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精制版38】爱德华·霍尔:《人性论》| 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

【中文精制版38】爱德华·霍尔:《人性论》| 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

00:00
32:58

一共是100集英文,100集中文,100集翻译节目。

每周更新一集中文精制,一集英语原声,一集英文翻译,已经买过的就可以永久收听。


相关阅读 


年份:1739年-1740年

作者:【英】大卫·休谟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中文文稿 

大家好。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请到了哈佛大学的爱德华·霍尔教授。他将为我们介绍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大作,《人性论》。


大家好,我是爱德华·霍尔,我在哈佛大学从事科学哲学和形而上学的研究,我主要关注的课题包括自然法、因果论,等等。


18世纪,在偏安一隅的苏格兰,一场思想风暴正轰轰烈烈地上演着。这股风潮横跨了经济学、医学、社会学、法律、文学、哲学、医学等多个领域,而爱丁堡也成了大量新观念、新思想的涌现之所。后世将这场运动称为苏格兰启蒙运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伦理学家弗兰西斯·哈奇森等人都是其中的领军人物。


而在这群思想家中,若要论对后世影响之深远,或许当首推哲学家、历史学家大卫·休谟。他在26岁时出版的《人性论》一书仿佛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引发了一次重大哲学转向,永远地改变了西方哲学界、思想界的历史轨迹,以至于自他以后,任何人想要在认识论的问题上有所建树,都没法绕过他所提出的问题。著名哲学家康德直截了当地对休谟做出了回应,甚至将回答休谟问题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出发点。休谟提出的问题是如此尖锐深刻,以至于三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也依然为之争论不休。



陷入死循环的归纳法


1711年,休谟出生于爱丁堡一个长老会家庭。他是一个早慧的孩子,因此,当休谟的哥哥去爱丁堡大学念书时,才刚刚十岁出头的休谟就被家人一齐送去了那里。这一时期的他对哲学的兴趣异常浓厚,也慢慢确立了自己想要以哲学为志向的想法,并放弃了家人为他规划的法律道路。


23岁那年,旅居法国的休谟开始着手写作《人性论》一书,并最终在26岁时完成了这本野心勃勃的著作:这本书的目的,在于洞察人类认知与思维的本质。可惜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本一共三卷的煌煌巨著“胎死腹中”,在当时并没有获得多少反响。因此,在休谟生前,他并没有以哲学思想闻名于世。相反,在当时,休谟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历史学家、散文家,他从四十多岁开始耗费十五年写下了巨著《大不列颠史》,这本书让他声名鹊起,甫一出版就畅销无比,并被很多人看成是英格兰历史学的经典之作。


虽说《人性论》是天才的早慧之作,但是休谟此后依然对书中的主题进行了不懈地探讨。不甘心于《人性论》的冷遇的他,曾对此书进行改写、精简、扩充,用《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则研究》之名出版,以吸引更多读者的注意,这些作品比起《人性论》要相对受欢迎一些。


晚年的休谟写下了《自然宗教对话录》一书,用对话的形式探讨上帝是否存在,表现出了很强的怀疑主义思想。因此,在他的要求下,这本书直到他死后才出版。他所表露出来的宗教观念使得人们怀疑休谟本人是无神论者,而在当时的苏格兰,无神论并不是能够明目张胆大声声张的立场。休谟还曾数次申请格拉斯哥大学的哲学教职,却空手而归,究其原因,他之所以会被拒绝很可能就和他的无神论立场有关。


休谟的哲学著作之所以会遭到冷遇,一方面是因为它相当艰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提出的问题不可谓不惊世骇俗,他的野心也不可谓不宏大。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他想要成为哲学界的牛顿:牛顿发现了物质世界的基本定律,而休谟想要发现的,则是人类思维世界的基本定律。


休谟写下《人性论》一书的目的,是为了阐明人类思维的基本规律,好让人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经验知识和科学知识的本质。而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核心问题:归纳问题(Problem ofinduction)。这种对于归纳法的质疑,牵连出了对人类知识、以及科学知识之界限的质疑,而归纳问题也成了一个极为难解的哲学问题。这个经典的问题时至今日依然被人们讨论不休,它也被冠上了休谟的大名,人称“休谟问题”。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进行无数的推测、判断,很多时候我们也许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判断,但我们却很少留心支撑这些判断的原理是否站得住脚。而归纳法,作为一种古老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就是这样一种我们借以做出判断的原理。因此,简单来说,归纳问题讨论的就是人类为何能够通过归纳法进行推理判断,也即,归纳推理为何有效。


我们都知道,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我们日用而不知的逻辑思维方式。归纳法帮助我们从有限的个体现象达到某种普遍规律;演绎法则反之,它帮我们从一般推出特别。那么,归纳法本身能否站得住脚呢?


