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帝国最后一任王朝,三大特性看清它的盛衰
精华笔记
《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作者:美国汉学家、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威廉。
清朝三大特性之一:内亚性。
内亚性是国外学界提出来的概念。这里的内亚,即内陆亚洲,指以蒙古高原为核心的亚洲腹地,包括蒙古高原,中国的东北、新疆和西藏,以及中亚大部分地区。
而所谓内亚性,是指生活在内亚的民族,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产生的观念习俗和生存模式。例如,内亚地区活跃着许多游牧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擅长骑射,有着很强的军事征服力,容易建立民族各异、文化多元的大型帝国。
清朝对内亚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这与清朝统治者的出身有关。
满族自身原因:
满族发源于辽河流域的女真人部落。数百年来,他们在这一代狩猎、打渔、耕种,到明代中叶,已经形成了农耕与狩猎相混合的社会模式。这就使得清朝统治者,既能依靠农业文明积累财富,又善于同遍布内亚的游牧民族打交道,将他们的战斗力为己所用。
满蒙联姻:
努尔哈赤通过与蒙古科尔沁部联姻,取得了一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皇太极继位后,更是大力推动满蒙通婚。皇太极的皇后,即后来的孝庄皇后,就出自蒙古科尔沁部。
满蒙联姻的重要意义:
这首先体现在战斗力的加强。清朝统治者将归附的蒙古部落编入八旗,称作八旗蒙古。对明作战时,蒙古骑兵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具有决定性的大凌河之战和松锦大战中,都有蒙古骑兵的身影。
满蒙联姻还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
明清战争中清军屡战屡胜,夺取了辽东绝大部分地区。唯有山海关及周边几个要塞,还在明朝手里。山海关是从东北进入华北的咽喉,守住此关,明朝尚能苟延残喘。皇太极在位期间,绕开山海关,穿越蒙古人控制区,攻入明朝统治核心。明军对此一筹莫展,只有被动挨打。
征服准噶尔部:
准噶尔部活跃于内亚西北部,本来只是松散的部落联盟。17世纪中期,一个名叫噶尔丹的部首领横空出世。此人雄才大略,试图仿效成吉思汗,建立游牧帝国。
清廷与准噶尔的战争,也是争夺蒙古最高领袖的战争。如果失败,不仅满蒙联姻破产,清廷对内亚的统治也可能崩溃。这是清朝统治者无法容忍的。这也是为什么,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都要对准噶尔部用兵。
从1690年起,康熙三次亲征,逼死噶尔丹,重创准噶尔部。但准噶尔部只是暂时蛰伏。康熙晚年,准噶尔部再度兴起,而且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后果:侵扰西藏。1716年准噶尔部攻入西藏,占领拉萨,建立傀儡政权。康熙命皇子领兵,将准噶尔部赶了出去。乾隆十二年,西藏贵族勾结准噶尔部叛乱,被清军扑灭。这让乾隆下定决心,要彻底解决准噶尔部问题。
1751年,清廷颁布《西藏善后章程》,扩大驻藏大臣职权,加强中央政府对西藏的行政管理能力。此举杜绝了准噶尔部对西藏的侵扰,解除了清廷的后顾之忧。
乾隆积极筹备,举全国之力向准噶尔部发起总攻。经过两年多苦战,1757年,清军终于将准噶尔部50多万人全部消灭。这标志着新疆地区正式纳入清朝的版图,而新疆的稳定,也保证了青海、西藏、蒙古等整个内亚地区的长治久安。
清王朝充分利用了满蒙联姻的优势,取得对广大内亚地区的有效统治,建立起一个从江南到漠北,差异巨大的多元帝国,这是作为典型的中原王朝的明朝不可想象的。
清朝特性之二:中华性,也就是他们如何运用中原王朝的统治经验,即汉文化,来管理汉人聚居区的。
编汉人入八旗:入关前,清朝统治者就在管理辖区内的汉人,并积累起一些经验。随着前来投奔和俘虏的汉人日益增多,皇太极将汉人编入八旗,称为八旗汉军。
控江南士绅:大棒加胡萝卜
制造江南三大案——奏销案、哭庙案和通海案。
奏销案是清廷借口江南地区拖欠赋税,将一万三千多名士绅降职、革职或革去功名。哭庙案则是一部分秀才不服,利用顺治驾崩的机会,跑去孔庙向孔老夫子哭诉。结果清廷痛下杀手,把他们逮捕处决。以批三国、水浒著称的金圣叹,就死于此案。除此之外,清廷还以江南士绅串通郑成功,欲图谋反的罪名,拘捕杀害了一批人。这就是“通海案”。
科举考试:中唐以后,南方文教兴盛,江南人在科举考试中的表现越来越突出。通过科考,清朝统治者继续吸纳江南士绅进官僚体系,参与国家的行政管理。此举意义重大。一方面,朝廷收获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把士绅利益同王朝的利益捆绑起来,双方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同时,康熙和乾隆都曾六下江南,安抚人心。于是渐渐的,江南士绅从原先的反抗者,转变成清王朝的拥护者。
