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宿建德江》:愁绪的别样表达

第三讲 |《宿建德江》:愁绪的别样表达

00:00
11:51

课本内外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郦师点拨 

这首小小的五言绝句是孟浩然特别有名的代表作,诗人巧用心思,你看诗题中《宿建德江》的“宿”就说明了时机已经到了晚上,建德江不仅写明了地点,更是表明了诗人还在人生的漂泊之中。


这个题目不要小看,叫《宿建德江》,可是读完全诗,我们会发现诗人根本没有入眠,而这个未眠之夜,也正意味深长地表现出诗人独特的愁绪来。


这首诗的背景是开元16年的冬天,那也就是公元728年的冬天,孟浩然冒雪入京应试,可是科场失意,应试落地。他于开元17年,也就是公元729年的冬天,返回故乡湖北襄阳。不久又离开家乡到洛阳,又到浙江,寄情山水,以舟泛湖。不过诗人如此追寻山水,实则是一种愤世嫉俗的表现,而他这时的山水诗已典型地显现出这种心态。


所以你看开篇“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这前两句写日落之后,诗人的小船停靠在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边,一个“烟”字既是写实,也因为天近薄暮,水天茫茫一片,但更是突出了诗人烟一般的轻愁。


原本人在旅途,夜晚来临,停下来就该放松身心,好好歇息一晚,以消除旅途的疲惫。然而异乡漂泊,人生地疏,停船夜宿,内心之忧愁,便会不由自主地升起。万般思绪涌上心头,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面对落日,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身世之悲,羁旅之愁肯定又会生发出来了。所以在诗人心中,落日也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还体现出内心的情感。“日暮客愁新”,一个“新”字,使此次客居他乡的离愁比往日的愁思要更深入了一层,进一步突出了诗人郁结的心思。


这里的“客”作为诗中唯一的主体,其实就是诗人本人了。不过孟浩然的诗风向来有冲淡之美,因此尽管写愁,他却荡开一笔,用一个克制的句子,用客体指代自我,指代主体,将内心的波动以一种他者的角度呈现出来。同时“客”字也使得诗人和舟主一样成为大自然的一份子,让他在自然的时空中寻求内心的平静。


第二联,“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是著名的一联,工整的对句,通过典型环境中的景物描绘,把诗人的心愁特别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因为旷野茫茫,反而使得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这叫“野旷天低树”。而沉静的江水中高挂在天上的明月,和舟中的旅人是那么靠近,因为明月映在平静的江水中,所以“月近人”。


可是除了这种字面上景物纯粹描写的意义,其实孟浩然的笔触妙就妙在,它还有一层潜在的意思。你看,当诗人面对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思乡的愁绪,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诸多思绪这时候齐齐涌上心头。而相对于孤独的灵魂,天空中唯一的一轮明月不也是孤独的吗?可是在孤独之外,诗人又庆幸此时此刻尚有一轮明月,一轮江月能够倾心相伴,寂寞的愁心似乎也因此得到了安慰,甚至化入了空旷的天地宇宙之中。所以一个“近”字用得太妙了,既将江月拟人化,仿佛江月有知,在安慰行旅中的诗人,又能准确地呈现出诗人主观视觉中的客观自然之景,实在是妙不可言。


在古代的诗歌中,月亮是有着丰富的情感的。在自然界,月亮是明亮的,月亮是阴沉的,月亮是圆的,月亮是不完整的,甚至有时是有缺陷的。可是在诗人的作品中,这样的月亮就往往和悲伤或者幸福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诗人们为什么喜欢书写乡愁?在古代知识分子需要为读书求学常常远离家乡,再加之古代的交通不便,所以出门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回家也不像今天那么方便。于是思乡成为一种经常浮现在文人墨客脑海中的常态化情感,人们也只能面对着身边的事物,寄托对远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那么纯洁的月亮意象是人们寄托乡愁的最好选择,因为它可以跨越时空,让隔着再遥远的你我,哪怕是隔着时间沧海的先哲,和我们也能共同沐浴在一轮明月之下。


所以这样的明月与我们的人生,与我们的情感是何其近啊,所以月亮最后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要的文学母题,也就是说最后它升华到不只是一个文学意象,诗歌表达中的意象,甚至成为一个文学的母题。对于这一点,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随着对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了解越来越深,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深刻感受与体悟的。



思考探究 

同学们可以找一找,其他的羁旅诗中,有没有用月亮来作为一个意象呢?诗人又是如何通过月亮表达情感的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3285849

    老师,有一个问题需要您的解答,“野旷天低树”那句,那树的位置可以是理解为远处的树吗

    听友275476683 回复 @听友73285849: 树是近处的,只因旷野显的远处的天比近处的树都低,所以是野旷天低树

  • 听友126058369

    老师讲的太好了

  • 踏花行8

    老师,听完了,可以加快更新吗?

  • 晓月和风

    明月何皎皎,从不怨孤单,一等已千年,照见几多离愁,听尽几多泪语,盈缺依旧先生您好!非常喜欢先生的每一节课。从一年级到五、六年级,再到七、八、九年级,每一个学期里先生的课程总是那么引人入胜,在反复听和琢磨的过程中又会有新的收获。先生辛苦了,谢谢先生!当听了这首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后,自己先想了几天,最后还是决定把长久以来的困惑告诉先生。教学楼道书声朗朗,却也时时传出学生在朗诵古诗词时,总是平淡无味,别说美感蕴含其间,甚至是拉长磨短,尤其在学生自发的诵读时间里是更胜一筹请教先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吟诵古诗词的美感?在学生成长的小学阶段里,是否需要阶梯式的渗透吟诵美感?还有对一年级新生

  • 听友294507399

    “我身望明月,万事成搓陀”也是表达思乡之情吗?

  • he15639280861

    学习了,非常好听

  • 阿土猪1

    有学习答疑群吗?

    愿不枉此生的佳鑫 回复 @阿土猪1: 图片评论

  • 听友335253307

    这里很深刻生动

  • nini_842

    反复收听,循环播放,百听不厌

  • nini_842

    孟浩然的诗好,郦波老师讲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