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二章经》08| 平顺安吉

《四十二章经》08| 平顺安吉

00:00
13:09

207-《四十二章经》08 平顺安吉


一、知识点


1.道骨:


修道者的气质。佛心、道骨、儒身,也就是佛家、道家、儒家的思想。


2.牛魔(魔罗):


佛教认为,任何能够阻扰修行的障碍,都可以称为魔。因此,在内心中的不安、愤怒、贪心等烦恼,都能被称为魔。


“魔罗”之略称


魔罗(梵文:Māra),意译杀者、能夺命者、障碍。它可能源自于古印度神话中的阎摩(梵文:यम,Yama)。依《梨俱吠陀》所述,阎摩为死神,住在天界,他已克服死亡,为亡者引路。


但魔字,自古来翻译的经论,都作磨是从石。及至梁朝武帝的时候,说魔字,应当从鬼,不可从石,因为能逼恼人的原故。不过魔字从石从鬼,都无妨碍,因为古今字样的判别,其实同一梵音的意义。“魔”字,古译经论多作‘磨’,至南朝梁武帝时,以其为能恼人者,遂改作‘魔’。


预先来扰乱,令行人不得成功,这样叫做杀害者,亦名波旬。其实有四种魔的区别:三界内的众生都有贪瞋痴等烦恼,名烦魔;轮回六趣受生死,名五阴魔;一期生死之间,那个免得掉无病,即是 病魔;内心邪念,外魔得其便,名天子魔;这是界内的四魔。还有出三乘圣者,尚有无 明尘沙变易生死,亦有微细的四魔。


依止观魔事发相,有捶惕鬼、时媚鬼、魔罗鬼,千变万状,破坏行人。若果对治时 媚鬼,知何时,呼其名字,魔即隐去。总而言之,行人无论见什魔境界,不起分别好丑。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楞严经说:“不作善境界,不落群邪。”就是这个道理。


平常所说:道高一尺,魔越一丈。从这话中,就可见得修道用功的人艰难,培养道的不容易。非有九牛二虎的功力,不折不挠的精神,勇猛莫怕的态度,坚固不动的心念,决定无变的意志。动辄被魔境的牵动,被魔境的逼恼,被魔境的纷扰,被魔境的缚束,被魔境的颠倒,被魔境的错乱,被魔境的笼罩,被魔境的丧身,被魔境的失命,被魔境的戕害了。


所以在没有学道的以前,必须知道魔境的正义和各种的害处。正义和害处既然明白,还要修习对治魔境的方法。倘是不明白,乃学道起来,到很危险,难免陷阱坠坑。


3.三皈依:


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一皈依佛,二皈依法,三皈依僧。也可说为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皈依正,正而不邪。三皈依净,净而不染。


二、金句/精华笔记


1、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因幸舜。


2、佛言子谓之,道夫一上门,人命在自己间。


3、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三、全文逐字稿


领悟般若智慧,远离颠倒梦想,找回内心平静,获得清净境界。欢迎收听钱文忠讲佛教十三经。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至四十二章经。今天这一讲,咱们从第 37 章念见尽到开始。佛言,佛子离武数千里,一念五戒,必得道果。这里是讲持戒的重要。佛陀说,佛子哪怕是离开我有几千里之远,但是只要他心里记着我的戒律,他也必定会证得道,果再无左右。虽常剑武不顺,武界终不得道,但是如果他是在我的身边,经常可以见到我,如果即便是这样,他也不弛出手,顺从我的纪律,他也不能得到。所以戒律很重要,离开佛陀很远,平时也不能追随佛,也见不到佛,但是心里有戒律牢牢记住戒律,他就能证得佛果。如果在佛的身边,但是并不守戒,那么他终究是挣不到道骨。




第 38 章生既有灭佛问,沙门,人命在自己间。佛陀问这个沙门道这一章也就是 38 章生机有面,完全就是对话问答。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人的寿命在多长的一个时间里,人的寿命有多长?对曰,数日间。因为这个沙门听到佛陀这么问,当然是知道佛想开始它,人的寿命是很短的,对吧?所以他得回答,人的寿命只不过就几天时间。佛言子谓之,道夫一上门,人命在自己间。佛陀就对这个回答的人说,你还没有悟到。于是佛陀又问另一个沙门,人的生命有多长时间?对约饭时间,这个沙门的回答是,只不过是一顿饭的时间。佛言子谓之道夫问一沙门,人,命在自己间。佛托也是这么说。你也没有悟到。佛陀就再问另外一个沙门人的生命有多长?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只知道矣。那个人的回答是,只不过在一呼一吸之间,短到不能再短,在瞬间短暂到如此地步,那佛陀满意了,说,很好很好,你悟到了,你是知道佛法的道理。