为了进一步强化士绅对朝廷的忠诚度,清朝统治者还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承认士绅对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基本维持晚明以来的土地兼并,不做改变。
清朝统治者是如何规避人地矛盾:鼓励垦荒
清朝统治者在开疆拓土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内亚地区的统治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康熙年间,清廷又逼迫郑氏政权投降,收复了台湾。同时,清廷在云南、贵州等地实行改土归流,即废除地方土司,由中央委派的官员直接管理当地事务。
凡此种种,使得清朝疆域内出现了大片未经开垦的土地。这就为失地农民提供了出路。在统治者的鼓励下,数百万农民涌入云贵、新疆、台湾等地开垦种植、采掘矿藏。
浩浩荡荡的移民潮,把整个中国,连接成一个大市场。
本书作者援引美国学者施坚雅的观点,将清代的商业市场分成十大区域,每个区域各有所长,如江浙盛产丝绸、山西盛产煤、云南盛产铜和铁。不同区域间互通有无,跨区贸易十分活跃。这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经济。
到乾隆后期,全国有10%以上的谷物、50%以上的棉布、90%以上的生丝,以及几乎所有的茶叶,都要拿到市场上售卖。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出口。
商品经济发达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城镇的兴起。
清代中叶,上海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同地理位置有关。上海位于长江口,内陆商品通过长江及内河航道,汇集到这里,或出口,或运往沿海各地,都很方便。而沿海各地的商品,也能从上海起航,顺着长江运往内地各省。所以在19世纪前期,上海就已经是大港口,商贸繁荣。嘉庆年间编撰的《上海县志》,就夸赞本地是“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与此类似,苏州、南京、广州等城镇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这是失地农民的另一条出路。
这样,清朝统治者做到了一件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土地持续兼并的情况下,保持了商业繁荣和人口增长。
据统计,入关初期清朝人口不足1亿,而到康熙中期,人口达到1.5亿,1800年更是突破3亿大关。1850年太平天国之乱爆发前,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4.5亿人。两百多年人口增加4倍以上,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清王朝特性之三:现代性
从1644年入关到1795年乾隆驾崩,清朝存在了150多年,开始进入到中后期。历代王朝在中后期遇到的情况,清朝同样遇到了——官员腐败,行政效率下降,农民破产,社会矛盾加剧。
终于在嘉庆继位前后,湖北爆发了白莲教起义。起义军很快冲出了湖北,席卷四川、陕西、河南各省,震动朝野。清廷调集几十万大军,历时七年才予以镇压。而此时,嘉庆已经掏空了国库。
清朝的中兴:
根据中原王朝的传统经验,如果统治者能处理好王朝中期的危机,将会迎来一波中兴,从而大大延长王朝的寿命。而以清朝统治者的能力,这并不难做到。一个证据是,19世纪中叶,清朝内有太平天国之乱,外有英法列强虎视眈眈。其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席卷大半个中国,致使数千万人死亡,赋税重地江南的也遭到重创。即便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下,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清朝统治者还是挺了过来。
这表明,传统的王朝内乱,清廷还能应付。真正致命的挑战来自外部,也就是以西方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性因素,对老大帝国造成的影响和冲击。
殖民者东行:16世纪初,葡萄牙人就远航到珠江口做生意,他们还非法占据澳门,作为贸易集散点。紧随其后的西班牙人、荷兰人,也在东南亚同华人移民发生了联系。明万历年间,荷兰人侵占台湾,盘踞了三十多年,直至被郑成功驱逐。
白银流入与经济卷入全球化:
明末清初,西班牙人用从美洲开采来的白银,购买中国丝绸、茶叶和瓷器。于是,白银以每年数百万两的速度涌入中国,并在城镇和农村广泛流通,成为常用货币。白银的输入,实质上替代了明代并不成熟的纸币信用体系,加速了中国经济的货币化过程。而这正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过,态势渐渐转向了反面。