在休谟看来,归纳推理所依赖的,是一种预设。当我们试图从“太阳昨天升起了、今天也升起了”,理所当然地推理出“太阳明天也会升起”时,我们所依赖的,其实是一种“自然齐一性”(Uniformity of nature)、或者所谓的“齐一性原则”(UniformityPrinciple)。我们相信,自然是齐一的,不论过去、现在、未来,事物都会按照同一个规律运转,这种规律将我们眼前的个体事物联系在一起,帮助我们根据过去、现在完成对将来的预测。用休谟的话来说:“我们所没有经验过的例子必然和我们已经经验过的例子相类似,而自然的进程是永远一致地保持同一不变的”。


我们或许会觉得,这种推理方式再自然不过:比如以前你待在火炉边,觉得很热,那么当你再次看到火的时候,自然会认为坐在火炉边会很热。


然而,休谟却对这样一种推理方式进行了质疑:我们为什么会相信自然齐一性?为什么会认为未来一定会和过去一样?我们能够证明这一点吗?


就在这里,休谟发现了归纳法中的重要问题。我们只有认可自然齐一性,才能从过去推出未来,可是齐一性本身已经包含了一种预设:过去、现在、未来遵循同一套法则。这也就是说,齐一性所预设的原则正是它所帮助证明的内容,而当我们不加检讨地使用齐一性来证明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时,我们其实是在用归纳推理的方式论证归纳推理的合理性——换言之,我们陷入了死循环和无穷倒推。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对齐一性本身加以证明呢?


这里就要说到休谟对知识的分类。休谟把知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观念的联结”(relations of ideas),另一类是“实际的真相”(matters of fact)。前者只需要分析概念就能得出,并不需要实际经验,比如几何、代数等数学科学,再比如著名的命题:“所有的单身汉都没结婚”。这一命题成立于否,仅仅取决于“单身汉”一词的定义,和实际生活中的经验没有任何关系,因此,这一命题是先验的,也就是“先于经验的”。而与之相反,“实际的真相”却基于人们的观察和经验,因此,如果一个命题涉及到实际的真相,就需要经验才能进行判断。这种对知识的二分法被称为“休谟之叉”(Hume’s Fork),它也是后世分析命题(analytic)和综合命题(synthetic)的雏形。


那么,齐一性本身是哪一种知识呢?显然,它不是观念的联结,无法仅凭定义和逻辑推断就得到证明。这是因为齐一性本身就建立于经验之上,但我们的经验不足以证明其有效性:因为我们所拥有的,只有目前为止的有限经验而已;我们只知道从过去到现在,太阳每天都升起来了,但这并不能帮我们推论出明天太阳照常会升起;就好像一个人过去每天都九点起床,并不足以保证他明天依然会九点起床一样,同样地,我们至今为止看到的天鹅都是白色的,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未来会不会看到别的颜色的天鹅。换言之,齐一性这个命题涉及到事实经验,而这个命题之真伪,只能使用“或然推理”(probable reasoning)来判断——也就是说,它的真伪永远没法被确定。哪怕某个现象在过去的一万次都发生了,我们依然无法通过理性论证第一万零一次它依然为真。因此,仅凭经验本身,永远无法帮助我们跨过已经发生的事情与尚未发生的事情之间的鸿沟,在这个意义上,归纳法和自然齐一性一样,无法通过理性证明其合理性和必然性。



经验主义,以及因果论的倒塌


休谟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力气论证归纳法的不可靠呢?这是因为归纳法与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息息相关。


今天的人认为,大脑是身体的一部分,是个非常复杂的器官。如今的研究院中,有神经科学、心理学,还有其他形形色色的学科。对大脑的研究也成了科学的一部分。


而在18世纪的人眼中,对思维的研究并不属于科学研究。相反,是思维让我们认识了宇宙万物,甚至有人将外部世界看成是思维的投射。因此,研究清楚思维的基本运作原理异常重要。


