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140【前154年】七国之乱结束 |【柏杨曰】“大一统”才是正常之规
 1.17万

资治通鉴140【前154年】七国之乱结束 |【柏杨曰】“大一统”才是正常之规

00:00
16:06

柏杨版资治通鉴文稿 

二月三十日,日食。


吴楚联军忽然发现统帅吴王刘濞逃走,霎时崩溃,有的则投降周亚夫兵团跟梁国兵团。刘濞南渡长江,固守丹徒(江苏省镇江市东丹徒镇),打算撤退到东海王国(首都东瓯【浙江省温州市】)。这时刘濞已集结残兵败将一万余人,并继续招收散兵游勇,中央政府用重金贿赂东海王国,东海国王骆望,请求刘濞亲临劳军。刘濞不怀疑骆望,在劳军时,骆望派杀手用铁矛猛击,刘濞立即毙命;骆望砍下刘濞人头,用驿马车飞快奏报刘启。吴国太子刘驹向南逃亡,投奔闽越王国。


吴国跟楚国的叛变,历时三个月,全部平定。将领们都认为周亚夫坚持不战,先断绝吴楚联军粮道的决策正确。但梁王刘武,却对周亚夫的见死不救,记恨在心。


三国(菑川国、济南国、胶西国)联军围攻齐国首府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国派高级国务官(中大夫)路某(名不详),向皇帝刘启告急。刘启派路某回报齐国,要齐王刘将闾坚守,并说,中央军很快就会击败吴楚。路某回去后,三国联军把临淄包围了好几重,无法溜进去。三国联军把路某逮捕,跟他盟誓:“向城里报告,中央军已败,齐国不如马上投降,不然,将被屠城。”路某承诺。于是把他押到城下,齐王刘将闾在城楼听取报告,路某大叫:“中央已出动百万大军,派武装部队总司令(太尉)周亚大把吴楚联军消灭,正星夜赶来支援,大王(刘将闾),一定要坚守,不要投降!”三国将领勃然大怒,就在城下把路某格杀。


齐国被围紧急时,暗中跟三国取得和解,但没有作最后决定。恰好路某从中央回来,高级官员们劝齐王刘将闾继续坚守。不久,中央军将军栾布、平阳侯曹奇,率军抵达,击破三国军队,临淄解围。稍后,栾布发现齐国最初也参加三国叛变的阴谋,吃了一惊,遂准备攻击齐国。齐王刘将闾恐惧,无法解释,服毒自杀。


胶西王(首府高密【山东省高密市】)刘卬、胶东王(首府即墨【山东省平度市】)刘雄渠、菑川王(首府剧县【山东省寿光市南】)刘贤,各率败军回国。胶西王刘卬,赤着双脚、睡到草席上、饮水(三者都是古时罪犯的待遇,用此表示自责),向娘亲(太后)请罪。胶西国太子刘德说:“中央军正在撤退,他们已经疲惫,可以发动突击。我们不妨集结部队,作最后一战,如果不能胜利,再逃到海岛上,仍然不晚。”刘卬说:“我们部队残破,已不能再用了。”


弓高侯韩颓当,写信给刘卬说:“我奉到的命令是:诛杀叛逆。投降的赦免他的罪行,恢复官爵;不投降的予以消灭。你如何选择,请作决定。”刘卬赤露上体,到中央军营垒,叩头说:“我,刘卬,不遵守法令,惊动人民,劳苦将军远道前来这个穷苦的国度,请求赐给剁成肉酱的严厉处分。”韩颓当带着金鼓(表示可以立即鸣鼓进击)接见,问说:“大王(刘卬)发兵劳苦,请说明为什么发兵?”刘卬再叩头,用膝盖向前走几步,回答说:“原来,晁错是皇上(刘启)手下的当权高官,擅自变更高皇帝(刘邦)的法令,剥夺封国的疆土。我们以为他的做法不忠不义,恐怕他扰乱天下,七国才联合出动军队,只为了诛杀晁错。听说晁错已死,我们就撤回部队,向将军报到。”韩颓当说:“大王如果认为晁错的作为不适当,为什么不奏报天子?而且没有中央政府的诏书、虎符,就擅自调动军队,攻击拒绝叛变的邻国,你们的目的,恐怕不仅仅是诛杀晁错而已。”取出刘启的诏书,向刘卬宣读。读完之后,告诉刘卬说:“大王自己决定。”刘卬说:“像刘卬等,死有余罪。”于是自杀。娘亲(太后)、太子刘德,跟着全死。胶东王刘雄渠、菑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都被处死。


