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心脏疾患|夜间经济是对身体的戕害

79. 心脏疾患|夜间经济是对身体的戕害

00:00
14:16

美国医生认为第六个不需要治疗的病,是心脏早搏。他说心脏早搏许多人都有,特别见于年轻人。在心电图监测中,发现早搏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更不需要各种治疗。药物,浓茶,精神因素,睡眠不好都会引起心脏早搏。


好,那中医认为该不该治疗呢?当然要治。其实,西医所说的年轻人早搏,当属于中医所说的“心悸”,也就是心突突跳,属于心肌缺血。其实这也是人体自救,心肌缺血,人体会自觉地加速以满足心的要求。这种心悸分两种,一种是肝血虚造成的心悸,可以用当归四逆汤,另一种心悸是水湿包住了君火,这时会用到苓桂术甘汤。所以,脉象和辨证准确很重要。


去年12月,人们震惊某明星在录制节目时猝死,细细考察,他是于半夜1点45时倒下,此时正是肝经当令,中医说肝为疲极之本,也就是肝最怕身体累,尤其半夜时不能有过劳的体力活。据说到半夜时,此节目已录制了17个小时,远远超越了人体负荷。再,死于丑时,也意味着此人素来肝弱,肝木生心火,肝败,则不能生心火,汗为心液,大汗必伤心血,心血枯涩,必心衰。再者,肝经当令时节正是人体阴阳转换时节,这时只有深睡才能完成人体阴阳转换。这也是为什么失眠病人第二天早起全无精神的原因。


另外,肝主藏血,此时人体要完成人体最深入的大扫除和代谢更新。目前提倡夜间经济,这是对人体最大的戕害,老天为我们安排了白天黑夜,就是让我们在夜间修复体能,而熬夜、胡闹,一定是现在年轻人猝死的原因。夜晚,拼命地熬;白天,必然是一种失神的飘摇。只有年轻人相信身体有老本可以折腾,老年人再失眠也只是在床上烙饼,不敢大意,这也是我曾经说过的,人都在自己的优势中受伤,而劣势则是保护我们不受伤的根源。老人家都说不能逞能,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而学习《黄帝内经》的好处是我们若懂得了这些,首先就可以自保,知道半夜肝胆经当令时属于阴阳气机转换,就要11点前争取睡觉。若非要说什么最养生呢,一定是充足的睡眠;什么最害生呢,就是剥夺你的睡眠。据调查,90%的年轻人猝死与熬夜有关。


关于心脏早搏、间歇这件事,我在《内经》精讲里曾打过一个比方,我们都给自行车打过气吧,什么叫正常的心跳,一下一下,一下一下,这叫正常,现在我们没劲了,肝不足,血不足,没劲了,没劲就只能压半桶气,这时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要靠加速来打满气筒,这种加速就叫早搏。如此加速,还会中间突然又没劲了,停下来喘口大气,这就叫间歇,所以早搏是间歇的轻症,如果出现间歇,你再出现规律性的间歇基本上就危险了,比如三下一间隙,五下一间歇等等。


从脉搏上来讲,只要出现规律性间隙就基本能算出寿命的长短。像这种人,你要告诉他吃完药再来诊断一次,为什么?因为要把他的脉,要知道他现在是不是从规律变成了不规律,如果变成不规律就进步了。比如一会儿9下一间歇,一会儿19下一间歇,这种不规律就是好事儿,慢慢吃药调理,间歇就不存在了,慢慢地,脉搏就正常了,人,也就没事了。


在中医思维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的五藏,非血肉的五脏,比如谈到心,就有形、气、神三个层面,中医只要讲到“心”,就有至少三个层面,一,脏器的心,这是血肉的心,是形,也是西医所指的心脏。二,气,则指经脉,还指心经与其他经脉的相关性。比如 “心主血脉”、“心与小肠相表里”、“心开窍于两耳”、“心在志为喜”等。三,心神,则指“心藏神”。


西医重在心脏,西医所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啊什么的,都是指“形”的层面,而中医,更多的是指“气”的层面,和“神”的层面。比如有些人胸闷、气短,有濒死恐惧,在西医检查中,觉得没有病,而病人确实感觉不好,这些问题恐怕就得由中医来解决了。而中医重在心气和心神。


