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圣人究竟用什么简易之法平治天下?

131.圣人究竟用什么简易之法平治天下?

00:00
18:06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圣王 ,为什么能有“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悦”的浩大引力?他们教化出来的百姓,为什么都有“杀之不怨,利之不庸”的磊落德行?阳明先生弥留之际,为什么还要写信给学生聂文蔚念念不忘“致良知”的大学问?今天,我们为什么重新要让王阳明的这个学问出土重光?欢迎您继续欣赏张讲师解读《传习录》,一起习得圣人的简易之法,一起来平治当今私智相轧、物欲横流的乱象。

1  良知落实处首要是什么?

2  “孔子五十以学《易》中的五十指的是什么?


《答聂文蔚》

(一)

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鸣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明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


欢迎继续欣赏《传习录》,我们接着谈这个聂文蔚的书信尧、舜、三王之圣,言而民莫不信者,致其良知而言之也,说尧,舜跟夏商周三王这些圣王“言而民莫不信”,说话没有人怀疑没有人不相信的,大家都听从 。“致其良知而言之也”。为什么他说的话大家都听从?因为他们说话之前早就将心比心的啦!就是我说出来的不是自私自利的,我规定的是为大家好的,那一个规定为我们大家好,那就没有人会反对,都是从良知里面说出来的。什么叫良知? 将心比心,“絜矩之道”就是把这些自己当作是心,天下子民当作我们的身,你要为自己好你也绝对会为我们的手啊脚啊,大家都要好。这就是所谓的良知。

行而民莫不说者,致其良知而行之也。为什么尧,、舜跟三王这些圣王他们行而民莫不说,他们一有行为出来大家都很开心。为什么 ?致其良知而行之也。因为他们是问心无愧将心比心之后做的,大家都很开心。从良心里面做出来的,简单地说就是将心比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每个人都有期盼,你也可以有期盼我也可以有期盼,但我的期盼绝对不能够说只是我个人得好而别人受损,只有我得利别人受损这个不符合公理,我可以得利别人也都得利,这个符合公理。那不得已受损,大家有受损我也一样受损,这个大家也服气,也是一个公理,总之就是将心比心,绝对不能够私心做事。

是以其民熙熙皞皞,杀之不怨,利之不庸,施及蛮貊,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为其良知之同也,所以其民熙熙皞皞,这个“熙”就是和乐;“皞皞”,怡然自得,你看那些霸权的国家,美国的子民谈到他们的国家充满自信,就是这个“熙熙皞皞”的感觉。一个很小很小的国,谈到他们的国家很没志气,就不是“熙熙皞皞”啦!说“其民熙熙皞皞”非常和乐,很自然无忧。“杀之不怨,利之不庸”,就算你杀他他都不怨.为什么?因为你犯罪宣告你的罪状,所有的调查完全都符合事实,该杀的时候就杀,这个人不怨。为什么?因为是我错了,因为你们都符合良知的,你们所有的程序摆出来都不是你们的错,其实都是我的错,我没有什么好怨的死而无怨。“利之不庸”你想收买他 ,他一点都不会为你歌功颂德,什么叫作“庸”?为你做奴隶叫作“庸”。你给他利益他不会为你歌功颂德。为什么?不符合良知 。

就是这个三王他们所教出来的人,每一个人都是有良知的,都是将心比心的,都是不为己的,要我有利益他们一定要有利益,你说我们兄弟三四个人,你收买我一个人去对不起他们,我不干的。为什么?我有利益他们有,你给我利益你给他们没?好,你也给他们,然后我也很高兴收下来,如果你只给我一个人却损害我三个兄弟,我干吗?我不干 。 利之而不庸。施及“蛮貊”,“蛮貊”就是夷狄,未开化的民族。 本来这个“蛮”是指南蛮,“貊”指北狄, 但是后来“蛮貊”反正说的是未开化的民族都算在内,说这个良知通行到任何未开化的地方,也都毫无阻碍。你就算到黑社会里面要不要讲一点道义? 也要讲道义啊!不是吗?你到任何未开化的地方,如果你懂得将心比心,绝对是到哪里都行得通的。这个不需要读多少书,只跟良知有关跟学识无关的。

