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2:菜鸟分析师!出师不利
各位书友大家好,欢迎继续做客老齐的读书圈,今天我们继续来讲这本书,约翰聂夫的成功投资,昨天我们说到了,约翰聂夫小时候,也追求过篮球卡片,看着他的价格飞涨,他还是非常愿意购买,并非是源于喜欢,而是希望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别人。虽然他也看到过,有的卡片价格暴跌,最后无人问津,但是却依旧乐此不疲,此时他甚至幻想,不用工作,就靠炒这些卡片就能赚到钱,甚至他也试图预测哪些卡片会很快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具有升值潜力。然后先于其他人,把这些卡片买下来。后来真的让他赌对了,一些卡片确实一开始不受青睐,但后来身价暴涨,所以他从11岁开始,每天都在琢么这些事情,并且已经可以自己去赚零用钱了。
1944年,他开始出去打工,白天做球童,晚上送报纸,是不是看着眼熟,当时我们讲巴菲特传记滚雪球的时候,也提到过,巴菲特也做过球童,送过报纸,可见成功的人,经历似乎都是类似的。约翰每周能赚到40美元,对于一个12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不菲的收入。现在很多家长,肯定不会让孩子这么干,但其实你的爱护,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好事。
底特律的高尔夫球俱乐部只对上层人士开放,所以做球童也就意味着他能够在很小的年龄,接触很多成功人士,接受这些人的思想,耳濡目染,这是一个贫穷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无论如何都学不到的东西。
到了高中,他开始在便利店打工,他的工作就是把冰块放到碎冰机里,然后出售,有的时候他还是出纳,管理员,清洁工,这让他每小时能够拿到50美分,而且可以吃到冰淇淋,但最重要的是,让他知道了,生意到底是怎么运转的。什么才算是好生意。老齐多说一句,很多人做投资为什么不成功,就是因为你连个小卖部都没开过,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生意好做,什么生意难做。一般优秀的投资人,都是从实体企业家转身而来,一方面他们有了金钱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有了经验,可以分辨哪些生意是好生意。也知道什么时候生意变坏了,什么时候,生意没有变坏。这些东西,你光在企业打工,是看不到的。
后来,他还做了很多的工作,比如在旅店打工,当百科全书的推销员,后来他亲爹也回来找他了,他的亲爹,也是一个出色的销售员,而且他还有一家仪器设备公司。亲爹安排他进自己的公司工作,还给他安排了住处,把约翰当成继承人来培养。这个公司的生意很好,还赢得了政府大订单,约翰的任务就是负责销售工作,并且负责售后工作。这又给他上了一课,赚钱并不需要什么特别的魅力,如果你可以找到沉闷乏味同时又有利可图的业务,那么你可以轻松赚取大把利润,因为这样的行业吸引不了太多的竞争对手进入。这可能也是他之后,喜欢投资冷门的原因。要赚钱并不一定要在进入热门行业,在不知名行业的土豪其实也是非常多的。你觉得很烂的业务,但就是有人能赚着大把的利润。
不过,很快约翰就对现有的工作失去了兴趣,他的父亲很咄咄逼人,他不喜欢这种因为一些小事就被骂的狗血淋头的状态,所以他决定不干了。令他惊讶的是,他亲爹竟然没有挽留。很快他就干起了汽车销售员,卖起了福特汽车,不过没干多久,他就去海军服兵役了。这时候,他的父亲给了他两个建议,1个是不让他参加潜艇部队,2是建议他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并且保证他不会亏钱。就这样约翰把自己所有的存款,都买了他爹公司的股票,此时他已经是一个证券参与者了。
海军把它安排到了航空电子技师学校,在那里他不辱使命,考了个倒数第一,然后海军也没客气,继续让他再高级航空电子技师学校学习,这一度让约翰怀疑,美军的情报能力。在学习之后,海军让他们这组人去修理飞机。于是他就这么度过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其实也就24个月,有14个月还是在学校里。甚至在他退伍的时候,都没有踏上过一艘船。
