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依山 黄河入海”全靠想象【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 黄河入海”全靠想象【登鹳雀楼 王之涣】

00:00
09:07

登上鹳雀楼,才知道王之涣在说谎,骗了我们千年


中国是"诗的国",当我们还在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唐诗了。和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一样,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也是中华儿童从小就耳熟能详的诗篇,而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积极人生态度,鼓励了一代代炎黄子孙勇往无前,开拓进取。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当我们吟诵这首诗时,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幅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登楼远望,天地苍茫。可是,当你站在鹳雀楼山上,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鹳雀楼在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古蒲州城外,它始建于北周,是北周的大冢宰宇文护修建的。传说宇文护的母亲为北齐所劫,他日夜盼母归来,于是就在黄河岸边修建了这座高大雄奇之楼。他每每登楼东瞻,希望早日能够迎母西还。这座楼在当时可谓高耸入云,而登楼眺望的最佳视角不是朝向西南,反倒是正南或西南方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上鹳雀楼,王之涣看到的,到底是什么呢?是白日依山而尽,当然仿佛就是夕阳西下;黄河入海奔流,应该就像是黄河自西向东,滚滚流入大海,这样的长河落日,这样的群山连绵自然给人一种雄浑、壮美之感,于是才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超拔豪放之语。但登上鹳雀楼,你才知道,这些想当然真是大错特错了。


 


鹳雀楼的正南方向是中条山余脉,虽是余脉,却也雄伟瑰丽,连绵不绝。可是中条山的余脉只延伸到黄河岸边,而黄河在这一段,也就是鹳雀楼边,其水流方向是自北向南的。它流到中条山的背后,方变成L形,才自西向东奔流而去。所以由于中天山脉的阻隔,在鹳雀楼上,根本就看不到自西向东流淌的黄河水,只能看到黄河自北向南奔流而去。


因为黄河就在鹳雀楼旁自北向南流淌,而中条山余脉就在黄河岸边,所以站在鹳雀楼山上,看到的只能是正南方向与东南方向的中条山群山连绵,而黄河以西则是大片的平原,最多只有一点小小的丘陵,根本见不到高山。也就是站在鹳雀楼上,是看不到落日与群山辉映之景象的。当然,也并不是说鹳雀楼西南方向就没有高山,但那五岳之一的华山与鹳雀楼之间,至少也要几十公里,非人目及所能达到的范围。


 


由此可见,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就其周围的山川地理实貌而言,应该是既看不到自西向东奔涌而去的黄河,也见不到西沉的落日与群山相映的场景。难道一千多年来,我们都被王之涣给"骗了"


在鹳雀楼上,能看到的白日依山,只能是它东南或正南方向的中条山。而事实上,在古诗词中的大多情况下,"白日"并不指落日,并不指夕阳。《古诗十九首》中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李白的"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这里的"白日"是指太阳,而非只是落日、夕阳。况且在鹳雀楼上所能看到的夕阳并不能依山而尽,而是落于茫茫的平原大地。所以这里的白日依山,所依之山应该是对面的中条山,那这"白日"就有可能是一天中的任何一段时间的太阳,它可以是早上的朝阳,也可以是正午或者午后的太阳,而最不可能是我们一直以为的落日夕阳。


 


这样说来,那又如何解释"白日依山尽"""字呢?本就无山可依,又何来会依山而""呢?


其实,""虽有消失的意思,也有最大限度的意思。事实上,当你站在鹳雀楼时,望着眼前连绵不断的中条山,眺望依山而行的"白日",你就会突然理解了王之涣"白日依山尽"的感觉了。那眼前的群山与太阳好像一瞬间消失在无穷无尽的浩渺空间中,消失在无穷无尽的历史长河里,而此时的人就会产生一种最大程度的消散的感觉,仿佛自己也已融入到那时光的长河和渺远的旷宇中。"白日依山尽"的那种最大程度的融入,不只是白日,还有自身,还有自身所立的这片广大的时空。


 


"黄河入海流"虽不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这条伟大的母亲河,九曲东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奔向大海,这无需证明,自在诗人胸中。况且,站在鹳雀楼上,就算水势东流,目光所及,也望不到它流入大海的。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幅壮美的图画更是在诗人脑海中勾勒出来的,这是一种胸襟,一种气魄,一种壮怀,一种豪气,这样才呼之欲出了那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旷达和豪迈了。试想,假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说的是落日西沉,天地昏昏,黄河东去,渺远无尽,那就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昂扬向上、气势充沛不协调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夜半销魂谁人曲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虽然很励志的一句诗但是他只是一句话而已。在人生的琼楼之下想得到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得有多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