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945期:过分痴情的女人,命都不会太好

2020-945期:过分痴情的女人,命都不会太好

00:00
20:51




有书君说


董小宛,万千男人心目中的梦中情人。


她清丽脱俗,芳华绝代,在桨声灯影的秦淮河畔绮名远播。


她是秦淮河畔的一株孤柳,秦淮河因她的留驻曾处处轻烟缭绕。


她才艺双绝,为爱不顾一切。


短暂的一生犹如一束烟花,虽然消弭于天际,但也留下来一段璀璨的追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董小宛的传奇一生。




董家有女初长成


明朝天启年四年的春天,桃花开满了枝头。


在一家姓董的绣庄里,有一个小女婴呱呱坠地。


虽然还没长开,但看那面相,面若桃花,眉尖若蹙,长大后绝对是一个美人胚子。


这个小女婴,便是日后名震天下的秦淮八艳之一——董小宛。


董小宛,原名董白,字清莲,取自诗人李白的名字,因为她的母亲很喜欢李白的诗。


这个名字陪她走过了大半生。


董小宛母亲给她起这个名字,希望她一生如莲花般清丽脱俗,不被红尘俗事烦扰。


董家是苏绣世家,在当地也有一定名气。


董小宛母亲白氏,是一个老秀才的女儿,因老秀才自己一直不得志,所以便将毕生所学教给女儿,使其成长为一位美丽、富有书卷气质的女性。


也因此得到了董小宛父亲的青睐,从此成为董夫人,夫妻二人伉俪情深。


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董小宛母亲偏不遵从,从小开始便培养董小宛,教她琴棋书画。


她常常对董小宛说:

“读了书,以后嫁了人,也不会变成一个无知妇孺,就算遇到难事,也有解决的办法。
而且读书还能陶冶人的性情。”

因为母亲的培养,让董小宛从小养成了清淡的性子。


董小宛在这些名妓中论姿色与才艺并非翘楚,真正让她名动江南正是她的性情。


在秦淮河她是最不媚态的,高傲且有着超凡脱俗的气质。


正是因为这样她才与秦淮河其她女人不同,反而促其名声,使她更声名远播,许多风流雅士为了博得一见不惜花费千金。






家道中落,落入红尘成“小宛”


董小宛有一个幸福的童年,父母恩爱,家境殷实,不用为俗事烦扰,每日在家赏花、看书。


没事的时候喜欢和母亲一起赏月,读着母亲最爱的李白的诗句。


奈何天有不测风云,董小宛13岁那年,第一次遭受了命运无情的打击:


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在远行路上患病身亡。


父亲的死,太过突然,母亲一时接受不了倒下了,从此落下了病根。


父亲突然离去,母亲又病倒,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没什么比这打击更严重的。


13岁的董小宛,内心充满了恐惧。


或许董小宛还不知,父亲的死,并不是最糟糕的事,而是她往后人生所有灾难的开始。


董小宛为了不让母亲睹物思人更加悲伤,在半塘河滨选了一个新居所,母女二人过起了隐居生活。


母亲白氏不擅长打理绣庄,于是便将绣庄交给了丈夫手下一个得力伙计。


住进半塘后,董小宛母亲的心情好了许多,身体也在渐渐恢复。


不知不觉,两人竟在半塘住了一年多。


董小宛原以为会和母亲一直这样平平淡淡生活下去,却不曾想,天下早已大乱。


那时候是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战乱四起。


董小宛母亲打算关了绣庄,卖了房子,带着女儿准备随时逃命。


却没想到,最信任的伙计欺骗了他们。


人心叵测,盯着这么一大份家财,又只剩孤儿寡母,估计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这诱惑吧。


伙计卷走了他们所有家财,甚至还在外面欠了几千辆银子。


母亲倒下,绣庄破产,债务压头,生活的重担猛地压到了十五岁的董小宛身上,她再一次被命运摧残得遍体鳞伤。


此时天下大乱,如何生存是一个大问题,或许他们能脱离债主的追债,但是董小宛母亲的病确实一刻耽误不得。


她需要足够的银两来给母亲治病。


从小养成的孤傲的性格,董小宛哪里肯低三下四地向人借贷,况且也没人可借。


最后她迫不得已离开母亲,去往金陵,来到这秦淮河畔画舫中卖艺,从此改名小宛。




出淤泥而不染,名震秦淮


大明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中,百姓颠沛流离,但有些个别地方却依旧歌舞升平,比如秦淮河畔的秦楼楚馆。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十里秦淮,别样人生。


秦淮两畔,夜夜笙歌,许多达官贵人、文人雅士,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乱世中,对于很多人来说,能有一碗饭吃就足矣,那些国仇家恨又算得了什么呢。


许多女孩为了生存沦为娼妓,但还是有些女子,仍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卖艺不卖身。