曲周侯郦寄率军抵达赵国,赵王刘遂退回首府邯郸。郦寄进攻七个月,不能攻陷。匈奴汗国听说吴楚联军溃散,失去内应,不肯进入边塞。正好栾布从齐国回军,跟郦寄会师,决河水灌入邯郸,城墙崩塌。刘遂自杀。刘启认为齐国本没有背叛之意,在胁迫之下,姑且应允,并不是罪恶。下诏准许刘将闾(孝王)的太子刘寿,继承王位(懿王)。


济北王(首府卢县【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刘志也要自杀,只希望能保全妻子、儿女。齐国人公孙玃说:“我想替大王去说服梁王刘武,请他向天子(刘启)反映,如果说服失败,你再死也不迟。”遂往睢阳,晋见刘武,说:“济北国东边是强大的齐国,南面被吴国、楚国牵制,北面受燕国(首府蓟县【北京市】)、赵国胁迫,是一个随时都会四分五裂的国度,没有自保和抵御侵略的能力,也没有神仙妖怪拯救自己出于灾难的法术。虽然在吴国使节前胡言乱语(指当初承诺同反),绝不出于本心。假使济北国当初不跟吴国虚情假意,而直率地说出真心实话,严加拒绝,吴国势将改变战略,不会使三国屯兵齐国坚城之下,而会命大军北上,踏平济北国之后,吞并燕国、赵国。如此,山东(崤山以东)各封国成为一体,中央政府便无隙可乘。而今,刘濞联合各封国军队,驱逐一些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民,向西跟天子(刘启)争夺政权,济北国始终固守臣节,不肯降服。使吴国丧失友邦的助力,孤独前进而又行动迟缓,终于瓦解土崩,受到绝望的失败,未必不是济北国的贡献。以这么脆弱的济北国,跟封国联军斗争,简直跟羔羊抵抗虎狼一样,可是却坚持到底,不肯屈膝,应是一片至诚至忠。功劳道义如此,还被上级猜疑,使人有一种低头徘徊,抚拍衣襟,后悔不如当初也参加逆谋的悲愤。这不是国家之福,恐怕将引起忠心藩属的惊惧。我私自思量,能够通过西山(华山、崤山),到长乐宫(皇太后宫·刘武的娘亲居所),进未央宫(皇帝刘启居所),力争正论的,有大王(刘武)一人。上有保全亡国(济北国)的功德,下有安抚人民的英名。恩德及于骨髓,善意无穷无尽,请求大王留意这件事,仔细考虑。”刘武大为高兴,派人到长安奏报。刘志得免于连坐,改封菑川王(首府剧县【山东省寿光市南】)。


河间国(首府乐成【河北省献县】)亲王师傅(太傅)卫绾,攻击吴楚联军有功,擢升首都长安警备区司令(中尉)。卫绾在五任帝(文帝)刘恒时,任职皇家警卫指挥官(中郎将),忠厚谨慎,小心翼翼。刘启当太子时,曾邀请老爹刘恒左右官员饮宴。卫绾回报说,因为有病的缘故,不能应召。刘恒临死时,嘱咐刘启:“卫绾是一位忠厚长者,要好好待他。”所以刘启对他非常宠信。


