阳太守及所部四千余人。

本部吃紧的公孙瓒不得不将他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等分散在外的将领,撤回到自己身边(这些将领也一直在与袁绍部苦战)。至于刘备则在与青徐黄巾军作战的过程中,在青徐两地积累了人望,转而投奔徐州牧陶谦,为他的政治生涯翻开了新的篇章。

公元195年,阎柔领刘虞旧部与前来支援的乌桓、鲜卑部,加上袁绍派出的麹义部合兵十万,再战公孙瓒部于渔阳郡的鲍丘河畔(位于天津境内的潮白河),并大胜之。鲍丘之战让公孙瓒一下子又损失了两万人。

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等郡亦纷纷民变,诛杀公孙瓒此前任命的地方官加入袁绍阵营。四面楚歌的公孙瓒再想据一州之地已是不可能。如果可能的话,领军后撤至起家的辽东地区最为可取。有燕山为阻不管是割据一方,还是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都是一个安全的选择。

问题在于时过境迁,此时的辽东已是公孙度的天下。如果公孙瓒一定要北归,势必会与这个本家火并,陷入腹北受敌的境地。最终公孙瓒选择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方案,而这一切还要从一句被记入《后汉书·公孙瓒列传》的童谣说起。

“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意思是说在燕地南北、赵地北边有一块中有磨刀石状高台的土地可以避祸。依照这一指引,公孙瓒在攻灭刘虞后选择了在幽、冀交界处的易水河下游筑楼,并囤积了300万斛粮食(东汉一斛约为27公斤)作为自己的退路。

这个避世堡垒被称之为“易京”。与常规城池不同的是,易京本质是一个城堡联防体系。“京”的原意为土丘,公孙瓒的具体做法是每隔一段距离就堆一个五、六丈左右的土台(汉代一丈约为2.31米),然后再在上面建筑楼阁,各将率军驻扎其上。其中公孙瓒自己居于其中,并在土丘上再构筑有高达十余丈的高楼称之为“中京”。整个防御体系之外再挖掘有壕沟,引南面的易水河之水作为屏障。诸高台之间则依靠音频较高的妇人声传消息。

公孙瓒将这一战术称之为“百楼不攻”,意为有上百个这样的高台堡垒,敌人是万万攻不下来的。按他自己的说法,这样大大小小的高台有上千处,并且还可以在高台之间耕种积谷。客观说,依托充足的武器和粮食储备,这样的防御体系的确很适合打持久战。清乾隆时期的征大小金川之战前后历时三十余年,金川土司们所依托的碉楼防御体系,便与公孙瓒这一“百楼不攻”战术相类似。

在公孙瓒退守易京后追杀而至的麹义,是袁绍军中最早尝试进攻易京的将领。只是在围攻一年多之后,粮尽卒疲的麹义不得不选择后撤。乘势追杀尽得其辎重的公孙瓒也算是报了之前两败之仇(麹义后因居功自傲而为袁绍所杀)。

此后数年,袁绍军又多次进攻易京都不能得手。袁绍方面攻得苦,作为防御方的公孙瓒守得同样辛苦。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百楼不攻之法在战术层面的成功,并不能改变战略上坐以待毙的无奈。伴随着袁绍军一次次的进攻,公孙瓒部将领们的信心也在一点点的消磨掉。如果不是因为家眷都囤于易京,并且公孙瓒本人还能镇得住这支军队,这些将领很可能早就逃散了。

在悲观情绪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公孙瓒的一个决策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元198年,已经攻打易京三年而不能得手的袁绍,再次卷土重来。在这场决定两人命运的战役中,公孙瓒拒绝救援一名即将被袁绍军攻克的堡垒,理由是如果救援的话将领们就会不肯死战。

在军心不稳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无疑加速了防线的崩溃。当袁绍军再次发起攻势时,那些知道公孙瓒已不能再成为依靠的外围将领或降或逃,眼看形势危急的公孙瓒不得不收缩防线,在中京之外构筑了三层城防,同时派其子公孙续前往太行山中向黑山军求援。

