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第二期】房价和政策运作史·2

【房地产·第二期】房价和政策运作史·2

00:00
16:04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东西情报站》,我是大白老师的代班主播。        

         

上期我们提到,我国房地产的市场化程度在2003年达到顶点,此后开始出现各种宏观调控措施的轮回往复,同时建设速度的单向加速也在2003年终结,后续同样进入到对建设速度不断反复调整的循环。我们先来回顾下这个过程,再来对应分析其中的各种原委。        

         

一、第一轮宏观调控:2005年的国八条和2006年的国六条         

       

这一轮宏观调控是指向供应端的,主要措施包含了对地产政府和开发商的引导和约束,对一些土拍、融资、建设方面乱象的整顿,以及对供应结构的调整。         

       

由于不指向需求端,所以这一轮调控我估计大部分人是没多少认知的,甚至压根不知道这事儿的存在,唯一能让普通人有印象的可能就是“7090政策”,也就是70%以上的新增商品房要控制在90平米以下。         

       

这是一个供应结构调整问题,主要为了保证城镇化高速发展期,普通家庭首套刚需房的供应能够得到优先满足,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向。        

         

但是坦白讲,除了“7090政策”以外,本轮调控的其他措施,效果弱于预期,房价上涨和炒房热在这两年如火如荼,网络上被各种夸大的温州炒房团也主要活跃在这个时期。         

       

由于预期高涨,现房大多快速清空,市场开始大规模进入到购买期房的阶段,到了2007年,深圳人民已经开始满城找吊塔了,哪里有吊塔就去哪里问问有没有房子卖。        

         

这自然搞得中央有点头疼,尤其是央行系统,非常担心投资过热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这就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化程度和建设速度反复调控的最大原因。         

       

由于当时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还不足,而且城市化还在高速推进,宏观上住房是不存在过剩的,所以如果单纯只是房子的问题,就没有那么复杂了,也没有太大的风险,退一万步讲,就算短期盖多了,过个几年也就消化掉了。但是凡事一旦扯上金融,就是一码事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都是高负债运行的,只需要短期投资过热引发现金流危机,就有可能促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于是2007年,在需求端调控无果之后,中央开始了金融端调控,对开发商和购房者同时做出贷款约束,然而实际上这一次调控的效果很难做出评估,因为很快更大的外部影响因素到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危机之下,乐观预期被打破,需求端直接坠入谷底,前期高热度下大量投资开工的楼盘,阶段性的失去买方,形成库存积压,高负债的开发商和相关产业链此时显得格外脆弱,开始接连出现偿债问题。         

       

此后的事情,大部分人应该都记忆深刻——四万亿计划出台,同时楼市调控政策暂时松绑,个人房贷杠杆空间达到历史高点,巨额信贷额度支持下,房地产市场满血复活,场面很像今年三四月份的美股,几乎瞬间从谷底拉到顶峰,这就形成了我国实质上的第二次房产去库存,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75后、80后应该都是在这个时期购房上车的。        

         

二、第二轮宏观调控——2010年限购限贷,首次调控需求端         

       

无论市场如何疯狂,中央层面还是保持清醒的,没有忘记此前的风险问题。于是到了2010年,首次开始需求端调控——限购限贷政策正式出台,并且当时的限贷政策是根据贷款记录来的,而不是贷款状态,也就是即便还清以前的贷款,也无法恢复相应的贷款资格,非常严厉。        

         

至此,我国房地产大热的浪潮告一段落,政策约束强度到达顶点,具体措施上,与当前有所不同,并没有采取更细致的因城施策,而是全国整体一盘棋为主。        

         

2010-2014年是相对平静的四年,除了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之外,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保持了相对稳定,但其实这个阶段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成交量并不小,城镇化率和住房自有率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下持续推进。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认为中国房价太高导致大部分人都买不起房。当然我不否认现在是挺高了,但另一个事实是中国整体住房自有率超过90%,是全球最高水平,当然一线城市相对较低,强二线城市也不会特别高。这也是很逃开的客观规律,全球就没有几个超级大城市住房自有率很高的,但往下的绝大部分城市,住房自有率都非常高,这个大家回想下自己家乡的情况基本都有数。         

       