夏季,六月二十四日,刘启下诏:“无论官吏或人民,被吴王刘濞牵连,应该逮捕审问的逃犯,或从军中开小差逃亡的,一律赦免。”


刘启准备封刘濞老弟刘广的儿子刘通当吴王,复建吴国;并封楚王(元王)刘交的儿子刘礼当楚王,复建楚国。娘亲窦太后说:“刘濞,已是一位老人,应该当皇族表率,从顺为善,走上正道,却首先发难,领导七国起兵,使天下混乱,为什么还要人(刘通)继承王位?”不准吴国复国,只许楚国复国。


六月二十四日,改封淮阳王(首府陈县【河南省淮阳县】)刘馀当鲁王(首府鲁县【山东省曲阜市】);汝南王(首府平舆【河南省平舆县西北射桥乡】)刘非当江都王(首府广陵【江苏省扬州市】),管辖故吴国土地。封皇族事务部长(宗正)刘礼当楚王(首府彭城【江苏省徐州市】)。封皇子刘端当胶西王,刘胜当中山王(首府卢奴【河北省定州市】)。


柏杨曰:周王朝建立之初,除了国王直辖地区王畿一小块土地外,全部都是封国。封国林立,虽然巩固了王国的安全,但也使王国因分裂而毁灭。秦王朝建立之初,封国的流弊,记忆犹新,于是彻底扫除,改设郡县;而郡县首长因跟中央没有血缘上的亲情,一旦动乱,立刻游离。西汉王朝建立后,郡县的流弊,同样也记忆犹新。但全部封建,已不可能;而没有封建,也不可能。于是王国跟中央直属郡平行,也就是大幅地扩大王畿。使中央直辖郡县的面积,超过全国一半。封国则比周王朝的封国为大,大到跟战国时代的各个独立王国相埒。
七国之乱是一个重大的转捩点,如果七国胜利,中国势必回到战国时代,互相并吞,可能演出罗马帝国瓦解后欧洲各国林立,永不能复合的局面。七国失败,西汉王朝顺利通过瓶颈,大一统观念逐渐凝固,深植人心,认为“大一统”才是正常之规,分裂乃一种暂时现象。虽然经过大分裂时代和小分裂时代,这种心理都没有改变。


资治通鉴原文 

壬午晦,日有食之。


吴王之弃军亡也,军遂溃,往往稍降太尉条侯及梁军。吴王渡淮,走丹徒,保东越,兵可万馀人,收聚亡卒。汉使人以利啖东越,东越即绐吴王出劳军,使人鏦杀吴王,盛其头,驰传以闻。吴太子驹亡走闽越。吴、楚反,凡三月,皆破灭,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谋为是;然梁王由此与太尉有隙。


三王之围临菑也,齐王使路中大夫告于天子。天子复令路中大夫还报,告齐王坚守,“汉兵今破吴楚矣。”路中大夫至,三国兵围临菑数重,无从入。三国将与路中大夫盟曰:“若反言:‘汉已破矣,齐趣下三国,不,且见屠。’”路中大夫既许,至城下,望见齐王曰:“汉已发兵百万,使太尉亚夫击破吴、楚,方引兵救齐,齐必坚守无下!”三国将诛路中大夫。齐初围急,阴与三国通谋,约未定;会路中大夫从汉来,其大臣乃复劝王无下三国。会汉将栾布、平阳侯等兵至齐,击破三国兵。解围已,后围齐初与三国有谋,将欲移兵伐齐。齐孝王惧,饮药自杀。