17、18世纪,以斯宾诺莎、莱布尼兹等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正在欧洲大陆大行其道。理性主义认为人的理性是知识的来源,理性推断出的法则能够帮我们认识世界的本质。


如果我们对哲学阵营进行一个粗略的划分,那么理性主义的对面就是经验主义,强调的是经验对人类认知的重要性。而休谟,就是18世纪经验主义的一员大将。


休谟的作品有些时候读起来会有些费解,这是因为作为经验主义者的他,对理性的态度却飘忽不定,让人摸不着头脑。在有些地方,他会极力称赞理性的作用,但另一些地方,他则对人类理性表现出了彻底的怀疑,甚至到了虚无主义的程度。他觉得理性一无是处,无法告诉我们任何东西。他的态度之所以如此反复,是因为休谟的认知论,本身就是在探索人类理性的边界,就是对理性进行怀疑、检验。而这种怀疑论,便是休谟哲学的底色。


前面说到,休谟把人的认知对象分为了两类,理性可以帮我们认识第一类,也就是“所有单身汉都没结婚”这种仅仅涉及到概念的命题,这种认知对象被称为“观念的联结”;而第二类依附于经验的,被称为“实际的真相”。


那么,这些认知对象是如何成为我们大脑中的一部分、又被分为两类的呢?让我们从头说起。


休谟将我们脑海中的内容称为“知觉”(perception),知觉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印象(impression),也就是刺激我们心灵的感觉、情感和情绪。第二类是观念(idea),是这些印象在我们脑海中形成的微弱的意象。从这里我们已经能看到休谟哲学的激进之处:我们的脑海中所有的只是印象和观念,至于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是什么样的,或者说,这些印象和观念是否与现实相符,我们一无所知。


在休谟看来,印象和观念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印象生动丰富,观念却往往很模糊。这就是所谓的“复制原则”(copy principle):简单印象永远先于简单观念,简单观念来自于简单印象,是对印象的精确复现。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失明了,他从没有过任何视觉经验,也不知道什么是色彩。他或许可以和人们在交谈时运用关于色彩的词汇,但是他无法像普通人一样理解“红色”这样的概念。这是因为他没有对红色的印象,因此,也就无法形成与红色有关的观念。


至此休谟讲清楚了简单观念是哪里来的:来自于人们对外在经验的印象。但是我们的思维远比这个要更复杂:我们在日常思考时使用的,远不止“简单观念”这样单一的思维工具。那么,这些更复杂的观念——也就是休谟所谓的“复合观念”是如何产生的呢?换言之,我们是怎么把不一样的观念组合在一起的呢?


休谟提出了七种哲学关系,帮助人们将简单观念联系在一起。


其中,有四种完全基于观念自身,他将这四种关系分别命名为同一、数量关系、程度关系、相反关系,这些关系都和我们对观念的定义有关。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和“两个直角”联系起来的时候,所根据的就是一种数量关系:二者都相当于180度。同样地,“冷”和“热”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相反关系,是这两个观念自身的定义决定的,尽管这些观念来自于我们对温度的印象。——我想大家听到这里已经明白了,这四种关系所涉及到的,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第一种认知对象,“观念的联结”,因为它们绝对地取决于观念本身,是可以通过逻辑推演出来的联系。


剩下的三种关系则不然。它们并不依附于观念本身、或是其定义,而是依附于经验。随便举个例子,当我们把巴西和足球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关联和我们对巴西、或是足球的定义并没有任何关系,是现实中的某些关系将它们关联在了一起。


当我们的脑子从巴西想到足球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的“联想原则”(Principle of association):某种“秘密纽带将特定的观念联系在了一起,导致某个观念一出现,就会引出另一个相关的观念。”


联想原则一共三种,它们和上面的四种关系不同,依附于人们的经验,而不是简单的逻辑推演:


首先是相似性(resemblance):两个相似的观念会引发你的联想;


其次是时空上的临近(contiguity in time and place),比如自由女神像会让你想起纽约,因为它们在空间上相连;


最后就是因果关系(causation)。比如,我如果把手放在火上,我会习惯性地觉得手会受伤。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因果联想。


