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免费订阅
第一时间获取更新消息和独家福利!
【更新提醒】每天21:30更新1个完整故事
此时搭档松了一口气,然后抬手做了个OK的动作。
我:“非常好,这只是一个梦,你就要离开这个梦了,当我数到‘3’的时候,你会从催眠中醒来……”
她:“我会醒来……”
“1……”
我注意观察她轻微的肢体动作和情绪,看来一切正常。
“2……”
搭档无声地站起身,皱着眉看着女孩的背影。
“3。”
她睁开眼,略带困惑地看了看周围,又看了看我:“开始了?”
对这种轻微的暂时性逆向失忆,我习以为常:“不,已经结束了。你表现得很好,我知道你感觉有一点儿累,这很正常,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
送走女孩后,我回到催眠室,搭档正低头看着笔记本里所记下的内容。
“这回清楚了?”我逐一拉开窗帘。
搭档:“是的,但比我想的还要复杂。”
我:“能说了吗?”
“嗯。”他的目光离开手里的本子,抬头望着我。
我把椅子稍微拉远一些,坐下,等待。
搭档:“这个女孩的自我否定源于血缘族亲的性别歧视。这个根源埋藏得比较深,所以在谈话的时候她所表现出来的举止没有异常,这也就使得我最初看不透造成她行为反常的动机。”
我点点头:“嗯,仅仅从谈话来看,她是一个正常的女孩,但是这种正常倒是不正常了。因为她的嗜好过于古怪。”
搭档:“没错,所以说假如不使用催眠方法的话,恐怕会颇费一番周折才能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我:“那你的意思就是说现在可以确定喽?她行为异常是因为家族中的那些多嘴的亲戚以及重男轻女的传统?”
搭档:“不不不,不完全是,那只是一个原始的点,真正造成她行为异常的,是后面的放大与扩散……这么说吧,当她知道来自家族的性别歧视后,产生了‘我是不被喜欢的’这个想法,可真正打击到她的,是她母亲。”
我:“啊?哦,你是指关于‘躲藏’那部分?”
他:“正是这个。虽然之前她目睹了父母的争吵,但三四岁的孩子是无法理解父母所背负的压力的,也就是说虽然这件事对她造成了影响,但并没有那么大。而之后,母亲所提出的限制—在亲戚面前少说、少动,尽量不要引起别人注意—这个命令式的要求毫无疑问扩大化了她印象中父母所争吵的内容。所以她会错误地认为,妈妈的要求其实等同于某种程度上的嫌弃。因为孩子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来自家族的歧视,但是孩子本能地知道这么做的目的是降低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存在感—躲起来—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消失、隐藏,甚至进一步演化为‘不存在’这个概念。”
我:“So ?”
搭档:“So,虽然她家族中那些碎嘴的亲戚并没有直接对她造成什么严重的心理影响—毕竟那些言论的针对性更偏向于她的父母,但是她母亲对她的告诫却真实而确凿地影响到她的心理。加上之前她曾经亲历过父母的争吵以及争吵内容,进一步强化了记忆中父母因她而起的冲突。也就是在那时候,她完全而彻底地确定了‘我是被嫌弃的’这个想法。”
我:“嗯……是这样,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扭曲印象直接影响到了她现在的行为本身?”
搭档站起身去倒了杯水:“不,就算是这样也还没什么,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我:“哪个?”
搭档:“你忘了?她是20岁左右才产生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因为她刚刚描述过,在自己20岁左右,某次父母争吵的时候又带出那个话题了。不过我相信他父母之所以提到这个该死的话题,其实只是因为日常琐事而发生争执,翻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罢了,并非针对她。但不凑巧的是,这次并非针对她的争吵恰好让她听到了,并且从潜意识层面唤醒了童年的记忆,同时也进一步把那个扭曲的印象强化了。这个,就是真正导致她行为、嗜好异常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也正是从那个年龄起,她又在重复执行着母亲的命令:‘隐藏自己’,把周边都弄成黑色模拟黑暗,穿黑色的衣服,甚至打算染黑皮肤来融于黑暗之中……借此来消除存在感。”
我:“嗯……是这样……不过,还有一点我不明白。”
搭档:“什么?”
我:“关于梦游的问题……也许不是梦游……为什么她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有那种情况呢?为什么之前没有过呢?”
搭档:“因为环境和身份的转换。”
我:“嗯?我不懂。”
搭档耐心地跟我解释:“是这样,有几个小细节你应该记得:在提到她未婚夫的时候,她用的是‘男朋友’这个词,对吧?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并不是语言习惯或者尚未适应的问题,而是因为她对婚姻有间接的抵触—结婚对女人来说还意味着不久之后的生育。她隐隐地担心假如自己生了个女孩,会不会面临当初父母所面临的问题?要知道,这个是无法控制和掌握的。正因如此,这种来自潜意识的、对于未来担忧的压力也表象化了,所以她才表现出那种类似于梦游的现象。我们来看一下梦游的内容就清楚了:执行‘躲起来’的命令。不过,这个躲藏的动机又不同于前面的‘消除存在感’,这个躲藏的含义是‘逃避婚姻的现实,这样就不会面临生育,不会面临父母曾有的压力’,对吧?实际上,我们都清楚那不是梦游,她自己也承认了,发生的时候并非在她睡着的时候,也不是在她清醒的时候,而是在半睡半醒的时候……”
我:“对,那种状态其实正是入睡前意识和潜意识交替的时候。”
搭档:“没错,这个所谓的‘梦游’只不过是她的潜意识直接指导了她的行为罢了。”
我:“噢……情况稍微有点儿复杂……那我们怎么解决她的问题?”
