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个国家,三种方向

【历史】三个国家,三种方向

00:00
22:36

前言


说大家事儿讲小故事,欢迎收听由北京出版社出品的大家小书系列丛书解读,我是开浩。上节呢开浩给大家讲述了东汉这个朝代,看了下那些混的最惨的皇帝。这节呢就继东汉结束,开始讲我们的三国了。

 

三国其实不好讲,为啥呢?太熟悉了,先且不说电视上时常轮播的《三国演义》还有各类的三国周边,光是一直跟着这档专辑的听官就知道,三国的很多事情,在我们这档节目的三国篇幅中就已经讲了太多了,从曹操到刘备,甚至董卓刘禅,当时势力中主要人物,都一个个的详细的说过,你说再讲点其他的东西,还真不好讲。

 

所以开浩打算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三国,什么角度呢?那就是三国为什么是三国,很多听官可能听开浩这句话有点迷糊,心想开浩你这是讲了个寂寞啊,三国不是三国是啥。嘿,别急,等开浩给你解释下这句话的意思,你就明白了。

 

我们经常说三国,魏蜀吴三足鼎立嘛,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甚至还有人把这段历史与春秋战国时期比较,毕竟都是一个国家割据,英雄辈出的年代。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三国,是以三国鼎立的形态出现,而不是像春秋战国时期一样,以十八路诸侯割据的形态出现。

 

而后这三个僵持了这么久的国家,又是因为什么最后才被统一到一起的呢?是和秦始皇一样天时地利人和还是其他的原因呢?开浩今天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再看一次三国。




三国,为什么是三国



要想解决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三国这个乱世时期,为什么会以三个国家鼎立的形态出现的问题?

 

我们就要先明确一个历史小知识,那就是三国时期的确立,是从曹丕当上皇帝开始的,也就是说在这之前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个人打的再怎么厉害,地盘儿再怎么大,也只是东汉旗下的三股政治势力,并没有自立门户,反而是一再承认自己是汉臣。而明确这一点之后,你再去看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个人和他们的势力,你就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刘备的势力(汉朝,旧贵族最后的挣)

首先我们从刘备开始说起。

 

要说起刘备这个人,可以说我们是十分熟悉了,毕竟是老朋友了,前面还有一期专门介绍他的节目,所以我们在这里对于他的性格,就不多分析了,而是着重与去讲述一下他的发家史。

 

刘备最早的创业,很多人都耳熟能详,早年间做手工艺品草鞋创业,后来又拜入当时的大儒卢植门下,学得了一身本领,后来遇到乱世,打着是刘邦老刘家的后人,和皇帝叔叔的旗号,成功招揽了关羽张飞两兄弟,成立了乱世三兄弟社团,打算像老祖宗刘秀一样,平定乱世,恢复汉朝正统,而这一份梦想在当时就得到了当地商人张世平,苏双的支持,给了刘备第一笔天使投资,刘备的社团逐渐发展的小有规模。

 

后又经过一系列的运营,刘备又成功见到了小皇帝,至此刘皇叔商标正式被刘备注册。再又经过几年的发展,原先的天使投资逐渐被刘备挥霍殆尽,可是社团却依旧没有太大的起色,所以刘备开始四处游走,寻找新的投资人,最终在同是老刘家人的徐州牧,也就是当时徐州省省长刘表手中,和当地的商业家族糜家中获得了A轮投资,三兄弟社团逐渐稳定下来,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盘稳定发展。

 

就当三兄弟社团一切走上正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投资人刘表去世了,刘表的儿子继承了遗产,决定从三兄弟社团撤资,入股敌对的曹氏社团,得,这下刘备又陷入了危机。

 

可是天无绝人之路,濒临绝境的刘备,在绝望之际,又遇到了他的贵人,谁呢?同样是刘邦后人的刘璋。他想要投资刘备的三兄弟社团,并且和刘备说钱和地都给准备好了。

 