而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凡有血气,为什么讲“血气”这两个字?就是有情绪,就是人有七情。因为人有七情的需求,我们顾及到别人七情的需求的时候我们的心就同了,为其良知之同也,所以这良知是一样的,因为全天下人的良知是一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有血气的人,有这个心情有七情的人对一个有良知的人,对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人都会尊亲,都会尊敬他。这是古人为什么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为什么也共尊一个人?这个人办事情很有义气很讲道义,什么叫道义?公平,宁可损失我,但是要让大家得利,这个人值得敬佩。那我们也不占便宜,既然你损失自己给我们占便宜,我们也不愿意占便宜啦!那大家为大家做事情,我们就一本公心来做事情,那个浩然正气就跑出来了。如果每一个人算计的都是自己,这个领导的人他算计自己,先留一份,然后其他的吃完了肉那些屑屑给你们分,下面的人看到,那我要不算计一下自己的利益?彼此勾心斗角,你看那个阴私是不是跑出来了,一个正气跑出来,一个阴私跑出来,这差多少?修行首要的是什么呢?良知,良知首要的是甚么呢?公心,怎么个公法嘛?将心比心,很简单的跟读多少个博士毫无关系。

呜呼!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所以各位治天下难吗?治天下就是讲一个公平正义而已,如果这个治天下的人一上台就会贪污,下面是无所不贪的。圣人治天下不是这样让大家勾心斗角的,他是让大家一本公心来为天下服务的。怎么简单法呢?很简单就是本着良知,提倡良知,示范出良知,做出良知来。致良知,做出良知来大家一看就佩服,一看就佩服就好办了。

我们就讲黑道吧,黑道的大哥大,他要不要做出一个让人佩服的事来。不然大家为什么要跟他?不是会杀人大家就佩服哦!不是拳头大大家就佩服哦!黑道大哥为什么他死后,连送葬的队伍都绵延好几里?原因在哪里啊?他做的事情符合黑道里面的公平正义,不然他凭什么啊?你看那个耍狠的拿枪到处扫射的,他死的时候会不会有一大堆人送葬,绝对不会的。所以白道黑道都是一样的,那么要治理世间 ,要能够让大家心悦诚服下来唯有一条路,哪一条路?致良知,只有这一条是何其简且易哉啊!

这个提倡致良知,我们今天为什么重新要讲这个王阳明的学问,王阳明为什么要提倡致良知?为什么要把朱熹的错误指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不指出来,我们的学问跟孔孟断层了,其实王阳明讲致良知,就是把错误推开,让我们直接有机会跟孔孟原始的学问相接轨。孔子述而不作,孔子讲谁的学问?尧,舜,禹,汤的学问。尧,舜,禹,汤讲谁的学问?良知的学问。讲伏羲氏先天河图中间中黄一点就是良知 。那天有学生问我说 :”讲师啊,孔子五十岁学《易经》可以无大过,那我们几岁要学啊?”《论语》里面有这么一句,“孔子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五十可不是五十岁,孔子读《易经》一直翻,翻到韦编三绝,它那个线竹简串起来那一条线断了三次,孔子五十以学”,不是五十岁才学《易经》,而是根据良知来学《易经》就可以无大过.你说”五十”为什么会是良知?因为河图的中间最中间是五颗阳的,画五个阳的白点,旁边围绕的是十个黑点,那十个黑点是十,里面的五个白点是五,五十是什么?是心啊 !你把河图放在你的胸口,中间那一点就是”中黄”,这一点就是”黄庭”,中间就是良心, 本着良心的那一股气.我们现在教黄庭禅 ,每一个人到禅修班里面来先闭上眼睛,先开始观照,观照这个内在的”气”跟心情的关系,你的内心在浮动,涌动的那股气就是”五十”,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本着良知治天下,那个”易”变易的易;交易的易 ;平易的易 .治天下如此简单是平易的易,天下如此的多杂,事情那么多,而我却可以办得这么简单.交易的易,变易的易,既是平易又是交易又是变易,用什么来治理?用”五十” 圣人之治天下,何其简且易哉!这么简单,怎样简单?凭良知,你要弥平你所有团体里面的纷争。唯有靠什么?良知 。

