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同治新政】短暂的改革与开放
 1.37万
试听180

93 【同治新政】短暂的改革与开放

00:00
13:41

今天我讲同治新政:短暂的改革与开放。


同治皇帝是清朝皇宫的第十位主人。


同治朝遇上难得的历史机遇:在国内处于“太平天国”与“义和团”两次重大社会动荡之间,在国际处于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入侵之间,这就如同处在两次大风暴中间的缓冲地带。同治之前的道光、咸丰,之后的光绪、宣统,都没有这样有利的条件。这就给同治朝实行新政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议政王奕䜣主持政务,他们互相配合,推行新政,史称“洋务运动”,又称“同治新政”。新政主要做了些什么呢?先从“总理衙门”说起。

 

同治元年(1862年)二月,清朝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这是两千年来第一个专门处理外事的中央机构。它不仅掌管清廷与各国间的外交事务,而且总揽“新政”的所有洋务事务,所以实际上它是清廷的内阁兼外交部。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英国股、法国股、俄国股、美国股和海防股等机构。其中各股兼理的事务——俄国股,兼理俄、日两国;英国股,兼理奥地利;美国股,监理美、德、秘鲁、意大利、瑞典、挪威、比利时、丹麦、葡萄牙;法国股,兼理法国、荷兰、西班牙、巴西等国外交事务;海防股掌管南北洋海防等。可以看出,当时清朝外交的视野还是比较开阔的。

 

当时清朝海关总税务司由英国人赫德担任,同治五年(1866年)春天,赫德要请假回国结婚,建议顺道带几个人去西方考察,这促成了派员出国考察的破天荒的事情发生。


官员们对出国考察都不愿去、也不敢去,而六十三岁的斌椿却报名应征。斌椿,汉军正白旗人,曾做过知县等低级官员,后给赫德做秘书。同治五年(1866年)正月二十一日,斌椿率3名学生,从上海乘轮船出洋,在欧洲游历110多天,访问了法、英、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比利时等国。斌椿写出《乘槎(chá,音茶)笔记》一书,记录亲眼所见的新鲜事物,比如欧洲博览会、芭蕾舞、大英博物馆、国家议会、近代报社、高等学院,法国凡尔赛宫、凯旋门,以及火车、轮船、电报、电梯、机器印刷、蒸汽机、摄影、钢琴、起重机、显微镜、幻灯机、纺织厂、兵工厂等,同行学生张德彝也著《航海述奇》,把他们所看到西方近代科技与文明介绍给国人。

 

清政府着力培养洋务人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属的京师同文馆,实际上就是新式外国语学校。同文馆后来面向社会招生,聘请美国人丁韪良为总教习,相当于校长,开设化学、数学、天文、物理、国际法、外国史地、医学、生理学、政治经济学等课程,毕业年限为8年。同文馆初步具备一所综合性高等学府的规模。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除了开办学堂,清政府还派出留学生。这跟一个叫容闳的人关系密切。容闳(1828~1912年),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容闳进入澳门马礼逊教会学堂读书,后来跟随该校美国教员布朗去了美国,成为近代早期留学生。他在美国读完中学后进入大学,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回国后,给直隶总督曾国藩做幕僚和译员。同治九年(1870年),清政府批准曾国藩等申请派留学生的奏章,在上海成立留学出洋局。后以陈兰彬、容闳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经管留学生事务。


当时招生工作极难进行,幼童父母都不愿把孩子送到遥远的大洋彼岸去。如詹天佑,他的邻居在香港做事,劝其父送詹天佑报名。这位邻居再三说明去美国留学比科举进士有出息,并提出如果詹天佑去美国留学,就把女儿许配给他,他父亲才同意了。当时詹天佑才12岁。后来詹天佑学成回国,修筑京张铁路,建滦河大桥,都是称著世界的创举。


留学幼童先受预备班半年教育,学习简单英语,了解美国情况。同治十一年(1872年)夏,经过考试选拔,第一批幼童30名,在上海乘轮船出洋。从同治十一年到光绪元年(1875年),每年出国一批,每批30人,先后共有4批120人赴美国留学。


光绪七年(1881年)五月,清政府将出洋学生一律调回。留美学生自同治十一年(1872年)首批出洋,至光绪七年(1881年)撤回,留美时间最长者达9年。出国时12~16岁的少年,归来时已是20多岁的青年。他们在美国虽未完成计划的学业,但都受到西方的教育。这些留学归国的青年,后来许多人成为中国政界、军界、学界、工商界、科技界等方面的知名人物,为中国近代建设做出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从事行政和外交者24人,其中成为领事、代办的12人,外交次长、公使2人,成为总长1人、内阁总理1人;加入海军的20人,其中成为海军将领者14人;从事教育者5人,其中成为大学校长者2人;从事实业者30人,其中成为工矿负责人者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等。

 

除了总理衙门、出国考察、设立同文馆、派遣留学生外,洋务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就是军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走在前列,兴办近代军工厂,编练新式军队,购买英国、德国军舰。还初建水师学堂、北洋水师等。近代军事工业的出现,引进了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生产,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培养科技人才,起到积极作用。这标志着清朝开始迈出开放和近代发展的一小步。

 

然而好景不长。中国的近邻日本在1868年(同治七年)实行“明治维新”,走上国家富强之路。而清朝维新图强的新鲜空气,却伴随着奕䜣军机大臣的五次任命又五次被免而宣告夭折。清朝再一次堵塞了中西交流的渠道,又一次失去了向西方借鉴、学习和吸纳的机会。


清朝同中国历史上其它皇朝不同,处于世界范围的近代化过程中,这时,英、美、法、德等西方列强,已经资本主义工业化、资产阶级民主化;日本、俄国也逐渐强大。清朝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却依旧故我,或换汤不换药,因循、顽固、颓废、没落,可谓极矣!

 

今天就讲到这里。下一次,我讲道光四位皇子——影响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朋友们,下节课见。

精选用户评论
  • 李青江

    沙发

其他用户评论
  • 碧云堂主小荷

    同治帝后面就没有子嗣了

  • 无七不有77

    纠正下:容闳广东香山南屏村人,今属珠海不属中山

  • 敦敏玉玉

    就到93集吗? 同治后没有了吗?

  • 诗情韵韵

    詹天佑邻居许诺嫁女儿,后来呢,嫁了吗? 阎老就不关心吗?就不讲吗? 自己百度了一下,真的嫁了,女孩子叫谭菊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