初到金陵,楼里的妈妈便怂恿小宛卖身,因为卖身赚的钱会更多。


董小宛年纪虽小心里却也清楚:


若是卖了身子,恐怕今生今世都无法离开这泥潭,如今卖艺不卖身,虽赚的钱少,但人生至少还是有盼头的。


更何况,要是让母亲知道,说不定母亲就随着父亲去了,那自己还有何脸面见九泉之下的父母。


董小宛坚守着自己的底线,如此一来,影响了鸨母的收益,鸨母对她百般刁难,最后董小宛一怒之下离开南京,回到了苏州。


可家中母亲还躺在病床上,每天必须吃药。


一些债主听说董小宛回了家,也纷纷上门催债。


董小宛迫不得已只好重操旧业挣钱,于是将自己卖给了半塘的妓院。


在半塘,董小宛坚守底线,但为了给母亲治病,她不得不委屈自己,于是决定陪一些客人吃饭游玩等。


对陪客出游,董小宛是最有兴趣的,因为可以短暂的离开那肮脏之地,在大自然中洗涤自己的灵魂。


再加上有些邀请她的都是真正的文人雅士,与他们相处也很舒服。


董小宛“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让许多文人才子钦佩,也因此引起了当时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的好奇,他想一睹美人的风采。




(冒辟疆)




一波三折,历经千辛终定情


冒辟疆出生在一个世代仕宦之家,幼年随祖父在任所读书,才华横溢,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


不仅有才,长的也是英俊潇洒,当时很多女子钦慕他,董小宛便是其中一位。


冒辟疆一直听闻秦淮佳丽之中有位才色双绝的董小宛,一直想见她一面,但奈何二人缘分太浅,几番都没能遇见。


直到后来有一次,他因落榜便来到半塘游玩,竟不曾想无意间得以与她相晤。


那一日,董小宛与钱谦益(柳如是的老公)等人游玩分别后已是深夜,因喝了些酒身体不适,回来后只能躺在床上休息。


这时丫鬟说:

“小姐,有位公子连着几天来说想要见你。


小宛本想婉拒,但奈何丫鬟又来找她:

“那位公子等了姑娘好些天,只希望能见姑娘一面,他明日便要远行了,以后估计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姑娘了。”

对方为见小宛,诚意十足,要是再拒绝,倒显得自己不厚道,小宛便答应了。


《影梅庵忆语》中,冒辟疆记录了他和小宛第一次见面的情形:


等了一会,她终于出来了,只见她款款移步于花径曲栏与我见面。


此时的她,面含春色,目光流溢,神韵天成,对她的容貌仙姿惊叹不已。


那年,她才十六岁。


这是他俩的第一次见面,这一见,让董小宛对他情根深种,此生非君不嫁,一见冒郎误一生。


相见时难别亦难,冒辟疆怜她醉酒,没待多久便离去了。


冒辟疆走后,董小宛心中失落,在这动荡年间,什么时候才能与他再次见面。


离第一次见冒辟疆已时隔三年,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思念却足以让人成疾。


再加上那时母亲也离开了人世,这世间只剩她一人,她再也经受不住打击病倒了。


母亲走后,她对生活再也没有留恋,只想一死了之,于是整日躺在家中,汤水不进。


在小宛快奄奄一息的时候,冒辟疆出现了。


冒辟疆见到她后,心疼她身体不适,没待一会便又请辞离去。


在自己觉得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出现了,对小宛来说,冒辟疆就是医治她最好的良药。


她不准他走,并对他说:


“我十有八天汤水未进,每天昏昏然若梦一般,灵魂一直不得安宁。
今天一见到你,便觉得神怡气爽。”

马上命令家仆摆上酒食,在榻前与他共饮。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或许在冒辟疆心中,董小宛没有那么重要吧,在董小宛的再三挽留下他才愿意留下来陪她。


但最终以家中有事为由,再次离去。


第二天,冒辟疆和她告别,却没想到董小宛说:

“我已准备好了,想随路送你。”


冒辟疆推却不得,又不忍心阻止,于是董小宛送了他一路。


在船上的二十七日,冒辟疆天天催她下船,她却坚持相送。


她指着东逝之江水发誓说:

“我这一趟如江水东下,断然不会再回吴门!”