这个误区的形成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我国新房成交的时间分布问题。         

       

从2015年深圳领头开始,一直到2019年上半年,全国走完了一轮房价大涨,这之后我国房价确实是比较昂贵了,但实际上这轮大涨之后,以高价成交的房产只占历史总量的不到15%,部分城市不到10%,说白了就是85%以上的房子都是在价格水平相对不太高的情况下买的,至今已经形成了很厚的资产浮盈。         

       

当然,涨完以后确实一二线城市房价比较离谱了,对于后来者的压力非常大,所以这不有了新的转向,这个后面再讨论。         

       

这个情况其实就是林毅夫教授所说的“善用要素扭曲”。客观讲,我国这种双轨制条件下,以政策推动加速房地产大干快上的做法确实属于非市场化手段,不可避免的会在过程中形成一系列的要素扭曲。         

       

我国对这里面要素扭曲的最大利用就是——依赖发展初期各方成本要素都比较低的经济环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全国全民的金融资源,推进城市、基建和住房建设,以较低成本快速实现城镇化率和住房自有率的提升,如果不这么做,只会让更多人的买房时间点掉进高价区间。         

       

很多醉心于纸面的经济学人士长期对此大加批评,这就犯了用理论否定事实的错误。        

         

在2010-2014年这段相对平静的时间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就是2013年的“国五条”,被市场误解成了全国住房个人所得税都要按照差额20%征收,造成了一些城市恐慌性抢购引发价格上涨,典型代表就是深圳,涨了差不多30%-50%,但其他出现同样问题的城市整体涨的不多,影响不算大。        

         

时间继续往前推进,进入到本轮房地产周期的起点,2014年9月30日,著名的“930政策”出台,放松了限贷,房贷不再追溯记录,结清贷款即可恢复2-3成首付的资格,同时非一线城市大面积放松限购。但可能是市场在平静当中运行的太久了,有点迟钝,全国除了深圳以外,几乎都没有对这个放松政策作出明显反馈。         

       

到这里,一个现在看来可能不够谨慎的加码政策出台了,2015年3月30日,“330政策”出台,营业税全额征收认定年限5改2,同时调降首付比例。         

       

从这个时间点开始,以深圳作为先锋,北上广接力,强二线、弱二线、三四线城市依次跟进,形成了一轮接近4年时间的全国性房地产轮动上涨,成为了我国实质上的第三次房地产去库存。         

       

“去库存”这个词也是在这时广为人知的,全国整体涨幅差不多达到翻倍水准。然而紧接着,去库存逐步收尾之后,迎来了第三轮宏观调控——房住不炒。         

       

三、第三轮调控——房住不炒         

       

同样也是从深圳开始,在2016~2020年间顺次对各级城市重新逐步收紧政策,一直到此前不久,以对深圳、东莞等城市的加码调控作为尾声,宏观调控的政策状态基本达到历史最严,限购限贷、限售限价、再加上限社保限离婚认定,全面封堵,“房住不炒”四个字上升到战略高度。         

        

这一轮宏观调控的最大特点就是精细化,不同城市充分考虑了自身发展状况和供需基本面,做到因城施策,避免粗放管理造成过多误伤,这之后,绝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再次回到平静运行的状态。        

         

三次去库存,三轮调控周期,到此为止,全部结束。         

       

四、问题来了,会不会有下一次?         

       

大概率不会,我不敢说个别城市不会做一些局部调整,但全国层面大开大合的放松,已经很难再出现了。         

       

为什么,问为什么不会再大规模放松之前,不如先问一下为什么此前会大开大合的放松和收紧?         

       

因为,一方面有建设需求,要城市化,要提高人均居住面积、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又需要防止金融风险和房价过早过快上涨,所以循环往复,来回调控,左右平衡。         

       

那么,我告诉大家几个重要数字——截至2019年结束,中国城镇化率正式迈过60%,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超过35平米,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根据赵燕青教授测算,我国已规划已投入建设的所有城市建成区,已经可以容纳全中国77%的人口,说白了就是即便不做进一步的规划开发,我们的城市硬件也已经做好准备迎接77%的城镇化率了。         

       