刘备收到消息呢,也十分高兴,嘿,你看还是自家兄弟靠谱,可是又转念一,刘表当年也是这么干的,但是现在不还是说撤资就撤资?不行,要自己先强大起来才稳定,不能再靠别人投资了。于是在一番运作,和一个叫做张松的人的帮助之下,刘备成功的借着这次刘璋投资自己的机会,吞并了刘璋的益州集团,刘备的势力至此成形。

 

所以刘备的成功,我们也总结过,那就是靠着一手好的简历和宣传,靠着简历和宣传,他结识了各路诸侯混了个路人缘,把张飞,关羽收到了旗下;靠着简历和宣传,他行走于各个富商之间,高谈阔论,让他们全力投资于他。

 

现在我们也知道,有很多人会用这招,只不过现在管这招叫PPT创业,好的商业计划书,合理的道德和名义,往往都容易争取来更多的投资人,贾跃亭式的创业,三国时期刘备就玩的很溜。

 

但是偏偏刘备就是利用他的身份和他口中要复兴大汉的话语,把最后一批忠心于汉朝的人,成功拉拢到一起,为实现恢复汉制,这个他们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曹操的势力(创新改革派)

 

好了刘备就先说到这儿了,我们再来说说曹操。

 

关于曹操这个人,怎么说呢?人们对他的评论很多,有的说是奸臣,有的说是奸雄,有人认可他,也有人去骂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但是要开浩来说,其实曹操这个人,能一步步的壮大,到最后成为乱世中三大胜利者之一,真的很难,他所付出的远远比刘备付出的还要多,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就要从曹操的身份开始说起。和刘备姓刘,天然和皇家有关系不同,曹操他姓曹,没机会去攀上当时皇室的高枝。作为宦官之后的曹操呢,从小就接受着忠君爱国的思想。

 

对于官场上的那些蝇营狗苟,特别是士族豪强对百姓的欺压,那可以说是早已看在心里,初入仕途,他就曾经试图用比较严格的法律改变当时豪强士族,依附在国家身上吸血的情况,可惜当时的曹操实在弱小,最后只能以失败而告终。

 

直到后来步入乱局,曹操才在这乱世中,打下了一番基业,真正掌握了权力,曹操抑制豪强士族的方案,才得以实行,甚至为此不惜代价,硬生生从地方提拔了一批不畏豪强的官员到中央来,这一点可以说得罪了不少士族阶级。

 

但是虽然权力在手,曹操却没有忘记自己想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的本心,所以他一边用法律去强行约束豪强世族,一边也开始重用一些守法的士族,不断地进行协调,甚至三番五次发布招贤令,提拔底层人物,不断的试探,不断地让这个国家在改革中摸索前进。

 

孙权的势力(地主中立派)

 

那最后一个人孙权和他的东吴呢?东吴这个势力其实比较简单,这里就是一群为了自保的人,依着长江的天险,很多在乱世中求自保的士族跑到了江东定居,在这里发展,并且投身于东吴政权之中。

 

所以从东吴的对外政策中也就充分体现了自保的原则,当曹操势大的时候,东吴主动派出人马,向朝廷称臣,当曹操想攻打自己的时候,他又主动联合刘备进行反抗,而当刘备抢了他的荆州的时候,他更是时刻的记在心里,找到机会就在背后下黑手,而曹操打刘备的时候吧,他还知道唇亡齿寒,自保,还帮蜀汉一把。

 

所以总而言之,其实在曹操,刘备,孙权抗衡的时代,说到底就是三股不同政治势力的抗衡,刘备想的是让老刘家重回正统,让这个国家按原来的秩序运行;曹操想的是,汉朝可以继续存在,但是要做出改革才能让这个国家继续健康的延续下去;而孙权想的则是,不管你们咋想,保住自己的利益才是王道。

 

刘备,曹操和孙权,就像是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朝堂上政见相左的大臣,他们为了能够弘扬自己的政治抱负,就会自动的抱团,而这种团体经常表现为三派,一派激进,一派保守,还有一派中立。