后世良知之学不明,天下之人用其私智以相比轧,就是后世的人为什么良知不明呀?因为将心比心的基本功夫都没有了,作为一个诸侯就盖一个很大很大的仓库,开始聚敛,搜刮民财、民脂民膏,他有没有将心比心?他没有将心比心,他没有将心比心他叫百姓将心比心,为他效忠有没有可能?有,是假的,不会发自真心啊,因为他们就会想我们的财富都被你搜刮了,那我们的财富去哪里啊?对不对?尧,舜,禹,汤不是这样的,开放府库把所有的东西拿给百姓,百姓就会想啊,那国君都把财产给我们了,那他怎么办啊? 那我们不行 ,我们要多给他一点东西。这个就是良知,所以后世的“良知之学不明”乃是因为天下之人用其私智,“私智”是什么?就是我的聪明都用在我的自私自利上面。

“以相比轧”,这个“轧”就是辗轧。相互比较,我有多少钱 ,他钱比我多,我要比他更多;我有两个房子,他竟然有三个,我要比他多;他比我出名,不行我一定要打压他;这是不是互相侵轧啊?

是以人各有心,而偏琐僻陋之见,狡伪阴邪之术,至于不可胜说。每个人都怀着自私自利的心,各有己见各有打算。所以呢偏琐僻陋之见,那种 偏僻浅陋的见解,狡伪阴邪之术 ,阴邪狡诈的伎俩层出不穷。至于不可胜说,连说都说不完的.所以看看世界各地世界各国,举凡有选举要开始的时候 ,那两个或三个或多个的权力互相侵轧,那种态势互相抹黑不就是这个写照吗?不是偏琐僻陋之见吗?不就是狡伪阴邪之术吗?现在的民主选举有办法避免这些吗?互相的侵轧,有办法避免个人用其私智吗?一点办法都没有,有哪一条法律可以杜绝禁止这些狡伪阴邪之术吗?没有,都不断的造势抹黑对方,不断为自己造势然后为对方抹黑。不就是这样吗?我们用我们的选票,选出最会阴邪狡诈的技术。不是这样吗?世界会公平吗?不可能,世界会平安吗?不可能,世界会有良知吗?不可能。

没有良知的世界会治理得天下无事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圣王在世出来治世,示范出他的良知,否则世界上任你法律再怎么样周全,不可能平治的啦!法律有用吗?粗略的有用,对奸诈狡猾的人一点用处都没有,对老实人有用,这很可悲,法律只能限制老实人,真正的大奸大恶无法限制。你看我伸出一只手,五个手指头几个缝啊?一二三四,五个手指头四个缝,你有一千条的法律就有九百九十九条缝。你怎么平治啊?你无法平治的,唯有什么?将心比心,唯有良知才能治世。为什么王阳明奔波啊奔波?冒天下之大不韪,还要一直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一直要说出朱熹的错误,为的不是自己,为的不是信徒很多,为的不是名望如日中天。讲难听一点王阳明一个将死之人,他在写这一篇的时候五十五岁,马上就要死啦,这封书信写完他就死了。他有什么好求名的呢 ?他就是内心有一个不安,什么不安?因为良知的真学问没有展现于世,他不安啊!

外假仁义之名,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所以外面打着仁义的招牌,内以行其自私自利之实 ,里面真正选上之后他干的是什么?,自私自利的事情,在台湾选一个“立法委员”往往花的是几亿啊.你要在美国选一个总统,随便一个餐会募款是几亿美金,这一州募几亿那一州募几亿,它整个选完的时候花几十亿啊?甚至百亿多少财团在支持。为什么?选上总统要亏几百亿谁选啊?我今天投资下去几百亿,如果我不是能够赚上千亿回来我去选干嘛?不是这样吗?我们为了要让他能够干这个事,我们就把他规定为合法,小老百姓贪污 ,贪污个一千块就有事,贪污个一万块也有事。这些候选人募集几百亿没事,然后未来再上下其手,这不是行其自私自利之实吗?

诡辞以阿俗,矫行以干誉,用这个诡辩来迎合世俗叫诡辞以阿俗,讲的话让人家很高兴,管你多少发夹弯,反正我讲完大家都很高兴。我以前要选举之前我虽然这么说,选后再转个弯,转个一百八十度,反正只要我讲得漂亮大家高兴就好,我迎合这个世俗。矫行以干誉,用虚伪来沽名钓誉。

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掩盖别人的善行,把它窃取来当作我自己的功劳。我们现在的人叫做”收割”,我们台湾有一个名词 ,这个政治人物太会“收割”了吧!割稻尾,别人种的稻子我去收割;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做的建设我去剪彩;剪彩的那一剎那就是我的功劳,这叫“掩人之善而袭以为己长”,最起码去剪彩的时候你要说,哎呀这个工程要不是五年前,十年前某某的什么首长坚持的话是不可能有今天这个结果的,那我们邀请他到现场来我们要来感谢他。各位有没有啊,没有!这个台湾雪隧通车的时候要感谢谁呀?反正都是感谢剪彩的人而已,不是吗?“讦人之私而窃以为己直”,攻击别人的隐私来彰显自己是很正直的,很正派的。现在的人不都是这样干吗?

