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Tencent wei bo关闭,除了叹息,还能有什么启发吗?

9月8日Tencent wei bo关闭,除了叹息,还能有什么启发吗?

00:00
07:33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9月5日,腾讯微博发布官方公告,将于9月28日停止运营。


说实话,要不是这则新闻,估计大家早都忘了还有个腾讯微博了。微博不就是新浪的吗?


虽然今天微博热度不再,腾讯微博黯然退场,但其实从2009年8月新浪微博上线到现在,也不过才11年的时间,当年微博业务激烈争夺的硝烟才好像刚刚散去,作为亲历者,我把当年的几则轶事写下来,或许对未来的创新者能有些借鉴。


中国的社交应用最早火起来,是2008年上线的开心网。一时间,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人人开始在网上偷菜,甚至有人为了防止自己的菜被偷,半夜三点上闹钟起来收菜。开心网刚刚火起来,我就约了他们的CEO程炳皓交流,说愿意义务帮他们做分析,以换取近距离学习社交网络的机会。程序员出身的程炳皓也很直率,说,我不需要别人帮忙分析,因为我们的热度靠游戏,Facebook出什么游戏我就上什么游戏,热度够就留下,热度不够就换下来。


过了一段时间,开心网上休闲社交游戏的活跃度整体都下降了,为了刺激活跃度,他们把好友玩游戏的情况(像什么时间收获了多少菜这样的消息)放到了好友新闻(也就是Facebook的News Feed)里。要知道,扎克伯格认为Facebook最可宝贵的就是new Feed,哪怕没人玩游戏,用户也会时不时上网,看看朋友都有什么新变化,发了什么帖子,贴了什么照片,状态有了什么改变。我们今天都知道了,这叫饮水机效应(Water Cooler Effect),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都想知道朋友最近干什么了。可是当年,就因为往好友新闻里兑了水,大家就不再玩开心网了,于是开心网就此慢慢衰败。





开心网的衰败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新浪微博上线了,大家把自己的动态分享放到了微博上,对朋友的关注也转移到了微博上。我的重心也放到了新浪微博,有一段时间我每周都在新浪泡上半天,和他们一起分析微博的动态,讨论微博的运营。很快我就发现,微博内容的热度和社会新闻高度相关,社会出了新闻,微博里就会爆炒,社会没有新闻,微博热度就下降。我和新浪的朋友开玩笑,说,你们真得感谢这些社会新闻呢。不过也有个问题,就是大V影响力巨大。社交网络里有个六度连接理论,就是只要经过六次转发,信息就能覆盖所有人。但在新浪里,因为热点过度聚焦和大V的存在,只要不到两度就能完全覆盖。这显然对平台内容的丰富度和生态的复杂度都有损害。


所以我也给新浪微博提建议,他们应该把微博用户按领域贴上标签,并计算影响力值,这样可以扶持各个领域的专业内容创作者,也就是小V。这样做好处很多,第一,小V更在乎影响力积累,也就更愿意多贡献内容,更愿意和赋予他们影响力的平台配合;第二,小V的信用容易监管,如果传播了假消息,信用将会受损,而且小V是领域专家,对本领域的知识有更强的鉴别能力,所以能有效杜绝假消息的传播(这一点Facebook到今天都解决不了);第三,把影响力大的各个领域的小V公布出来,比如“北京房地产市场影响力前50强”、“中国汽车销售市场影响力前100强”,这样就能够给新浪用户形成有效的知识图谱,提供有信用保障的知识和建议,有利于构建足够复杂的生态,进而加强平台的粘性。很可惜,这些建议没有被采纳。我觉得新浪微博没有发展成Facebook那样足够大的社交平台,和他们没有积极推动生态建设有很大关系。现在接力棒传到了今日头条手里,希望头条的负责人们能够把研究做深做透,理论结合实践地推动业务发展。


