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内外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将相和》这出故事宣扬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
郦师点拨
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把握。
我们先来看第一点,也就是巧妙的情节设计,包括了典型事件的精心选择,激烈尖锐的矛盾冲突的设置。读完课文大家就会发现,其实这篇课文看上去比较长,但也不过是由三个小故事构成的,也就是故事类文章中常用的一种“三”的结构模式。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将相和》,你看第一个故事是《完璧归赵》,第二个故事是《渑池之会》,讲的都是秦王与蔺相如之间开展了斗争。到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似乎才把矛盾的焦点转向了蔺相如和廉颇之间,但实际上前面的两个故事其实都是为后来的高潮在做准备。
对于蔺相如和廉颇来说,正是有了前两个故事铺垫,才引发了后一个故事。对于秦王和蔺相如来说,后一个故事中蔺相如和廉颇的和解,究其根本还是前两个故事本质上的一种延续,什么本质?也就是共同抗击秦国的虎视眈眈。也就是说这前后的三个故事中,表面看出场的人物他们关系不同,但彼此之间都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搞清楚这一点,才能够更好的了解这篇课文的内容,并掌握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进入战国时代之后,秦国开始变的逐渐变得一国独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在蔺相如出场之前,秦赵两国就已经是强弱分明了,蔺相如就是在赵国处于被秦王进攻而无抵御良策的情况下,临危受命的。秦国想要和氏璧,赵王虽然不甘心,但迫不得已也还只能就范。蔺相如能不能就赵王于水火之中是他必须直面的第一个难题,完璧归赵也就构成了这篇课文的第一个核心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似乎廉颇根本没有出现,但是其实他也已经出来了,只是在这个故事中他的作用的确不是特别明显,就是作为大臣的一份子而已,以接下去的故事则是写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其实是秦王和赵王相见,但是蔺相如和廉颇都出现了,而且此次廉颇对于赵国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体现。文中写道,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军的准备。还有秦王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蔺相如之所以在渑池会见中敢于以命相搏,以命相逼,保护赵王全身而退,他的底气正是来自于廉颇坐镇边境,也正是基于这一考虑,他才能够更深的体会到将相和的重要性。不过此时此刻,廉颇还没有这么清醒的认识,因此才有了后面的冲突。
以及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廉颇之所以很不服气,其实并不是像暗害孙膑的庞涓那样心胸狭隘,否则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二人握手言欢的局面。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中,廉颇自己说,“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这里的“贱人”指的是地位低贱低下的人。在门第森严的战国时代出身其实是很重要的。廉颇认为蔺相如出生卑微,而自己是贵族的后裔,一个贵族而且是有战功的将军,却居于市民之下,这就让他产生了不服气的情绪,才会有诸多不平之语。这个历史背景同学们需要了解一下,这样对廉颇的认识也就会更深一些。
其实这篇文章不仅廉颇、蔺相如的形象很突出很成功。秦王和赵王呢他写的也颇为传神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文字的描写中多多加以揣摩。
我们再来看第二点,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中,许多故事常常都是采取这样一种技巧,在相对集中的篇章中,用对比、衬托等方式,展现不同的人物气质。这其中有的是正反对比,有的是相互映衬。正反对比,比如说我们都很熟悉的管宁割席的故事中,管宁是作者赞美的正面人物,而华歆则是反面人物。
而在晏子使楚的故事中,晏子显然是正面人物,楚王则是反面人物,相互映衬的,比如在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礼贤下士,诸葛亮胸怀天下,都是作者赞美。又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善于进谏,齐王勇于纳谏,也相互映衬,也都是作者所给予高度评价的人。而这篇《将相和》由于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多元,蔺相如、廉颇、秦王、赵王,还有众大臣、众士族等等了。作者正是通过上面所讲到的这种巧妙的情节设计,生动的语言表现,精彩的反衬写法的展示出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也正是同学们需要在阅读中去仔细领略去认真揣摩的高超的写作艺术。
思考探究
同学们可以在写作中练习,怎么样通过对比来突出刻画主要人物的特点?那文章中心是啥
郦老师教师节快乐!生日快乐
郦老师好,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我有一个问题:我阅读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赵王已经封廉颇为上卿了,可是渑池会面之后赵王却又封蔺相如为上卿,这是为什么?
小萌萌_9c 回复 @石头小弟: 一个是左上卿,一个是右上卿,右上的官大
经过一个暑假,我已进入五年级,加油,奥利给🏆🏆🏆
蔺相如是假的
9月28日礼子生诞日,生日快乐!
郦老师您好!请教您李白的《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鹤”,是读“hè”,还是读“hú”?还有“砯崖转石万壑雷”的“石”的发音应该是什么?因为看到和听到了不同版本,不知应该以哪个为准?谢谢!郦老师您好!请教您李白的《蜀道难》中“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的“鹤”,是读“hè”,还是读“hú”?还有“砯崖转石万壑雷”的“石”的发音应该是什么?另外,还有《南陵别儿童入京》中的“游说万乘苦不早”中的“说”“乘”,“会稽愚妇轻买臣”中的“会稽”正确读音是什么?因为看到和听到了不同版本,不知应该以哪个为准?谢谢您!
廉颇有什么品质值得赞赏?
郦老师好,我是五年级的学生,进入高年级后老师开始给我们讲解一些课外的文言文,还要求背诵。我想问问郦老师,学习文言文也应该像学古诗词那样背诵么?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呢?谢谢郦老师!
京城解雨花 回复 @石头小弟: 可以先了解内容,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