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贺知章《回乡偶书》赏析

4. 贺知章********

00:00
23:24

从古到今,乡愁都是中国诗歌的传统主题之一,家乡成为诗人格外钟爱的表现对象,留下了大量堪称是经典的作品。

 

仔细想来,其实故乡就意味着“不在”:当你置身于其中的时候,你从来不会意识到故乡的存在和可爱。故乡还意味着过去或者将来,也就是说,故乡一定是以现在为参照物,对比出我们对现在的不满足,也对比出我们对将来的幻想和期望。我们可以说,是人类的情感与幻想使故乡具有了神秘的魔力。

 

这一讲我们来说说初盛唐之际一位辈分颇高的诗人贺知章的回乡之作,诗题叫作《回乡偶书》。

我先把这首诗读一下: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少小离家,来到京城,仕途可谓一帆风顺,位忝清要(旧时称那些地位显尊,职务重要的官员)。史书记载,贺知章年少时及以文词知名。他的性格旷达平和,喜欢开玩笑。39岁时进士及第。历任太常博士、太子宾客,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晚年尤加纵诞,不拘礼法,尝自谓“四明狂客”。“四明”,山名,在今天的浙江宁波西南。贺知章是浙江人,因此这样称呼自己。当时长安有八位才华横放、不护细行的文人,被杜甫称为“饮中八仙”。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这样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说他喝醉了酒,骑在马上上下颠簸,坠落井中,犹自安眠,极写其放诞不羁、爽朗纯明的个性。又在《遣兴五首》其四中写道:“贺公雅吴语(按:吴,古称今江苏、浙江一带为吴),在位常清狂。”根据《旧唐书》本传记载,贺知章85岁时得了一场大病,昏迷了数日,醒来后遂上疏请度为道士,自请还乡。唐玄宗赐其家乡镜湖剡溪一曲给他居住,并亲自赋诗,太子百官为之践行,看起来是衣锦荣归,风光之极。细思起来,却还是有一些可疑,未必那么春风得意。我们就从贺知章进士及第那一年算起,到他85岁以后返乡,至少离开家乡已四十多年了。何况39岁无论如何不能说成是“少小”,他离开家乡的时间要更长一些。太常博士、太子宾客,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等职务,都是京官,在长安也有很多年了。根据常理,一个人离开家乡多年,况且在京城又生活了那么多年,真的有可能像苏轼说的那样“此心安处是吾乡”了。贺知章执意还乡,除去有地产、有家人和朋旧以外,还应该有别的缘由。所以我们不妨设身处地地体会和推测贺知章晚年还乡时所可能有的心情和感受。譬如:

 

1.尽管仕途顺遂,但置身于旧的阀阅贵族集团和新兴的寒门庶族地主阶级集团的斗争漩涡的中心,而能全身而退,他的“轻狂”未必不是一种“佯狂”;而其放浪形骸,未必不是某种韬光养晦之术。

2.几十年离乡背井,年华老大,最终回到家乡的欣喜、亲切和安恬之感。

3.在故土惊觉同辈凋零人事全非;魂牵梦萦的家乡,自己竟然成了外人,仍须素颜修行,独自承担。那种隔了一层的陌生、疏离,无处安顿、无以家为的空虚感,都是作者此时可能涌上心头的感受。

4.通过朋旧已逝,黄粱一枕所激活了的迟暮疲惫感。

 

我们所有这些可能具有的复杂感受,都被作者用一个极小的细节——“乡音无改鬓毛斑”,举重若轻、顺手拈来,微微点逗出来,令其似有若无,含蓄蕴藉之极。

 

客居他乡如此之久,一旦踏上故乡的土地,亲切之感自然被放大了好几倍。而在一切接触到的事物之中,最感亲切的,莫如乡音。巧妙的是,贺知章的诗里,乡音之难改恰与容颜之老迈、华发之斑驳形成了对比。听到乡音,遇到熟人,就很自然地讲起家乡话来。在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反应中,意识到自己尽管离乡多年而乡音无改,当然值得欣慰,而另外一方面也不能不想到,改变了的东西总是有的,首先就是无情的岁月,催老了客子的容颜。贺诗的这两句,正是根据这点,选择了一件小而巧的细节,将衰老之感加以深化。

 

人们每每称许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中“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一联为善于言久别乍逢之情。整首诗是这样的: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二句,与贺诗后二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由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关系,家里没有见过面的孩子们竟将自己当成了远方的来客,充满了好奇地加以问讯。诗人在微微讶异之余,难免生发感慨。这些感情上的微妙起伏,是隐蔽的;诗句也只是捕捉住了这个有趣的镜头,拍了下来,并没有作更多的抒发,但我们仔细地加以体会,仍然可以察觉他久客伤老之情。《回乡偶书》一共两首。第二首云: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如果将两首合起来看,用意就比较明显了。然而正因为第二首写得过于“直致”,缺乏含蓄和机趣,因而就不如第一首之为人推重。

 

苏轼写过一首诗,诗题很长,曰《子由将赴南都,与余会宿于逍遥堂,作两绝句,读之殆不可为怀,因和其诗以自解。余观子由自少旷达,天资近道,又得至人养生长年之诀,而余亦窃闻其一二,以为今者宦游相别之日浅,而异时退休相从之日长,既以自解,且以慰子由》二首之一云:

 

别期渐近不堪闻,风雨潇潇已断魂。

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

 

这首诗写与弟弟苏辙才相逢又别离的心情和感受。“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二句,一望可知,是反用了贺诗之意,貌为旷达,实极悲凉,反映他们兄弟在政治道路上经历了艰难险阻之后的抑郁情绪。而其另一首《纵笔》,却又与贺诗同一机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头萧散满霜风。

