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1. 我们没有整合功能,常常是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没有这个功能。
2. 父母价值感低,受不了挫败,才更想成为完美的父母。
3. 父母价值感低,与他们的父母生活于更糟糕的环境有关。
超越原生家庭,轻松活出自己。
你好,我是周小宽,很开心你来听我的心理课。
在我的心理疗愈五十讲里,我曾讲到过,很多焦虑的根源是和偏执,也就是一种极端化的思维相关的,我想在今天的分享中,再来谈一谈这一块的内容。
极端化的思维也好,偏执也好,追求完美的焦虑也好,无处不在地想要掌控的思想也好,它们的成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
我想跟大家说的是,其实这其中有一个家族代际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有一些极端化思维的人,如果你的人格还没有心智化到可以去整合你的偏执,如果你不能够将它整合到你能够容纳好与不好,成功与失败的这样一个状态,那么可能这与你的母亲、你的父亲、甚至你的祖父母,你的原生家庭、家族中就没有这个功能是相关的。
也就是说在你父母的这一辈,他们本身的内心状态很可能就是相对极端化的、偏执化的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在孩子的早年去帮助孩子建立能够去容纳,整合不好的、糟糕的、缺陷的、不完美的这样一种功能。
大家听到这里可以给自己一些思索的时间,去对照地想一想你的父母,或者甚至是你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那在这样一些人群里,有没有存在这样的一种人格的状态。
有的人可能会不理解我这个说法的根据,举个例子,也许有人会提到,我并不是出生在重男轻女的家庭,我的父母也给我(比如说我是一个女性)投入了很高的关注,甚至包括我的外公外婆也很欢迎我的到来,当时他们是一起来养育我的。
我自己感觉我得到的家庭关注和关系的滋养应该是很多的,我得到的这种养育我一直以为是相当好的,好像我拥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原生家庭,但是为什么我现在也是如此地追求完美,为什么我觉得我有些纠结,这么地脆弱,我觉得我有极端的思维,或者说我其实非常焦虑,总想去控制,这如何解释呢?
我想这样回答这样的疑问,也许这恰恰就说明了你受到了家族代际的影响。因为如果你的母亲,她本身在人格的深处并没有这样一个功能,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整合的功能,那么她对你的“爱”给的再多,这个爱本身也是不带有这种功能的,这种爱可能是不平衡的,这种爱可能就是一种偏执的爱,是没有整合功能,没有接纳功能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他如果自己的人格状态还没有走到能够去整合不好,能够去接纳糟糕的部分这样一种人格状态的话,那么这样的人他在关系中,他可能给出的爱和关注也会带有一些偏执的感觉,一些极端化的感觉。
我想在今天的分享当中这样去讲的话,我会想到可能有一些人会觉得难以接受,难以理解。
但是来到今天的这样一个时间,从我们的五十讲听下来,我们有谈到原生家庭这么多,也许我们是可以在这个问题上更进一步的。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去真的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这样的一种家族中真实的代际的状态,那么也许我们就能够去看到父母更真实的一面,看到我们自己更真实的一面。我们就更能够接受为什么我们会对那些对我们很好,很关注的父母也会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恨。
当我们去接受了这个部分,我们就不会那么容易地被一个所谓的好的养育,或者是好的父母给框住,而无法解释我们内心不断的冲突,无法解释我们在关系中那些痛苦的状态,我们就能找到解释,找到原因,那么能够更好地与自己和解。
二
认真地去想一想,去回顾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也许你的父母养育了你一个孩子,或者他们也有两个孩子,但是他们真的没有重男轻女,也没有偏心,甚至我们会看到很多父母为自己的孩子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将所有的心思,所有的期待都放在了这个孩子身上,但是我想说这种用尽力气,可能就是他们极端化思维的表现之一。
举一个也许大家听说过的董卿的例子。
我记得曾经在一次采访报道中看到,她回忆起自己父亲的时候,她流着泪说,父亲曾经对她是非常严厉的一种管教的,我们看到董卿现在在各方面都非常的成功,而且她在诗词这方面的造诣可以说是非同一般,令我也觉得叹为观止,我们会从她的这个部分去联想到,也许她目前在诗词上的造诣可能也是得益于她父亲当时对她严厉的管教。
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种管教,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董卿,但是如果我们从关怀心灵的角度,如果我们去关注一下,那么董卿为何在节目中会洒泪?为何谈到自己父亲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情绪,会比较的激动,我想至少证明她的内心在谈到这一块的时候,可能是非常复杂的一种感受。
这就像很多人在谈到父母的时候,我们虽然也会承认,因为父母当年的养育,可能才有了我今天的位置和成就,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说,为什么我的内心在提到这件事的时候会很痛,我们又能否承认其实在与此同时,我们在原生家庭中也有着一种创伤的存在呢?