19世纪初,白银开始流出中国。从1808年到1856年,五十年不到,中国白银外流约3.84亿两,年均800万两。原因,一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西方的商品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下降;二是为扭转贸易逆差,西方商人向中国走私鸦片,攫取了大量白银。
这就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战争的结果,落后的清军完全不是英军对手。1842年,清廷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至此,闭关锁国政策破产,老大帝国的国门被推开。
国门洞开后的三大巨变:
1、近代工业的萌芽,对外关系的重塑,以及新思潮的诞生
先来说近代工业萌芽。西方新事物如枪炮、轮船、铁路、银行、工厂等蜂拥而入,很快发生了影响。例如,湘军和淮军都配备了新式火炮,淮军中还有外国人组成的洋枪队,他们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有鉴于此,曾国藩、李鸿章等有识之士发起洋务运动。他们向西方学习,挖铁矿、建工厂、铺铁路,中国近代工业由此萌芽。清政府也积极进行军事改革,仿效西方军队,训练新军。
2、对外关系的重塑
乾隆时期,从皇帝到士绅都以“天朝上国”自居,视外国人为蛮夷。面对英国马戛尔尼使团的通商请求,乾隆傲慢地回答:我天朝应有尽有,没必要通商。国门被敲开后,面对西方列强,清廷被迫设置总理衙门,处理外交事务。这是中国第一次依照国际通行的交往原则,以相对平等的姿态,同外国人打交道。
3、现代性也会改变人们的观念,统治者难以把控
同西方新事物一起涌入国门的,还有诸如民主、自由、共和、科学等新思想。这些思想借助近代印刷术,在士绅阶层中流传。而清廷的军事失败,又加速了士绅对新思想的接受速度。
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论武器装备,清军不比列强差。但战争的结局都是中国惨败,割地赔款。这促使有识之士反思:列强靠的不只是坚船利炮,还有不断进步的文明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反观中国,帝制绵延两千多年,消磨了中国人的进取心、阻碍了中国的发展。
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革命思想开始酝酿,并被越来越多的本土士绅所接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本土士绅和海外革命人士联合发力,一个个省份纷纷脱离朝廷宣布独立,4个月后,宣统发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王朝落幕。
此后的100多年里,政治革命,社会刷新,击败了传统帝国的现代性,被中国人全面拥抱。以今天的视角回望,现代性既是检验清王朝的一块试金石,也成了我们理解两千年中华帝国历史高度的一个重要坐标。
书 名: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作 者:[美]罗威廉
主 讲 人:刀劈三观抱老师
主讲人简介:资深撰稿人
主 播:秋安
策 划 编 辑:袁博
喜欢这个主播❤
主播还有别的节目吗?我要关注,声音太好听了。
能不能讲一下中国人自己写的史书
还不够成熟_gb 回复 @听友223139917: 外籍华裔的书还可以听听.
声音太小,为了追求所谓的好听憋着嗓子没意义
conaninja 回复 @慎独淡定68: 大哥你耳朵没事吧?
由于声音太好听,内容完全被淹没
满清误我中华三百年
11:50处提到的1945年清军入关下达密令,是来搞笑的吗?
能不能来一些中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历史的书籍,外国人写的听了好几本感觉都怪怪的。
驱除鞑虏,还我中华。
清朝做到了中国封建的极致,政经和文化都是已有皇权中最稳定的。统治者完全继承了几千年来儒家的管理经验。而且像阎崇年和袁Sir说的,清朝都是职业皇帝,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昏君。再加上居然破天荒的解决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威胁。长治久安使得中原人口激增。然而,这个帝国最糟糕的就是守旧。满清骨子里惧怕汉人谋反,所有政策都是保守的。统治者眼睛从没看过未来,只是向过去张望,争取做到不犯之前的错误。当新时代来临,明天不再是今天的重复,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帝国崩溃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就像鲁迅先生说的,稳定生存不是最终目的,而是发展的前提。躺在铁屋里睡觉自然比外出探索轻松。但失却了进取心,早晚要被历史淘汰。
一缕烟波荒野中 回复 @世间儿女双全法: 说的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