而这三种联想原则所涉及到的,就是前面说到的第二种认知对象,“实际的真相”。


在推演这些关系的过程中,休谟始终贯彻了他自己的方法论:他想要探讨的是人类思维的局限,而他在充分尊重人类思维局限性的情况下,想要证明我们无法单纯从理性思考中获得太多知识。他最后的结论是,复合观念的得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我们的经验。理性只能帮助我们抵达“观念的联结”,而现实生活中,大量涉及“实际的真相”的思考,都不得不听从经验的调配。


我们很容易就能明白,为什么“相似性”和“时空上的相邻”都和现实经验有关。那么,想要证明这三种联想原则并不出自理性,最重要的就是要证明因果关系、或者所谓的因果论,并不是一种理性的思维结果,我们也无法论证因果关系必然存在。


这或许和我们心中对因果关系的理解有很大不同:我们也许会直觉性地认为,因果关系讨论的是抽象的原因和结果,应该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和经验无关。因此,休谟对因果论的驳斥,在哲学史上,无异于当头棒喝。


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一样,是休谟认识论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其著作中难点之所在。休谟对因果论的讨论和驳斥贯穿了《人性论》全书,在三种联想原则中,唯有它能超越我们感官范围之外,帮助我们在两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在过去、现在、未来之间建立联系。因此,因果问题可谓是一切关于事实推理的根源之所在,是所有科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就连归纳法本身,也是一种建立在因果关系上的推演。


休谟首先开始了他对因果关系的质疑:被我们用因果关系关联在一起的两件事物,它们之间的关系必然成立吗?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这种关系真实存在吗?


这里休谟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桌上有一只八号台球,这时母球以很快地速度击向八号台球,于是原先处于静止状态的八号台球动了。


这是一例典型的因果关系:因为”母球击中了八号台球,“所以”八号台球动了。


那么,这样一种因果关系真实存在吗?或者说,我们可以证明它的存在吗?


休谟说,这个例子中一个有两个事件,事件A是你击中母球,母球滚动并击中八号球;事件B是八号球开始滚动。他认为这两件事不一定有关联。把它们关联起来的是我们的大脑,因为我们发现在我们的经验中,这两件事情总是先后发生。这就是休谟所说的“恒常连结”(constantconjunction),也就是两件事总是接连发生。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我们就像之前提到的那位盲人一样,从来没有看到过两个物体相撞的情景,也不知道车子会把人撞飞。这个时候,我们如果第一次看到一个台球击中另一个台球,我们的大脑仅仅根据理性会做出什么样的判断呢?我们能够预判八号球会开始滚动吗?


再比如说,我们从前唯一看到过的撞击场景,是一只鸡蛋撞向一块石头,鸡蛋碎了。这个时候我们第一次看到两个球相撞的情形,会做出什么样的预判呢?我们或许会以为,其中一只球会碎吧。换言之,而我们对因果关系的判断,就建立在我们对“恒常连结”的记忆之上。我们的记忆中有什么样的先例,我们就会做出什么样的预判。比如,在我们的记忆中,火边永远是热的,所以我们会觉得因为有火,才导致了热。但事实上,我们无法用理性证明这一点;让一个从来没有见到过火的人坐在火边,他事先并不知道自己会觉得热。也就是说,我们没法从火直接推出热。


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手里抓一顶帽子,然后准备松手。正常人此时的预判是:帽子会掉下去。可是我们如果仔细想想,是什么让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是万有引力吗?没学过万有引力的孩子呢?生活在牛顿之前的人呢?他们又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事实上,我们的推论来自于我们的过往经验,但我们又为这些过往经验赋予了一种必然性,因为我们做预判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帽子一定会掉”。换言之,我们的脑海想让这种判断不再是简单经验的积累,而是希望能够从中推导出规律、准则、定理……我们希望无数次经验的累积能够转换为必然性,我们想要找到一块跳板,帮助我们越过既往经验和普遍规律之间的断层。


这块跳板就是归纳法,无数次的日出日落就这样被我们的大脑转换成了“明天也会日出日落”。这种推断的根基,就是帮助我们把过往的先例和尚未发生的事例联系在一起的齐一性,而正如我们之前在讨论中所说的那样,归纳法本身并不具备合理性,它无法弥合过去和未来之间的巨大断裂,因为归纳法高度依赖于经验,而经验本身不具备必然性,只会导向“或然性”。


