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格物,乃《大学》之入手处

125.格物,乃《大学》之入手处

00:00
17:54


罗整庵犀利地质疑阳明先生,认为学问如果只强调内求的话,那么《大学》八条目只要正心诚意四个字就够了,格物致知根本可以废掉。阳明先生苦口婆心地解释:“性之德,合内外之道”;古圣先贤把学问说得详细明白,把它分成步骤和次第,是希望引领大家有入手处。这一集,阳明先生把什么是性、心、意、知、物,什么又是正、诚、致、格,为什么“格物”是《大学》之入手处,写得透彻明白,而张讲师对心内一团气的性理洞若观火,故生动可感用譬喻,毫分缕析解定义,让听者对于格物功夫铭记切切。

1 【格物】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2 人的情感都是想象出来的吗?


《答罗整庵少宰书》

(三)

夫谓学必资于外求,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是“义外”也,用智者也;谓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是有我也,自私者也:是皆不知性之无内外也。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此可以知“格物”之学矣。“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也。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 “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

各位好,我们继续来欣赏《答罗整庵书》。

夫谓学必资于外求,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是“义外”也,用智者也;阳明说,您认为学必资于外求,学问一定要跟外在有关,与应对进退有关,跟人伦义理有关。“是以己性为有外也”,“有外也”这个,是执着的意思,那你就是认为自己的性,“有外”,是执着在外。“是义外也”这个就是孟子所批的“义外”、“义袭”,说“是集义所生,非义袭而取之也”。义在内不在外,仁义都是在内不是在外。“是‘义外’也,用智者也”;什么意思?是用脑袋,那个纯粹是脑袋逻辑的事情这个就是古人所批判的用智古人所批判的义外说你认为学问必要借助这外在这个就是认为自己的性,是在外面是孟子所说的“义外”是古人所批判的用智

谓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如果说你认为“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反观、内省纯粹是内在的事情。是以己性为有内也,那也就是说这个性,是执着于内、是由内,是有我也,是一种自我自私的一种执着。自私者也:那问题是,这个性、心无内外怎样叫无内外呢因为内在是一股气天地之间都是一股气从我们的知见上来说,是无你无我,无此无彼不分内外的。是皆不知性之无内外也。那么执着于“学必资于外求”,或者是“反观、内省为求之于内”,不论你是执着在外求还是执着在内求都是不知道这个性本无内外见性的人,他的应用上他的内在是心性的实相他的外在也是同于心性的良知它是一致的,所以不以内外来分的

故曰:“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所以《易经》才会有这句话这个是易经的系辞传,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然后说:“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我们就解“精义入神”。“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精义入神”里面把我们的心性锻炼得如此纯粹叫作“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要拿来用在运筹帷幄用在纲常伦理之间,不是吗用在日用伦常之间所以“以致用也”就是外。“精义入神”是内再来“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说“利用安身”,我们为什么在外面要利用我们为什么要赚钱我们为什么要养家活口,要安身?“以崇德也”,为的是什么就是培养我们的本源培养我们的本源崇德让我们的德行高超让我们的心性更纯良,这是内,但是“利用安身”呢?在外所以“利用安身”是为了崇德那你说利用安身是外吗不是,它是内那你里面“精义入神”,却是为了致用为了要创造一个富有之谓大业的一个世界为了创造一个大同的世界那你说精义入神是内还是外呢所以它是没有内外之分的内就是为了外外就是为了培养内

“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这句话是《中庸》里面所说的,《中庸》里面说,“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成就了自己是仁的表现,成就了万物是知的表现。“性之德,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说性,一个人怎么样叫作见性,必定是“合外内之道”,合是什么?符合。它对内符合心性的实相,它对外呢符合致用,符合“利用安身”,这个才是真正一个见性的人,所以,见性的人不是自己好了就好了,不是。“精义入神”是为了什么?“以致用也”。那“利用安身”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就说,修行干嘛?修行还不是要吃饭,对不对?还不是要照顾家庭。那我们就先吃饭嘛,我们先赚钱,先照顾家庭,可是你忘了一件事,“利用安身”是为什么?为了崇德。不是你今天“利用安身”,你赚了很多钱,豪宅盖得很好,名车也买得很好,你算是“利用安身”了,但有崇德吗?没有,败坏自己德性的比较多,越有钱越败坏,你看那个富二代,真是很败坏,不是这样吗?这个就是把内跟外给脱离了,内跟外是一致的,利用安身就是为了崇德,精义入神就是为了要致用,所以性之德是没有内外之分的。

此可以知“格物”之学矣。如果你知道这样,就可以知道格物怎么个格法,它是不分内外的,反正内也符合良知,外也符合良知。格物正是为了要致用,为了要崇德,为了精义入神,为了利用安身,它是不分内外。格物,你说到底是格里面的物,还是外面的物呢?不论里面物,外面物,一定符合良知,你说良知在里面,不在外面,但是你怎么知道你的良知是良知?你必须要在应对进退之间去检验,所以性之德无分于内外。

