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画家活着时,连吃饱肚子都很难,但他们对绘画的热情一直没有降低。他们一直用所有的生命绘画。绘画代表了他们的灵魂世界,代表了他们不能割舍的生活方式,代表了他们的活着本身。为什么?因为,对艺术的爱充满了他们的生命。他们没有想过自己能不能成功,他们仅仅想要这么活着。他们中的很多人,直到死后才终于有了名气,他们的作品也卖出了不可思议的价格。这一切虽然跟他们已经没有关系了,但是跟世界有关系。因为,很多被他们感动的人,也会为了爱而放下物质、放下名利、放下享受,放下很多艺术之外的东西,他们会活在一个超越物质的世界之中,因为热爱而充满激情和生命力,也会给世界创造一种超越作品的美。比如梵·高。
梵·高的活着,既有开心,也有不开心,很多人都知道他有精神病,但是他创造的艺术作品、他的种种古怪行为,却给人带来了一种灿烂的、动人的美,这是艺术之外的东西,是纯粹的精神世界的东西。他的画之所以能焕发出非凡的色彩,在那么多年之后,依然能感动世界,正是因为他在追求艺术和大美的过程之中,把自己的灵魂推向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这个灵魂本身便散发着光芒。当他把这个灵魂所感知的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时,人们就会感动,就会对世界多一份爱。但你可以去看他最早期的作品,那些作品虽然精致,却充满了阴郁,虽然也能看到非凡的绘画能力,但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它们,只记住了那个在油画作品中散发热情的梵·高。
不过,当他们因为热情天真的梵·高,而去关怀那个阴郁的梵·高时,就会看到另一种更加感动他们的东西——灵魂蜕变的过程。梵·高不说一个字,也不写一个字,人们就能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充满感动。如果梵·高放弃了他的求索,堕入平庸的深渊,他也许不会像后来那样,受到那么多经济和精神上的折磨,但世界上就少了一个梵·高。今天的梵·高,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代表了一种生活的可能。所以,他的很多经历虽然给他带来了痛苦,让他活得并不快乐,但他为世界创造了一个童话。在那些在乎精神的人心里,他的生活是完美的。
如果每个人只在乎自己的向往,而不在乎结果的话,很多人都不会半途而废,但在流行文化的熏陶下,愿意这么做的人,实在太少了。因为一时的激情,很多人都能做出一种看似伟大的抉择,但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随着世事的变迁,一切经历打在他心上时,是会让他变得更明白、更淡然、更从容,还是让他变得更世故、更懦弱、更容易退缩?说不清。心灵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命运,也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主宰他的命运,决定了一个人在确立他的人生方向时,能不能化解负能量,让他的灵魂变得更加博大,足以跟世界平等对话。有时,梦想、向往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一个很平凡的小人物心中,可能孕育着一个伟大的梦想,但他的懦弱扼杀了他实现梦想的可能性。那么,真正扼杀了他的,是他的平凡和渺小吗?不是,是他心灵的脆弱,还有他意志的不坚定。
如果一个人宁愿死,也不愿被物欲和平庸消解的话,即使面临绝症、面临绝境、面临命运中最可怕的深渊,他也会义无反顾。因为他不愿堕落,他接受不了放弃后的生活。很多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深入骨髓的追求。有时,如果他有这种追求的话,厄运也会逼着他成长,就像很多年前,打在我身上的那些命运之鞭。它没有让我后退,反而让我扎扎实实地走下去,让我变得更加强大,在每一个有可能变得平庸的节点上,都能选择一条跟平庸相反的路。其实,我的命运就是一个个选择构成的,谁的命运都是这样。每一个不甘堕落的选择,最后必然导致一个不会堕落的结果。那结果,定然是升华。
当然,也有些执著追求梦想的人,最后都得了重病,过早地走向死亡。梵·高本人也只活到三十七岁。所以,我们在这个童话的背后,也看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如果不放下执著的话,你的人生或许会非常精彩,也可能非常痛苦。你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挣扎,但你的挣扎最终还是会落空。就像海明威的归宿是一颗子弹。可见,艺术可以感动人,可以让人激情澎湃,但多么澎湃的激情都只是情绪,当情绪消失时,留在他心中的,仍可能是深深的黑夜,还有执著所带来的焦虑、愤怒、恐惧和失落。艺术是很难让人得到救赎的,能救赎人心的,永远都是信仰和智慧。