第 39 章教诲无辞就是佛法。佛说,佛经讲的道理是没有等次的,没有差别的。这一章很简短,只有一句话,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因幸舜。学佛、修佛的人,对于佛陀的开始,佛陀所说的法,都应该信受奉持。比如 10 蜜中边接田 5 斤薏儿,就好比一个人去吃那个蜂蜜的边上和蜂蜜的中间都是一样的甜的,我讲的经典也是如此。这个实际上后来大乘佛教当中这种思想就发展起来了。我们前面讲到妙法莲花经的时候,就讲到 3 乘,实际上就是一乘,也就是佛乘,对不对是一样的,所以佛法里边没有差别,没有等次。就好比是一碗蜂蜜,边上是甜的,中间也是甜的。




第 40 章行道在心这一章也很短,也就只有一句话,佛言,沙门行道,吾如魔牛,生随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佛陀说,沙门学佛修佛,千万不要像魔牛。什么叫魔牛?因为古印度用牛用的比较多,它用牛来拖着这个碾子来磨骨,为了让牛磨的时候不要分心,所以经常把这个牛的眼睛给蒙住,这个叫磨牛沙门学佛修道,千万不要像蒙住眼睛的魔牛一样,身体虽然在动,但是心里实际上浑浑噩噩的。反正这个牛拖着这个捻子一圈一圈地绕,心里没有什么想法的,浑浑噩噩。身在前行,心就留在原地不动。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心道心里边。如果开始行道了,或者心道开始运行了,那么为什么另外还要行道呢?这个是讲发心起心、动念发心的重要。从这一句经文里边又可以看到一些后期佛教的因子,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的因子。




第 41 章执行出狱佛言,夫为道者如牛附作学佛修行的人,就好比是牛拖着重物行,呻吟中疲惫不堪左右故事,牛拖着沉重的牛车,或者牛背上背着很重的东西,他又在这种很深的泥潭当中行走,泥路上行走非常的疲劳,根本没有办法抬头。左右故事,出于淤泥,乃可梳悉,你只有走出了这个淤泥,走出了这一段非常泥泞的路,你才可以稍微喘口气。沙门当官勤欲甚于淤泥,执心念道,可眠苦矣。沙蒙也应该把内心的情欲看成淤泥,你要一心求道,这样你才能免除你的这种苦恼。




第 42 章,也就是这部经的最后一章,叫答世之患。这段经文是佛言,五是王侯之位。如果谢诚佛陀讲,在我眼里,这种王侯的宝座就好比是透过缝隙的尘土一样,是金玉质宝卢瓦砾,把世人眼里非常珍贵的黄金宝玉,这样的宝物,我看得像破砖烂瓦一样,是玩数之福如碧波。把这种非常精美的洁白的丝绢做成的服装,在我眼里只不过是跟破破烂烂的这种衣服是一样的。




四大千界,如意鸽子,大千世界那么大,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像一颗芥菜的种子那样,那是小到不能再小了。是安诺驰水,如屠烛游。安诺词就是安诺达词,也就是清凉词,无热闹词,这是非常珍贵难得的阿诺驰水,在我眼里就好比是涂抹脚的这个油一样。视方便门如画,宝具这个方便之门,方便的法门,在我眼里就好像是幻化的,珠宝汇聚一也是幻化的,是无上称如梦金箔,看至高无上的秤,无上策,就好像梦中的金箔一样。什么意思?有没有梦中见过?醒过来以后醒过来没有了,对吧?它也不是实际存在的。视佛道如眼前花。看佛道就好比是眼前的空花一样。眼前花?这个花不是眼前有一朵活生生的花,它是眼前好像眼里边的这个花的幻影一样。视禅定如须弥柱禅定在我眼里就好比是须弥山的柱子一样,是涅槃如昼息物涅槃在我眼里就好比是白天黑夜都醒的一样。都是一样。是道,正如六龙武,是平等,如一征地,是新化,如四十木。所谓的道正,是指众生因为两心分别,所以道正都反了。在我眼里,所谓的道和正,就像六容五动,这是比喻流转生死,对吧?就是像这样流转不停的首尾相换的道正只不过是这样,道和正看平等在我眼里就像是真实地如意,真地比喻平等,像真如平等地。这是佛教里也常用的一个比喻,看信法教化,就像看树木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长一样,这是佛陀最后向众人开始自己的境界。当然这也同时向众人开示了学佛修道所应该追求的最高的境地。好的四十二章经到这里就讲完了,而咱们的佛教十三经也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听众朋友您的垂听,也感谢您一年多来的相伴,由衷地感谢您。最后请允许我用梵文吟诵三归一,那么布达也那么特马也那么生嘎。也祝各位听众朋友一切平顺安吉,谢谢。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您好。我是钱文忠。今天咱们一起接着讲读佛教十三经之《四十二章经》。