因为研究社交网络,我在腾讯微讲堂录了6个小时的讲座,视频今天都还找得到。也是因为研究社交网络,腾讯负责微博事业部的副总也来约我交流。他说他们因为是跟随者,新浪微博怎么搞,腾讯微博就怎么学,但却处处被动,压力很大。我的建议是,新浪微博是成人用户为主,而因为有QQ的基因,腾讯微博的用户是以孩子为主。和成人不同,孩子是能力炫耀型的,连在QQ上买个服装都可以拿来炫耀。而且能力炫耀是可以充分细分的,比如,如果一个成人说,我是北京市门头沟区最富的,别人会不屑一顾;但一个孩子说,我是我们学校、乃至我们年级、我们班球踢的最好的、吉他弹得最好的、短跑最快的,就都是很好的理由,会被周围的孩子们羡慕。所以腾讯只要能深挖孩子们的特点,帮孩子做好各种能力认证,把腾讯微博做成孩子们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就一定能站住脚,等孩子们慢慢长大,腾讯微博就赢定了。可惜腾讯微博事业部的负责人并不懂社交网络,继续跟随新浪微博,而不是另辟为孩子服务的蹊径,不然孩子会多一个能力展示的平台,甚至会有很多孩子因此找到自己的毕生热爱呢。要真是那样,腾讯微博至少不会关闭吧。



我的新浪微博用户主要是成年人的说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新浪微博数据支持的。而一旦知道了用户构成,凭着对用户的理解,你甚至可以推断出用户的行为规律。有一次新浪微博的CEO王高飞对我说,我们新上线了徽章系统,像用户资格有多老、每天发内容、每天上线连续坚持了多少天,都可以转换成相应的徽章。我们的用户都在踊跃领取徽章呢。我说,成年人是身份炫耀型的,网上徽章不能彰显自己的实际身份,他们是不会感兴趣的,所以要么徽章领取会不活跃,要么就是微博平台自动给用户加上的徽章,并非用户主动领取的。高飞说,不对,我们相关的负责人给我汇报的是,这是用户的主动领取行为,而且活跃度相当高。虽然当时只能搁置争论,但没过多久,高飞就对我承认了,是他们的人汇报的时候没说清,徽章是系统自动加上的,不是用户主动申领的。


对创新企业来说,要不要加强研究力量,往往存在着一个悖论:当业务好的时候,企业有能力做研究,但却很难真正重视,意愿不足,因为业绩很好嘛;而当业务下滑的时候,企业有了足够强烈的改变的意愿,愿意探讨改变的方法了,但却无法支持更多研究投入了。


新浪微博其实是幸运的,从活跃度的角度总是有社会新闻,而从盈利的角度虽然痛苦摸索了几年,但慢慢找到了网络大V影响力变现的路。


不过新浪微博也是不幸的,就是因为总能抓住小机会,也许就错过了大机会,因为没有深刻的危机,所以难以痛下决心在透彻研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走出一条社交网络的新路。也就成不了Facebook那样的大平台。


尤其是考虑到微博是社交网络,拥有大量数据,非常适合做研究,适合把企业做成基于数据的系统分析基础上的生态化的平台,就格外觉得可惜了。


其实我最觉得最遗憾的是,中国是出过《孙子兵法》的国家,如果连理论结合实际都做不到,只是一味地试错、碰运气,业务再成功,我也觉得愧对祖先。微博时代虽然过去,无线互联的时代正在全球展开,人工智能时代又汹涌而来。技术只是坦克,只有在技术如何影响市场、改变世界的力量上同时下功夫,我们才能打出闪电战来。


让中国的企业家不光懂科技,并且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地推动社会发展,才是我们创办科技特训营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更多产业深度分析和底层思考逻辑,我们会在“前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全球风口”,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熱気球_an

    大數據,目的不在於收集數據,在於如何使用數據。沒想到騰訊也僅僅是在收集數據。白瞎了我們的大數據。

    Bob_kv 回复 @熱気球_an: 台湾人也说白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