咱们先讲一下心气的层面吧:第一,“心主血脉”,手脚冰凉就是心主血脉的功能弱,就是心不能把血泵到手脚末梢,手脚是你摸得到的地方,其实头顶、子宫等都属于末梢,由此可以判定手脚冰凉的人子宫也寒、记忆力也衰退。而血液粘稠,就是阳气动力不足,阳气不足,则阴血不生。第二,“心在志为喜”,人一紧张、郁闷,都会造成心脏压力。第三,“心与小肠相表里”,按理说,现在的人应该不缺营养,可如果人长期食用垃圾食品,比如速食食品,小肠就会营养不足,精华少,供给心脏的能量就少。第四,肝木生心火,肝血虚,也会造成心脏疾患。第五点,心火生脾土,真心痛的病根在脾,也就是营养过剩造成湿邪,会“心下急痛”。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多年的心脏病,却一直当脾胃病治。第六,肾水克心火,心脏的动力源于肾,肾气不足,心跳无力,血液流速缓慢,就容易产生瘀血,天长日久,瘀血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造成冠心病或心肌梗塞。西医用手术和化学手段疏通血管、刺激心脏,却不知病根在于肾阳不足。如果肾阳充足,自然就会使人体的各种功能得到恢复,心跳自然有力,瘀血自然得以溶化,症状自然消失。


而神的层面,则指“心藏神”,即心主神明。胃血不足、肾精不足,心力就弱,心力弱,人就倦怠,没有精神。两精相搏谓之神,心阴与心阳交通无力,人就神不足。而人与人的差异就在于“五藏神”,所以人心神不足,思维力、精气神都会明显不足。


所以,就是现在修行讲究的“修心”,大家都要弄明白我们到底修的是形、气、神各层面的哪个“心”?!而且,形、气、神三个层面都可能造病,我们要治疗的又是哪个心?大家可以好好思索一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xa静美

    曲老师您好!西医病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可预约元泰堂哪个医生?谢谢您!感恩您!

    曲黎敏 回复 @xa静美:

  • 听友268552249

    曲老师您说不要和孩子生气让他有成长的时间,不要和老人生气,咱们也迟早有老的时候。孩子三岁今天咬了我一口,我疼的,大喊了一声,孩子突然就哭了。我也意识到自己表达方式错了,但是我也控制不住自己。

    曲黎敏 回复 @听友268552249: 疼了就得喊啊

  • 听友268552249

    晚上睡前的一小时,我想留给喜马拉雅,睡前看手机,肯定是不好的习惯,尤其是把灯关了看。更看不了一些什么孩子掉井盖了,什么女子被凌辱、爆打的新闻。如果看了这几天都睡不好。索性只听听曲老师的课,自己可以听听就瞌睡了,或者可以有听着睡着的境界,不胡思幻想,心里能踏实点。现在的社会,信息量太多,也是一种明耗,尤其对我这种比较敏感,玻璃心的人。

    曲黎敏 回复 @听友268552249: 少看那些

  • 志鹏_ei

    老师为什么肾气不足 心跳无力

    曲黎敏 回复 @志鹏_ei: 心肾不交

  • 嘉翼817

    老师好,我应该就是有心悸,就是躺在床上就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脏🫀咯噔~咯噔跳,不知道该如何判断这个问题,是肝还是脾湿,想解决这个问题,也总喜欢喘一大口气上来,才觉得舒服,

    曲黎敏 回复 @嘉翼817: 把脉才能确认

  • 15336816rvl

    曲老师:您好!我连续三天有心悸感觉,带了24小时的心脏检测仪,有房早,吃当归四逆汤可以么? 24小时心电图检测结果劳烦您给看一下🙏🙏🙏

    曲黎敏 回复 @15336816rvl: 中医得看脉啊!

  • 随心_15m

    单位的一急诊科医生去年出现腹胀心悸,全身检查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均未发现异常,在消化内科按胃病治疗效果不佳,烧心、晚餐后腹胀、饥饿时胃痛,十一期间劳累后出现前胸后背痛,大便前干后稀,服用泮托拉唑症状改善不明显。辩证属于太阴证,理中汤开了一周,今天复诊时告诉我,吃了第一付胸背痛就缓解,七付后除了大便仍不成形外,诸症若失,他跟急诊科同事感叹,本来准备吃一个月看有没有疗效,没想到一周就明显好转。不愧是千古名方,也正如曲老师解读的真心痛的病根在脾,背为胸之府,思考过、感悟过、体会过才知道圣贤的真慈悲。

    曲黎敏 回复 @随心_15m:

  • zeng博

    养心就要养德,有德就小美开心,心平气和,气血通畅,长寿

    曲黎敏 回复 @zeng博:

  • 索冬守正

    大家好, 个人体会,修行修的形要正(正心)、气要和(平心)、神要明(明心),请老师指正 修心、修行与强身、健康的关系,老师有空的话讲讲,我听

    曲黎敏 回复 @索冬守正:

  • 法乐陈赛霞

    老师,不是说心开窍于舌吗?为何您这里说心开窍于两耳?

    曲黎敏 回复 @法乐陈赛霞: 里面有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