 

对于激进派和保守派来说,虽然他们在朝堂上争的你死我活,但是不可否认,他们都只是想用自己的政治手段去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而曹操和刘备也是如此,他们的目的都是让汉朝强大,所以面对想要削弱这个给国家的人比如说袁术拿着玉玺就想要自立门户的面对这类人曹操和刘备会联合起来毁灭

 

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争,说到底只是他们用来说服对方实行自己执政思想的一种方法,所以即使在战场上打生打死,在私下里曹操依旧会欣赏的称赞刘备一声英雄。

 

反而是中立派东吴说到底就是三国中的搅屎棍,据着江东天险,守着一亩三分地,虽然表面上不争不抢,一副老好人,你不打我就不打你的样子,但是实际上他才是默默的割据着东汉的土地,造成国家分裂的主要原因。




魏晋更替


 

按道理来说,表面来看,三股势力各占优势,曹魏是天时当正,国家革新势在必得,孙吴有着地势,吴越之地自古易守难攻,蜀汉占据人和,毕竟汉朝的余威还在人们心中,民心所向内部团结。后来为什么会发生改变呢?

 

这就要从曹操的儿子曹丕开始说起,我们前面说过,曹操其实对于士族和豪强一直是处于一种打压状态的,虽然他们还能够进入朝廷当官,或者说在曹操身边当谋士,但是却少了很多像东汉一样,为家族谋取利益的机会。

 

这其实也变相的就是当了家族的财路啊,当然他们也曾经有一批人抗争过,但是下场嘛,就不多说了,要不然你以为曹操乱杀人的谣言是怎么出来的?所谓无风不起浪,曹家人心狠手辣是有根据的,所以在这种打又打不过,屈服又不甘心的情况下,以司马为代表的士族,把他们翻身的希望寄托在了曹操的接班人,没错,就是曹丕身上

 

和曹操不同,作为一个生长在曹操势力之下,小时候没有接受过皇权思想教育的曹丕,对于汉朝可没多大感情,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皇帝赶下台,自己去做皇帝,紧接着蜀汉和孙吴势力也就跟着称帝了。

 

称帝之后很多事就好办了,汉朝的旧臣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宰掉了当然曹丕不是个杀人狂魔,而是要通过这样的手段,对朝堂进行了一次大的清洗,至此曹魏势力空前统一。

 

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批旧臣被赶下台,官位有所空缺的时候,士族出手了,他们向曹丕提出,并随后施行了新的选拔人才的方式,那就是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呢,就是要求各地的村长对人进行打分,根据分数把人分成九品,按照分数的高低进行录用,看起来很公平。

 

但是实际上却隐藏着士族的祸心,因为在九品中正制当中,总共有三项评分标准,其中有一项评分标准颇为重要,那就是家世,你如果家世好,比如说出身士族,那你这项就评分高,如果你家世不好,比如说出身农民家庭,那你评分就会很低,甚至有可能得不到分数。

 

这就像我们现在考试一样,语数外三科,如果你极度偏科,英语得了零分,那你即使把语文和数学都考了满分100分,总分依旧还是比不上人家不偏科,语数外三门都考了70分的孩子。

 

所以在这种有家世参与的选拔机制之下,士族的人进一步的渗透入了朝堂之中,开始慢慢的掌控朝政,行政权的丧失,也在一点一点进行着。直到曹丕的孙子,曹奂上位,曹奂这个皇帝已经正式成了士族的傀儡,任意被司马家族为首的士族所操控。

 

同时魏国上下也正式被士族所统治,而这时候的司马昭,也就由此开始了他的灭蜀之路。

 

有一点我们上节也说过了,士族,地主阶级他们掌权,甚至说篡权,危害远没有宦官篡权的危害大,因为他们还想让这份权力能够长久的流传下去,所以他们反而不会去做啥逼得百姓活不下去的事情,他们也怕百姓造反。

