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如何做一篇清晰高效的听记

11如何做一篇清晰高效的听记

00:00
16:57

大家好!


我是思维导图讲师王玉印,欢迎来到今天的分享。


今天思维导图课程第十一课,在上一节课程中,你已经学会用思维导图法来阅读一本书。相信你通过圈点关键词、绘制mini图、应用便利贴等小妙招,以及思、选、读、绘等步骤,已经能快速高效地阅读书籍,并记下其中要点了。


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笔记法中的另外一个方式——思维导图听记法。


我们将从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来做听记,思维导图听记是什么,以及如何操作三个方面来分享。


首先:为什么要用思维导图来做听记呢?


不管是学生听课,职场人士参加会议,还是听领导安排工作,把讲者的要点和思路记清楚,都是一项特别重要的技能。


传统的笔记方法,我们的输入是被动的,听到什么就记录了什么,因为不需要过多思考,所以很容易走神。而且你往往记录了很多内容,却无法一下子说出要点和逻辑。而思维导图笔记是手脑并用,在记录过程中,你需要不断去抓关键词,不断去思考逻辑关系。大脑是活跃的,是兴奋的,也是极专注的。


而且,这份思维导图听记,不仅方便你复习,更方便你分享。人们往往对于这样图文并茂、逻辑清晰的导图特别感兴趣。你也就能获得更多被“看到”、以至于被“记住”、被“认可”的机会。


我的听课笔记就为我带来过许多机会。我还在事业单位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去参加全国性会议,被检查组领导要求加微信,并在后来到我们单位检查时动情的说,我早在一年前就知道你们单位肯定能通过这项检查,因为你们有如此认真、好学、有方法的员工。这让我的同事、领导对我印象都非常深刻。我还用这样的方式做家长会记录,让孩子的老师在一年级开学之初,就对新余妈妈了了好印象。更有意思的是,我和袁文魁老师的合作,也是缘于我在他的记忆法课堂中,听课笔记做得特别好,让他好奇地去了解我,并与我相知相惜。这样的事例不枚胜举。


因此,听记不仅能提升你学习能力,职场形象,还能为你链接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人脉。


那,要掌握听记技巧,要怎么做呢?


或许你认为,听记作为笔记法的一种,与读书笔记一样,用好读书笔记就能用好听课笔记。事实并非如此。


接下来,让我们分析一下两者的异同。相同的地方在于,它们都是信息的输入,都需要减讯息,也就是抓关键,也需要建逻辑。


但不同的地方却在于,读,是可以反复去看的,看一遍没明白,还可以看第二遍。所以内容就是明明白白展示在你面前,随你来翻阅,逻辑的可控程度也就高多了。而听,却只有一次机会。老师或者领导在讲,内容是未知的,速度是很快的。稍不留神,就错过了要点,关键词抓取难度大,逻辑可控度低。


那么,如何来克服这些难点呢?我理出了前中后三个时间节点的不同方法与你分享。


第一是“听”前。既然听的难度大,那么,就需要我们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完善一些。


如果你是学习用的听课笔记,那么可以在听课之前先进行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大概内容。并且绘制好中心图。比如,我大儿子的《刻舟求剑》听课笔记,就是在课前先做好的中心图。并且,由于之前听了许多篇老师讲授的其他小古文,哪些小古文老师都是根据重点词、句式、出处、作者、寓意和启示来分别讲解的。那么在预习过程中,他就把这些大纲,直接复制过来了。同时,重点词,句式、出处和作者在课本中都有标注,预习时他就直接先做上去了。寓意与启示是自己先思考的。这些内容若是后续听课时,有不同,再作修正和补充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只做成这样的大纲,老师讲解的时候,一一补充接续就可以了。那如果说你对这堂课的内容概要,没有经验,老师也没有提供思路,那么先做好中心图就可以了。


当然,这是我家孩子停课不停学期间听网课是这样用的。如果你在学校中,就只能在笔记本上用手绘了。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做听课笔记方法都是一样的。


那么如果你是用来做会议笔记,也可以尽可能事先了解会议内容和议题,有时候议题我们会提前知晓,那么你就可以先把大纲绘制上去。有时候你无法得知,但至少,主题一定会清楚,那么中心图至少是可以预先做好的。这份家长会记录,我在家中无法得知大纲,就先绘制好中心图再前往学校。后来在会议前向老师打听了,会议有校长、数学老师、班主任老师三位主讲人,并且校长讲一个小时,数学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两个人讲一个小时。我又先按这样的时间安排定好了大纲布局。


有时候,在工作中,你可能根本没时间手绘或者配插图,那么直接在软件中输入几个文字作为中心图也是可以的。当然,工作中的会议应该把与会人员写上。


总而言之,在做听之前,尽可能了解相关信息,并尽可能先多做准备。


当然,在大纲不明朗的情况下,特别是刚开始手绘的朋友,不建议先绘制好大纲,因为很可能听的过程中,并没有按预期安排走,那么不仅前期准备白费了,过程中也会更加手忙脚乱。


第二,“听”时。


在课程或会议开始后,有些讲者本身逻辑很清晰,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你,本次课程讲解哪几个要点,或者本次会议有几个议题。那么就非常简单了,你可以直接把这些要点均匀排布到中心图旁边作为主干。