所以,很多伟大的艺术家都痛苦了一辈子,始终在跟另一个自己抗衡。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破执。他们因为慈悲的增长、人格的升华,破除了对名利享受的贪执,但他们没有证得窥破虚幻的终极智慧。有一天,当他们再也承受不了那些叩问和纠结时,他们就会陷入精神危机。像托尔斯泰,他有着非常伟大的心灵,但他仍然痛苦了几十年。虽然他的宗教修养很高,但他没有开悟。他对道的向往,仅仅是一种兴趣和认可,没有上升到信仰。所以,托尔斯泰是伟大的艺术家,也是世间法层面的伟大智者,但他不是出世间层面的智者,也不是佛家所说的圣人。
只有修证,才能破除执著,破除所知障等诸多障碍,否则,你就没办法实现真正的超越。当你修到不再“我以为”,而是真的能安住那种智慧时,才有意义。
很多人讲起道理口若悬河,好像开悟了,但遇到事情就迷了。这说明他还有我执。有我执,就不是开悟,有我执的人肯定没有开悟。
有些学生经常问我,雪漠老师,某人开悟了没有?我就告诉他,开悟有三个标准:第一,没有我执;第二,有智慧;第三,有行为。有我执,就没有开悟;没有智慧,也没有开悟;没有行为,也没有开悟。
当然,有些人表面看来有我执,其实无我执,有些大成就者就是这样,但这些人是例外的。大部分看起来有我执的人,也确实有我执。所以,知道觉受不等于开悟,开悟必须有智慧的境界。见到实相,见到世界的本来面目,知道“我”是怎么回事、“世界”是怎么回事了,并且能用这智慧指导行为,才叫开悟。
为什么很多人都没有开悟呢?因为有所知障和烦恼障,这两种障碍构成了无明。
无明是什么?无明是愚痴,是没有智慧,也就是我所说的不明白。不明白什么?不明白世界的真相,认假成真,以为现在这样,永远都会这样,不明白一切一定会变化,就是无明。这两种障碍构成无明之后,就会产生惑障。
由惑而造业,业障于此起。
因业而受苦,又名为苦障。
苦障亦报障,成生老病死。
惑就是疑惑,也就是困惑、不明白,它是愚痴造成的障碍。《金刚经》的目的,就是破除惑障,让你越来越明白。
除掉一点障碍,你就变成阿那含;再除去一点障碍,你又变成斯陀含;再除去一点障碍,你就是阿罗汉。换言之,每除掉一种障碍,你的境界就会高一点。
人为什么会造恶业?就是因为有惑障。除去迷惑,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还能控制自己,才能真正断除罪业;相反,如果你老是糊糊涂涂,就难免会造恶。
业是什么?业是行为。所有行为都叫业。做的事情,想的东西,都叫业,所以修十善要修身口意,也就是身口意的十种善行。
所谓的业力,就是行为的反作用力,容易造成障碍。障碍越多,你就越难解脱,我们称之为业障。业障如果清不了,你的心就没办法清净,你会把圣人看成凡夫。
善星比丘就是这样,阿难出现之前,他是释迦牟尼的第一个侍者,他和阿难一样聪明,但是他的业障特别重。他老说释迦牟尼的坏话,说释迦牟尼除了头上有点白光之外,没有任何功德,根本就不是佛。这就是业障。因为有业障,他的智慧开不了,不相信释迦牟尼是佛。
业障是什么?业障就是无数负面行为构成的障碍,这种障碍会影响解脱、影响智慧,让他造下更大的业。所以,业障会导致很多恶果,我们的很多疾病、烦恼、痛苦等负面的东西,都是业障带来的。
业障分为很多种,受苦带来的苦,叫苦障;所谓的因果报应之类的行为,叫报障。这辈子有些人残疾、有些人得病、有些人贫困等等,很多都是报障。有的人一出生,就会显示出很多业障,但只要遇到正法,如法修行,业障很快就清除了。香巴学派的“奶格玛百字明咒”就是净障的,《金刚经》也是除障的利剑。过去,《金刚经》被称为能断,金刚能断如何如何,正是因为它能断除业障和烦恼,成就法身的功德。
由惑而造业,业障于此起。 因业而受苦,又名为苦障。 苦障亦报障,成生老病死。
清晣明静,入情入理入心!
感恩雪漠老师的解读,感谢明月的精彩诵读,感恩遇见!金刚经学起来!
追求算不算执着
h如果明天 回复 @听友201095151: 破除我值,就是个通透人!不会迷茫,是个开悟的人。智慧的追求
根据现代物理学的探索发现,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能量的暂时聚合态。世界的本源是能量。那么,人类作为一种特殊的能量暂态。其存在的最终意义为何呢?如果我们执着于暂时,以为人生如白驹过隙,就是执着于空相,让人堕入消极。如果执着于特别状态,就是执着于我相,进而造成自己的种种业障。那我们又如何达成生命的园满呢?于是佛陀老人家自证道路,设法进入自己生命的核心,在其中发现永恒存在的能量 ,那是生命永恒的源头,让自己时刻感受那股源头的永恒,无限,博大,圆融,充沛,美妙,于是世界的万有与你合一,万法归一,花雨漫天,刹那即是永恒,涅槃寂静就是能量源头的无限呈现。这是所有圣哲的指引,道成肉身,就是人类生命的圆满。
喜欢主播的声音,娓娓道来
说到心里了,我是画画的
能救赎心灵的,永远是信仰和智慧
老师讲的好励志啊!
1381234bhsz 回复 @打敛布迦:
怎么买到书呢?
海潮明月 回复 @李子谊: 書名:《佛陀的智慧》,作者:雪漠老師。您可添加小助手VX:13869830003,可联系购买纸书(纸质出版物为港版繁体字版本,全3册,标价523元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