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第六十九集】贵族学校哪家强(下)

176 【第六十九集】贵族学校哪家强(下)

00:00
13:17

【新节目上线】

惠天&言亮最新节目《世界史三部曲:从法国大革命到一战》(点击专辑文字即可跳转到新节目)已上线!为你讲述从1789到1914惊心动魄的百年世界史!

【往期优秀节目回顾】

《世界的凛冬:二战的权力游戏》(点击专辑文字即可跳转新节目)


出场人物:  

虚拟人物

英国——

伦敦少年:戴夫·威廉姆斯

戴夫的母亲:黛西·威廉姆斯

戴夫的表兄:莱尼

流行歌手:汉克·雷明顿

唱片公司经理:埃里克·查普曼

戴夫的高中学校校长:威尔·法布罗


德国——

东德青年:瓦利·弗兰克

历史知识:

英国最难进的5所传统贵族型私立中学

据统计,全英国只有8%的孩子进入私立学校(小学和中学阶段),与更讲究教学质量的私校相比,英国私校有个诱人的附加值:传统,最经典的西方现代文化传统。被全世界心心念念追捧的贵族精神,绅士气质,就是从这些私校中起步的。


5,The City of London School,每年学费:£15,633

校址:伦敦
类型:男校
The City of London School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岸的心脏地带。学校具有很强的学术声誉,入学率大致是1:10,最近期的一位知名校友是《哈利波特》的主演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它还有一所只收女生的姐妹学校,但男校的名气大得多。



4,Winchester College,每年学费:£36,678
校址:温切斯特,汉普郡
类型:男校
温切斯特是早期英格兰的首都。温切斯特公学由当时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负责创建,1382年获得许可证,学校建筑1387年动工,1394年投入使用。威廉·威克姆在创建温切斯特公学的同时,于1386年建立了牛津大学新学院Oxford New College,让公学毕业生能够进入大学深造。温切斯特公学的创立是英国公共教育以及之后蓬勃发展的公学制度的开端,这个体系日后被亨利六世模仿,建立了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
如今,温切斯特公学是男生寄宿制学校,去年35%的毕业生进入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


3,Westminster School,每年学费:£36,462
校址:伦敦
类型:混合
威斯敏斯特公学的校史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如今是英国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它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紧邻议会大厦和威斯敏斯特教堂(西敏寺)。学校每周举行一次关于拉丁语的集会,这一充满古典学术气息的特殊方言为学校的历史感增色不少,很多希望入学的家长也早早开始送孩子去学拉丁语。学校入学申请需要提前3年。


2,Harrow School,每年学费:£37,350
校址:伦敦
类型:男校
哈罗公学创办于1572年,但有证据显示,男孩们从1324年就开始在这个地点接受教育。哈罗公学是各界名人的母校,比如印度国父尼赫鲁,著名浪漫派诗人拜伦,其校友中也有多位英国首相,最著名的是丘吉尔。
如今的哈罗公学,以其良好的学术成绩,与伊顿公学“既生瑜何生亮”的激烈竞争,以及极具特色的硬草帽而闻名——正装+草帽,很奇特的搭配,但沿用了400多年,就成了传统。


1,Eton College,每年学费:£37,602
校址:温莎,伯克郡(伦敦以西)
类型:男校
大名鼎鼎的伊顿公学,与英国皇室的行宫温莎城堡遥遥相望。
伊顿公学由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是英国最著名的私立中学,也是皇室最偏爱的中学。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均毕业于此,其它知名校友的名单也是长长一串,比如著名诗人雪莱,前首相卡梅伦,前伦敦市长现在的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伊顿公学迄今一共培养出19位英国首相,3位外国首相。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Murph1983

    黛西博伊这part站言亮,博伊爱黛西?爱自己吧!!

    胖浩zz 回复 @Murph1983: 应该说是占有欲

  • Claire_oi7

    支持言亮的观点 看问题更加客观

  • 草莓乖宝

    我觉得黛西这时候说的年轻时难以挽回的错误更多的是指她第一段婚姻,为那种执念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岁月静好_jjr 回复 @草莓乖宝: 老言,惠博士吵半天没吵明白,你这个是正解。

  • xYcy2206

    一个婚内出轨跟一对母女胡搞,一个撒谎出去胡搞让老婆差点流产死掉的变态男人,因为失去老婆的爱,因为遭天谴不能生育主动去寻死,他老婆就必须为他的死感到内疚?而这个女人,因为婚前吻过一个并不想嫁的男孩,被不依不饶地“婊"了一路。每次听到这种上古的迂腐三观,都要努力让自己相信因为节目需要对立的观点,不然就忍不住想把戴夫送给校长的话转送给惠博士。

    糖糖_vf7 回复 @xYcy2206: 真的,惠天这段话真的很难忍

  • 3345543211

    只因为博伊爱黛西,所以黛西就要为他的死担负道义谴责?这种逻辑也真是醉了。肯老爷子费了那么多笔墨,就得出这么个简单粗暴的无脑结论,感觉真对不起原著。好吧,我只能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吧。博伊的死我预料到了也泪奔了,感动于战争中人性的光芒,黛西对博伊的爱恨交加也是错综复杂的,但绝对不是惠博士的这种逻辑

    隐居山野66 回复 @3345543211: 哈哈😄,惠天博士三观不敢恭维

  • 1390722hfoq

    惠博士对女人的要求太守旧了。

  • 与人为善_ne

    我觉得黛西说的难以弥补的错误是当年选择了错误的人生道路,为了追求社会地位,放弃爱情。放弃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原则。

    与人为善_ne 回复 @与人为善_ne: 感谢您的赞同。也请允许我一点点反对,惠天老师并不是理解有障碍,而是突然被言亮老师引导到博伊自杀的情节,一时半会儿说不明白,我也是连续听了两遍世界三部曲,才对黛西对儿子的劝慰有一点儿了解。我是惠天老师的铁粉,冲撞到您有私心,请您谅解

  • 血糖R

    这音乐插入得,还以为接下来要说“给大家一些建议,比如慎重考虑霍格沃茨”

  • AlexRL

    又吵起来了…… 哎…… 就不能打一架吗

  • 无缘无故_pe

    黛西的错误应该是年轻时一味追求权贵。在美国失败又赌气去了英国,然后选择了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