忿以相胜而犹谓之徇义,本着新仇旧恨来跟别人斗争,然后还要说成我是正义的使者。险以相倾而犹谓之疾恶,以阴险阴谋去陷害别人,还要说成我是嫉恶如仇的正义使者,妒贤忌能而犹自以为公是非,就是我们妒贤忌能但是认为自己是出来主持公道。现在的政客不是这样吗?整天在电视上批评,批评,批评,乱枪四射,不惜造谣言也没有关系。好像我是一个正义使者。

恣情纵欲而犹自以为同好恶,我恣情纵欲,但是我还说成我跟大家一样,我所犯的错大家都会犯。有没有?我所爱的大家也会爱,反正我是一个爱恨分明的性情中人,所以我才会犯这些错误,自以为是同好恶 。

相陵相贼,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相陵相贼彼此互相蹂躏、互相迫害。自其一家骨肉之亲即使是一家骨肉之亲,已不能无尔我胜负之意,一家之亲也不能够没有你我的,充满着好强争胜的心思,不能无你无我一般,不能够啦!彼此藩篱之形,而况于天下之大,民物之众,又何能一体而视之,即使是同一家之亲也不能毫无隔离,相亲相爱没有办法;毫无隔阂没有办法。何况于天下之大,百姓民物之多,哪里能够一体而视之,哪里能够把大家看成是一体的呢?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四海一家,把天下一家——不论哪一个宗教、哪一个国家的人来到中华民族,我们都包容一体的。中华民族就有这个想法,世界各国就有很多的藩篱,美国说我要在墨西哥筑一个围篱 ,有没有?就没有办法这么做,连一个家庭都没有办法 ,现在连一个家庭无分你我,不要有好争好强的心都不可能,彼此没有办法毫无隔阂,连一家都不可能,何况天下。各位,这在说什么呢?全天下的良知都已经丧失了,全天下良知丧失要怎么治天下呢?那是无法再治天下啦!

则无怪于纷纷籍籍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难怪天下为什么整日动荡不安?为什么这边开枪那边开枪啊?这边丢炸弹啊有没有?都是这些事情。“纷纷籍籍”就是动荡不安。纷纷扰扰而祸乱相寻于无穷矣,战乱一个接一个永远没有止。王阳明出生在那个年代,他讲的现象是不是现在我们所经历的现象啊?正是现在所经历的现象,现在世界缺什么呢?“良知”;世界为什么动乱呢?良知。王阳明为什么快要死了,他这个时候已经重病了。为什么快要死的人还要整日提倡这个致良知呢?因为不这样做良心不安啊!

我们这一节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68890145

    唯有良知,唯有将心比心,才可以治世

    FB_BDDW9 回复 @听友68890145: 良知可以治心,但不可以配合治世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17

    言观观言 回复 @言观观言: 20210617

  • 5774531

    世界的人都拥有一个道体,一个良知,但这良知被私欲蒙蔽的越来越深,所以阳明先生说这世界缺的只是良知,当每个人都能将良知莹澈,那世界就会大同。大家会返回道体,成为大海里面的小水滴

  • 德风華雨

    讲师解"五十以学易"的"五十"不是五十岁,实是指良知,当然很精辟,但孔夫子为什么用"五十"而不直言"良知"或"仁"?

  • 一粒小虾米

    ❤才了解一个词,叫做“戾气”。如今社会大家生活就是为了利益,比拼孩子。忘记了内心的良知。所以遇到事情就脾气就来了。为了争一个车位,牵出来老公,为了一句话,大打出手。如果怀有良知之心,有悲悯之心,便是不值得提一事。把心放到有志气之事,烦恼即少很多。

  • 十曰十三

    这么好的课免费,居然还没有人来听,遗憾。

  • 大海NSK

    确实讲的好

  • 1588915jbjr

    要是张老师再讲易经就太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