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恢复更新,顺便谈谈读书

《易经》恢复更新,顺便谈谈读书

00:00
19:42

各位同学,大家好!

首先向大家表示歉意!


1

《易经》这个课程停更了两年,之前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时间不够用),在这期间,也经常有很多同学都留言给我,鼓励我继续更新。非常感谢大家的鼓励。

孟子曾经说过:独乐(yue)乐,不如众乐(yue)乐

——如果一个人学习,读一本书,尤其是读古书,会不容易坚持下来,不如大家一起读一本书那样有氛围,所以,我们这么多人,一起读书,一起学习国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这会是一件非常开心,也非常难得的事情!

2

也有人在留言中对这个课提出批评:不按照书中的内容讲,阐发太多。

其实,这本《周易今注今译》,也是现代人写的,是南怀瑾先生和徐芹庭先生,师徒两人的合著,里面用的文字很多也都是现代白话文。

所以,有一定基础的人,看书也能看懂,尤其是前面的一些章节,从乾卦一直到观卦,前面的二十卦,是南怀瑾老人家亲自写的,讲的都很详细。

因此,其实按道理说,这个课程,原本是不需要讲的。


但是如果讲的话,就不能光满足于书里面的内容了,要做些补充,举些例子。我们读书的时候,其实也是一样,如果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没有思考的话,那可能读了之后也会感觉收获不大。

这本书的作者,不论是《易经》的原作者,还是这本书的编著者南怀瑾先生,都是得道的高人,所以,很多知识,他(南怀瑾)会认为学习者都具备,不会讲得面面俱到,尤其是写书的时候,如果全都展开,篇幅就不够用了。

所以,书里面有很多地方,我们读了会感觉到看不懂,有些专业术语,也会不明白,这是初学者最常面对的问题。


况且,

《易经》距离现在时间太久,如果不例举历史当中,或者现今社会现实当中的例子,对于很多现代的学习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原文的。

于是,这个课程,就会经常变成“讲故事”,也是无奈之举,易经太难啦!当然了,我这么说,其实也是给自己找借口,主要还是我的学问不够,不能做到大道至简,但是,大道至简,这始终都是我们读书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要把我们读过的书,化繁为简,然后,再活学活用,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这是我们读书的目标和动力!


3

再者,

当初开这个“课”的初衷,也是希望:

没有任何基础的初学者,能够通过这个讲座了解易经,了解国学和我们的中华文化:它是那么美,那么有魅力!

因此,这是个入门的课程,是面向没有基础的初学者的。

如果有了一定的基础,不建议听这门课,建议直接去读古书,看原著。

但是也有很多人正在学生阶段,读书、买书,都是个不小的负担。

(一本《周易今注今译》要将近40元)

所以,因为这个原因,开了这门课。


4

除了《周易今注今译》,还有《黄帝内经》,也是普及版的,会逐句讲解,甚至每个难以读懂的生僻字和词,都要把它的意思弄明白,这两部著作,都属于精讲版,这样的话,感兴趣的学习者,即使没有书,也能学习:

每一讲都会有文字稿,可以看文字稿,可以记笔记,或者,不记笔记,多听几遍也可以。


坦白说,我不够资格做《易经》课程的老师,万分之一的资格都不够,所以,也一直担心会因为自己瞎讲,误导了大家。

但是很多同学也给我留言,鼓励我,说没事你讲吧,我知道你瞎讲,我就瞎听好了,反正我又不是为了学习算卦听这门课的,我就希望能够学一些中国文化。

这样,我就不担心了,也就敢讲了。

大家不要对这门课期望太高啊,听这个课听完了也算不了卦,而且,古人也说过:善易者不卜(荀子)——虽然我们不是善易者,但是,我们学习这门知识,初衷也不应该是占卜:

人的命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5

还有另外一门课,《黄帝内经》,也是一样,我们把聚焦点只是放在预防疾病上面,而不是治疗疾病,求医问药方面,那样的话,一切就都简单了。

看病治病,就留给医院和医生,我们这个课堂,只是普及知识,是为了传播,让更多人学习了解国学文化,弄明白中医能做什么,和健康的本质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是不是?