 

所以你别看司马家搞了这么久,在朝堂上争了这么多幺蛾子,但其实底层百姓过得还是挺好,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虽然上面一团糟,但综合国力依旧是上升趋势。

 

但与此同时蜀国呢,我们前面说到蜀国的建立,他是刘备硬生生团结旧汉朝的势力所凝结的一个团体,最后形成的一个国家,说直白点就是这个国家能成立,甚至能抗这么久,全靠一个共同的信仰支撑。但是经过那么长的时间过去,老一代以刘备为首的那一代去世之后,这个信仰逐渐就没了,本来打着恢复大汉的名义,结果自己独立当老大了,这个企业愿景越来越没说服力,人心也就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再加上当时,蜀国建立的那个地方,在没有科技什么的情况下,也不是啥好地方,所以在司马昭精心的做了准备之后,蜀国自己就不攻自破了,而凭借着这次灭国行动,司马昭和司马家族,在魏国不管是民间还是官场中的声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而在这之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也就此顺利的将曹家赶下龙椅,自己登上了皇位,改朝换代,改魏为晋,而与此同时东吴的新任皇帝孙皓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谁知这个不知道怎么来的二楞子皇帝,总是挑事儿,东晋的战争屡次发生,东吴上下离心离德,最终在晋国司马炎的统治时期被灭国,三国时代也就此结束。



结尾

 

其实三国吧,说到底也就三个阶段,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三个阶段同时爆发,从曹操刘备孙权互相之间的牵制抗衡,再到魏蜀吴三家制衡,最后到晋蜀吴,晋国的全面胜利。

 

说是三家势力的抗衡,三国鼎立,不如说是在这一步步抗衡之中,历史在做出淘汰,做出筛选,做出选择,一味革新,却依然依赖大家族执政的曹魏势力被淘汰,打着旧朝制度旗号的蜀汉被淘汰,跟不上时代和停滞在时代不前的东吴被淘汰,而剩下的胜利者就成了历史所选择的下一个时代的宠儿——士族门阀,这个制度可以说不仅是创新,而且是兼顾旧制度的遗留问题

 

三国,说到底是一个聚变的时代,封建王朝对于过去的总结和测试阶段。

 

那么这个士族门阀的方法,就真的就这么胜利了吗?又要经历历史怎样的考验呢?而在这波考验中这个宠儿还能否再次胜利呢?下节我们继续进入新的时期,看看这个时期又有怎样的改变和突破

 

本节的参考用书呢是我们金主爸爸北京出版社提供的,大家小书系列的《三国史话》和《论三国人物》两本书,其中有很多对历史中真实的三国人物的描写和解读,要想了解真正的三国人物,是否和演义中有什么不同的话,这两本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了,感谢您的收听与支持,我们下节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218893184

    这声音实属难受,捏着嗓子,上不来气吧

  • 自由飞翔小蝈蝈

    这个小哥哥声音好好听,讲得也很好,开浩的团队真的都是有才!

  • 洋洋洋洋洋_tw

    声音有点听不清,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内容给个赞

    开浩御书房 回复 @洋洋洋洋洋_tw: 谢谢,您的反馈我们已经收到,我们重新上传了一下

  • 白樨

    就问代播小哥哥你录音时会不会紧张

    开浩御书房 回复 @白樨: 会的,果断会的都快紧张哭了

  • 薇子怡

    同一个稿子,换了个人,感觉就截然不同了

  • 1851849yuij

    气音有点重,听着刺耳

  • 鱼_大_大

    非常不错,只是好像淡了一点,谁都有起步期嘛。再接再厉,扶摇直上,平步青云,直到在坐的都是果皮纸屑。

  • 顺其自然小马哥

    说句实在话,没有开浩的味道

  • super咪

    挺好的,可以更自信就完美了

  • 涵熙二小姐

    小哥哥声音好听😊开浩更成熟一点。内容很棒!你们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