我不知道而今在生活中的董卿,在回顾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看到自己如今的成就的时候,她是否真的觉得平静、幸福和满足,这个问题我肯定不能替她去回答,但是我可以说的是,我在生活中,在我的咨询工作里,我也确实见到了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并不幸福,他们甚至总是怀有一种深深的,对自己不够满意的情绪,他们总是陷入自责,无法停下来,无法能够真的去享受生活中的一些时刻。
所以我想我们可能都会认同,成功或者说取得成就并不能够完全和幸福划等号。
那么我们再说回到刚才的关于代际的问题,很多成功的人他可能都有一位严厉的父亲或者母亲,如果我们从这个层面去倒推的话,这可能也意味着这样的一位父亲或者母亲,他需要一个完美的孩子,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对孩子严格的父母都是如此,我们只能说在这样的父母当中,有一些父母也许存在着一种人格发展的不完整,可能由于他们自己处在一种偏执化的状态里,只能接受完美的自己和完美的孩子,所以有一种类型的父母是不能够容忍孩子在某一些他觉得一定要做到,一定要优秀的方面有瑕疵的,这是父母的偏执和焦虑。
那么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些父母亲也很可能大概率的,也许更容易能养育出成功的孩子,但是他们未必能养育出幸福的孩子。生活中其实很多人都是如此,得到了很多父母的爱,但是最后还是长成了一个很苛责自己、价值感很低的,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追求更好的,不自觉地去讨好他人的人,甚至是一个外在特别成功,内在极为自卑的人。
所以我想其实在这个部分,我们也许真的不能单方面地去怪责父母,他们当时是否能够做得更好一些,甚至这个还真不只是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而是与父母的养育背后,他们内心的人格状态有关。
我们在精神分析中有一个词叫做动力,这个动力所指的就是我们潜意识中的动力,它不一定需要被言语化的,就比如说在生活中,可能有的人回想自己儿时的时候,想到原生家庭,觉得自己的父母其实并未特别严厉,甚至是没有明确地对自己提出什么严苛的要求,那么为什么我还是如此地焦虑,如此的脆弱和追求完美呢?
我想在这个部分也许我们可以尝试,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解释一下父母没有说的那些内在的动力是什么。其实就是可能你的父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是承受不了一点点的挫败的,他们在这个部分可能是比孩子还要脆弱的。
他们会这样去想,我的孩子是我唯一的一个孩子,是我最看重的,我如果出现了一点点差错,没有将这个孩子养好,教育好,我是不能够接受这样一个自己的。也许他们会觉得我可以接受我在生活中,或者工作中其他的事情糟糕一些,但是我决不能接受在我如此重视的事情,或者在我如此重视的人上面,我倾注了全部心血的孩子身上,我也有做得不对的事情。所以在这一点上,父母的内在可能是没有说出口的一种偏执和极端化的思维。
因为父母承受不了失败,所以不管是要求孩子的健康还是孩子的学习,或者孩子在为人处事上的各种,可能这样的父母都要求孩子是能够完全做好的,这样父母才能够产生一种我是不错的父母,我是完美的父母的感觉。
否则的话,人格层面不够强壮的父母可能就会自我瓦解掉,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糟糕,他们为了维持住自己脆弱的价值感,所以就导致了孩子的这个部分是一定不能出问题的。那么这跟代际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现在可以这样来看。
三
接下来我提出一个问题,这就和前面说过的家族的代际有关了,这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价值感这么低?我想那用父母的原生家庭来解释这个问题就可以。
所以从我到我的父母,再到父母的原生家庭,这个就是我们在心理学说的家族代际。比如说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那一代,那么他们当时生活的时代背景就是在战乱中,所以他们的生活是颠沛流离的,或是在饥荒中忍饥挨饿的,生存也是非常困难的。
我外婆的父亲是被日本人的轰炸机给炸死的,在我外婆的回忆中,她那一辈家里居住在城市,11个孩子只存活下来两个,当然我外婆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我们可以去想象一下在我外婆的原生家庭中,她经历了这么多的死亡,只有她和自己的姐姐活了下来,而作为孩子,她可能会眼睁睁地看到,或者是经历了自己的兄弟姐妹接连因为战争、因为贫困、因为疾病而就这样悲惨地死去。所以我想在这样的一个原生家庭的状态下,我的外婆能够不焦虑吗?我想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假如说我们以我的外婆作为那样的时代的一个缩影之一,我想或许很多人的祖辈可能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充满创伤的童年经历。所以我们的爷爷奶奶那一辈,可以说真正能够在人格的层面心智成熟的,发展出良好心理功能的人应该是非常非常少的。这是一个集体性的问题,在疾病、贫穷、死亡这样种种的压力下,他们那一代人焦虑感都是非常非常强的。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有被迫害的妄想,会有集体的创伤,无法信任他人。
所以当我们去回顾这样的一些故事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看到,我们的祖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这一代,其实他们的人格是因为很多先决条件而形成了很多障碍,很多创伤,很多缺陷,没有办法、没有很多的土壤让他们朝前发展,但是正是他们生育和养育了我们的父母,所以他们很难具备条件,或者说很难有非常好的心理能量去做一个我们心理学意义上的足够好的爸爸和妈妈。