胶西、胶东、菑川王各引兵归国。胶西王徒跣、席藁、饮水谢太后。王太子德曰:“汉兵还,臣观之,已罢,可袭,愿收王馀兵击之!不胜而逃入海,未晚也。”王曰:“吾士卒皆已坏,不可用。”弓高侯韩颓当遗胶西王书曰:“奉诏诛不义,降者赦除其罪,复故;不降者灭之。王何处?须以从事。”王肉袒叩头,诣汉军壁谒曰:“臣卬奉法不谨,惊骇百姓,乃苦将军远道至于穷国,敢请菹醢之罪!”弓高侯执金鼓见之曰:“王苦军事,愿闻王发兵状。”王顿首膝行,对曰:“今者晁错天子用事臣,变更高皇帝法令,侵夺诸侯地。卬等以为不义,恐其败乱天下,七国发兵且诛错。今闻错已诛,卬等谨已罢兵归。”将军曰:“王苟以错为不善,何不以闻?及未有诏、虎符,擅发兵击义国?以此观之,意非徒欲诛错也。”乃出诏书,为王读之,曰:“王其自图!”王曰:“如卬等死有馀罪!”遂自杀,太后、太子皆死。胶东王、菑川王、济南王皆伏诛。


郦将军兵至赵,赵王引兵还邯郸城守。郦寄攻之,七月不能下。匈奴闻吴、楚败,亦不肯入边。栾布破齐还,并兵引水灌赵城。城坏,王遂自杀。


帝以齐首善,以迫劫有谋,非其罪也,召立齐孝王太子寿,是为懿王。


济北王亦欲自杀,幸全其妻子。齐人公孙玃谓济北王曰:“臣请试为大王明说梁王,通意天子;说而不用,死未晚也。”公孙玃遂见梁王曰:“夫济北之地,东接强齐,南牵吴、越,北胁燕、赵。此四分五裂之国。权不足以自守,劲不足以捍寇,又非有奇怪云以待难也;虽坠言于吴,非其正计也。乡使济北见情实,示不从之端,则吴必先历齐,毕济北,招燕、赵而总之,如此,则山东之从结而无隙矣。今吴王连诸侯之兵,驱白徒之众,西与天子急衡,济北独底节不下;使吴失与而无助,跬步独进,瓦解土崩,破败而不救者,未必非济北之力也。夫以区区之济北而与诸侯争强,是以羔犊之弱而扞虎狼之敌也。守职不桡,可谓诚一矣。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使有自悔不前之心,非社稷之利也。臣恐籓臣守职者疑之。臣窃料之,能历西山,径长乐,抵未央,攘袂而正议者,独大王耳。上有全亡之功,下有安百姓之名,德沦于骨髓,恩加于无穷,愿大王留意详惟之。”孝王大悦,使人驰以闻;济北王得不坐,徙封于菑川。


河间王太傅卫绾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绾以中郎将事文帝,醇谨无它。上为太子时,召文帝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属上曰:“绾长者,善遇之。”故上亦宠任焉。

夏,六月,乙亥,诏:“吏民为吴王濞等所诖误当坐及逋逃亡军者,皆赦之。”帝欲以吴王弟德哀侯广之子续吴,以楚元王子礼续楚。窦太后曰:“吴王,老人也,宜为宗室顺善;今乃首率七国纷乱天下,奈何续其后!”不许吴,许立楚后。乙亥,徙淮阳王馀为鲁王;南王非为江都王,王故吴地;立宗正礼为楚王;立皇子端为胶西王,胜为中山王。

精选用户评论
  • 眼睛疼疼

    七国之乱,很快的平定,对于汉朝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出动了大军,但是总体来说没有伤到元气,反而国家内部统一了思想,统一了指挥! 有些时候,无论国家还是公司,在集团内部产生了矛盾和分裂,但是有些时候如果处理的好的话,并不一定是坏事! 因为集团内部是心思各异,行政命令不能统一的话,反而可能比不上规模小一些,但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情况!历史上很多次情况都证明了!一个集团并不是规模越大,人越多越好,如果里面山头林立,互相掣肘,反而可能赶不上人少的时候!

其他用户评论
  • 摩天大樓

    国庆节快乐

  • 司雨轩_北京

    收费了?

  • 听友19537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