虽然对比中型发达国家,77%的城镇化率还是偏低的,但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内部发展不均衡的超大型国家来说,这个城镇化率水平将是未来二十年都很难迈过去的台阶。         

       

所以,道理就很简单了,我国宏观上的住房紧缺,已经不存在了,那么供给端狂飙突进式的建设,自然就不会继续下去了。这一点从近两年对开发商加强管理和限制的政策环境中也能看出来,尤其是最近对开发商融资的分级管理。         

       

不过,请注意,这里我说的是宏观上,指的是全国大面上没有明显供需矛盾了,但是局部城市,像深圳,局部地区,像厦门岛内,局部产品,像学位房和顶级城市豪宅,还是会存在微观的供需矛盾,这也将是未来个人房地产投资的主要淘金方向。        

         

我日常被人问的最多的问题就是:XXX城市的房子能不能买,会不会涨?这个问题,实话讲,我回答不了,因为我不可能对太多城市有了解,大多数二线以下城市的情况我压根是两眼一抹黑,但讲到这里,可以给大家一个整体的思考方法:         

       

你不妨想想这个城市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比如深圳这样产业集群特别强、新增人口流入特别猛然后供给还不足;比如厦门岛内这样有严重供给约束;比如学位房这种追求相对排名的稀缺资源;比如拥有全国稀缺的顶级城市资源,可以迎合资本市场中的新生富豪。如果都没有,就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三四五六线城市的话,坦白讲,现在以及未来大概率是不存在宏观供需矛盾的,甚至有不少城市供过于求,只要没有全国层面的政策激励,房价很难明显上涨,差不多也就跟着经济增速慢慢蠕动,供过于求的城市甚至长期停滞,那么,答案自然就有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弱势城市以前也没什么供需矛盾啊,上一轮不还是大涨了?那凭什么说以后很难明显上涨?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是对供需的微观分时结构理解的还不够透彻。  


供需有宏观整体情况,也有微观结构,微观结构中包含了分时结构,也就是由于房地产相对长的规划、审批、建设流程,使得某一特定时间段里市场上的供应总量相对有限,如果有办法在这段时间内,一次性把大量需求集中释放出来,就可以制造局部短时的供需矛盾,引导价格上涨。         

       

在我国的实践当中,这一般有两种路径:         

       

一种就是上一轮上涨那样,全国性放松。通过逐级上涨引发的强烈增值预期,激发主观购买意愿,形成需求集中释放;         

       

另一种是货币化棚改。货币化棚改把一些旧城区居民的房子回收,并给予货币补偿,这时由于旧城拆除重建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供给无法立刻释放,但居民需求是立刻产生的,而且还拿到了钱,自然会马上形成集中需求释放。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在2018年开始暂缓货币化棚改,这种供需时空错配会埋雷,当年日本人把自己房地产玩儿崩就有这个因素在里面。       

       

现在,大范围放松和货币化棚改两个情况都不太可能大规模再现了,自然很难再有弱势城市出现集中供需矛盾推动房价大涨的情况了。        

         

在这个未来预期之下,部分城市的局部供需矛盾要如何去化解?以及未来新增城市人口面对高房价要何以维持社会必要的公平性?         

       

这就涉及到上期结尾问题的答案了——深圳未来目标让大部分居民都能住在政策性住房中,这个政策性住房将是一个复合概念,包括买卖和租赁两种模式,也包含了从高端人才房到中低端廉租房各个层级。深圳目前商品房总存量大概是190万套,以实际管理人口计算,仅有40%的人口居住在商品房中,这个目标任重而道远。         

       

具体怎么实现?我也不知道,目前还在规划编制当中,注定将是一个非常长期的事情,而且必然需要依赖跟珠海、汕尾、东莞等市的合作,我们不妨重新上路,拭目以待。        

         

那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脉络,都已经放在大家眼前了,宏观导论的第一部分到此为止,下期我们深化一下,进入第二部分,结合经济发展来看看房地产的作用和意义。         

       

如果你喜欢本集内容,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给更多朋友。
       

编辑|何海东   审核|杨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612570wfc

    终于等到大白老师的更新,希望你早日康复啊,希望每天都有更新,大白老师太有深度和广度了,盼望盼望中,早日康复💪🏻

  • 刘英伟_qt

    听上瘾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