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何依工,欢迎大家收听喜马拉雅的独家音频栏目《依工解诗——重塑你的诗心》。
学唐诗有三种结果:学到最后也没兴趣,学完了,也放弃了,这是第一种;视唐诗若天上的星子,顶礼膜拜,吓破了胆,读来读去,只读出了自己的自卑,终于一个字也不敢写,这是第二种。对唐诗亦步亦趋,摹其形而遗其神,见解凡庸,体格低贱,附庸风雅,自矜炫耀,如明代复古的“瞎唐诗”,这是第三种。
我的体会是,放下身段做普通人,去掉那些炫耀、附庸之心,也别总想着教育别人,凭着一点才华、二分学识、三成见解、满腹真诚、十足胆量,唐诗就好玩了。
十七岁仰慕李白,以为学李白的诗而不喝酒,恐怕说不过去。已记不住第一杯酒的味道了,是散白酒吧。
研究生期间把李白当知识和学问。学问增加了,兴趣、感动和真诚没了,辛苦得很。看着那些高头讲章、雾里看花式的论文,一度认为选错了专业。
而今复看李白,崇敬之外更多些了妩媚、亲切和理解,当他停止说话的时候,仍可以保持倾听和温暖的致意。
我庆幸自己能够重新单纯、清白、质朴地感知诗词。换言之,如果我们把“诗词”和“大会”分开,和借诗词敛财、邀名、炫技、娱乐、消费、气质秀和网红癖等撇清关系,干干净净、正心诚意地学习诗词,就可以发现那种如夏日芙蓉一般清澈的“人类初心”(席慕蓉语),那种“神奇、神性和神韵”(洛夫语),以及它们的内敛蕴藉、简洁练达、美丽好玩。所以学习诗词,首先要使自己纯明起来,否则,诗词都会嫌弃你。
研习诗词之初,孜孜矻矻务求出人意表,最终却发现,心底里藏着的不过是功名利禄;晚年更愿意把诗词作为一种日常的精神修行,沉浸于其中,感受到尊重,也把敬意和感动回馈给我的听众和读者,正所谓“着意与人远而终不能远,无意与人同而不能不同”也。
遇见对的人,我仍然可以饮酒放歌;虽饮少辄醉,而天真烂漫、率真朴茂差可告慰前贤。
橙小愚