搭档:“你觉得暗示性催眠可以吗?那是你的领域,你有判断力。”
我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恐怕不行,治标不治本,这只是掩盖住了而已,不够彻底。”
“嗯……”他点点头,“那,谈话疗法?”
我:“谈话疗法……貌似可以……不过不能确定周期和效果,有点儿被动,每个人每天的情绪都是会改变的。”
搭档皱着眉:“说得对……还真是……那什么方法适合她呢?”
我:“我倒是有个建议。”
搭档:“说说看。”
我:“问题从哪儿出,就从哪儿解决。”
搭档把杯子停在唇边,想了一会儿:“让她父母介入?”
我:“包括她未婚夫。”
搭档:“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我:“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导致异常行为扩大化—因拒绝生育就干脆拒绝结婚?有这种可能性吧?所以……”
搭档:“明白了,你说得没错……那这样,明天我就联系一下她未婚夫,把情况彻底说明。通过他来找我们想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放弃这点看,就足以证明他应该是愿意配合的……至于女孩的父母那方面,也由他未婚夫来帮忙沟通好了,这样咱们会轻松得多。”
我:“好,那就这么定下来吧……”我终于松了口气。“……话说,有日子没看你这么认真过了。”
搭档放下杯子,伸了个懒腰:“我一向都很认真。”
我:“没觉得……”
他在沙发上横躺下来,闭上眼:“人们总是喜欢忽略掉最重要的事情,你发现没?”
我:“为什么这么说?”
搭档:“几乎每一个行业都无比重视人的心理,甚至为此推出花样翻新的概念广告和千奇百怪的销售行为来企图影响受众心理,希望借此干预到行为。但是,人们同时却又忽略掉自身言行对于身边人的心理影响……”
我:“有区别,一个是商业行为,一个是日常行为。”
搭档:“没区别。难道家人就不重要吗?假如能注意自己的日常言行,很多家庭矛盾、家庭纠纷还有日常琐碎所造成的心理阴影就根本不会发生,对不对?”
我:“可是这样会很累。”
搭档:“那,等到出了问题,无计可施的时候就不累了?”
我:“这个……我总觉得似乎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我没办法推翻你的诡辩。”
搭档笑了:“承认吧,我们所有人都只是很自私地活在当下罢了,得过且过。”
哈,我也是服了啊,还设置了屏蔽我,到底是谁在骂人大家难道看不出来?就事论事,有理讲理,我没有指责你 也没有这个必要,只是在提醒你,别在现实里伤害到了别人而不自知,OK?至于你看不看得到,随缘咯,不讲道理的人我也不想跟他浪费时间
打个响指换世界 回复 @繁星曵烛光: 呀,遭遇到同样的事啊她莫名拉黑我,却在同学聚会我不在场时,委屈说找不到我微信了。被我删除了她微信。男同学还真有为她打抱不平的。。。我一脸懵啊!事实面前,她作不下去了!屏蔽了我!
卧槽,居然和我的表征一模一样,喜欢黑色喜欢黑暗,但是我是男生,还是家里的独子。估计问题的根源不太一样,但是逻辑应该差不多,想把自己藏起来。
掉了个兔子 回复 @不是好人2: 孤独罢了。有时我也这样,你不会有事的。
这种情况自己知道也没有用啊,家庭环境就是这样。还能跟家里亲戚断了关系吗?
难得丿糊涂灬 回复 @小皮小乖: 这种sb的亲戚,不断还留着就饭吃啊。
国人的观念真的该改改了!
故事开头就大概猜到女孩的问题了,所以我可以有天分可以学心理么
听友332824705 回复 @GIAWANG: 你怎么猜到的?你说说你的思路
如果意识长长久久的体验着:父母希望自己不存在,多么痛呀,最痛的是即使长大之后也不能保持距离,因为那代表着她不孝
父母重男轻女。。。我的比她严重!现在还在为此受到伤害!而且婚姻遭家暴背叛离异。同学朋友也被恶意伤害多多。。。可我怎么就不失常呢???
1395545hdjt 回复 @打个响指换世界: 每个人心理承受力不同
你得了吧,啥都不说又会憋出毛病,到时候你又会说如果及时有效沟通就不会这样了。普通人如果啥事儿都能自己解决好你们还吃什么?
繁星曵烛光 回复 @随心_随遇: 因为有些人性格就是如此,啥事都自己憋着
愿每个女孩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