“格物”者,《大学》之实下手处,格物两个字是《大学》真正可以下手的地方。各位,诚意正心修身都很好,但是你怎么检验你的诚意、正心、修身呢,就是从格物开始的。

彻首彻尾,自始学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门之际有此一段也。所以八条目里面是以格物为入手,格物而后致知,致知的时候正在格物,诚意的时候也在格物,正心的时候还是在格物,修身还是在格物。包括什么呢?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在干什么?都是在格物。只不过把格物放在小的地方,放在再大一点,再大一点,就叫作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在做些什么事呢?就是格物。所以“格物”这两个字彻头彻尾,从格物开始到平天下,从凡夫开始一直到圣人,中间的功夫,就这一段,就是格物这一段,所以不是只有入门,才这一段,而是任何时候,都是这一段。

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所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用的。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格物致知,格物这两个字,就是你要致知的时候,可以用力的地方,致知怎么致知,就是在格物。你诚意怎么诚意?就是格物。你正心怎么正心呢?就是在格物。叫作你用得上力的地方,“日可见之地”。时时刻刻,在在处处可以用功的是什么东西呢?就是格物。那我们前面讲过了,物是什么呢?既然你用在致知诚意正心上,就必须是心上的事情,心意所投射的都是物,心意所形成的,心意的主体,那一股气就是物,物也无分于内外,所以格物格正心中气机的实相,看清事物的本来,都是格物的功夫。

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物,格什么物?格心上的物,就是什么?心是一团的气所做的,这个气上的知见到底攀附了什么?到底是实相呢?还是攀附着我私我见、贪嗔好恶呢?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致知”的知,这个知有没有物有物就要格,格正。意有没有物?有物,要把它格正。心有没有物,有物要把它格正。所以格物用在致知,用在诚意用在正心,那身也有身的物所以,“格其知之物”这个知就是感觉感知那么意念的发动,心的发动以一个来说就叫作意以整体来说,就叫作心所以格物,格什么物是致知的物,诚意的物,正心的物。

“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 “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正心是正什么?正那一团气上面的心;诚意是诚什么诚那团气上面的意致知是致什么那一团气上面的觉知总而言之,各位,心是什么做的?心是一团气,气就是这边所说的物这物上面到底是纯净的一团气还是攀附贪嗔好恶的一团气到底是廓然大公的一个心意还是我私我见的心意所以格物是用在你的诚意、正心用在你的致知上。实际上,按照阶段来说,按照规模大小来说,可以分为致知、诚意、正心实际上都是格物的功夫。

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理一而已。这个气遍在宇宙之间不过属于你的那一团气就在你的身中而你的身中,里面属于有情感的就在黄庭里面就在我们的内心里面。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它是感而遂通的非常非常静谧,可是六根跟外在一感应它就会开始有所变化这一变化就是物的所在,把它给格正,跟它和平共处,不给它分别取舍,这个就是所谓观照实相,格物的本源。那么有了这个格物的实相的体,再来怎么用。人总有七情,这个七情怎么样用才廓然大公,就是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以研究我们的心,不外乎就是体跟用。是勉强拆开来说,心就是心嘛,哪里还分什么体跟用,但是理不说不明,暂且把它分开体跟用。先学会观照实相,学会跟它和平共处,学会对它勿忘勿助,而后呢,当它有了七情,人总会有情感,圣人也有情感,当有这些情绪,有情感的时候,我依然观照它的实相。如何在情感中观实相,如何在应用中还维持实相,还维持气机的自在,这就是所谓的修心的功夫了。

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我们就看这一段,性也好、心也好、意也好、知也好、物也好,我们如果要去查字典的话,那它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各位,对不对?但是,你开始观照你自己的时候,就会发现物也好,知也好,意也好,心也好,性也好,甚至连命也好,是一个东西。它是一个东西,但我不去讲它,不能明白呀。

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这团气,各位,人死后就是一团气哦。那团气才是真我,那一团气就是道。求道,求道、修道,修道,修个什么道?就这一团气,维持它的自在,维持它的本然而已。那么这团气里面的理,理之凝聚,它总有个道理。各位,水有水的理,石头有石头的理,木头有木头的理,以它的特性而言,叫作性,这叫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

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那么这个理凝聚了,它的感受就充沛了。各位,气,越淡越淡的时候,感受就不见了,像木石无情,它不是没有气,它是有气,但它的气淡薄淡薄,淡薄到一个程度,它的感受就不明朗。各位,我们从身上体验,比如说你现在注意你的手,注意你的左手,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左手。为什么你注意左手,你不用看它哦,你也不用摸它哦,你马上可以感觉到左手?就是当你意之所在,气之所至,你意念一到,左手气已经到左手这个气越浓越凝聚的时候,感觉就出来了,所以你的感觉就在左手,你有没有发现,你感觉你的左手的时候,你完全忘了你的右脚?为什么?因为气之厚重处已经到了左手,不必运气,它自己来了。因为意之所到,气之所至,那么,这个气凝聚了,然后呢,它主宰着我们的一身,它是我们这个身体里面,气之最精华处,感应最灵敏处。它主宰着我们所有的思维,我们的情感,我们的生活,就是这个心所以它能够感觉,能够感觉的这个部分,我们叫作心,俱有情感叫作心。