今天这一讲,咱们从第三十七讲,今天这一讲,咱们从第三十七章,念戒近道,开始。“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这里是讲持戒的重要。佛陀说,佛子哪怕是离开我有几千里之远,但是只要他心里记着我的戒律,对吧?也必定会证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但如果他是在我的身边,经常可以见到我,如果即便是这样,他也不持守、顺从我的纪律,他也不能得道,所以戒律很重要。离开佛陀很远,平时也不能追随佛,也见不到佛,但是心里有戒律,牢牢记住戒律,他就能证得佛果。如果在佛的身边,但并不守戒,那么他终究证不到道果的。


第三十八章,生即有灭,“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佛陀问沙门,到这一章,也就是三十八章,生即有灭,完全就是对话问答。佛问沙门,人命在几间?人的寿命,多长的一个时间里,人的寿命有多长?“对曰:数日间。”因为沙门听到佛陀这么问,当然是知道,佛想开示他,人的寿命是很短的,对吧?所以他的回答,人的寿命只不过就几天时间,“


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佛陀就对回答的人说,你还没有悟道,于是佛陀又问另一个沙门,人的生命有多长时间?“对曰:饭食间。”沙门的回答是,只不过是一餐饭的时间。“佛言:子未知道。复问一沙门:人命在几间?”佛陀也是这么说,你也没有悟道,佛陀就再问你另外一个沙门,人的生命有多长?“对曰:呼吸间。佛言:善哉,子知道矣!”那个人的回答是,只不过在一呼一吸之间,短到不能再短,瞬间,短暂到如此地步,佛陀满意了,说很好,你悟道了,你是知道佛法的道理的。


第三十九章,教诲无差,佛法,佛说,佛经讲的道理,是没有等次的,没有差别的。这一章很简短,只有一句话,“佛言:学佛道者,佛所言说,皆应信顺。”学佛修佛的人,对于佛陀的开示,佛陀所说的法,都应该信受奉持,“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好比一个人去吃蜂蜜,蜂蜜的边上和蜂蜜的中间,都是一样的甜的。我讲的经典也是如此,实际上后来大乘佛教当中这种思想就发展起来了。我们前面讲到《妙法莲花经》的时候,就讲到三乘,实际上就是一乘,也就是佛乘,是一样的。所以佛法里边没有差别,没有等次,就好比是一碗蜂蜜,边上是甜的,中间也是甜的。


第四十章,行道在心,这一章也很短,也就只有一句话,“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佛陀说,沙门学佛修佛,千万不要像磨牛,什么叫磨牛呢?因为古印度用牛用的比较多,他用牛来磨谷,拖着碾子来磨谷。为了让牛磨谷的时候不要分心,所以经常把牛的眼睛给蒙住,这个叫磨牛。


沙门学佛修道,千万不要像蒙住眼睛的磨牛一样,身体虽然在动,但是心里实际上浑浑噩噩的,反正就是牛拖着碾子一圈一圈的绕,心里没有什么想法的,浑浑噩噩,身前行,心就留在原地不动,心道若行,何用行道,心道,心里边,如果开始行道了,或者心道开始运行了,那么为什么另外还要行道呢?是讲,发心,起心动念,发心的重要。从这一句经文里边,又可以看到一些后期佛教的影子,佛教发展起来以后的影子。


第四十一章,直心出欲。“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学佛修行的人,就好比是牛拖着重物,“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牛拖着沉重的牛车,或者牛背上背着很重的东西,它又在这种很身的泥潭当中行走,泥路上行走,非常的疲劳,根本没有办法抬头,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你只有走出了淤泥,走出了这一段非常泥泞的路,你才可以稍微喘口气。“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沙门也应该把内心的情欲看成是淤泥,你要一心求道,这样你才能免除你的这种苦恼。