在部队他习惯了打扑克,这是一个财富再分配的场所,牌技高超的人总是赚到盆满钵满,而约翰则观察那些高手,他发现了一个秘密,这些人对于胜败有很好的判断力,除非他们拿到一手好牌,否则绝不会轻易下重注。后来,他说,如果水兵们能把打牌的技巧投资于股票,他们肯定能够赚的更多。
这段时间,约翰闲来无事看书,读到了普通股和优先股的内容,他就赶紧问他亲爹,说你给我的是哪种股票,可见此时的约翰,对于股票市场几乎一无所知,后来他确定就是普通股,也就是价格随公司业绩上涨下跌的股票。此时,约翰,对股票开始产生兴趣,这是他投资生涯,最早的标志。后来他去报考了托莱多大学,一边卖鞋,一边念书。这让他相当疲惫。不过在这里他还顺道结了个婚。
约翰在中学的时候,成绩平平,甚至荒废,但是进入大学后,他的成绩一飞冲天,基本都是A以上,并且获得了很高的荣誉,他说这可能是因为他找到了学习的动力,这其中一个好导师功不可没,这就是教金融和投资的西德尼,罗宾斯教授。
罗宾斯教授是格雷厄姆的坚定追随者,上课的方式也如出一辙,约翰所修的两门金融课程,都是罗宾斯教授主讲的,最后他也获得了金融优秀毕业生奖,这就激发了他要去华尔街闯一闯的念头。
最开始我们说了,约翰在华尔街没有如愿成为股票经纪人,而是转而到克利夫兰国家城市银行成为了投资分析师,他负责6个行业的分析,分别是化工行业,制药行业,汽车行业,橡胶行业,以及银行和金融。
他说自己对汽车比较了解,1955年,汽车是一个很好的行业,也受到市场的关注,他父亲就是个汽车迷,他自然也有这个基因,而化工和制药就比汽车困难的多,他只有初中化学物理的相关知识,显然严重不够用。而这个行业当时被定义为成长行业,所以股价全都很高,估值也很贵。科技一直不是他所擅长的,即便后来也是。但他还是努力去调研,然后通过不断地提问题,了解相关方面的知识,他也开始慢慢的有所领悟,这也激起了他的雄心壮志,他不甘心只做一个分析师。因为,他发现自己身边那些的分析师老前辈们,干了很多年,竟然连一辆好点的车都买不起。足以证明分析师和投资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职业。
不过约翰的职业生涯并不顺利,在他工作6周后,股市上涨了45%。此时他认为股市涨幅太离谱了,即将面临回落的局面,从媒体报道来看,各行各业都发展良好,但是约翰却担心这是一个乐观的泡沫,于是他向老板提出了警示,此时他还是个菜鸟分析师,说话没什么分量,压根也没人听他的,不过他觉得很幸运,因为如果此时有人问他怎么办,他反而会比较尴尬。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对策。结果,1955年股市又涨了17%,连续创出新高。所以显然约翰错了。
从这时候,股市就被激活了,不断上涨的除了指数,还有交易量,不过当时交易最活跃的10只股票,到90年代,只剩下了三只,美孚,通用动力和美国航空,其他的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不是破产倒闭就是被兼并收购。可见热门股,绝不是好的投资。短期越是热门,就越是具备风险。
当时他们获得市场信息还是要通过报价纸带,专业的机构会雇佣粉笔工,把报价纸带的价格,以最快的速度腾挪到黑板上。粉笔工相当辛苦,需要跑来跑去。不断的擦掉价格,再填上一个新的价格。有的投资公司还让年轻女性来担任粉笔工,这样更加能够吸引投资者的关注。
约翰的工作就是要撰写入木三分的研究报告,他要询问管理层,为什么营业利润下滑,为什么管理费用,比销售额增长的还快,为什么今年分红比去年少等等,但是显然他得到的回答,并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比如美国工业的董事长就曾经信誓旦旦看好公司的前景,但20年后却成为温莎基金,最悔恨的一只股票,赔了一半。
那一时间,由于苏联的人造卫星登空,所以在美国国内也掀起了一轮科技电子热,只要跟电子航天沾边的就都会股价大涨,很多公司甚至都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某某电子公司,约翰说,这个跟50年后的互联网泡沫极其类似。那么约翰在这里能赚多少钱?他又是怎么进入温莎成为基金经理的,咱们明天接着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