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这个心是整体的名词。现在我干嘛,待会儿我干嘛,这一秒我想干嘛,那一秒我想干嘛,这种感觉,一个内心的发动我们叫作意。整体而言,现在干嘛,你待会儿干嘛,一千个一百个心意的发动加起来,我们叫作心,单独拿一个出来叫作意。

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我们内心最主要的感觉是什么,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就是感觉,你感觉你的温暖,你感觉你的失落,不就是感觉吗?所以它发动的时候,里面的感觉叫作什么?叫作知。各位,这个知,为什么叫作不学而知,不必学的。你的内心能感觉需要学吗?不需要学。说“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不需要想,它就知道了。各位,我们现在老是常常把你的情感,都以为你是想象而来的,不需要想的,它不需要想,内心自自然然发动的,它甚至走在第六意根之前。所以以它的明觉而言谓之“知”。

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这个感觉,它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实体上发生的呢?那个叫作物,其实就是一团气上面。那也可以说我们的意念发动,你去感觉,你现在是因什么事而感应,这一个感应,我们也可以说是意也可以说是物,而它那个感觉我们可以说是知,整体而言我们叫作心。实际上扯了半天,各位,物也好、知也好、意也好、心也好、性也好,反正总而言之就是那团气。那团气里面有一种特性就叫作性,气里面可以感觉,我们叫作心,一个心的发动叫作意,意里面有觉知叫作知,然后呢,里面到底有没有贪嗔好恶,就叫作物,贪嗔好恶、七情六欲到底正不正,就叫作物。所以我们才说,汝胸中必有一物,有没有?常常说这个,现在我们知道了,物、知、意、心、性、命完全都指的一个东西,一个东西,惟精惟一,惟一而已,就是气。不过气有清浊而已,攀附有贪嗔好恶而已,或者是实相而已。

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我们怎么样把它给导正呢?就物而言谓之“格”,格就是正正正方方一个格子,正正方方叫作格说这个气已经动了这个意已经发了,我怎么样把它匡正呢它是不是正呢?这个叫作格就知而言谓之“致”从它的感觉而言说致知,致其实就是格,就是达到它的真知。致是达到,格是匡正达到什么?还不是为了匡正匡正就是为了达到,一样的意思。“就意而言谓之‘诚’”,一个意念出来正不正正的话我们叫作诚诚就是有好处能够帮助人,成人成己“就心而言谓之‘正’”就整个心来说谓之正,正不就是格嘛格不就是致嘛?致不就是诚嘛说穿了,是格局大小的问题而已其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做的都是什么事呢?都是格物而已所以说穿了就是返观觉照看看现在内心是不是还在实相还是人为造作,还是贪嗔痴爱,完全给你掩蔽了,是这一回事情而已就是黄庭禅从头到尾所教的唯一一招再也没有别招。

正者,正此也;诚者,诚此也;致者,致此也;格者,格此也;那个此是什么?把它换成气就对了说正者正气也,诚者诚气也致者致此气也,格者也是格此气也就是这么一回事情而已。

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穷理,穷什么理?气里面的理气里面理就是什么理心里面的理,就是性里面的理就是意里面的理,也是知里面的理也是物里面的理,天下是一理。

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你从里面,从你内心的根本心性上去检验,检验到你知道怎么样天人合一。天,就是老天赋予我这个本然,我现在已经知道放弃我后天的知见,跟从这个先天的本性,就是天人合一。这个时候,性就无内外之分,所以“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它是一致的。

好,我们这一段讲到这儿。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桃之夭夭_5tu

    为学求内以致于外,致外以蓄于内,内是为了外,外是为了内,心、理、性、气无分内外之分,道一而已。 格、致、诚、正,都是一回事,只是相对于物、知、意、心的不同角度的不同诠释。

    错己 回复 @桃之夭夭_5tu: 牛逼

  • 小鹿_31

    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理一而已,以其理之凝聚而言则谓之性,以其凝聚之主宰而言则谓之心,以其主宰之发动而言则谓之意,以其发动之明觉而言则谓之知,以其明觉之感应而言则谓之物,故就物而言谓之格,就知而言谓之致,就意而言谓之诚,就心而言谓之正。正者,诚者,致者,格者皆所谓穷理以尽性也,天下无性外之理,无性外之物。

    小鹿_31 回复 @木愚1: 哈哈说到儒学四书五经都没怎么看,文字障我都很难克服,交流起来很困难的

  • 灵感跳动

    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见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 “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 “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

    灵感跳动 回复 @灵感跳动: 这段立马贯通了!我看到的是这

  • 平常心为道

    讲师解释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心中必有一物,就是这么个意思! “格物”,黄庭禅教的唯一一招。

  • 做个有福德的人

    不懂不懂不懂

  • 550049

    这个讲解有书吗,需要事后再精读下

  • 言观观言

    感恩!20210316

  • 地天泰004

    本无内外,是教学才有内外,哎,纯气罢了

  • 水心投资

    内显于外,外内之显现;有中有我,我中有你,浑然合一;

  • 山丘1122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