此时冒辟疆再也无理由逃避董小宛的心意,只能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


这几年来因为父亲在疆场上时时危难,家事无有照应,也很少探望母亲,今天才得以归还,料理一切。


而且你在吴门的债务又多,要脱籍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你现在暂时回吴门,等我夏季应考时,携你去南京赴考。


秋试完后,不管考中还是未中,我才有时间顾及到你。


小宛仍踌躇不肯离开,在等他给自己一个答复。


当时桌上有块骰子,有一位友人开玩笑对她说:

“你们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交给老天决定。
若是老天觉得该留下姑娘,便让你掷出满堂彩,若是没有,就当你俩有缘无分吧。”

话刚说完,小宛整衣肃拜于船窗,礼毕,紧张而慎重地掷下去,全是六点,所有人都叫奇。


或许这就是天意吧。


为了一个不怎么爱自己的男人竟连自尊都不要,低到了尘埃里。


她为爱变得如此卑微渺小。


这样的一个女子实在是惹人心疼。


事已至此,冒辟疆再也不好拒绝,但也不能让她继续同行,两人商量,让小宛先行回去,再慢慢想办法解决。


他说他心中有她,却还是将她一人从船上放下,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承诺。





终得偿所愿,嫁冒门


董小宛回到半塘后,心中一直念着她的冒郎,每日寝食难安。


这一次不知道又会等多久,会不会又是一个三年?


人生苦短,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与其傻傻等待不如放手一搏,找他给自己一个答案。


即使不能在一起,但最起码自己争取过。


活着,不应该只剩下等待。


乱世之中,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只身一人,随时都有被坏人掳走的危险,这得需要的多大勇气。


后来小宛果然途中遇到劫匪,船只能藏在芦苇中,舵又坏了船不能行,她整整三日没有饮食。


到达冒辟疆所在之处,又害怕打扰他考试,就在外面候着,两天后才进来。


当时在场的科举士子,无不佩服她的胆识,感慨她的深情。


考完试后冒辟疆以为自己这次一定会高中,便可以开始料理董小宛的事,但天不遂人愿,又或者是他俩真的是有缘无分。


冒辟疆再次落榜,只中了预备生。


小宛的那些债主得知冒辟疆打算替她还债,纷纷前来要债。


考试落榜,债主逼迫,一时间冒辟疆无所适从,便冷起脸面让她走,与她诀别,让她先回吴门去解决还债的事。


据说董小宛回去后一直不脱当时穿的衣服在等冒辟疆来找她,冒辟疆如果不来找她,她宁愿自己冻死。


后来钱谦益和柳如是夫妇听说小宛遭遇后亲自去了半塘,把她接到家中,并帮她还了那些债务,又买船把她送往冒家。


冒辟疆听说董小宛债务已还清,并已赎身,再也没有任何理由拒绝她了。


董小宛终于得偿所愿与冒辟疆喜结连理。


虽说只是个妾室的身份,但冒辟疆并没有亏待她。


婚后,冒辟疆与董小宛也算是一对恩爱夫妻,二人每天吟诗唱和,品茗论艺,琴瑟和鸣。


冒辟疆的原配夫人也待董小宛极其友善,二人姐妹相称;


冒辟疆的父母也很是喜欢董小宛,后来更是将账本交给小宛让她来打理冒家。


这个为爱不顾一切的女子,总算为自己争取来了幸福。


冒辟疆自己也曾说道:

“和小宛在一起的这九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这九年是赚来的。”


幸福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因为那是乱世。


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身亡,大明王朝分崩离析,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为了保命,冒辟疆一家开始逃命,逃亡途中,冒辟疆得了疾病。


为了照顾冒辟疆,小宛在他床边铺了一张破席作为卧榻之处。


董小宛是怎么照顾他的,《影梅庵忆语》中这样记载的:

天寒时拥着冒辟疆入睡,酷暑时为他扇风,痛了为他抚摩;


用身体给他当枕,又用身体给我捂足,一夜起来睡下无数次。


亲手为他侍奉汤药,而且还闻他粪便的异常。


她每天只吃一碗粗粝饭,除了祈祷求拜上天保佑冒辟疆以外,时时都跪守在他的跟前,并且温柔地安慰他,让他宽心养病。


生病时冒辟疆脾气暴躁,她也未有一点埋怨之色,这一照顾,便是整整150日。


冒辟疆大病初愈后,董小宛变得骨瘦如柴。


母亲和原配妻子都想帮她,她则说:

“我用尽我的全部身心来照顾他,与他生死相依,他活着我即使死了也等同于活着;
如果他有什么不测,我留着自己在兵荒马乱之中,去哪儿寻找依托呢?”

乱世颠沛流离中,董小宛身体本就虚弱,再加上照顾丈夫这么久,她终于病倒了。


由于身体亏损太厉害,药石无灵,最终在冒家做了九年的媳妇的她终于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离开了这人世间。


年仅28岁,红消香断,却又有谁怜?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这位为爱不顾一切、风华绝代的女子活出她最美的模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购时尚HAPPY

    董小宛母亲寄语:“读了书,以后嫁了人,也不会变成一个无知妇孺,就算遇到难事,也有解决的办法。 而且读书还能陶冶人的性情。”

  • 红霞漫天666

    文章很好

  • 红霞漫天666

    文章很好

  • 夏_睡睡

    在看

  • 听友243632282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