那么到了我们的父母这一代,我们会看到他们的生存环境确实是比爷爷奶奶那个时候好了一些。他们在养育上也获得了更好的照顾,确实比上一代人进步了很多,毕竟上一代人将自己的孩子养活可能都是很难的,但是到了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他们可能就有一个心里的空间,让他们去励志要认真地做个好父母,但是当他们决定去做个好父母的时候,却并不能够很快地去改变自己人格的状态。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的人格不是在一天中形成的,也不可能在一天中改变,不管你的主观意愿有多么强,我们只要接触心理学就会知道,人格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从一个人出生开始,也许最早期决定性的是头一年。
那么接下来按照时间来递增,就是三年、六年这样一个状态,到了青春期,到了二三十岁,我们还会有一个人格的改变和成长,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和问题的时候,即便我们进入到一个学习的状态,即便我们进入到心理咨询当中,我们也是走在一条漫长的人格修通之路上,这个时间也是以年计的。
所以无论我们的父母多么想要成为好父母,他们能够做到的都是一定的,都是有局限的,这个局限可能就是我们在今天的分享中最前面提到的代际,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多少,他们从父母那里继承了多少,这些潜意识的,潜在的部分一时半会是很难改变的。
而且比如说我们聚焦到价值感低这一块,我们会看到有不少价值感比较低的父母,而且他们自己也能感觉到自己内在比较匮乏,没有活出自我的这样一种父母,他们会更迫切地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捆绑在一起,更迫切地希望通过一种养育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让自己的身上那些自己的青少年时期,或者说青年时期未完成的一些情结能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实际上他们就是在让孩子替他们活出他们自己那些遗憾的、未能活出的部分。
那么这样一来,这种心愿反而成为一种孩子的掣肘,让我们没有办法脱离父母,让我们自己的生命就和父母的生命互融在一起,所以我们就很难与父母完成分离。
那么讲到这里,大家会看到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父母,他们迫切地想成为100分的父母,但是如果我们从代际的这个角度来看得更深一些,更真相的话,我们会知道哪里有100分的父母,可能做到60分,就已经是非常好的一个状态了。所以在父母的那个年代,甚至是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年代,所有想成为100分的父母的人,是不是就带有某种偏执,或者极端化的思维呢,而这样的一种思维,是不是和我们的祖祖辈辈的这样一种代际相关呢?
在今天分享的最后想提到一句,就是和这种偏执相搭配的一个心理的状况,其实是虚幻的、膨胀的一种自体感觉,那么这个和实际上极度虚弱的自己是一种在一起的人格套餐,它是并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人格的状态上越虚弱,他可能越需要一种膨胀的、虚幻的、完美的自体感觉。所以也许可以说人格层面越是匮乏,越是虚弱的父母,他可能才更需要养育出100分的孩子。我们可以拿这样一个问题去理解自己的原生家庭,或者是父母的原生家庭,我们也可以拿这样的一个问题来问一问自己。
我是周小宽,我在这里等你。
听到小宽老师的声音感觉很暖心。
周小宽 回复 @F伏龍L: 谢谢喜欢
是的,我妈就是这样,希望我是100分的孩子,这样她才有面子,才能接受,无法接受任何的不完美。而从我们这一代开始接触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可以超越父母很多,用更好的方式照顾自己的孩子,学会疗愈自己。非常感谢小宽老师,从疫情开始一直坚持听,反复听,收获良多,很多内心的矛盾冲突渐渐找到了答案,领悟很多,改变很多,接纳很多,重新看到很多。感恩遇见,希望小宽老师也能一直坚持下去,帮助到更多的朋友爱你
真好,又有关于原生家庭的更新。谢谢小宽老师真诚的分享。我的父母都很偏执,自然我也好不到哪里去。即使知道这样的偏执是要不得的,我能做的也只是缓慢的修正。这个过程真的非常冲突和痛苦。有时候精疲力尽,如同困兽。也许这本身就是偏执的一种表现。我看到了对自己深深的不接纳。不管如何,唯有自己对自己负责,才是唯一的出路。谢谢小宽老师课程的陪伴
看到这个标题时,有意识的想回避,因为我就是这样,不想面对这么不堪的自己,但是听了之后,明白了自己为何如此,看到了真相,有些接受自己了。
又来追更新了,昨天报名曾奇峰老师团队的精分长程课(武志红心里平台推出的线上课),这两天开始学习了,这次想认真的学习。。
我父母不会愿意听这种东西
周小宽 回复 @醅箜褼: 你听了就好。不是改变他们。是帮助你理解自我,划出你自己的界限。
这几天和妈妈在一起。刚刚又在反复听这一集。和妈妈在一的我总是会受她的影响变得挑剔暴躁,不知不觉总会又有自责情绪,怪自己怎么变得和她一样,只有反复听小宽老师的节目才会有一点点平静找回自己的感觉。
我接不住我五岁女儿的坏脾气,任性,糟糕等等。我自觉我的心理年龄只有五岁。每当她哭泣,任性,发脾气,不如意等等的时候,我就焦虑,要么想发疯骂她,要么想逃掉,总之大脑就是卡在那了!我需要修复我的内心小孩。只有这样才能疗愈现在的我
上海米豆_rt 回复 @飘悬的灵魂: 可能是你想起小时候的事
太爱了
好想得到小宽老师的咨询机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