以上就是休谟对因果论的辩驳。他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思维活动很大一部分涉及到复合观念,而超出感官之外的复合观念都来自于我们赋予它们的因果关系。然而,因果关系既不能由理性推理得出,我们的经验也无法证明因果关系之必然存在。我们只能观察到两个事物之间的“恒常连结”,却无法从这种“关联性”再向前推导一步,推导出必然存在的因果关系,就好像我们无法从过去的经验归纳出未来事情的走向一样。至此,因果论轰然倒塌,在休谟眼中,因果论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罢了。



因果论倒塌后的世界


休谟问题和因果问题几乎引发了一场海啸:休谟就这样摧毁了独断论,至此,理性分析土崩瓦解,经验又无法带领我们走向任何必然性;同时,因为因果论是一切科学推论的基础,启蒙时代对普遍规律和客观真理的追求也宣告破产。这种近乎极端的怀疑主义使得休谟被人们视为史上立场最激进的经验哲学家之一。


《人性论》引发的这场哲学危机让哲学界方寸大乱,直到四十年后的1781年,德意志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为了解答休谟问题,发表了《纯粹理性批判》一书,哲学界才在休谟这种令人绝望的怀疑主义面前站稳阵脚。


康德的名言是,阅读休谟让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长久以来受到欧洲大陆理性主义思想熏陶的康德,在读到了休谟之后,终于从唯理论的梦境中醒了过来,转而思考该如何避免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双方的偏颇,并最终走出了认识世界的第三条路,引发了哲学界的哥白尼式革命。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如果听了我们关于康德的那期节目,应该都不陌生。可以说,康德用一种迂回的方式绕过了休谟问题这个大坑,却没有真正对之做出解答。他放弃了从客观到主观的通道,而是让人的主观认知去贴合客观世界。而时至今日,休谟问题,作为横亘在认识论正中心的问题,依然让一代代爱好思辨之人痴迷不已。


同时,休谟的思想在哲学之外的领域也产生了影响。他直接影响到了爱因斯坦,启发了后者对时间、空间、运动、速度等观念的思考,并开拓了他的思路。


而休谟带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于,他把人的经验摆在了思维的核心。在这个意义上,他可以说是后世逻辑实证主义者的先驱:他本人对于人类思维模式的探索,就完全基于经验、证据之上,这对人们论证事物的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换言之,在面对问题时,我们不再坐在扶手椅中,想靠自己的脑子硬是想出个答案来,根据事实经验和证据加以判断。他更新了我们对思维的认知,一代代的人,也在他怀疑精神的引领之下,开始探索人类知识的本质。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制作播出。本节目中文版由哈佛大学博士白贲撰稿、编译。英文版由Galen Beebe、Zachary Davis制作。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空大我

    各位同学,《人性论》是在讲人的思维运行规律,不是在讲人性。因果关系无法证明,建立在经验认识基础上的归纳法不可靠。

  • 卫戍道

    背景音乐不如以前有外文场景感

  • 雪晓_

    背景音乐能配的认真点吗

  • 九里香片

    听完了也没听到人性到底如何

    luo1984 回复 @九里香片: 翻译导致的误解…实际不是在讲人性,而是在讲人的思维方式及其局限性

  • 泽弦ak

    听越多书,越多认知,越感到人的宿命是无法更改的

  • Melody_zza

    我觉得可以啊!!!!…反正这个老师的声音我也喜欢

  • Philomela燕

    我还是不懂人性论是如何影响爱因斯坦的呢

    泽弦ak 回复 @Philomela燕: 这么影响人类思想史的著作如何不能给爱因斯坦以精神启发

  • 京漂6号

    哲学一直期待找到解析和规整人类所见所闻各种现象的思想框架,柏拉图以来试图用理念统摄一切,亚里士多德则试图从现象世界中提取规则。休谟的思想,洞悉经验的不可规约性,怀疑经验主义的认知路径,同时有指出当时的理性主义框架也无法满足可靠可信的检验要求。休谟的怀疑引发伟大的哲学思考,既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主播深沉变化的声音,表达出了这等思绪深邃纠结的味道。

  • 浪子中华

    晕;~居然没太听懂

  • 旭芳缘123

    微信旭芳缘,电话18664557436..19118567707.我去年就已经买了这个课程,系统怎么又还要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