第四十二章,也就是这部经的最后一章,叫达世知幻。这段经文是:“佛言:吾视王侯之位,如过隙尘。”佛陀讲,在我眼里,这种王侯的宝座,好比是透过缝隙的尘土,“视金玉之宝,如瓦砾。”把世人眼里非常珍贵的黄金宝玉这样的宝物,我看着像破砖烂瓦一样,“视籸素之服,如敝帕。”把这种非常精美的洁白的这种丝绢做成的服装,在我眼里只不过是破破烂烂的这种衣服是一样的,“视大千界,如一诃子。”大千世界,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像一颗芥菜的种子那样,那是小到不能再小了,对吧?“视阿耨池水,如涂足油。”阿耨池就是(梵音),也就是清凉池,无热恼池,这是非常珍贵难得的。阿耨池水在我眼里好比是涂抹脚的油一样,“视方便门,如化宝聚。”


方便之门,方便的法门,在我眼里好像幻化的珠宝,汇聚一下,也是幻化的,“视无上乘,如梦金帕。”看至高无上的乘,无上乘,就好像梦中的金箔一样。什么意思?有没有梦中见过。醒过来以后。醒过来没有了,对吧?它也不是实际存在的,“视佛道,如眼前华。”看佛道,就好比是眼前的空花一样,眼前花,这个花不是眼前有一朵活生生的花,他是眼前,好像眼里边的花的幻影一样,“视禅定,如须弥柱。”禅定在我眼里,好比是须弥山的柱子一样,“视涅槃,如昼夕寤。”涅槃,在我眼里,好比是白天黑夜都醒了一样,都是一样。


“视倒正,如六龙舞。视平等,如一真地。视兴化,如四时木。”所谓的倒证,是指众生,因为妄信分别,所以倒正都反了。在我眼里,所谓的倒和正,就像六龙舞动,这是比喻流转生死,就是像这样流转不停的首尾相换的,倒正只不过是这样,倒和正。看平等,在我眼里就像是真实的,如一真地,比喻平等,真如平等地,这是佛教里也常用的一个比喻。看修法教化,就像看树木,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而生长一样。佛陀最后向众人开示自己的境界。当然这也同时向众人开示了学佛修道所应该追求的最高的境地。


好的,《四十二章经》到这里就讲完了。而咱们的佛教十三经也到此就结束了。非常感谢听众朋友您的垂听,也感谢您一年多来的相伴,由衷的感谢你。


最后请允许我用梵文吟诵三皈依。各位听众朋友,一切平顺安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吴正_fn

    感恩钱文忠老师,上师恩德无量。

    璎珞光明 回复 @吴正_fn: 感恩钱老师🍎听到梵文的三皈依,非常欢喜~感恩!🙏🙏🙏下次希望钱老师念三皈依时能念三遍,这样就更圆满了~

  • 静心看世界_

    感恩钱文忠教授的讲解,感谢喜马拉雅平台,感谢所有工作人员,感谢一同收听者,祝一切平安吉祥!

  • li_li_j0

    聆听了钱文中教授宣讲的佛教十三经收益非浅。从一知半解到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非常感谢钱教授弘法!同时也很感谢喜玛拉雅开设了了这个平台

    猫则天 回复 @li_li_j0: @喜马社区

  • 1535819jhkb

    感恩尊敬的钱教授,您从千百万部经中挑选13部佛教经典,为众生讲透,讲明,我经常反复听。每听一次,我内心都有所感触。您就是我们的法师,反复给我们讲法,我们对您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使我们懂得了发菩提心,懂得了坚守戒律的重要性。能遇到这样的老师讲法真是太幸运了,这一年多听法真是不舍,期待您的下期讲座!您弘扬佛法,功德无量!祝钱教授全家平顺安吉!

    凌晨_V3 回复 @1535819jhkb: 信佛之人不打妄语,这十三部经书是钱教授选的吗?

  • 贫僧普渡老衲

    钱文忠老师实乃菩萨!感谢导师把多年的研究学习成果用来普渡众生!随喜赞叹!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 白楚妍

    今天是8月8日,农历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的成道之日。我把《四十二章经》全部转发出来,希望大家可以方便诵读。诵读一部完整的《四十二章经》,不过十几分钟。愿我们大家把诵经功德回向给辛苦付出的在家佛弟子~钱文忠老师

  • 1392712fggq

    讲得非常好,感谢钱教授!

  • 菩提修伽

    感恩钱教授一年多的讲解🙏在学佛的路上您是我的明灯是我的和尚🙏关于和佛学有关的有讲必听,喜欢梵汉对照讲解,非常究竟,祝您安康吉祥🙏

  • 好多雨3113

    祝钱教授一切平顺安吉!

  • 阿尔法龟

    听钱先生讲完,己是热泪盈眶! 感恩钱师布施,感恩钱师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