你可能会说,老师,万一这些要点之间内容有多有少,届时布局不均衡怎么办。如果你的手绘线条足够柔和,那么很容易平衡布局。比如赵丽君同学做的这幅思维导图+SWOT分析听课笔记,左右两边的内容相差其实很多,但由于她的线条特别流畅,就好像流水一样,我们根本没有感觉到布局上有任何问题,反而觉得看起来很舒服。


如果你是用软件来做听记,那么就更不用担心了,后续可以拖拽主干位置来调整布局。


在听的过程中,抓关键词有两种方式。


一是精抓法。定下了要点内容之后,抓关键词就会比较容易,因为你已经有了抓取的方向。所以对于先有了大纲的听记关键词抓取,我把它称之为精抓法。比如说,新余这个小古文的听记,他听课的时候就会很轻松。有听到之前没复习到的,补充进去,有预习时感觉到疑惑的,重点展开和标记。


赵丽君的听课笔记也是,我在讲课之初就清晰告诉他们今天的大纲是什么,而且你可以看到,在分析这个工具时,丽君用的是5W1H的模型,是什么,为什么,谁需要用,在哪里用,什么时间用,怎么用等。有了这些清晰的架构,她听课过程中,就很容易抓到关键词了。


二是盲抓法。


但若是事先没有大纲,我们就可以用盲抓法。什么叫盲抓法呢,就是你先用心听讲者的内容,若是觉得是重点,先用Mini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记录。


如果是手绘,你可以把MINI图记录在草稿纸上。比如这样,然后听到认为一个大要点完成了,你再把它绘制到正式的导图上去。当然,如果在听的过程中,来不及整理,也可以所有的都绘制成MINI图,然后把相同类别的圈一圈。等听完后再行整理。


如果你用的是软件,那就更简单了。我们可以巧用自由主题。


你看,我们在与出版社召开《攻克阅读考点》书籍的项目会议时,当说到内容应该是定位在整个高中,而不仅仅是高三时,我就用了自由主题的方式。因为当时,我还没有想好,应该把这项要点归类再哪一个主干下面。说到出版社的时候也是如此。后来我发觉这两个说的都是定位。内容的定位,出版社的定位。而流程、时间、定位的逻辑又是很清晰的。所以我就果断建了一个新的主干“定位”,然后把这两项剪切粘贴到这个主干下面就可以了。还记得快捷键把,ctrl+x剪切,ctrl+V粘贴。


有些朋友说,剪切粘贴麻烦,可不可以拖动呢?自由主题层级比较大,是没有办法直接拖动到其他主干枝干中去的,不过下面的枝干是可以拖动的。因此如果今后你需要修改导图,或者合并某些内容的时候,你也可以用拖动的方式。


那么如果说这一段内容实在太多,你觉得绝对超越自己的极限,无法用这些方式记录下来,你也可以动用软件中的录音功能,不过很可惜的是我所知道的软件,能用录音功能的都需要收费。当然,如果可能你也可以用手机或者录音笔来做这项工作。


那么在听之后呢,你一定要做好整理和归档。我在单位的时候,是专门一本手绘的思维导图笔记,也会扫描笔记,在文档名中录入记录时间,会议主题等,专门放入一个文件夹中保存,以便今后查找。如果是软件笔记呢,我还会把可以用于修改的笔记文档放进去,以方便今后修改。


好了,到这里呢,思维导图听记法已经分享完毕了。


我们是从为什么用思维导图来听记,它与读书笔记的异同,以及具体如何在听记的前中后运用到一些小技巧来分享的。


你需要在听之前尽可能完善准备工作,听之时如果能先抓住大纲内容,就可以用精抓法来抓取关键词。如果无先抓住大纲,就使用盲抓法。如果是手绘可以巧用mini思维导图,如果是软件可以巧用自由主题、移动功能和录音功能等。最好不要忘记梳理和归档。


有许多朋友一开始绘制听记的时候,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会感到很气馁,认为还不如原来传统的方式记得更快速了。但你要知道,当我们新学习一个方法的时候,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好像是开车,刚学会时很慢,熟练了就自然要比走路快得多了。只要多练习就一定能绘制好。


你看陈一漳同学第一幅听课笔记,她说反复听录播课程,做了两三个小时才完成,逻辑和画面都不清晰。但当她不断练习,到第十幅听课笔记的时候,就能在老师刚讲完课程,就马上在群里发出这样画面清楚,逻辑也相对清晰的思维导图了。所以不用担心,如果你想要提升听记的能力,可以先用一些短小的课程进行练习,一开始可以先选择手绘,因为手绘的时候,你知道无法修改,就会加倍专注,会力求自己一次成型,这样的提升就比较快速。


当然在工作中记录时,你也可以用比较方便的软件方式了。我想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变成一个特别会倾听的达人了。无论听到什么,你都能准确抓出关键,梳理出清晰的逻辑来。我期待你的好消息,更期待你多分享自己的笔记,多多链接到好朋友。


好了,我们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下一次课程我将和你玩转思维导图复习考试法!


再次感谢你的聆听,欢迎要邀请你把课程笔记分享给好朋友,让朋友感受到思维导图的魅力,并与朋友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一起大展鸿图!


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