6

还有,有的人读过曾仕强老先生的书,或者看过他的讲座,会说,这个《易经》怎么和曾仕强老先生讲的不一样啊?

这个真的不一样,这是南怀瑾先生的版本,我们是按照他的版本阐发的,属于接着讲,接着前人的往下讲:

南怀瑾先生的书,需要补充的内容,如果必要的话,我们会参照其它版本,做一下补充。


而且,如果读的版本多,就会发现,《易经》的注释,几乎千人千面

同一句话,同一句古文,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所以,初学的时候,如果看到不同的版本,就会感到众说纷纭,不知道该看哪个版本好,不知道该听谁的了。

当然了,曾仕强老先生的版本,也很想分享给大家。但是现代人的著作,可能会涉及到版权的问题。不像古人的书,随便讲,不会有侵权的问题,而且,讲错了,古人也不会责怪。

有本书,叫《易经的奥秘》,曾仕强先生的,也推荐大家读一读:


7

过去这大半年以来,不知道是不是疫情的原因,很多人上不了班,或者开不了学,关在家里,有时间了,都有时间听课了,我收到的留言突然变多了。

非常的高兴,也非常感谢大家,我多多更新课程吧,我们大家一起学习!

我这里国学方面的书多一些,所以,会把一些我认为好的著作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家也多给我提提建议。

总之,就是一句话:我们一起学习国学!



我们现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总的来说,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因为每个人读书的时间不够,整个社会节奏太快了,但是,现在已经很好了,因为互联网非常普及,包括国家这些年在4G、5G方面的建设和投入,现在上网非常的方便,也给我们大家一起在网络这个空中课堂学习提供了可能。

所以,我们也要感恩自己生在了一个好时代,没有战争,也能吃饱饭,还有书可读,即使到了成年阶段了,还能够继续学习,虽然今年疫情爆发,但是国家和政府还有医生们也是很给力,保证了我们的生活在一个很安全的环境里面。

这些,我们都应该感恩,每天这么一想,我们就会感觉到很开心了,是不是?

8

而且,很多我们想读的书,想要获得的资料,现在也都能很容易找得到。

今后,我有个愿望,想多多找一些古书,然后,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

分享的内容:

不光是易经,还有儒家的,道家的,中医方面的,还有佛法方面的,还有历史,诗词,茶道,书法……

这些国学的分支,我们都会涉及到,也都想和大家一起学习。


不光是我们成年人学习,也会带上我们的孩子。



我之前一直是给成年人讲国学和中医课,这几年,接触了很多家庭,很多学生,也了解到中小学阶段教育的很多问题,尤其是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束手无策,现在补习班有多,五花八门,家长们普遍都非常困惑和迷茫,而且,再加上现在中小学的语文教育改革,力度非常大,古诗词和文言文大量地增加,学习难度突然加大了。

但是,给我的感觉:不论学习哪一门学科,兴趣的培养都是最重要的!要有趣,不枯燥,才会喜欢学!


9

现在,讲这部《易经》,是18年元旦开始更新的,原本打算两年内全部更新完,但是到现在乾坤两卦还没有完成,也感觉很对不起大家,这个感觉,真的就像南怀瑾老先生在书里面写的那样,当年他本来也是计划半年之内,就把《周易今注今译》完成,可是到了后来,他只完成了前面的二十个卦,现如今,他都已经过世了,这也是一个永久的遗憾了,但是这本书,能留下来,能出版,也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机缘,所以,我们也要怀有一颗感恩心。

很多人都读过南怀瑾先生的《易经杂说》、《易经系传别讲》那两部书,一部介绍了《易经》:



一部详细讲了《易经系辞传》:



看过那两本书的人,一定会有个感觉,那就是:

意犹未尽,书就没有了……

书里面的内容怎么不全啊?没有把整个《易经》的六十四卦全部讲完。


所以,我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周易今注今译》这本书,帮助大家读完整部《易经》:



学习国学,是需要传承的,这个传承的内涵就是,学习的时候,要心无杂念,和这个老师学,那就学这个老师(南怀瑾)的,先听他怎么讲的,听他讲完了,再去读其他老师的书。

所以,我们学习的时候,每次都要有所侧重:

既要每次读一本书的时候,保持心无杂念,一门专精(专精覃思)的状态,保持一颗谦卑心,去虚心接受前贤的学问;

又要遍读百家,跳出前贤(可能会有)的局限性,不被哪一个人,哪一本书的思想束缚住——孟子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这个道理,不光是读《易经》,读其它古代的经典著作,也同样适用。

这本书更新的速度不会很快,会慢于《黄帝内经》,但是会持续更新完。所以,大家不要担心。

因此,我们现在学习这部《易经》的注释版,只是个开始,这个版本学完了,再学其他古代先贤的版本,多学几个版本,才能更好地了解《易经》的全貌,因为有的版本是从上面解读的,而有的版本更多侧重于象数方面。

理、象、数——这是不同的视角。每个作者的侧重点会有不同。

所以,学习《易经》,只读一本书,是远远不够的。

10

学习国学,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古人有句话,叫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学习,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情。

而且,国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也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宝藏,我们的开始(从《易经》《黄帝内经》开始),是采用先难后易的方式:

古人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唐太宗《帝范》)——意思就是我们学就学最好的,不要降低标准,如果我们学了最好的,即使学得差一些,我们也能得到中等,如果我们“取法乎中”,一开始学习的时候降低了标准,那么,可能就会“得乎其下”了。


《帝范》:汝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得法也。夫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李世民)

《易经》、《黄帝内经》,建议大家一起学习,互为参照,然后,建议大家读一读《道德经》,这三部书,里面的很多思想,都是互通的。

我们在讲这两个课程(易经、内经)的时候,也会互相引用这几部书里面的观点。


读书的时候,一定要触类旁通,而不是只盯着一本书,陷进去出不来。

就像古人说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苏轼:题西林壁)

11

我们读古书的时候,之所以感觉到它难,通常有两个原因:

一个原因是:有些字词的内涵,古代现代的差别太大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古代人讲一句话,他当时讲这句话的语言环境,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我们如果不了解的话,就很难准确清楚地知道:古人究竟在讲什么。

(现在也是一样,很多人际间误会的产生往往都是沟通的问题)


举个读书的栗子:

就像我们很多人读《论语》的时候,如果不参照很多历史类的书籍,

比如像《左传》、或者《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或者和《论语》几乎是同时代的《道德经》;

或者比它稍晚一些的《孟子》、《庄子》(里面讲了大量的孔子的典故)

……

我们就不容易弄懂古人讲了什么……

这些书,互为参照,才能弄清楚,古人讲话时的语言环境。


否则的话,可能就把《论语》当成话剧来读了,因为里面全都是对白:孔子和学生的,或者独白,孔子一个人的——但如果把这部书当成话剧来读,其实它的可读性,会远不如莎士比亚的那些喜剧和悲剧那样有趣,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等等。


但是,《论语》是国学经典,它的价值,要远超过一部戏剧,这是不言而喻的。

我这些年也在游学,从北方来到南方,现在正在广州,以后会去各个地方,了解那里的风土人情,然后,也会把这方面的学习体会分享给大家,比如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还有民俗特点……

总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借助古人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这应该是我们读书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即使不能够开悟,我们至少也能够弄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书就没有白读,我们这一生,也就没有荒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淘淘姐tt

    好容易等到老师更新了 期待您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淘淘姐tt: 哈哈

  • 1831117hcuj

    终于等到今天!老师博古通今,讲的通俗易懂!甚是额!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1831117hcuj:

  • 淘淘姐tt

    我是听着您的课程 看这本书 参照着一起学习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淘淘姐tt: 这是对俺最大的鼓励!会加油的!我们一起加油!

  • 听友85697717

    老师讲的通俗易懂,我喜欢,还有什么其他的可以听?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听友85697717: 还有《黄帝内经》,勉强可以听听

  • 轻兵简道_gj

    赞同观点,努力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轻兵简道_gj: 一起加油

  • 淘淘姐tt

    喜欢听老师博学多识的故事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淘淘姐tt:

  • 第七玩偶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第七玩偶:

  • 听友103498291

    终于更新了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听友103498291:

  • 1554886liue

    终于更了,没白等

    云溪国学讲堂 回复 @1554886liue:

  • 1895127qupg

    讲的很细,期待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