作为黄巾余部三大主力的黑山军,并且核心力量与公孙瓒相仿都为骑兵。依托强大的机动力量及太行山脉的保护,袁绍所控制的冀州是这支军队的主要袭扰对象。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黑山军深知与公孙瓒之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公元199年四月,接到求救信的黑山军首领张燕率部前来救援。意外出现在公孙瓒一方。在公孙续前往黑山军求援之后,公孙瓒又派人给他送信,约定援军到后在举火把为号,然后内外夹攻袁绍军。

然而信使的这次突围却以失败告终。截获书信的袁绍将计就计,举火引诱公孙瓒出城作战。被伏击后损兵折将的公孙瓒不得不再次退回营中固守待援。这一失败并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求救的信息泄露。

获知对手援军将至的袁绍,进一步加紧了对中京防线的攻击。与胜利近在咫尺的袁绍选择了土攻战术,从地下挖掘地道至主楼之下,然后破坏底下的支柱。深知大势已去的公孙瓒做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决定——引火自焚,一代枭雄就此退出三国争霸的舞台。

公孙瓒死后苦战8载的袁绍终于成为了河北之王。只是不知公孙瓒在兵败身死之前,有没有再次想起那句引他前往易水河畔自守,以观天下之变的童谣。公孙瓒选择筑易京的地点,位于现在河北省雄县西北的幽冀两州交界线上,具体说是幽州涿郡与冀州河间国的交界处(雄县当时建制的是隶属冀州河间国的易县)。

2017年,在雄县及相邻的安新、霸州三地各划出一部分土地新建有千年大计之称“雄安新区”后,雄县的知名度得以迅速提升。地势低平是这一地区的地理特点。从这事隔1800多年的选择来看,公孙瓒貌似还真的选择了一个有王气的地点。

相比刚刚为人所知的雄县,易京所依托的易水河在历史上的名气要大得多。荆轲离别燕国时所吟唱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让这条战国时期的燕、赵边界称得上是家喻户晓。在两汉时期,幽、冀两州在继承燕、赵的地缘政治遗产后,也继承易水河下游这条边境。

不过笃信命运安排,将退路定位于这片大平原之上的公孙瓒,可能理解错了童谣的意思。如果他对战国的历史比较熟悉,应该会知道在“燕南垂,赵北际”之间,原本还有个被后世称为“战国八雄”的中山国。

建立中山国的是从山西高原走出来的白狄族。夷狄出身的中山国一直是周边华夏诸国的眼中钉,之所以能够在乱世立国,很大程度是因为其将根基之地放在了地形更为复杂的太行山麓。

城中有山是中山国的最大特点,亦因此而得名。正所谓“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一旦这些依托山麓丘陵而建的城池,也不能抵御敌人的进攻时,中山国便会撤入太行山中,等待时机复出。历史上的中山国曾遵循此路径两度复国,一直到公元前296年方为赵国所灭。其故地入赵国并因此在两汉成为冀州之北的中山、常山两个郡国。

如果不是担心出城之后反而会溃败更快的话,公孙瓒本来是想亲自领军向太行山方向突围的。此时他应该是有些后悔,为什么自己选址时没有离太行山更近些。还应该后悔的是,倘若所依托筑楼的是一座石质的自然山体而不是堆筑的土台,袁绍也没有办法依靠土攻战术,摧毁中京主楼的基础。

真正与这四句童谣所示命运相合的倒是黑山军领袖张燕。以中山国故地起家的张燕,在公孙瓒自焚而亡之后,黑山军继续依托太行山与袁绍周旋,并观天下形势之变。

公元205年四月,张燕率部众十余万归降了官渡之战的胜者曹操,获封安国亭侯驻守邺城(且得以善终,子孙袭爵)。身处乱世,这实在是一个完美结局。只是如果没有上帝视角,谁又能够料到威震幽燕的白马长史和名满天下的河北袁绍,都未能在这片大河之北的土地上善终,笑到最后的竟然是一个山贼。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aplesuny

    地图

  • 18911293gjh

    要脸 是公孙先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