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这首诗是诗人被放逐到南方以后的作品,它也是以幽默的笔调,淡淡地写出了自己的宦途失意,老病侵寻之感。前两句微露感慨,后两句则选择了一件富有情趣的生活小事加以点染,在不知不觉之中摆脱了由于前面的感慨而可能进一步产生的沉重气氛,和《回乡偶书》第一首的手法十分接近。

 

台湾诗人洛夫曾经用一种创造的方式改写了贺知章这首诗。他的观念很有意思。他早年写的是西方现代派的诗,像其他年轻诗人一样,“高分贝地叫喊反传统”。多年以后才发现,自小就潜伏在他血脉中的古典文学因素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于是重新回到唐诗、接近唐诗、喜爱唐诗,才发现了唐诗中的“神奇、神性、神韵”。但是,他声称自己“不是恋旧,更无意复古”,而是将那种蕴藏于唐诗中的“中国之神”,从那些封闭僵化的格律中释放出来。他的方法是,在原诗中挑选出一些意思、意象、感受或者句子,加以自己的经验和联想,用白话诗的方式进行扩充和改写,试图让唐诗的灵魂活在当下。贺知章这首《回乡偶书》被他改写成这样:

 

你问我从哪里来?

风里雨里

茅店鸡鸣里,寒窗下的灯火里

从丢了魂的天涯

从比我还老的岁月里

有时也从浅浅的杯盏里

 

孩子,别说不认识我

这乡音

就是我守护了一辈子的胎记

 

或许有人会说,“思乡”是一种老派的情怀,它产生于旧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之中。那么今天愈来愈多的人成为“东西南北人”,“离乡背井”也可以成为人们自主的选择和“人往高处走”的表现,思乡曲过时了。我的想法是,思念的那个“乡”,绝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一些特别的人、事和食物等等,而表面的恋旧之中更寄托了我们对某种单纯、美好、安全、温暖,愿意在一个地方慢下来,终老一生的向往和渴望。如果你没被思乡曲打动,那可能因为你的那个“乌何有”之乡还没被你发掘和激活。台湾诗人席慕蓉有一首《出塞曲》,这样写道:

 

请为我唱一首出塞曲

请用那遗忘了的古老言语

用美丽的颤音轻轻呼唤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长城外才有的清香

谁说出塞歌的调子都太悲凉

如果你不爱听

那是因为歌中没有你的渴望

 

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

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

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

想着黄河岸啊    阴山旁

英雄骑马啊    骑马归故乡

——一九七九年

 

寻找安顿身心,寄托情感的“故乡”,哪怕它是一个“乌何有”之乡,不管它在哪里,都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欲望之一,是我们对于“人类初心”的渴望。

 

先秦的时候,屈原在他自己的家国里,既不被君王信任,还加以猜忌,同时受到同僚、同辈的嫉妒、谗毁,于是生发出来离乡去国之念,他在《离骚》这首尝试的结尾写道:

 

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奏

《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乐。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他在想象之中驾着八龙,乘着云车,在天空飞翔,在灿烂的、闪亮的早晨,这么美好的清晨,可能是一种预示,预示着将来的光明。但是,就在他将要离开的时候,回头一望,这一望,他的心再也走不了了,这叫“忽临睨夫旧乡”。转头一望,他才明白,自己心心念念、魂牵梦绕就在于兹,就在于这一片生他养他的土地。模仿着楚辞的风格,也追寻着屈原的情怀,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晚年写下了他的《望大陆》这首令人怆然涕下的思念家国的悲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从古到今,这种对于家国的深挚眷恋、思念、爱和责任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最基本的源泉和动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76846434

    听到何老师的声音,就像找到了乡音,回到了师大课堂

    依工老师 回复 @听友76846434: 师生竟可以这样续缘!我也想听到我的导师高海夫先生的声音,那种洗尽铅华,那种优雅、深刻、率直而又体贴,想起来都是温暖。

  • 橙小愚

    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我已越来越没有乡愁,反认他乡是故乡。只能到诗里去寻找久违的感动,比如席慕蓉、余光中的诗。从贺知章的“乡音无改鬓毛衰”谈起,引人入胜。但是我觉得第二首“春风不改旧时波”其实也挺好,就是在内蕴上不如第一首丰厚,能调动的想象力有限

    依工老师 回复 @橙小愚: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群体组织形式等都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乡愁却仍然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我想,这种社会心理与我们人类的社会群体性有关——我们从来都属于或认同于某种社会群体以及它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只有这样我们才感到踏实和安全。乡愁的需要或许来自于这种生存状态吧。

  • 橙小愚

    我觉得现代交通的发达和便利,缩短了故乡和他乡的距离,使得万水千山咫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乡愁。故乡是我们的根,而方言是我们的故乡密码,当普通话越来越流行,方言无处安放,我们失去了身份认同

  • 骏妞麻麻

    何老师好,十三年前有幸成为先生的学生,聆听先生的教诲,已惊为天人!现在竟然有又这样的机会再做先生的学生,好激动!

    依工老师 回复 @骏妞麻麻: 弟子不必不如师。我只是痴长了半辈子,才在十三年前做了您的老师,今天,不妨倒过来,您做我的老师。如果在这里提出点什么问题、质疑或批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一起来玩儿——这就叫“游于艺”。

  • 年年雪里_

    老师您好,在《回乡偶书》中对于衣锦还乡的贺知章又会不会有同苏轼一样“自喜渐不为人知”的快乐呢?

  • 雨里鸡鸣

    我觉得现在某个地方不太能成为故乡了,我的故乡是马头琴和唐诗。

    依工老师 回复 @雨里鸡鸣: 好漂亮的表述!

您访问的内容已下架,将为您查找相关内容
5秒后将为您自动跳转
立即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